如何做好高职院校质量管理与绩效管理
2020-01-25黄建明
黄建明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提升质量的阶段,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关键。结合质量管理和绩效管理,通过构建学校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并实践运行,本文探索总结了其工作规范要求及优化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产业转型、技术升级阶段,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结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正面临着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
中国职业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但规模扩张过快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问题:一是生源质量下滑;二是师资、实训、图书、校舍等办学软、硬件资源被稀释;三是毕业生质量下降、专业对口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不高;四是社会认可度下降等。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职业院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而将质量管理和绩效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学校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是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之一。
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应该是引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替换或改造以往学校办学主要凭经验或“人治”的传统管理方式。
(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标准的选择与引进。目前职业院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尚无专属的质量标准,而IS0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是发达国家百年来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结晶,尽管其起源于企业且认证居多,但其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仍值得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其他领域借鉴、引进与实施。
高职院校引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益处。主要体现:一是有利于学校转变管理观念。将学生视为顾客,将“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作为重要标准,用于评价部门和工作人员的业绩。二是有利于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绩效评价。由国家承认的认证机关以客观的第三者身份,依据其标准的相关条款,对教育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和评价更值得信赖。三是采用国际认可的质量管理标准,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架构
按照ISO9001:2015标准的要求学校应该建立且保持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于其体系运行的需要。强调必须通过文件明确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和内容, 避免口头交待、沟通而产生歧义。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该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指导书、表格记录等四个部分。
一阶文件:质量手册(QM)是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规范性文件,主要用于明确学校的质量方针、决策质量管理方向,期望成员应该做的工作等。质量手册包含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组织环境、领导作用、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改进等共10章,并结合学校的特点又可细化约30节的内容表述,可谓涉及面广、设计周到、科学严密与系统。
二阶文件:程序文件(QP)为某项活动或工作过程规定其途径或流向的文件。程序文件的内容需和5W1H相结合。
三阶文件:作业文件/指导书(WI)是描述具体的作业活动的文件,例如某项工作规范、规定、制度等。作业文件的内容是确定并指导具体的作业活动,其内容因人而异,但编制时也要和5W1H结合。
四阶文件:表格记录(FOR)是工作成果或完成活动的佐证性文件,用于提供证明、追溯、纠正或采取预防措施的依据。表格记录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非常重要,而且是使用范围最广、涉及执行人员最多的文件,应予高度重视且合理设计表格。
(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流程
学校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招标认证机构、建立贯标组织机构、导入质量管理体系启动会、现场调研、梳理管理制度与清单、确定质量方针与目标、体系文件编写、文件颁布试运行、内审员培训、内审、管评、认证审核、认证注册颁证、改进、年度监督审核等。
二、绩效管理与评价
(一)绩效管理的要素
绩效是指考核主体对照工作目标和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对所属部门或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及其发展情况所给出的评价与奖励。绩效管理是指学校与所属部门、员工之间就绩效目标及其如何实现达成共识,并协助和激励部门、员工提高主动性和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管理过程。
绩效管理流程将分别经历准备、实施、考评、总结及应用等阶段,并以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即PDCA方式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绩效考核评价的层面,可以是单位层面、部门层面、个人层面等。绩效考核评价的周期,可以选择月度、季度、半年、年度、学期、学年等。绩效考核评价的原则,遵循一致性、客观性、公平性、公开性的原则。绩效管理与考核的组织实施,包括成立学校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指定牵头部门,通過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操作实施,评议审定考核结果兑现等。
(二)绩效管理模式与考评方式
绩效管理模式常用的有德能勤绩、检查评比、共同参与、自我管理、主管述职和基于价值流的管理模式等。绩效考核评价方式常用的有360度综合考核、关键绩效指标(KPI)绩效考核、基于BSC的绩效考核、基于目标的绩效考核等。不论绩效管理模式还是绩效考核评价方式,各有利弊,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管理水平现状审慎选取。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因为各种考核模式都不是最完美的。
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分析绩效管理与考核结果及多种形式调研,并结合高职院校教育属性的特点,建议学校绩效管理处于起步阶段时可选择共同管理模式、基于目标的绩效考核评价方式为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ISO9001:2015标准中也存在第九章“绩效评价”,佐证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与绩效管理考核之间相互发生关联的合理性,适宜对接融合。规划建设学校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将有利于规范工作流程,提升考核评价的公正、科学、高效。
(三)学校绩效管理与考核的内容
学校以“重点工作引领、质量控制保障、管理队伍规范、关注顾客满意,贡献创新激励”为总体要求,根据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工作理念,对各学院内设机构的工作绩效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诊断性考核。按照学校内设机构可实行分类考核,即按照党群和行政机构、教学系、其他教学和教辅机构等三大类型分别设计不同的绩效指标进行考核评价。
绩效指标的制订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校级指标體现学校战略目标及重点目标;部门绩效指标则应承接校级指标分解且结合部门职责编制。部门绩效指标体系可设计成统一、通用的一级指标共5项,即“重点工作”“质量目标与控制”“部门管理及队伍建设”“满意度”“贡献度或特色创新”,另增设附加分项。
学校绩效管理与考核的工作流程包括校级指标、部门指标、月度计划、完成值的编审;考核评价、预公布结果;受理申述与加分申请;评议会;结果兑现等。
三、问题与优化
(一)提高重视程度
产品质量靠工作质量来保证,工作质量的优劣主要是人的问题。挖掘人的积极因素,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是质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质量管理、绩效管理两者都涉及到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确实很复杂,需持续通过PDCA循环改进、优化。为强化质量管理与绩效管理的结合紧密度,学校在绩效指标设计上可增加质量管理相关指标及其权重,并考虑尝试质量否决制,以凸显质量意识。
(二)增强PDCA的循环执行力
PDCA实质上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改进Act的缩写。计划阶段,看哪些问题需要改进,逐项列出,找出最需要改进的问题;执行阶段,实施改进,并收集相应的数据;检查阶段,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用数据说话,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是否吻合;处理阶段,如改进效果好则推广,如效果不好,则进行下一个循环。PDCA循环是大环套小环,学校、部门、班组、员工都可进行PDCA循环;前一循环结束则进入下一循环,不断寻求问题、改进质量,循环往复。
(三)绩效考核与评价问题
根据学校的工作任务与目标周期,可以选择适合的考核周期。但实践中发现绩效考核周期越短越不易量化,考核工作的数量与难度将增加。要有清晰的目标即要什么,就考核什么;考核的标准要客观,而量化更客观;绩效考核的推行要求学校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水平、文化底蕴和氛围;绩效考核须与利益、晋升、薪酬挂钩;绩效考核过程必须为学校所掌控。
管理机制包括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激励、反馈等,其每个因素和细节都可能对绩效管理产生影响。
总之,学校实施质量管理与绩效管理有利于保障与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来源: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GSJD2019RW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