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改革下应用型国际商贸人才培养

2020-01-25鄂筱曼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应用型广西实训

鄂筱曼

[摘 要]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实施,广西作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在国际商贸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不够清晰、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精细、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本文主要从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商贸类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新一轮教育改革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提出广西商贸类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国际商贸;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商贸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2019年,国务院印发第4号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同时提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和完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模式势在必行。

一、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商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意义

(一)适应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目前,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共1243所,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共744所,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共131所。但大部分院校的专业培养方向和目标趋于一致,尤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相似性较大,并且与当前的经济发展不太相符,毕业生就业质量低的问题并未有效缓解。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方式上还不能实现与企业深度合作、产教融合,教学与企业岗位的需求还不能完全有效结合。因此在学科专业建设上,构建应用型学科体系,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取向,重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职业适应性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势在必行。

(二)适应广西面向东盟的对外贸易发展的迫切需求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大力推进和实施,广西亟需一大批面向东盟经贸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型商贸人才——既具有坚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又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操作能力的应用型国际商贸人才。然而,广西国际商贸人才短缺的局面长期存在。由广西商务厅印发的《广西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外贸人才培养,发展外贸职业教育,帮助外贸企业培养和引进熟悉国际市场变化、海外法律法规以及金融市场环境的综合型人才,营造良好的外贸人才发展环境。”

因此,大力扶持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国际商务专业的建设,培养面向东盟经贸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对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服务于“东盟的国际大通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商贸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商贸类专业建设现状

(一)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不足

1.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绝大部分广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国际商务专业都把“应用型”作为各自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字眼,但是从整体上评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仍然不清晰,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定位趋同化、简单化。没有体现出与国内类似高校横向比较的特色以及与地方其他院校之间的比较优势。

2.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多元文化的素质教育体现不足。开设的相关课程简单,不能夠满足国际型人才应具备的多元文化素养的需求。

3.校企合作体现不充分。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体现与其他院校以及相关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关系。

(二)课程建设有待加强

1.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课程设置虽然体现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但是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某些课程开设的重复率较高,比如大部分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开设了3-5门类似课程,然而这些创新创业类课程并无太大的差异。此外,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实训课设置还未形成体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还有待加强[1]。

2.专业实践性不够突出。目前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商贸类专业的培养模式在实验实训课程的设置比例有些甚至不足20%,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国际商务谈判能力、外语口语交流能力、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国际商事争端解决的能力等。实训课程的设置对应学生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完善。

3.师资队伍建设较为薄弱。

(1)“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还有待加强。目前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双师型”教师由本校认定,双师型教师在国贸专业和国商专业所占教师比重不足50%。

(2)专业课教师缺乏,教学任务繁重。专业课教师缺乏是目前商贸类专业突出问题。专业课教师补充赶不上专业设置的变化。

三、构建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商贸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一)瞄准“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1.构建“一中心,三平台,贯穿东盟特色的六大课程模块”的人才培养体系(即以赛事为中心,依托“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大学生创业平台”,构建贯穿东盟特色的“国际商务沟通”“国际贸易流程”“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商事争端解决”“国际商务决策”和“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全面提升学生对国际贸易活动的素养,增强学生今后在东南亚国家从事国际贸易活动的开拓能力和创新意识。

2.构建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双师双导”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整合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邀请校外导师承担实验课程、专题讲座、就业实习等任务,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项目研究等环节。

(二)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模式

构建中英双语教学+参与式教学+东盟小语种教学+网络课程平台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创新模式。与课程模块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PBL、研讨等教学方法,把赛事、项目研究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课程体系

1.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对国际商务新发展的适应能力。目前在课程设置方面可考虑完善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形成与国际商贸类相关的系列创业课程,如《国际营销策划书写作》《跨境电子商务策划写作》等课程。

2.结合面向东盟为特色的人才培养定位,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外语(英文和东盟小语种)应用能力。提高双语课程英文授课的比重,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采用英文沟通;每年定期举行英文演讲比赛和全英文场景模拟比赛;激励学生参加由学校举办的东盟小语种演讲比赛(越南语、泰语);与英文培训机构或国外(东南亚)院校合作,定期邀请国外专家进行讲学,形成与课程对接的体系[2]。

(四)加强实践教学比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训能力

在现有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完善实验实训课程的建设:以情境模拟和环节模拟操作为手段,把国际市场营销方案写作、国际商务单证实训、国际商务谈判实训、出口展销实务实训、国际结算实训、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训作为商贸类专业学生实训的核心课程,形成实训课程体系;与实训课程对应开发相关课程软件或虚拟仿真项目。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提高专业教师整体实践教学水平。在现有专业带头人的基础上,培养能够带领和指导骨干教师从事专业建设的教学专业带头人。其次,培养专业课程骨干教师。提高专业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外贸实务能力;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培养1-2名骨干教师。最后,要根据专业自身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聘请一些商贸行业业务骨干承担学生的实训指导任务,保证学生接受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隋俊,于岩熙.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对外经贸,2014(07):148-149.

[2]乔春英,董艳萍,张桂芳,孙红卫.区域外贸视域下的应用型国际商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03):196-197

[作者单位]

广西财经学院

[基金项目]

2020年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學院教育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20WLKC34,2020WLKC04)

猜你喜欢

应用型广西实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