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与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2020-01-25赵菁党永龙叶蔚萍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学徒制校企物流

赵菁 党永龙 叶蔚萍

产教融合是高校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路径,更是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识。本文基于产教融合视角,分析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现代学徒制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析,并提出了解决方向。

一、现代学徒制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操作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理论、实践上的高要求,为高职院校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需要培养出一批理论与实践兼备的高素质的人才。

2014年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现代学徒制内涵是以人为本,以行业企业职业和岗位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兼顾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要求学校应践行以企业用人需求作为学校制定人才培养规格深度合作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现代学徒制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运用现状

1.重理论轻实践

近几年来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方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都积极开展探索。就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情况看,主要形成了以下工学交替、校中厂、订单班、厂中校等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最近几年各个高校的实践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学生、企业、学校一体化和谐发展,实现实践技能、企业运营、人才培养的高度一致化提升。

目前,国内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实现理论+实际模式,但课程设置上还是以学习物流管理理念为主,弱化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比如物流管理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供应链管理”,大部分高職学校采用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传统的课堂讲授,课堂内容以理论内容为主,枯燥乏味,加之教师个人实践能力以及学校软硬件设施设备的限制,要让学生真正掌握企业供应链管理课程涉及的操作技能变得困难重重。

2.学校、企业“双导师”的指导队伍有待优化

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以“双导师”的形式,从理论和实际入手,实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双导师”制度是有待优化的,学校缺乏具有一线企业的工作经验,不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教师队伍。而作为企业导师队伍,虽然在技术能力上带学生没问题,但由于受到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在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也是缺乏一定的系统和科学性的。

有部分企业老师傅在带大学生徒弟的时候,还存在着防范心理,怕徒弟出师就抢了师傅的饭碗。这些现象使得“学徒制”的开展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

3.现代学徒制人才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在考核环节上,“学徒制”评价体系还很不完善的,企业导师更多的是从主观角度,去判断学生是否认真完成了工作,使得教学效果不能客观体现。

学校和企业在评价和考核学生的实习过程和相关课程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分环节制定出能够客观反应学生在技能、工作成果、岗位绩效等不同方面的评价系统,并能通过可行的折算方法以分数的方式体现出教与学的效果,也能客观为今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积极的依据。

4.现代学徒制增加高职院校的风险承担

“学徒”与工人、“合同工”“农民工”的工作性质还是存在差异性,学生薄弱的议价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导致其劳工权利遭受侵害。

学校必须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学生合理权益不遭受侵害,但管理所需成本又会给学校造成较大负担。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路径

首先,是严谨的行业企业调研,听取合作企业的合作设想和建议;其次,推进校企融合,建设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联盟,签订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协议;再次,根据各方需求和建议,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模式,设置校企合作开设的课程,设计实习实训项目,明确培养目标;制定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有关师资保障、导师培养和教学管理等具体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和过程管理;质量跟踪、评价和考核;最后是及时总结、改进,保障各项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闭式螺旋提升,努力实现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

1.以“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为基础

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与各个物流企业取得联系,并与各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协议。专业教师与企业专项负责人开展积极交流和沟通,共同探索建立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的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

2.以“工学交替、知行合一”为主导

建立“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实行分阶段育人机制,教学周期内先进行理论学习,接着跟岗实践操作,切实践行“工学交替、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方根据物流行业人才成长的规律和合作企业实践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讨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合作,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展开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参照国家物流职业资格标准、行业职业标准规定,开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校企双方合作,编制课程标准和教材、设计教学情境和内容、设计教学实施要求和组织过程、编制教学考核评价标准等;教学实施过程中,校方承担系统的公共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及专业基础技能的学习与培养;企业—学徒—导师—学徒的形式,依据具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岗位的技能训练,学校与企业部分教学内容相互穿插,互相交融,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的目标。

具体可以这样设置:第一学年第1学期,学生主要在学校完成公共文化课程,学习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第一学年第2学期,学生完成专业课程理论学习,掌握专业所需各项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素养。从企业实践操作应用角度与企业岗位相关联安排专业课程,形式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教学模式;第二、三学年第3-5学期以工学结合、校企并重方式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组成学习小组,实施企业管理模式,2个师傅带一个小组,每个小组4-5个徒弟,确保学生依据掌握相关岗位的专业知识,在实施过程中掌握实践岗位所需的技能。可以尝试每个学期轮换一次岗位,侧重于不同方向的物流管理工作,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第三学年第6学期,采用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顶岗工作培养模式,要求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顶岗操作,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工作,独立承担工作任务。通过半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真正接触到对应企业的先进技术,切身体会企业的管理理念,在工作中逐步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现代学徒制,关键在于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创新,打破原高职学科教育的条条框框,继续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通过实践和研究总结如下:选择联合企业时需考虑选择企业规模大、信誉高、合作基础良好、制度完善、本地的知名企业;在学生上岗实习过程中建立“双导师”管理制度,与企业交流沟通,在培养结束时给予必要的明确性鼓励,共同确保学生的安全及培养质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定会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并解决,争取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家长等多方认可、共赢的现代学徒制度管理模式。

(本文作者单位: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校企产教深度融合下的物流管理专业学徒制探索,项目编号:2019J0372。)

猜你喜欢

学徒制校企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我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分析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