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应该让孩子更幸福

2020-01-25罗燕

民生周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贤明心灵计划

罗燕

一群人在剧场看戏,一个人站起来了,周围的人也相继站起来,最后整个剧场的人都站着看戏……这是社会学中的剧场效应。近年来,这个概念频繁地被用到教育中。

今年同样火出圈的社学会概念是内卷,毫无意义的内耗在教育中已然十分普遍。这些危机背后是教育焦虑加剧,学业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在过度竞争之下,孩子们负重前行,身心疲惫。

“幸福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应该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怎样真正把幸福还给孩子,让孩子享受成长的喜悦,享受在教室、课堂、家庭、生活里的成长,值得我们去探索。”近日,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七届年会上表示。

分数让同学关系“紧张”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两眼一睁,开始竞争”……这类奇葩的标语经常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校园中。宁静的校园充满火药味,同学之间不是朋友而是竞争对手。

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原局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汤勇,曾看到一所学校在进行高考百日誓师,“我们是一群狼,是一群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学狼。”这让他不寒而栗,“我们培养的是合格公民吗?不,我们培养的是狼,学狼。”

他到另外一所学校,看到学校一部分学生戴红领巾,另一部分学生戴绿领巾。校长振振有词,“成绩好的戴红领巾,成绩差的学生戴绿领巾。”

还有一所学校把考试名次印在校服上。汤勇深知,虽然只是一种颜色的变化,一个数字,却会给学生的心灵留下巨大的阴影。

为了让学生把有限的时间都用到学习上,汤勇看到很多学校想出了奇招。一所学校的校长在暑假把学校食堂凳子的腿都锯掉了,开学后学生只能站着吃饭。校长认为,孩子坐着吃舒心,浪费时间,没有凳腿,站着吃饭,狼吞虎咽,节省时间。

另外一所学校规定,学生睡觉不准脱衣服。因为脱衣服需要时间、穿衣服需要时间,叠被子需要时间、拆被子需要时间,为了节省时间,孩子们标配一件大衣,和衣而睡。

学校战斗不息,家长也“鸡娃”不止。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些家长在孩子不到一岁时就给安排上了早教班,入学后更是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排得满满的。

童年也有了“恐慌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做了大量调查,发现童年恐慌的现象这几十年在不断地发展、增长。

什么是童年恐慌?孙云晓解释,这是当儿童面对巨大的压力,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而产生的一种较强、较持久、较强烈的焦虑心态。孙云晓自1999年开始做全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研究,每5年进行一次调研。他发现,1999年,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的比例是46%,10年后这个数据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到了80%。

经过分析,他发现原因很复杂。比如,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在增高。“期望值增高是最正常的,要给孩子最优质的教育,但对什么是优质教育的理解是有很大偏差的。”

孙云晓继续探索后发现,其实在儿童童年恐慌背后是父母的恐慌。父母的高期望,让孩子必须上名校,必须成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否则就没有前途。这样一种心结成为孩子成长的一个瓶颈,是一个非常大的制约、束缚。

作为北京海淀的一名家长,安柏也曾带着孩子奔波在各种培训班,被贴上“鸡血”的标签。

如今,她的孩子已经成功“上岸”,进入重点学校,在被问到是否存在让她消除焦虑的一个生活事件时,她坦承,没有这样一个神奇的时刻,只能先正视自己的焦虑,接纳自己会焦虑。

“家庭教育被应试教育绑架,家长普遍焦虑。家长的焦虑是中国孩子心灵上最严重、最重要的负担,是他们心灵问题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指出,“一个孩子功课不太好,如果家庭有一个正确认识,没有那么焦虑,给他一个宽松环境,他就有喘气的机会。如果家庭和学校一气,学生真的没有活路了。”

在周国平看来,孩子的心灵需要友好的生长环境。片面化的教育,为孩子的培养设定一个单一目标,再用单一的标准衡量,导致了恶性竞争,这种恶性竞争实际上是孩子心灵生长的恶劣环境。

让孩子有一颗坚强的心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屡有发生,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这是每个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项贤明指出,中小学生的心灵创伤要疗治,但防止创伤更重要,让孩子们变得更强大以免受伤是关键,在心理学之外,孩子们需要完整的教育支持。

“教育是促進人生长的,不仅有生理的,还有心理的生长。所以我们依靠心理学还不够,还要靠教育让孩子变得强大。就像农民种一棵小苗,绝对不是等小苗撑不住再支上柱子。”项贤明说。

他提出6个“育心计划”。一是特色发展计划,期望政府支持每个学校的特色发展。比如,孩子对音乐感兴趣,可以去音乐教得好的学校;对数学感兴趣,可以去数学教得好的学校。

二是合作型学校计划。“我们太强调个体之间的竞争,但对教育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融入社会,合作必须是主导的价值。”

项贤明说,建设合作型学校,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在疏解孩子学业压力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也有利于未来社会稳定。

三是群育计划。从小培养孩子的合群性,对解决孩子心理问题很有帮助。

四是体育计划。希望有孩子可以在体育活动、群体活动中得到很好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支持。

五是玩伴计划。希望建立玩伴计划,校外机构也可以引导孩子一起去玩,这对孩子的成长、兴趣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六是亲子谈心计划。“现在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吃、穿等物质生活,对于孩子的精神成长不太关注。我们提议启动亲子谈心计划,让家长们学会跟孩子谈心。”项贤明说。

家庭也是孩子获得心灵成长的重要场所。“如果家里有心安的父母,是孩子的福气。家里有焦虑的父母,可能是一辈子的灾难。”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文东茅说,教育应该让每一个人得到长久的幸福,而心安是福。

猜你喜欢

贤明心灵计划
谁的方法好
Electron emission induced by keV protons from tungsten surfac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孙叔敖识宝
唤醒心灵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浅析晋赵姬的“让嫡立贤”形象及影响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