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2020-01-22白岩松
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出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就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入学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在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当时的冰心已接近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五四”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80年岁月依然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下了一篇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背影。
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們向后代延续?
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新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自己的冒失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在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在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的心中还是太少。
听多了这样的故事,便常常觉得自己是只气球,仿佛飞得很高,仔细一看却是被浮云拖着;外表看上去也还饱满,肚子里却是空空。这样想着就有些担心了,怎么能走更长的路呢?
于是,“渴望年老”四个字对于我不再是幻想中的白发苍苍或身份证上改成60岁,而是如何在自己还年轻的时候,便能吸取优秀老人身上所具有的种种优秀品质。
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我的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是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着地前行。
〔注〕本篇荣获1999年“演讲与口才杯”全国新闻界“做文与做人”演讲比赛特等奖
技法提炼
《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一文中,作者写了四个简短的小故事: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告诫年轻人“先做人后做事”,季羡林尽职尽责为学生看行李,冰心老人病重仍关心年老病人的健康状况,学生在季老家门口留言。这四个小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主持人的深入思考,也体现了作者作为新闻人的原则与坚守。而一个民族的奋进历史和优良传统只有代代传承,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1.精选材料,深入思考
作者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寓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看似平淡普通,实则意味深长。这些故事让作者深深思考:“如何在自己还年轻的时候,便能吸取优秀老人身上所具有的种种优秀品质。”他告诫我们不要外表饱满,肚子空空,无论何时,首先要成为一个“优秀而大写的人”,这也是“人格才是最高学位”的真正含意。作者观照现实的细腻温柔,自我剖析的独到深刻,唤醒良知指引方向的热心快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寓情于理,以情动人
新闻记者应该怀着深切的同情心和对现实的真诚关注,去理解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这样才能真正与受众达成心灵的融合。这就要求新闻作品在客观真实之外,还要重视情感的表达。作为新闻人的白岩松,在这篇演讲稿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听众“心有戚戚”,豁然开朗。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世纪老人冰心的尊敬,对季羡林人格魅力的赞叹,也有对“在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的心中还是太少”的些许遗憾,这样博大的人文情怀,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
作者将故事与哲理,感性与理性结合,没有刻意渲染,而是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提炼深化,多次设疑,引导读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