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一个虚数和一个寓言
2020-01-22张丰
张丰
3年前,曾跟随抗战老兵郝柏村将军参观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郝先生谈起他的心愿,就是想利用人生最后的时光,宣传抗战的历史以及中国军人不投降的精神。彼时郝先生已经90多岁,稳健的步伐,让人遥想起当初的抗战岁月。
今年郝先生去世了,让人更深刻地理解到他那一代人身上的紧迫感:牢记历史,既要记住抗战的精神,也要吸取当初的教训。这种紧迫感,也是看电影《八佰》给人的感受,谢晋元团长声嘶力竭地呐喊,要让“小湖北”活下去,看到这个国家的未来。
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作为一场战役,双方牵涉的兵力并不多,但它是标志性的一役。几百名中国士兵英勇守卫,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不投降的精神。尽管双方实力相差甚远,但是中华民族这种不投降的精神,支撑起了中国军民的8年——某种意义上,“八百壮士”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来为这个古老的民族注入新的血液:抗争的、勇敢的、团结的。
战斗场面拍摄得非常精彩,在21世纪的电影工业体系中,这不是难事,难的是你要借战争来展示什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四行仓库保卫战比台儿庄战役这样更宏大的战斗,更适合作为电影题材,因为它看上去“更小”,却更为复杂。
要拍四行仓库保卫战并不容易,导演选取的视角,更偏重“散兵游勇”而不是“正规军”,更偏重“底层”士兵,而不是指挥官,这是非常聪明的。两位湖北农村青年,连县城都没有去过,却莫名其妙来到上海,卷入到这一场战役中。被歧视的“杂牌军”,最终成为一个紧密的团体。“八百”是一个虚数,却也象征着参与抗争的全体中国人。
“小湖北”们,从胆小怕死的普通人经历生死考验,最终成长为“战士”,平凡人克服生命体的恐惧,变得勇敢,这是战争片的常见套路。但是,在“小湖北”们身上,还有另外一个转变,他们变成了“现代”人。他们向往着对岸租界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一种现代性),却也不得不接受自己注定牺牲的命运,为了民族国家(另一种现代性)。
这也是当时无数中国人命运的写照,从一个“前现代”的分散状态,主动、被动地卷入到民族的现代化转型中,成为一个共同体的一员。抗战初期的中国,连货币都还没有实现统一,“雜牌军”(地方军)各自为战,但是最终,被“八百壮士”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唤醒”,在外敌面前,成为一个“坚强的共同体”,这才是这部电影更深刻的主题。
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一主题,导演设置了一个“双重观看”的结构。在上海,隔着苏州河,一边是歌舞升平的租界,一边是浴血的战斗。租界中的人,甚至可以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观看对面的战斗,而西方国家的战争观察团,则可以坐在一个奇怪的“飞艇”上,看着下面的生死搏杀——影片就此提供了一个双重观看的视角。租界中的“看客”看着对岸,而影院中的观众,则看着他们。
这样,观众关注的重点,就不限于让人激动的战争本身,还包括片中人的“转变”。赌场的“打手”为了送电话线而冒死过桥,当然也破坏了租界的“不介入”规矩。这也成为现实世界的写照,不光是上海的租界,包括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以及英美两国,最终都卷入了时代的大洪流。
就像后半部分“特派员”和谢晋元的对话所显示的那样,人们必须对那场战争进行反思。这种“双重观看”视角,有利于这种反思的达成。离开眼泪,人们必须要问自己那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了什么?如果影片的主题是关于“参与”,那在现实世界,个人又如何理解自己和时代以及一个更大的共同体的关系?
(摘自《中国青年报》)
【品读】
每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其内核都是反战的。《八佰》也不例外,但我们从《八佰》中看到的不该局限于这点,团结抗争的精神、战争的残酷、人性的考量、民族的现代化转型,都是需要我们铭记和反思的,也正是在一次一次的反思中,中华民族才历经风雨而不倒,中国才能取得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让看客不再是看客,人民真正变得“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