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重 铁线描 立意高洁
2020-01-21胡少东
胡少东
摘要:墨色、线条、气韵等是国画中最重要的几个要素,它们撑起了国画的“骨架”,体现着国画的“精气神”。本文从郭克葡萄画作中墨色、线条、气韵这三个基本元素入手,分析其画作独特的用墨手法、用线方式及气韵生动的成因,并剖析画家隐藏在高超绘画技巧下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郭克 葡萄画 墨色 线条 气韵
郭克绘画修为比较全面,擅长油画、水彩画、水粉画、国画各门画种,山水画、花鸟画等无一不精,尤擅长花鸟画,葡萄是其精研对象。为画好葡萄,郭克可谓费尽心血。他在自家很小的院子里亲自种植葡萄,研究葡萄生长规律,观察叶、枝条、花蕾、果实的生长特点以及叶面经络分布规律等细节。
掌握了葡萄的基本知识后,郭克从绘画的角度,钻研葡萄具体的画法。在墨色上,他力求改变画葡萄追求清秀淡雅葡萄的一贯画法,而是以浓墨重染,沉甸甸的果实旁边映衬的是朴素得近乎老辣的叶面。在线条上,他一改纤细隽秀的枝条画法,转而用浓墨重勾,恰是铁钩银画。在意境的设置上,他追求质朴,喜欢厚重,酷爱沉甸甸的果实,寓意丰收。郭克的葡萄画作中呈现的生动气息,是他匠心经营墨色与随性行笔营造而结出的果实。
一.墨色重而不漆黑,透亮而不焦
国画中有墨分五色的说法,五色为“浓、淡、焦、重、清”,其中又含有干、湿、深、浅的变化,五色之分是指墨色运用上的丰富变化,属技法范畴。正确利用五色可以表现对象的质感、量感等细节变化,可以给予画作真实的鲜活感。
“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内涵渊博,非‘笔与‘墨二字所指意义叠加所能涵盖,盖因笔墨内涵为几千年文化积淀所赋予。”[1]郭克深谙中国画精髓所在,清楚笔墨所承载的艺术修为。他对葡萄画作墨色的运用以重色为主,重墨施敷于画面,若把握不当,极易造成画面漆黑一片,闷、堵甚至是焦等诸多弊病都是对重色运用不当造成的,因而多数画家对重色使用慎之又慎。重色的优点在于,在白色的宣纸上显得格外醒目、提神,视觉冲击力强。在对墨色的运用上,有经验的画家总是通过仔细地观察,对物体色调分布做到胸有成竹,然后迅速抓住画面中的重色。重色又有浓淡之分,切忌重色浓墨漆黑一片,让重色浓重而不漆黑,透亮而不焦,画作暗部就会散发出迷人的虚幻空间。重色之所以重,完全是相对于淡色而言,它们往往互相依托,相互映衬,各显其长,展现丰富的墨色。
“水墨的形态语言构成不同于现在的平面设计构成,这是由水墨画特有的笔墨形制特征决定的。笔墨形态的结构既具有平面构成的性质,更具有笔墨形态自身的独立完整性。”[2]从郭克葡萄画作来看,他重视印色成形,用笔墨浓淡、虚实等去造型、去构成,从而完成画面设计。他多用重色,有着多方面因素的考量。郭克接受过科班训练,基本功扎实,造就他的绘画技艺日臻完美。他拒绝轻浮,追求质朴,喜欢厚重、深沉的感觉。“质朴”是其习性使然,“厚重”是他深知任何果实收获不易。画如其人是指画作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气质秉性,郭克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他深知生活的不易,少年时代他品学兼优,被甘肃省政府推荐入学深造,在本科学习期间他狠下苦功,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这一切都造就了他脚踏实地、淳朴敦厚的品格。郭克的葡萄画作,如同他一样,质朴厚重是明显特征。
郭克的葡萄画作利用丰富的墨色表现葡萄的真实存在感。他喜欢画成熟的葡萄,追求沉甸甸的、有分量、可触摸的葡萄。接近成熟的葡萄、已经熟透的葡萄是他经常表现的对象。他喜欢用浓重的墨色大面积地渲染叶子,叶子旁边自然而然地结出果实;他常常会给果实涂色,用半成熟的绿色、熟透的颜色,极力表现葡萄之间色彩的丰富变化。
墨色中对黑白灰的有效把握,可以制造出视觉的悦目感。真实的物体呈现给观者的形象往往是普通的,画家的任务就是在普通的物体中发现并提取绘画元素,在掌握物体规律的基础上,挖掘提炼物体形象的典型性,对其进行强化或弱化,利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将之上升为艺术品。加重或者减弱葡萄叶子的色层,利用重色叶面去衬托相邻浅色叶面,画面虚实、轻重、节奏乃至韵律自然而来。郭克对葡萄画作墨色中的黑白灰有着极强的把握能力,他往往强化葡萄画作的黑白灰关系,着力表现葡萄画的张力,给观众视觉带来冲击力。
二.“铁钩银画”式的铁线描
线条在国画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艺术表现力的魅力通过线条才能得到最大展现。最早出土的原始绘画作品说明,用线造型是繪画的基本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代画师们的不断创新推进,用线造型进而逐步取得完善。早期以线造型最好的例证,就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楚墓帛画,它证实以线造型的传统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得到了确立。
郭克葡萄画作用线的显著特点就是采用“铁钩银画”式的铁线描,葡萄枝条勾勒力度感十足,线条绕着葡萄曲折勾划,曲曲折折、抑扬顿挫感强。线条的质量优劣展现的是画家的功力与技巧。线条也是画家传递情绪、表达情感的纽带。
画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可以掌握各种使用线条的技巧。比如画家用笔速度的快慢,对线条粗细、干涩、流动等的勾勒。工具材质的不同,也可以带来线条的不同变化。画家掌握了用线技巧后,线条服务于画家在画面中构设的情趣意境,是画作跃居上乘的根本。
郭克葡萄画作中线条的方向性应用主要有水平线、垂直线和倾斜线三种。水平线多用于分割组合画面,搭建画面主体框架,构成画作主要气势,或平静,或缓慢流动。垂直线多起稳定画面作用,造成观者视觉感受上的刚毅感,也带来上升或者下降的感觉。多条垂直线重复使用,又能带来极具运动的动感。倾斜线有极强的运动感,容易造成画面气氛的活跃,同时倾斜线又具有极强的视线导向性,对倾斜线匠心经营,能有效地引导观者的视线在画面中游走。
线条承载着画家的情感,画家通过千变万化的线条来表达情感,赋予画作鲜活的生命感。在具体的线条运用上,画家一般多用简洁线条突出主体。而郭克葡萄画作用线不多,几条主线撑起画面,硕果挂在主枝条上,沉甸甸的果实,丰满厚重,使得画面洋溢着大丰收的气象。另外,郭克葡萄画作用线分割画面,制造视角审美意趣点,主线位置非常讲究,有时用主线穿插为画面造势,有时用粗线勾勒葡萄架进行情趣性勾勒,有时则用虚线主线并置,给人主次分明的爽快明朗感。虚线、短线在他的画作中多数情况下起辅助作用,对主线和叶子、果实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虚线、短线在营造画面氛围,制造画面绘画性,进行情趣性设置方面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气韵是联系画家与观众的精神纽带
“气韵生动”的美学观最早见于南朝齐梁时期绘画理论家谢赫的《古画品录》:“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3]谢赫提出了指引中国绘画理论方向性的“六法论”,在六法论中,气韵生动为首位。线条、笔墨、用色、构图、气韵等共同构成了绘画的主要要素,其中,气韵生动是关乎画作活着的灵魂。一幅画作技法完备,只能称为佳作,而气韵生动的画作则可称为神品。
郭克葡萄画作墨色纯正丰富,果实用色高雅,变化细微,枝条刚劲有力,充满着张力。他不满足技法上的完美,更多关注的是对画作的意境、意趣及气韵生动等精神层面的注入。他的葡萄画作注重再现客观对象,相对而言,重写实的画作多以技法取胜,会相对减弱画作气韵生动上的贯通,但是郭克葡萄画作两者兼得。如何恰如其分地把控写实韵味,除了多年的刻苦磨练,还需要更多绘画以外的文化,包括学识、阅历、经历等。
郭克葡萄画作立意上追求高洁,丰硕的果实隐喻收获的喜悦,沉甸甸的分量感则表达收获的不易。他是农民的儿子,知道生活的不易;他是园丁,清楚知识的收获需要从选种、播种、施肥、浇水等开始,营务的过程充满着艰辛。在对葡萄画作的立意上,他会下意识地朝着丰收的方向去立意。教书育人的品质让其葡萄画作分外高洁,纯真。
三国时代魏国玄学家王弼说:“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4]所谓画作的气韵生动,是建立在画家仔细观察对象之后,对物体有了透彻的理解与把握,并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画作给人以一气贯通的画面视觉感受。画作的气韵生动也与追求神似有关系。郭克在自家小院子种葡萄,在他看来完全等同于培养学生。他对葡萄习性的掌握,如同对自己学生的了如指掌一样。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他造型立意,要形似,更要神似。如果说形似是其长期观察的结果,那么神似就是他辛劳付出后结出的硕果。
有位先哲说,世界上距离上帝最近的行业属艺术。毫无疑问,绘画艺术属于灵性活动,只是一味地努力苦练,不思考,画作会充满技术的匠气。用心营造,灵活变通,画作方能显现鲜活的灵气。郭克很早就展现出艺术方面的才气,加上他在大学期间如饥似渴地对绘画知识进行摄取,以及受当时大师林立的美术专业学校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让他的画作有一种晶莹剔透之美。
没有气韵的画作,即便是技法纯熟,也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绘画作品。画作的气韵是联系画家与观众的精神纽带,一旦失去气韵这个桥梁,画作必然苦涩无味。因此,气韵生动在中国画中从古至今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画具有独具特色的墨色理念,充分彰显着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积累的创作智慧。” [5]郭克葡萄画作墨色极尽丰富,善用浓墨重色。浓墨重色的运用,既可以渲染画面气氛,营造生动气息,给观者带来视角上的醒目感,又可以衬托葡萄丰富的色泽感、光感与清新可口的鲜嫩感,这是其长期艺术积累沉淀的必然结果。“无论是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在创作过程中必须确保各个色彩之间的协调性与统一性”[6],墨色起着中和与协调其他色彩关系的作用。墨色运用技巧的高超,表现了郭克对画面游刃有余的驾驭能力,以及他深厚的国画修养。郭克葡萄画作构图追求饱满,画面繁盛,布满三个角的构成形式,给观者造成视角上的丰富感。虚实、粗细多种线條的综合运用,在技术层面属于勤学苦练的结果,透过画作则呈现给观者的是其敦厚的本性和质朴的品质。郭克视气韵生动为画作生命,在他看来,衡量一幅画作优劣的标准就是观其是否生动,如果画作中没有生动的气息,那么画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参考文献:
[1]韩建文.艺术的民族性所指意义艺术主体思想层面个性化特点 [J].书画世界,2020(6).
[2]董晓畔.中国画水墨构成教学初探[J].艺术研究,2008(2).
[3]谢赫.王伯敏,译注.古画品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1.
[4]王弼.周易注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437.
[5] 朱文颖.墨色之上的斑斓——关于徐惠泉墨彩人物画的重新定义[J].作家,2014(7).
[6] 张敏.探析中国画之墨色观及语言形态[J].现代装饰(理论),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