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的“自然之趣”

2020-01-21陈仙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河床老马课件

陈仙

共达目标,去除繁杂,留真存实,教师读学生之所读,写学生之所写……这样的课堂,哪怕只有“一支粉笔,一张嘴”,看似不加修饰,实则却内容万千;看似“堂无章法”,却“处处有法”;看似毫无技巧,却“无招胜有招”。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就充满了“自然之趣”。

一、自然的课堂,需立足学生的角度

記得多年前,教育界有过一个观点,叫“蹲下来看孩子”。它的表面意义是指作为成年人的教师,要蹲下来与小孩子的视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再说话,那样会显得更加亲切、友善、温暖。如果将其延伸至当今的高中语文课堂中来,我的理解则是教师需要走下三尺讲台,进入到学生当中,一方面从物理空间距离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走进学生的心灵,从学生的角度去组织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几乎每堂课都站在学生中间进行教学活动。从“地理位置”来看,我除了需要写板书以外,几乎不会一直站在讲台上“独导独演”,都会走入学生中,时而在左边,时而在右边。与学生空间位置近了,心灵就会更贴近一些。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我也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的问题。例如,教学选修教材《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中昌耀的《河床》时,我想到了学生可能完全不了解什么是“河床”,若是在没有“河床”的概念之下进行教学,效果无疑会事倍功半。于是,在教学之初,我首先简单了解了同学们是否知道“河床”是什么,果然,很多同学都不知道河床是什么。由此可见,教师备课时的预设尤其重要。

二、自然的课堂,需浑然天成

自然的课堂,不是随性与随意的代名词,教学也并非无任何章法、不达任何目的;相反,在教师“有意为之”的课堂之下,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一定是执教者的独具匠心之处。教师固然需要在正式上课前呈现“教学目的”或者“学习目标”,但实践之后发现,真正有效的课堂,不是呈现与不呈现目标的问题,而是教师能否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推进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与能力。

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生成状态是互相制约的;但同时,教师应始终将课堂“主导权”握在手中。以现代诗歌郑敏《金黄的稻束》教学为例,我首先预设:诗的中心意象为“稻束”,以“金黄的”为修饰词,代表了什么?学生回答:“表示谷物成熟。”“为什么在开篇第一句中要用‘站在而不用‘摆在?”这类问题的设置,运用“点拨式”教学法,点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启发学生比较分析,举一反三,既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重点,也有利于引发学生深层思考。

三、自然的课堂,需去除矫饰

笔者过很多公开课,一直有一种很强烈的感受,那就是“花样百出,百家争鸣”,特别是第二轮新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在教室中也相继出现,但“为合作而合作”的现象也出现了。有些课堂在教学环节中生硬地加入一个“小组讨论”,讨论后便进行学生简单的展示,教师没有做出点评,也没有做小结,更没有对讨论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像这种生硬的合作是否需要添加,是值得商榷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很多课堂都引入了多媒体课件。于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个别学校便出现“一人做好全组实惠”的尴尬现状,即一人备好了课、做好了课件,本组其他教师只需打开电脑、拷贝课件、播放课件,这堂课就算“像模像样”地完成了。有时候,停电或电脑出现异常情况,一些教师甚至无法上课。

笔者认为,任何课堂中出现的现代化设备,都只是教师使用的工具,正如人们坐车坐船一样。多媒体等现代化装置的确能给教学带来诸多方便,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需花费较多的精力去完善。当然,合理而科学地利用多媒体,也还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比如,为了教学需要而设置的音频或视频朗诵、文言文知识梳理等等。

四、自然的课堂,需无痕达标

语文课堂并非漫无目的地“随意行走”,而是教师有意为之的目标达成过程。这种课堂模式显示出来的教学效果,不是教师明示“现在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而是在“悄无声息”中达成了知识和能力上的获取。这种获取可以通过练习的方式进行检验,也可以在口头问答的方式中得以实施。

以教学选修教材《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鉴赏》中的《老马》为例,在学生熟读完这首诗歌后,教师对两节诗歌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第一节中讲一匹衰老的瘦马,已经筋疲力尽,不堪驱使了。老马被迫驮上难以承受的重荷,默默忍受着,没有发出任何怨言和抗议,即使“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也只是“把头沉重地垂下”,让学生非常自然地得出老马的形象特征——坚忍的性格,渺茫的希望。第二节在分析老马的命运以后,对照当时的社会背景,便会顺理成章地得出此诗的象征主题——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忍受苦难的中国人民。

五、自然的课堂,需教师“下水”

阅读需要“下水”。教师的“下水”阅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持之以恒地进行阅读,通过日积月累的阅读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另一方面指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也要参与进来,“躬身自读”,看看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引发哪些联想,遇到何种困惑,诸如此类。通过这一系列的“产生”,教师才会明白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能够解决什么、有哪些难点,从而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有意设置问题,更有效地达到学习目的。

教学应该读写并重。对于写作,教师也需“下水”。在实实在在的写作过程中,教师才能体会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明白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有什么想法。有了这样的过程,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也便会有的放矢了。

高中语文课堂也是教学艺术的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自然的课堂需要教师立足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在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浑然天成,了无痕迹地达成学习目标,与学生共同走进文本,去追寻语文学习真正的“自然之趣”。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河床老马课件
河 床(外一首)
老马
躺在那样的河床上
老马的三个愿望
读者之窗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枯树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师于老马与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