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恒环境:把垃圾焚烧项目化邻避为邻利
2020-01-21季江云庹解语
季江云 庹解语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恒环境)创立于2008年,十几年来一直专注于城市固废治理、静脉产业(详见环境百科)园建设、垃圾焚烧发电EPC(工程总承包)及委托运营、农林废弃物处理等环保领域,连年入选中国固废处理行业“十大影响力企业”。2018年,康恒环境在公司十周年庆典上提出“一起做点事——创造更洁净更友好的生活环境”的理念,并在之后的两年中稳步落实,取得显著成效,在战“疫”期间更为突出。
努力实现垃圾焚烧设备国产化
提起垃圾焚烧,人们会想到“脏乱差”的垃圾处理站和它糟糕的卫生条件,然而,康恒环境董事长龙吉生博士认为,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垃圾处理产业正在转向追求干净、环保的生产环境。康恒环境正是把握住了这一产业趋势,坚持环境友好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才有了今天的成绩。龙吉生博士向《环境与生活》杂志介绍了康恒环境自成立以来,成功掀起的中国固废行业的两次变革:垃圾焚烧设备国产化、变邻避为邻利。
早在2008年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龙吉生博士便决定解决国内垃圾焚烧行业的痛点——垃圾焚烧炉均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水土不服、维修成本高。于是,康恒环境引进瑞士“冯诺(Von Roll)-日立造船机械炉排炉”技术,并根据国内垃圾的特点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最终实现了垃圾焚烧设备国产化。龙吉生博士介绍,这是康恒环境掀起中国垃圾焚烧行业的第一次变革。
目前,康恒环境创新研发的“炉排炉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焚烧炉技术之一。该技术不仅能适应各种极端气候条件,而且价格不到进口设备的1/3,已应用于全球900多座垃圾处理厂。全国各地的焚烧厂都有它的身影,比如纬度最低的海南三亚焚烧厂、气温最低的哈尔滨焚烧厂、海拔最高气压最低的拉萨焚烧厂、采用国内1000吨最大规模单台炉排的河北三河焚烧厂等。
龙吉生博士认为,变邻避为邻利,是康恒环境在垃圾焚烧行业掀起的第二次变革。垃圾焚烧厂在传统印象中,都是周边居民避之不及的“脏乱差”建筑。毋庸讳言,过去不合理的技术与布局也的确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导致周围居民厌弃。为有效化解邻避效应,康恒环境除了确保项目规范运营,公开烟气实时监测数据,还共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环保科普教育基地。
龙吉生博士对《环境与生活》杂志介绍,康恒环境承建的项目把厂区都建成了开放社区,把社区建成了与周边居民共享的家园。通过这些措施,康恒环境变“邻避”为“邻利”,成功革新了行业面貌,所建的多个项目获评国家“AAA级垃圾焚烧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环保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其中,浙江宁波的项目不仅获得了中国垃圾焚烧行业第四座、浙江省首座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还是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宁波市重要环保教育基地,并设有全国首座垃圾焚烧博物馆;康恒环境宁波项目投运两年多,已接待学生团体与街道社区、环保志愿组织、公益组织及国外环保学术交流团队约1800批、50000人,成为宁波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此外,康恒环境还一直致力于推动垃圾焚烧行业共同体的建立。通过成立“城市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技术联盟”,康恒环境与广大行业同仁共享技术经验与环保理念;每年定期举办“小蜜蜂公益论坛”,邀请行业专家、学者与各地政府官员就当下垃圾科学分类、“无废城市”建设等行业热点问题群策群力,推动了行业的良序发展。
多方合作攻克技术难题
为了攻克垃圾焚烧装备、烟气污染物控制等关键技术领域的难点,康恒环境一直与联合国国际环境技术中心(IETC)、国际固体废弃物协会(ISWA)等国内外平台机构,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所,以及阿里巴巴、日立造船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密切合作。
康恒环境是清华大学垃圾焚烧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浙江大学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成员单位。通过与浙江大学的合作,康恒环境的项目试用了二恶英在线监测技术,目前已进入生产性实验阶段。
将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垃圾焚烧行业,也是康恒环境一直致力于解决的行业技术——以数据为核心,通过AI算法分析,实现焚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与焚烧的智能化处理。
此外,龙吉生博士着重介绍了康恒环境正在打造的垃圾焚烧智慧电厂,还有智能化管理上已经取得的成果。例如,成功研發出了第三代自动燃烧控制技术(ACC系统);构建了一套整合了炉膛温度控制、火焰状况判定等自动控制技术的系统;进一步改善了大型炉排垃圾焚烧过程中的波动性,提高了大型炉排炉的运行稳定性。
康恒环境还与国际知名企业、高校,在垃圾焚烧技术、设备维护与改造升级等方面开展合作,不断提高技术服务实力,努力从技术层面推动垃圾焚烧行业的进步。
希望优化垃圾焚烧项目融资环境
龙吉生博士认为,多年实践证明,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当前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最佳处理方式,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进行持续支持,逐步奠定了垃圾焚烧处理的发展模式,促进了行业持续健康高速发展。垃圾焚烧行业不同于风电、光伏以及农林生物质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其解决的是如何有效处理垃圾的问题,是改善城市环境、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问及垃圾焚烧行业存在的问题时,龙吉生博士坦诚地说,尽管2002年以来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支持政策促进了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健康发展,但破解“垃圾围城”困境仍然是任重道远、垃圾焚烧行业依然饱受邻避问题困扰,因此,延续现有的支持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龙吉生博士继续解释,目前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融资环境、垃圾焚烧发电补贴支持政策仍不明确,项目建设运营标准不断提升,企业成本投入持续加大,而补贴资金又难以及时到位,作为保障城市稳定运行的公共服务行业的垃圾焚烧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我国垃圾焚烧设施建设任务还比较重,中西部地区垃圾焚烧处理起步晚,设施能力仍有较大缺口,希望国家能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针对欠发达地区。为了推动垃圾焚烧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11月,康恒環境向前来调研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组提交了《完善PPP项目实施过程中融资支持的建议》《关于垃圾焚烧电价补贴的现状分析与建议》两份提案,同时也在不同场合呼吁全行业企业携手,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一起探讨解决行业问题。
战“疫”期间确保项目安全稳定运行
202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世界大部分企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对康恒环境亦然。然而,康恒环境作为中国固废处理行业“十大影响力企业”,在特殊时期积极反应,践行“一起做点事——创造更洁净更友好的生活环境”的公司理念,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龙吉生博士介绍,理念的贯彻体现在员工与行业两个方面。对于员工,康恒环境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成立了非常公益非常保障小组、新型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导小组,立即编制防疫手册、跟踪员工健康动态、发放防疫物资等,协调总部及全国各地,尤其是湖北区域的40多个项目公司,在物资保障、员工健康、疫情防控等方面做到了全面应对,做到了“零感染、零事故”,保障了近2000名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疫情期间,康恒环境各项目的员工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起做点事”。每位员工都坚守岗位、攻坚克难,确保了项目的安全平稳运行,也让各个城市的垃圾得到及时处理,为城市的环境卫生与疫情防控贡献了力量。
行业方面,康恒环境公司和各地政府始终保持互动。医疗垃圾是战“疫”的重点难题之一,康恒环境临危受命处理定点医院和隔离点的生活垃圾,志愿加入当地抗疫行动。康恒环境还发动全公司力量,积极联系海内外渠道,为各地医院、政府筹集口罩、防护服、防护眼罩等防疫物资,协助各项目所在地政府、所在社区抗击疫情。
战“疫”期间,康恒环境位于广东珠海的项目组精准“补位”珠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并为此专门成立了一支应急工作小组。通过现场考察学习、精心准备物资、制定应急方案,工作小组每日协助处理数吨医疗垃圾,为珠海市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身处疫情中心的湖北武汉、枣阳、广水等地,康恒环境按照当地政府要求,在打好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同时,全力复工复产、推动项目建设,并为当地政府及人民筹集防疫物资。
在战“疫”期间,康恒环境继续坚持与行业同仁守望相助的理念,倡导全行业共渡难关,提倡共享防疫物资购买渠道、相互补给急缺的防疫物资。康恒环境还与生态环境部和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录制了焚烧厂协同处理医疗废物的线上宣介资料,并与行业同仁、各地政府分享医疗垃圾处理经验,推动了战“疫”期间医疗垃圾得到及时、科学地处理。
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去
生态环保类行业尤其看重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龙吉生博士表示:“理想的商业生态圈应该是尽管有竞争,但同行更多的是合作、相互交流和共同进步,我们康恒环境希望能与同行一起创造一个理想的环保行业。”
通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奋斗,康恒环境在国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为国际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也为康恒环境的国际业务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康恒环境的炉排炉技术已运用在全球的900座工厂上,“作为全球最大的垃圾焚烧设备供应商”,龙吉生博士说道,“康恒环境将在国际化上持续发力,借助中法四方平台(康恒环境、中投集团、法国国家投资银行、法国Quadran公司)、中非发展基金平台等,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环境综合治理企业”。
龙吉生博士展望未来,康恒环境将继续利用好“城市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技术联盟”、中国固废综合治理行业首家面向全行业的企业大学——康恒学院、“小蜜蜂公益论坛”等平台,与行业同仁共享研究成果与管理经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同时,龙吉生博士也希望与垃圾焚烧的行业同仁一起“走出去”,推动中国垃圾焚烧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及环境保护方面的需求在不断提升,这正是中国环保企业‘走出去的好时机”,龙吉生博士说,“康恒环境在国际化上已取得初步成果,建立了中法四方平台、中非发展基金平台,希望与行业同仁携手共进、抱团出海,将固废治理打造为中国又一张靓丽的国际名片。”
(本刊专题部副主任于宝源、通联部副主任李东华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