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湖》的审美意识

2020-01-21冯何辰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虚无非理性川端康成

摘 要: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學界的“泰斗”人物,《湖》是其晚年的作品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饱含日式的审美意识。本文通过赏析小说文本,结合日本社会和文化传统,展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主要以分析虚无的美学理念和川端康成作品的非理性内容两个方面为主,探索作者深受人生经历与禅宗思想影响的创作观念;最后借禅宗的概念揭示川端康成文学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川端康成 《湖》 虚无 非理性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集日本传统美学文化于身,又糅合西方文学的近现代思想和技法,以纤细的笔触描画日式美,展现了日本的民族精神内涵。其作品中,《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名篇皆颇负盛名。

学者叶渭渠曾将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大体分为三类:一类以刻画作者自身的孤儿情结和情感失意为主,一类则反映下层女性的命运多舛,另一类是“通过性与爱的正常与反常,反映了生的主旋律和生的变奏曲,流露出几分颓废的情调”a。在川端康成晚年的创作中,出于战后审美意识在传统上的深入,其作品也展现出复杂的美的形态。《湖》作为这一时期的著作,被叶渭渠归为“情调颓废”的一类,本文借浅析小说试发掘作者所渗透的审美意识,以及蕴含其中的日式的美的体验。

一、《湖》的虚无观念

《湖》的情节由主人公桃井银平以及被其跟踪的三位女子的故事串联而成。川端康成在作品中反复再现了银平故乡的湖,作为作品的中心意象。小说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切换,拼接出银平的幼年。银平在跟踪女学生久子后,从久子的家门前逃走,辗转来到繁华的街道,银平的意识首次回溯到故乡的湖。朦胧清淡的冬景之下,银平倾慕于表姐弥生,却遭到疏远,只因父亲在湖中亡故而被忌讳。结冰的湖便是银平心中自小对世界的感知。而在跟随少女町枝时,银平再度回忆起故乡,将死老鼠扔进湖中的场景自始至终令他厌恶。银平通过湖仰慕美,通过湖得到挥之不去的丑陋。湖是银平孤寂与自卑的载体,也是银平追寻美的起点。

在作者的笔下,丑是具体而鲜明的、难以磨灭的。相对于现实的物像,美是非现实的意识。川端康成提出:“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出来,就决不会泯灭。”b而转瞬即逝造就了美的永恒。美的事物通常是镜花水月,而在其湮灭后,才是美的长存。美蕴含于世间凡物,通过审美主体的意识活动得以展现于人。即美借助事物而具象化,经过感官的触动所体验的,是美的抽象本质。审美的客体由于世界的运动而不断改变并消逝,美不在现实中存留,而是脱离了实体物像进入本心。易逝而非现实的美,呈现在寻觅的过程中时,即表露出虚无的理念。

银平所跟踪的女子,可望而不可即也预示着毫无结果的追求。银平与久子的恋情迫于多方的压力告终,而银平所跟踪并憧憬的少女町枝,被作者塑造以优美和洁净,可“银平觉得那少女迷人的时间是短暂的”c。夏夜捕萤会上,银平悄然将萤火虫笼子赠予町枝,萤火虫的流光溢彩如梦如幻,流露着对美的憧憬,也昭示着美是虚无的,美的体验是短暂的,但悲哀是常存的,悲哀的孤独是自始至终的。在跟踪宫子后,银平面对美的女子,认为“同这样的人萍水相逢,许是在马路上擦肩而过,许是在剧院里比邻而坐,或许从音乐会场前并肩走下台阶,就这样分手,一生中是再不会见到第二次的”。由此可以联系到日本的一个茶道用语,谓之“一期一会”。茶人礼遇每一位来客,都会怀揣着将似永别的心情诚心以待。伴随着社会和哲学的发散,它也具有了深层次的含义:我们可能与眼前的人只会相遇一次,随后永远都不会出现在彼此的人生中。日本的美学和传统中所强调美的一次性和非现实性,致使对短暂和虚无之美的认同与追寻。哀伤和美因而往往是相伴的,是稍纵即逝、爱而不得的。

《湖》成书于1954年,日本国民正处在战后萧条的恢复之中,对新生尚存着似有若无的希望。川端康成在战败不久,曾写道:“我已经只能吟咏日本的悲哀。日语‘悲哀这词同美是相通的。”川端康成童年时期接连承受亲人离世之痛,青年时代再目睹了世界范围内的死亡与无常,他以“天涯孤独”形容自己。人生的历程铸就了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而佛教禅宗的思想则更增加了作家对虚无的领会。于镰仓时代传入日本的禅宗,倡导自内心的修行到顿悟,追求空静无念的心灵世界,不被纷繁的外物所打扰。川端康成指出:“这种无,不是西方的虚无,相反,是万有自在的空,是无边无涯无尽藏的心灵宇宙。”日式的美在这种虚无中被感悟,在虚无中探寻世界的本质,美作为虚无的绝对精神,使得其区别于西方废黜价值的虚无主义。正如川端康成坦言:“我没有经过西方式的悲痛和苦恼。我在日本也没有见过西方式的虚无和颓废。”

二、《湖》与非理性的唯美

川端康成将主观的美展现在虚幻与朦胧之中,美作为理念而感性地显现,是超越于理性而存在着。唯美往往强调感性的体验而忽视理性,川端康成以感受去捕捉美,追求精神上超脱现实的境界。“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所感受的美。”川端康成努力“感受到美的存在与发现的幸福”。川端康成早期致力于新感觉派的文学活动,而新感觉派主张新的感觉与新的认识方法,通过人的感官来感受和表现世界,“即以感性认识论作为出发点,依靠直观来把握事物的表现”d。

银平出于丑的自卑转而追求女子的美,即是作者出于现实的孤寂与人生的无常转而追求虚幻的美。川端康成竭力利用文学,定格美的瞬间。但美终究是难以捕捉的,有形体的事物总归消逝。正如银平与久子诀别时所言:“我将把你看成是从另一个世界来,我将终生向往你,回忆你,感谢你啊。”川端康成与虚无缥缈的美亦然恍若隔世,美的羁绊因而贯穿此生。在故事的结尾,银平在捕萤会上见过的町枝似梦非梦,和逢场作戏的丑陋女子一同喝酒却是现实。“银平一阵哀伤,仿佛来到了人世的尽头。”川端康成借助感性认识来增加对美的体验,在逾越理性的虚无中理解美的内涵,救赎现实的哀伤与孤独。

《湖》中存在着诸多对美的病态幻想的刻画。银平对女子的跟踪、与学生久子产生的师生之恋,乃至有田老人对年轻女性宫子的迷恋,都是凌驾常理之上的。当女性不再拥有社会与伦理的外衣时,女性美便以自然本真的形式纯粹地表现出来。银平跟踪女子,想直到世界尽头,可倘若如此,又“只有把她杀掉了”。银平窥见町枝至美的形体时,内心便“充满了哀伤,以至想死,或想把少女杀死”。对于表姐弥生,银平“但愿脚下的冰层裂开,让弥生陷进冰层下的湖水中”。出于对美走火入魔般非理性的执念,美的极致导向了物的死亡,这也与美的虚无性是一致的。

這种死亡式的审美意识,在日本文化中亦有所体现。日本的樱花闻名世界,日本人固然欣赏樱花的盛放,但相比之下,繁花将尽时更是不可方物,日本人亦将樱花纷繁零落之时如飘雪般的场景称作“樱吹雪”。同样,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所提倡的以身死表现真诚,弃绝对生命的执着,理念高于生命的意识可见一斑。而对畸形扭曲之美的欣赏,一定程度上也与日本的传统审美系出同源。在《关于美》一文中,川端康成提及日本的相扑力士和舞伎,“从生理常识和伦理角度来看,应该是病态的丑陋的,可我们许多人却感到美。”日本非道德性的审美,依托于日本的民族精神与社会,通过对美的非理性的追求,以排解深处的孤寂,以及无常的哀愁。川端康成认为“这种被扭曲了的美,也很执着,难以割舍,这似乎就是我们的悲哀”。

三、结语

在诺贝尔奖的获奖演说之际,川端康成援用了一休禅师“入佛界易,进魔界难”的题字。对于美的佛界,则是空净虚无的纯美,臻至化境且难以触摸。美的魔界便意味着在非理性的扭曲之下探求美所带来的病态。川端康成用《湖》将佛界融入魔界之中,将传统的出自虚无空旷的美的体验,渗透进“病态美”“颓废美”的探索与描画。川端康成超脱佛界的美的形态,步入魔界寻找美的救赎。

a 叶渭渠:《川端康成传》,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页。

b 〔日〕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散文选》,叶渭渠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25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c 〔日〕川端康成:《山音·湖》,叶渭渠、唐月梅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1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d 陈多友:《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67页。

参考文献:

[1] 川端康成.山音·湖[M].叶渭渠,唐月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散文选[M].叶渭渠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

[3] 叶渭渠等.不灭之美——川端康成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4] 周阅.川端康成文学的文化学研究——以东方文化为中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 叶渭渠.川端康成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6] 陈多友.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作 者: 冯何辰,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在读本科生。

编 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虚无非理性川端康成
不确定性时代呼唤“非理性”
网络政治谣言止于透明,止于智者
川端康成共生思想中的佛教因素——以《抒情歌》为中心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