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哦,梦华

2020-01-21沐沐

南方文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梦华二姐大姐

侄女静静在群里发了一下视频,一群人在围桌吃饭,里面有一个我认识的原村支书。不以为意,估计家里又请客了,只是这村支书原先同我哥是宿敌,现在来我家吃饭,意味着他们和好了?不过,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所谓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

静静见我们没有说话,说:“那么一个漂亮的女生你们都没注意到吗?”

掉头再看视频。

“谁呀?”

“是谁,不认识呀。”她没有回答,扔一个石头到水里,自己跑了。

过了后,四姐私发来一个消息:“是梦华。”

哦,梦华。

梦华是谁?一时竟无法回答。

要怎么称呼她,梦华是我的外甥女,我是她小姨?这是事实,但不是所有事实都被双方承认的。

梦华早已消失于我们的视线和话题中,可是,一旦她出现,就掀起了我们心中的巨浪。二姐一听说是梦华,当即哽咽了起来。是啊,当初的梦华是大家的心尖尖,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梦华这个名字还是二姐取的,她显然极其偏爱这个“华”字,后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曼华。这些名字在八十年代末还是相当不俗的。梦华是否知道她的名字的来处?

梦华是回来奔丧的,她的爷爷于前天寿终正寝,享年94岁。这个一辈子闹腾的人已经安静了些时日,现彻底安静下来。吃饭地点也并非我家,是爷爷大儿子家。视频里,有人给梦华倒酒,她很矜持地坐着,大方端过来,没一点忸怩之态。她边上的人,是她爸,也就是我的原大姐夫。我一再向四姐确定,还是觉得难以置信,虽然“大姐夫”在我这儿早已面目模糊,但还是难以将那一团模糊的印象与眼前这个人勾连起来。他的动作终是泄露了一些端倪,和他的女儿相反,轮到给他倒酒,他恭敬地站起来,背深深地弯下去,然后双手捧回,点头致谢。因恭敬而显得有点卑微。没错,这是他。

事情太久远,很多情节已经被遗忘,但有些片段一直清晰如昨。

若不是一封被公开撕拆的私信,我们根本不知道大姐恋爱了。大姐是那么腼腆,看见个陌生人,低着头不敢说话,脸红成个大疙瘩,这样的人会谈恋爱?谈恋爱是多新潮的名词。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号角已在南方吹响,但还未在我们这山沟沟有所回响。大姐以早晚拽鱼草、白天上学,半工半读式地在村子里读完了初中后,就回家全天背竹篮拽鱼草,当起了未婚妈妈——养育着鱼塘里几百尾嗷嗷待哺的草鱼苗苗。这样几年后,她将奉媒妁之言,披红戴绿,被吹吹打打送到人家家里,在那个新家里,洗衣做饭生儿育女,成为一个平日被称为某某婶,最后在墓碑上被刻成某某母的,没有自己名字的人……和所有消隐于家庭中的传统女性一样,一生的路毫无遮蔽,一眼可贯穿到底。

我们的父亲算盘子打得过于结实,他俨然一个动物园园长,除了鱼,家里还养着头不会生牛犊的假母牛,几十只可爱的吞草机——长毛兔,一只母猪及身下一群哼哼唧唧的小猪崽,鸡鸭鹅蹲在墙头,屎拉得飘飘荡荡。我们姐妹各司其职,我是资深的放牛娃,从小到大被一根牛绳牵着,粗粗的麻绳一头绑着牛嘴里的铁环,另一头系着我的手,不知道是牛牵着我,还是我牵着牛。我牵紧牛绳,让大母牛免于偷吃、逃跑、搭讪公牛,大母牛也使劲扯着牛绳,让我不能和伙伴自在玩耍、自在做梦。那时我最讨厌的是放牛,我更愿意做个羊倌,羊的胃口小,容易喂饱,不像牛有个欲壑难填的大肚子。

大姐除了她的一口鱼塘,还“管辖”了很多事。冬天,野外没有青草可拔,她终于不用背起竹篮,可她并没有得到解放,而是背上了另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更为可怕,因为竹篮是所有女孩子都背的,而这副枷锁是她独有的。她被一副席架套住了。我们勤勉的父亲是不会放过我们,让我们偷一点闲的。他种上了席草。席草是一种柔韧的蒲草,被用来织席子。

知了声声,将盛夏叫来。两人高的席草被父亲割回来,绑在三脚架上,像个巨大的稻草人。我们站在“稻草人”下面,捉起一根席草,将草分开两半,双手打开,用力一撕,席草嘶啦一声被一分为二。撕席草也是个技术活,要自根部不偏不倚地向上撕,双手开合力度均衡,角度要合适,让草一直维持在绷直的状态,这样席草才能被中规中矩地分开两半。笨人很容易将席草撕偏,中途折断。

这种事,适合偶尔玩弄。就像没过过农耕生活的人偶尔体验农耕生活,获取一种新奇感。任何新奇事一旦成为日常,便是沉重的负担。撕席草时,院子盛况空前,女人小孩们将“稻草人”团团围住,指指点点,间或饶有兴趣地动手两下。对于我们,开头那被围观的兴奋和得意很快消失于撕席草单调的声音中,那长长的脆响声,愈加乏趣,和头顶藏在橙枝上的知了一样,声声都是聒噪。撕不完的席草,比喂不饱的牛肚子还可恶。

大姐更是倒霉透顶。好不容易到了冬天,紫云英还没从雪中拱出脑袋,田野里毫无青色,人们终于可以把手焐在口袋里,缩着脖子在村头村尾招摇。姑娘们像一群山雀,叽叽喳喳,专说着她们之间的悄悄话。是的,她们已经有秘密了。当然我们这些小屁孩也是有秘密的,但和她们的不一样。她们可爱打扮了,头上扎着丝巾,村里的冬花,一身臃肿的棉衣也挡不住她那傲人的胸脯。大姐是只落单的山雀,在屋子里哑了声音,她在和父亲没完没了地打草席。那些夏天撕开晒干的草并没有被父亲遗忘,现在终于派上用场,它们重新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洁净的干蒲草堆放在厅屋里,弥漫着一股青草味,我是只羊就好了,我要那些草一根不留,统统吃掉。

父亲不知哪里学来的打席技术,他和母亲先在席架上根据席子的宽度扎好席绳,它们像筋络一样,能将一整匹席草连接起来。然后,父亲坐在席架的一端,用撑夹,勾起一根席草,啪的一声快速地穿过曲折的席绳。这很神奇,我没办法准确描述打席过程,总之是一门高深的技术。而大姐要做的是,当父亲将席草撑进麻绳,大姐就要举起木柄往下重重一敲,将席草压紧。这也是讲技巧的,需要双手平衡,不然压出来的席子一边高一边低。还有,压席柄不能不用力也不能太用力的,不用力草席松垮垮,卖不掉。太用力席子紧梆梆,卖了亏。

打席声梆梆梆,有节奏地响在厅屋里,传出老远。如果不是夹杂着突然爆发的训斥声,那这声音并不让人排斥。父親实在具备骂人的天赋,狠、准、快,像机关枪一样,嗖嗖发出一梭子弹,一瞄一个准。有次我挑了一担稻秧,那担子太长,山坡的路太泥泞不堪,我一个趔趄,歪倒在地上,稻秧撒了一地,这也没什么,秧子都是扎好的,捡起来就是。可父亲当即破口大骂,一点也不关心我是否摔疼:“侬就晓得吃,腿长得和瓢一个样,什么事都不会干。”瓢即葫芦的一种,家乡的瓢长相圆滚滚的。这话真戳人心窝子,到现在都抹不掉,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孩,已经很介意自己的长相了。

大姐的日子比我们还不好过,整个冬天都在他的眼皮底下,不像我们,可以躲到他的射程之外。不知他哪来这么多怨气。但我成家后,发现自己像极了父亲,当我特别劳累,或身上背了很多房贷时,一点点事都会引发我的怒火,甚至崩溃哭泣。父亲是一家之主,信奉男儿有泪不轻弹,所以,他是不会和娘儿们一样哭哭啼啼的,他只会骂,骂鸡、骂鸭、骂牛,骂天骂地,骂他的女儿。当他老了,整天缄默不语,离群索居,我又多么怀念那个生龙活虎,对生活咬牙切齿的父亲。

大姐是不懂得反抗的,面对施与她的任何遭遇,她都只会哭泣。有一次,大家在地里给油菜施家肥,不知大姐又哪里没做对,反正在父亲眼里,除了他,谁的活都不合格。父亲骂得兴起,竟把手上一团半干的牛屎一扔,啪一声甩到大姐的脸上。大姐哇的一声哭了,可待她的眼泪把脸上牛粪冲刷干净后,她又俯下身子跟在父亲后面干活了。眼泪软塌塌地往下流,永远成不了会飞的子弹。一个不会扔子弹的人,是善良的人,也是软弱的人。软弱只会让施暴者肆无忌惮、变本加厉,这是人性中的恶。我很小就懂得了这个领悟,这个领悟却是从父亲那得来的。 父亲是个坏父亲吗?他扛下最重的担,吃下最多的苦,做任何事都身先士卒,我们无不敬重他,又惧怕他,在他骂得难听时,我在心里也狠狠地诅咒着他。

三月,万物复青,村子里的姑娘们都到浙江龙船去采茶,大姐也在其中。四十天后,当她用满是茶碱的手掏出塑料包,递给母亲层层叠叠的八十五块钱时,迎接她的不是久违的温暖,而是劈头盖脸的辱骂。大姐怎么也没想到,她在茶山寄出的一封信已在村里引起了轩然大波——那封来自龙船茶山、寄给村里的男青年廖培新的信,引起了村人无边的想象力,有人按捺不住,竟擅自拆开了,那些让人脸红的私己话就这样暴露在众多眼睛下,被嘴巴疯传到村里的每个角落。那信的落款是春英——我的大姐。

可以想象,父亲当时的震怒,他震怒于大姐的大胆,他骂她丢尽了祖宗十八代的脸,骂她不要脸的婊子,他恶狠狠地让她去死。可他没想到,大姐竟“不要脸”至大起了肚子。当母亲知晓这事时,大姐的衣服已难以遮掩那微微隆起的腹部,她怀有四个月的身孕了。

一向在家里说一不二的父亲怎么也没想到,终有一天,这个家里的事情竟不在他的掌控之下,而且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大多表现在儿女的婚姻上。他那时是无法接受他的失败和无力的,越失败他越恼怒,也就越用力。

不管经历了多少闪电雷鸣,生米已煮成熟饭。大姐还是匆匆出嫁了。那是一个萧瑟的初冬,我永远不会忘记,稀稀落落的鞭炮声中,大姐抹着眼泪,跟在一辆平车后面低头走了。平日拉煤拉稻的平车里装着一担黑漆木箱,箱上两床红绸棉被,被上搁着两双阔口布鞋。没有丰厚的嫁妆,没有庞大的送亲队伍,没有酒席,没有婚礼,只是草率地选了一个日子,将大姐从我们家送到别人家。嫁女,本就是件特别令人伤感的事,更何况是大姐这样历经波折、毫无喜感的出嫁。我们家没有通知一个客人,暮色中大姐离开的身影是那么的孤单凄惶。母亲在屋里抹着眼泪。天空是铅灰色的,灰白的云悬浮在村庄的头顶。我想喊叫,巨大的沉重和悲凉压得我无法呼吸,可是最终我也没叫出声,全化作了簌簌淌下的眼泪。我的大姐就这样成了别人家的人了,她才十九岁。那个叫廖培新的小伙子家里有七兄弟,而他是被忽视的第四个儿子,所以,夫家不重视这个儿媳,当然也没有什么彩礼。要知道,在农村,生了七个儿子的人家吐口唾沫都要比别人射得远点,而我家虽也兄妹六个,但除了我哥一根独苗苗,全是“赔钱货”,明显势微,但一向好强的父亲咽不下这口气,他认为是大姐自主恋爱,还未婚先孕,导致局面被动,婚事被廖家人挟制。他的怨气无处可去,只朝他的“不争气”的女儿和那个可怜的廖培新发泄。

廖培新也刚出校门没两年,学了一门手艺,每天骑着自行车去十里远的街上摆一张桌子——不是算命,是给人修钟表。当时有钟表的人家寥寥,镇子里早就有一家老字号的钟表店。可想而知,廖培新这个初出茅庐,嘴巴又不会吆喝的小表匠,即使在街上坐成雕像,也没人愿意让这个雕像动一动。而怀孕的妻子要营养,孩子马上要出生,这都需要他拿回钱。这一切都是父亲嫌弃他的理由。他经常说,瞧他那没出息相。没错,父亲喜欢强人,总希望他或者我们强一点,强一点,一家人就不会挨饿,强一点,就可以盖起房子,不用一家八口挤在一间屋里,就可以给哥哥娶妻。他的口头禅是某某人真强。这些某某人中有当官的,有做生意发财的,有走江湖的能说会道者。总之,在父亲眼里,强就是会来事的。他一说这话,我们就低下头,这是变相说我们不强。但他天生又对弱小的旁人有着真切的体恤,他发自内心地同情并帮助村里老实巴交的衰田。他只是看不得自己人老实巴交,不会给予接纳和鼓励,而是极尽讽刺和谩骂。

贫贱夫妻百事哀。廖培新赚不到一个钢镚。他那强势的父母同样不待见老实内向的大姐,有时候他们小夫妻吵架,他的父母就自隔壁气势汹汹地跑来骂儿媳妇,那个“野猪娘”手往腰上一叉,刀子就一把一把从她嘴里飛出来。即使大姐没回来哭诉,但不到二百米的距离,也让我父母闻到一些风声。父亲也算是村里响当当的人物,他命令大姐马上回娘家。回娘家,是一种示威方式,对方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来道歉,女方才可以回婆家。当时大姐已经生下女儿,也因生的是女儿,公婆更不中意了,整个月子都很受气。但这不妨碍我们的小外甥女长得唇红齿白,她真是一个极漂亮的女娃娃,皮肤白白的,眼睛是我们家缺乏的双眼皮,眼仁黑溜溜,像发亮的龙眼核子。我们都爱极了这个小娃娃,还在上初中极爱文艺的二姐翻了几天的新华字典,在一页候选的字中斟酌了很久,才选中了“梦华”两字,作为她的名字。我们一致同意,这真是个很好听的名字。

可是,大姐是一个人回娘家的,为了惩罚她的夫家,我妈不让大姐把小梦华带回来,说让他们尝尝孩子没有妈妈的苦。我爸妈只想着惩罚别人,没想过最受惩罚的是他们的女儿,他们的女儿做了妈妈,女儿是她的心尖肉,一想没有奶喝,饿得直哭的小梦华,大姐心里煎熬呀。但她的婚姻一旦受父母插手,就不是她自己的事了,夫妻的小争吵升级为两个家庭的战争,如果她服软低头,意味着对家庭的背叛,这是她无论如何都不敢做的。她习惯了顺从,顺从于父亲至高无上的权威,顺从于家庭的荣耀与利益。如果那时她想得到,把小梦华这一搁,就搁下了母女情分,就把一辈子的歉疚和疼痛都搁在心里。她会不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她二十岁都不到。没读什么书,出过最远的门,就是龙船茶山,那也只是从一个省的山村到了隔壁省的山村,自小,她的视野里只有面前的山,连绵的青山是一座座无法翻越的屏障。

她没有再回夫家。可是娘家并不待见她。那时,我的嫂子已经进门,她性格泼辣、专断,她是容不下一个出嫁的姑子待在家里的。有一次,当她再一次冷言冷语地讽刺大姐时,嘴笨的大姐终于忍无可忍,回了一嘴:“嫂子,你别这样,我在家并没有吃别人的,这个家里还有我的田。”(那会儿嫁出,田地并没有马上交出)这一句话对于嫂子是极大的忤逆了,她没想到老实巴交的姑子竟敢回嘴,这让她记恨了很久。

这时,家里出了一件事,复读一年的二姐考上一所普通高中,父亲非常失望,他希望二姐考上小中专,成为吃公家饭的人。父亲说没钱给二姐上高中,二姐也觉自己理亏,就同意不再念书了。但当二姐的同学李小红来家一趟,二姐就偷偷地跟着她去看新高中了。在马家岭这个有名的高坡底下,她被急冲下来的一辆自行车撞倒在地,因势力太大,她被撞晕过去,严重的脑震荡让她昏迷了两天。县医院不敢接收,直接送地区医院抢救,在那住了一个多月,花了很多钱,那个肇事者却始终不见人影。父亲不是在医院照顾二姐,就是揣着他自拟的诉状去肇事者所在的乡政府和法庭,傍晚回来后,坐在门口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大骂世道不公,这些人要断子绝孙。

我父母不在家的日子,大姐在家做饭干农活。这个空当,让廖培新乘虚而入,他几乎每天晚上都抱着小梦华来找大姐,他们在窗子下轻轻说话,屋子里都流淌着难得的柔情蜜意。夜深,大姐夫离开,我真希望大姐跟着大姐夫一起走。但这到底被父亲知晓了,他勃然大怒,骂大姐恬不知耻,一天都缺不了男人。他的手指都快戳到大姐的脸上了。大姐跌坐在地上,痛哭流涕,闭着眼睛,头往身后的墙咚咚地撞。

大姐的头并没有撞开什么,但外面的世界不知何时已经向山村悄悄打开了门缝,活泛的堂哥良发率先去上海打工,带回了很多新鲜的事情。大姐觉得与其这样在家待着,不如跟着堂哥去上海。我爸妈同意了,紧接着二姐、三姐也相继去了上海做工,她们仨先后进了一家棉纺厂,听说每天晚上要加班到深夜,她们做的是一种毛绒玩具,计件,多劳多得,每月能挣得百来块钱,我三姐手脚慢,才七十元一个月。

过年时,我的三位姐姐都回来了,她们带回一个毛绒玩具,软绵绵的,摸着特别舒服,这是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玩具。当然,之前我也不缺玩具,泥巴、石子、线团、瓦片,我们照样玩得不亦乐乎,尤其爱玩过家家,曾乐此不疲地让大我二岁的芳囡当妈妈,假装生小孩。

姐姐们不在的日子我是多么孤单呀,屋子上空永远笼罩着阴云,我的嫂子动辄和我哥吵架,一吵她就去找刀子,吓得我腿肚子发软。父亲面对这样的儿媳妇,也没了往日气势。大姐的事还是悬而未决,她的公婆和我们家成了势不两立的仇敌,他们毫无示软的意思,而大姐夫又是扶不起的阿斗(父亲语),所以坚决不能让大姐就这样回去。可是,又怕婆家来家里找我们要人,所以父母对外否认大姐在我家,他们一口咬定,春英是在婆家出走的,并虚张声势问他们要人。这样,大姐从上海回来,便不能在外露脸,也不能待在屋里(农村的屋子都敞开门户)。父亲让她躲在正屋旁边的柴垛间,这间房子只是封了矮矮的墙,上面盖了几块瓦片,平日用来堆柴。白天大姐悄无声息地躲在柴垛间,晚上才趁着夜色回房间睡觉,我们都鬼鬼祟祟的,像家里藏了一个贼。这种情况,大姐肯定是看不到小梦华的。

就这样拖了几年,直到,大姐在上海认识了现在的大姐夫,廖培新也在外面有了人,当然这只是彼此打探到的消息,两边都不公开,怕对自己不利,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不利,谁都没有细想。离婚正式列入议事日程,其实不算离婚,大姐和廖培新没领结婚证。在驻村乡干部和几位村干部的调解下,这桩“婚姻”正式宣告结束,女儿梦华由父亲抚养。我们赢了吗?当然没有,父亲甚至觉得干部偏袒。那谁赢了呢,我看到廖培新也耷拉着脑袋,面无表情,他和大姐甚至没有勇气彼此对视一眼。

眼前这个人,是当初自己真心喜欢过的,相同的性格让他们互相懂得,彼此相惜,可是,这一次,是真的要告别了,对于告别,谁又能轻松面对呢。我的父母首次面对儿女的婚姻,不知道其复杂性。生活需要妥协,婚姻也需要妥协。在经历了六个儿女波波折折的婚姻后,如果有从头再来的机会,我想,我的父母应该会意识到有些事并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小梦华,再也不是我们家的人了。廖培新长年在上海打工,小梦华由她的姑姑抚养,后来认姑妈为妈妈。在她六七岁时,我还见过,梳着个童花头,脸小小的,眼睛还是那么好看,只是,那黑溜溜的龙眼核子里,燃烧的全是仇恨的火焰。她经过我们家,朝我们家门口吐口水,扔石头,我母亲想走近她,她踢她,说她哪是什么外婆,是老妖婆。

没错,我们家所有人,包括她的亲生母亲都是她不共戴天的仇人,这是她自小被灌输的思想,同样,我们也是被如此灌输的,我见了廖家人也是怒目而视(除了廖培新,但我没再见过他)。若干年后,大姐自上海回来,鼓起勇气找到梦华姑姑家,想见见小梦华,可小梦华一见大姐,不及大姐开口说话,就把大姐给她买的衣服扔在地上,使劲踩:“你这个婊子,滚远点。”我大姐泪流满目,落荒而逃,自此,再没敢去找她的女儿,她唯一的女儿。

那时我在上高中,听闻此事后,很难过,特写了一封信给梦华,在信里老气横秋地教诲她:“你妈妈非常爱你,但你妈妈有自己的不得已。”并嘱咐她一定要好好學习,争取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山村。她应该收到了信,但我等了很久,没等到她的回信。

很多年后,我在大姐江苏的家里,谈及往事,谈及梦华,她在黑暗中无声地哭了。窗外是广沃的平原,麦花的香味袭人。我不知道这样的无声哭泣,这些年她有过多少回。

廖培新和大姐一样,娶了外地人,听说,他的后妻很能干,把家打理得很好。廖培新长得很清秀,有一双非常温柔的大眼睛,眼神和善柔弱,像极了羊的眼睛。而我后来的大姐夫则和他完全相反,一个非常大方、有主见到固执的人。他们都找到了互补的对方,但就此找到了幸福吗?大姐幸福吗?廖培新幸福吗?幸福是什么?

对于现在的大姐夫,大姐再不向我父母说他半句不是,她独自吞下了生活所有的甘苦。很多年后才知道,大姐在异乡,和男人一样下田,做着苦劳力,坐月子也要自己下冷水洗尿布。我想当初,如果大姐或廖培新两人中有一个人坚决一点,那么人生是不是就因此而改写呢。人生就是如此充满遗憾,没法再回头重走一遍。

群里谈及梦华时,大姐没有出声,她一定又一个人悄悄地哭了。

唯一安慰的是梦华长成了淡定的女孩儿。这个笑靥如花的姑娘就是梦华呀。还是小时一样唇红齿白,真好看。我知道她最终还是没继续上学,最终还是出外打工,远嫁外省,最终她也不会叫我一声小姨、叫大姐一声妈妈,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此刻她就在视频里。她在笑。她肯定不会只是哭,但愿她试着狠狠反抗过后,心中有刺又有柔软。

◇沐沐

江西上饶人。习散文,文章发表于《草原》《星火》《厦门文学》《福建日报》等刊物。

猜你喜欢

梦华二姐大姐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临床研究
二姐
无题(1)
这是臭大姐
苦涩的甜蜜
素质
当“大姐”遭遇“打劫”
开车
聚会
荒唐的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