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起点下回看国企这五年

2020-01-20戎文华马晓雨

国企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改革企业

戎文华 马晓雨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为新发展阶段国资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化国企改革的使命和要求,聚焦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大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需要我们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改革创新。

回看过去这5年,“1+N”政策体系引领国资国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改革,这是离“佳境”最近的时刻!

一个个制度落地,一次次技术突破,一项项重大进展……作为创新“主力军”“排头兵”,国有企业奋力争先,为“十三五”收官增添了成色亮色。

改革的突破

排兵布阵、多点发力、重点突破。5年来,“1+N”政策体系引领国资国企在改革中爬坡,在创新中过坎,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健全

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的重要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的目标。按照这一部署,各级国资委在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

今年11月27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公司制改革情况媒体通气会,会议通报了当前公司制改革情况。

当前,中央企业公司制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需改制的68家集团公司已于2017年全部完成改制,除极少数需要清理整合的企业,中央企业子企业也全面完成改制。地方层面,省级国资委监管的一级企业约96%完成公司制改革。

此外,在《指导意见》中还提出,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央企推行规范化董事会建设,是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之后,优化国企治理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抓手。

截至2019年底,已有83家中央企业建立了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中央企业所属二三级企业建立董事会的占比达到了76%,各省级国资委所出资企业中建立董事会的占比达到了90%。

落实董事会职权,首先是要充分授权。比如,国务院印发的《改革国有資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董事会负责经理层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不含中管企业);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深化落实中央企业董事会职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将中长期发展决策权、经理层成员业绩考核权等授予5家试点企业董事会;国投等企业将集团相关权限充分授予国投高新等内部改革尖兵。

其次是理清职责边界,建立党委(党组)、董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各治理主体作用显著加强。其中,关键是要处理好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与董事会“战略管理、科学决策、防控风险”之间关系。对此,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其他治理主体要自觉维护党委(党组)的领导和权威,确保党组织意图在企业重大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党委(党组)也要尊重其他治理主体,避免直接成为生产经营决策和指挥中心。比如,在中国保利,党委侧重战略方向、决策程序、廉政合规,董事会侧重战略规划、年度计划、收益与风险,经理层侧重科学性、回报率和风险防控。

再次是充分发挥外部董事作用,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得到明显提升。国资委研究制订了《中央企业外部董事选聘和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拓展外部董事来源渠道,严格外部董事履职管理,使董事会真正成为企业的决策主体。今年以来,对80家中央企业董事会、董事以及22名中央企业专职外部董事开展了年度评价。为企业选优配强外部董事92人次,及时调整不适宜、不胜任人员9人,遴选95名人选充实外部董事人才库。相关央企进行积极探索:新兴际华集团视推行外部董事“一票缓决制”;中国诚通积极发挥外部董事在人才集聚、项目推介、信息沟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神华集团董事会在讨论收购东南亚某国一家电厂项目时,外部董事认为项目面临社会风险,否决了议案。

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是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为此,《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

5年来,国资委围绕提升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国有经济活力等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战略化重组,国有资本进一步向符合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持续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企业竞争力和活力显著提升;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

2016年7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主干管网、电网等自然垄断环节的管网,核电、重要公共技术平台、地质等基础数据采集利用领域,国防军工等特殊产业中从事战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涉及国家核心机密的核心军工能力领域,实行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

进入改革“施工期”,国资委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本进一步向符合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

以专业化整合为主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按照这一路径,国资委以拥有优势主业的企业为主导,成立铁塔公司、中国航发、国源公司、国海公司,在解决中央企业重复建设、主业不聚焦、分布过散方面趟出了路子,在节约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据统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有22组、41家央企完成重组整合,中央企业总数已经由113户调整至97户,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持续优化。以重组整合为契机,企业深化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业务、管理、技术、人才、市场资源、企业文化的全面整合融合,放大重组效能。

此外,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活力是党中央关于国企改革的重要方针,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迫切任务。

5年来,国企激励机制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企业改革持续深化,激励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根据企业不同功能定位实施工资总额分类管理的政策措施,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45家中央企业控股的91户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24家中央企业所属科技型子企业的104个激励方案正在实施。国企初步建立了与企业负责人选任方式相匹配、与经营业绩相挂钩、与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差异化薪酬体系。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真正形成企业各类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机制”,为新时期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国有企业突出市场化用工、契约化管理,在建立健全“能进能出”用工制度方面作出了大量探索。包括全面实施公开招聘制度,依法规范各类用工形式,强化劳动合同对职工能进能出的作用,妥善安置企业富余人员等。

专项行动——全面铺开

2015年8月,中共中央、國务院印发的《指导意见》提出,国企改革要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此后,“1+N”政策文件体系不断完善,“四项试点”“十项试点”相继推出,专项改革取得实质进展。

2018年10月,第三次全国国企改革座谈会进一步提出,要“充分认识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的极端重要性”,国企的活力问题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与此同时,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全面铺开;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和东北地区综合改革试点相继出炉;“科改示范行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正式启动,旨在充分释放和激发基层改革活力的试验田范围在不断扩大,改革氛围日益浓厚,改革成效正在进一步凸显。

落实改革举措,离不开基层鼎力支持。“双百行动”就是这样一场通过形成市场化机制,激发企业、骨干、员工活力的综合改革行动。启动以来,不少“双百企业”打通了市场压力传导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激活了“一池春水”。

通过改革,不少“双百企业”真正实现了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比如,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全面推行公开竞聘上岗,实现内部人员合理流动;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全体起立、全员竞聘”,而且不设年龄、资历、学历、职级门槛。

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加大的新形势下,企业骨干的积极性十分关键,由此,职业经理人改革成为不少“双百企业”改革突破的重要内容。

2018年以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通过竞争上岗方式选拔的职业经理人占比已超过60%。公司设立对标市场的岗位条件,实施“竞聘上岗”和“总经理组阁”试点。

招商证券率先打破行业传统思维定式,开展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改革,公司总裁实行全球公开招聘,经营管理层副职全员竞争上岗,此举激发了企业活力,该公司2019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

为了把企业改造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从而层层传导压力,很多“双百企业”对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比如,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系统内股权划转—股东同比例增资—引战增资—整体上市”的“四步走”策略,在股权多元化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有效突破,形成了定位清晰、权责对等、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两年探索,成绩斐然。“双百行动”实践的顶层设计结合基层创新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有着深远的引领示范意义。

今年年初,又一国企改革专项工程——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科改示范行动”)已经启动。此次专项行动共选取了200余户国有科技型企业,将打造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并在此基础上复制推广成功经验。

综合性的改革不仅体现在微观市场主体国有企业层面,而且还体现在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和东北地区综合改革试点。2019年,上海、深圳、沈阳三地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相继获批,已经实现高质量开局,取得积极成效。

从一项项试点到多项综合改革工程的渐次展开,改革给企业引入了市场的压力,也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企业活力真正得到有效激发。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国内形势,只有充分释放活力,国有企业才能从容应对。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未来将总结推广基层企业改革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营造担当作为、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改革氛围,把基层改革活力充分激发和释放出来。

延伸阅读一:打通国企改革经脉

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份“厚重”的顶层设计方案划定未来五年国企改革的目标和举措。

2018年8月17日。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正式启动。入选的400余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地方国有骨干企业,在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积累了一大批经验成效。

2020年7月底,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国有重点企业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目标到2022年,部分国有重点企业管理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施工图”落地。

5年来,“1+N”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举措全面落地,多个专项行动和试点展开,为深化国企改革打通了奇经八脉。

2019年,上海、深圳“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和沈阳“国资国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专项工作”启动,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

近年来,中央在推动国企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将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陆续发布的政策文件中逐渐指明了方向。

2019年,国务院印发《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加快推进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

“科改示范行动”是继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后的又一国企改革专项工程。其目的在于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019年11月11日,《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台,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长期激励建设,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推动期。

创新的脉动

上到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从探月、北斗“再下一城”,到高铁、5G“日新月异”,从量子、干细胞研究深入“无人区”,到疫情防控大显身手……创新的脉动,随处可以感知。

不能总被“卡脖子”

高速铁路总里程达3.5万公里,高速公路接近15万公里,流动的中国活力四射;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一项项重大工程惊艳世界;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开通,5G网络加速成型,创新伟力持续进发……科学前沿取得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原创成果,战略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进入世界前列。

不断跳动的数字、持续刷新的排名,见证了国有企业这5年来创新的步伐。

“十三五”期间,国有企业通过加强高新技术的重点布局,在超级计算、轨道交通、量子信息技术、钢铁制造、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有力地引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超级计算方面,我国继续保持优势,在世界超算Top500排名中,我国超级计算机台数占到45%。同时,在研制完成E级原型机的基础上,正在向E级超级计算机进军。

在先进轨道交通方面,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运营,“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加快推进。6月21日,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承担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上海同济大学磁浮试验线上成功试跑。这次试跑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运行的突破,获取了大量关键数据,高速磁浮系统及核心部件的关键性能得到了初步验证,为后续高速磁浮工程样车的研制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10月21日上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400公里/时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线。项目团队通过采用“多目标均衡综合节能技术”,列车在同等运行速度条件下人均能耗每公里降低10%,噪音降低2分贝,列车以400公里/时运营时,能耗与噪音水平与350公里/时的高速动车组相同,在提升速度的同时并不增加能耗,堪称节能环保的绿色列车。

这些突破将使高铁这一“中国名片”更加亮丽。同时,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体系日渐完备,创立路基沉降和冻胀控制技术,成功研制了中国高速铁路标准板式无砟轨道、40米跨度预制简支梁等,在系统掌握路基、长大隧道、大型客站等工程建造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突破。

在量子信息技术方面,“墨子号”和“京沪干线”的实验,构建了首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雏形。量子计算在12月4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第一个为IBM的Q System One)實现“量子优越性”(国外称“量子霸权”)的国家。

潘建伟团队构建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在室温条件下运行计算“高斯玻色取样”问题,处理5000万个样本只需200秒,而超级计算机则需要6亿年;处理100亿个样本,“九章”只需10小时,超级计算机则需要1200亿年。如此强大的算力,全面超过传统的超级计算机,证明了“量子优越性”的存在。此次研发的九章计算机,并没有用到芯片,而是选择采用了光子探测器,以及镭射系统等传输,算是彻底摆脱了对于传统技术的依赖,走在了量子计算机领域的最前端,凭借九章计算机,我们完全实现了硬科技的自主化。

在钢铁制造方面,钢铁企业发挥产业优势领域的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8月16日,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0.015毫米的不锈钢精密箔材轧制成功,“手撕钢”薄度极限再次突破,比普通A4纸厚度的1/4还要更薄,可谓“百炼钢化成绕指柔”。在此之前,“手撕钢”研发团队历时两年,攻克175个设备难题、452个工艺难题,经历700多次失败,突破了钢质纯净度、产线工艺、控制水平、高等级表面精度、产品性能五大核心工艺技术,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发宽幅(640毫米)最薄(0.02毫米)的不锈钢箔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全球唯一可批量生产宽幅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钢的企业,解决了我国“手撕钢”卡脖子的困境。

在移动通信方面,三大运营商实现了5G技术的领跑,5G核心专利数占世界第一,并率先实现了5G商用,目前我国5G基站数已经超过69万个,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固定和移动通信网络。4月30日,中国移动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进营地开通5G基站,5G信号覆盖珠峰峰顶及珠峰北坡登山线路。5月27日11时,8名测量登山队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这一载入史册的时刻,一个特殊的“护航者”受到了关注——全球最高5G基站。

当前,5G正在加速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并融入到各行各业,催生了5G+智慧港口、5G+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5G+智慧城市、5G+智慧交通等创新技术和应用,驱动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最终加速推动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达35.8万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7.7%,较2015年提升36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同样亮眼的国有企业的创新表现:国药集团等企业率先研制核酸检测试剂盒、提出恢复期血浆疗法、加快推进疫苗研发应用,电子、通信等企业及时推出“一网畅行”“一码防控”等大数据服务,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有企业要发挥好国家队的作用,当好技术创新“主力军”“排头兵”,真正在解决“卡脖子”技术,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发挥好重要作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科技创新成为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版图的关键变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不断深化,各学科领域之间深度交叉融合、广泛扩散渗透,呈现出多点突破、群发性突破的态势,正深刻改变着科研范式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要着力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围绕国家战略和高质量发展需求,分层次、分领域部署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应用基础技术,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加大攻关力度。

应当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国家科技战略布局,大力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和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一流科研机构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

进一步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奋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前瞻部署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单位的支持力度,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引领发展能力。

加快建立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加强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评价激励导向,构建有利于充分激发创新活力的良好创新生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科技工作者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持续产出更多高水平原创成果。

必须建好“蓄水池”

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技术人才是推动各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最重要战略资源。

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不仅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储备了强劲的人力资源。当前在科技创新方面,能力突飞猛进,正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潜力。

国有企业肩负国家的使命,要体现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总体意图,整个行业因为国有企业的存在和表现而具有更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成就。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科技人才群体、大学生群体、熟练的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群体以及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群体等各类人才总量已达1.75亿。相比改革开放之初,国家人才开发水平和质量整体提升,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进展,为我国加速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更加强调加快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总体部署。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科技创新对大国竞争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成为大国角力的关键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不仅反映了科技创新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呼应了我国创新转型升级的要求。

数据显示,2020年起,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新增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指标,力争到2022年,中央企业重点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以上;在工资总额等方面予以支持……一系列“硬核”政策渐次落地,力度空前。

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坚决顶住疫情冲击和经营压力,推动资金、人才、政策向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倾斜。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仅2020年上半年就开展了221项科研项目,同比增长44%。“十三五”期间哈电集团年均科研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保持在5%以上。

“激励机制是提升企业活力和效率的动力源泉。”10月27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现场推进会上表示,下一步,各中央企业、各地国资委和“双百企业”要在逐一梳理评估的基础上,用好用足现行的股权、分红权、员工持股等激励政策,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长期激励机制。

作为推进改革方案全面落地的重要载体之一,翁杰明在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现场推进会上表示,要支持“双百企业”积极探索超额利润分享、骨干员工跟投等激励方式,更多采用增量激励,引导关键岗位核心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多增量价值,形成激励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良性循环。

当然,不只是“双百企业”,早在9月22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科改示范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翁杰明亦表示,“科改示范企业”要在深化混改的同时,努力开展差别化激励。要在考核约束上更加侧重创新导向,不宜“一刀切”式套用国资委对集团公司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而应更加侧重对科技研发投入、创新成果转化、市值提升等方面的考核,努力实现激励与约束、考核与分配相协调、相适应、相匹配。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体系已经基本趋于完善。”持续跟踪股权激励的上海康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佟虎表示,整体强化正向激励,加大授放权力度,支持科创板公司相关实践以及健全股权激励管理体制方面都取得了许多突破。

在此背景下,央企上市公司探索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股权激励明显提速,大批公司争相尝鲜。

首批央企员工持股改革试点企业中国电研总经理陈立新表示,作为一家转制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可以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此前,尽管中国电研给予科技人才的奖励激励待遇并不差,但若横向比较来看,相对于外部一些民营企业所抛出的较高比例股权激励措施来看,坦白讲,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司人才流失有所加速。

“当然,我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所以为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流失问题,中国电研自纳入央企首批员工持股试点后,从如何操作、谁来持股、如何分配、怎么持股、怎么流动、怎么管理等六方面,为公司‘量身设计既合理又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据陈立新介绍,目前,中国电研结合员工持股政策规定,已按照30%比例确定持股员工规模,并且科研业务骨干在全部持股人员中的比例接近90%。

而从效果上看,改革后的中国电研不仅在营业收入以及利润总额上实现大幅增长,其科技人才的离职率更是从2016年的10.5%下降到2019年的5.7%,在这一过程中甚至还出现流失人才回流的情况。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12日,国资委系统控股上市公司共1024家,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比重约为25.25%;国资委系统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20万亿元,占A股市场总市值比重超过30%。其中,央企控股境内上市公司为317家,再加上境外的一些上市公司,这一数据粗略统计为400多家。而这400多家上市公司的资产量约占整个央企的68%,收入约占整个央企的65%,利润约占85%以上。

此前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比例较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机制不畅,随着去年国资委正式对外发布《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工作指引》,以及目前国企改革的推进情况来看,预计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实施股权激励的占比有望得以进一步提升。

“十四五”时期,推进科技创新,有赖于人才给力、机制发力。2021年,中央企业将引进更多国际一流人才,着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落实好出台的科技创新各项支持政策,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安上强力“助推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在国有企业更是如此。

对此,太钢精带公司的员工们感受深刻。“手撕钢”生产难度极大,成材率很低,仅试生产就进行了700多次,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现场操作工人轻易不愿意尝试。

为了鼓励创新,太钢精带公司引入了“标产折算”的市场化概念,根据产品生产难度、附加值确定员工绩效,同一单位“手撕钢”获得的收入可以达到普通产品的45倍,让生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艰巨任务成了一线职工的“抢手货”。

这样的故事在“科改示范行动”中并不在少数。这项今年4月启动的国企改革专项工程,共选取了204户国有科技型企业,以打造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在此基础上复制推广成功经验。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要把“科改示范行动”作为重要突破口,使“科改示范企业”成为“领头雁”,在深化国企改革中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支持引入科技协同性强、有利于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和建立创新联合体的战略投资者;要大力引进优秀科技人才,给予事业平台和有效激励,构建多通道职业发展体系;确保“科改示范企业”于2020年底前率先实现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率先全面推行用工市场化……一系列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更加精准化的改革举措推出。

12月23日,国改科技基金应运而生,由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各方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首期50亿元,将聚焦投资“科改示范企业”及其子企业或项目,促进其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活力和效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助力企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规模化。

中关村创业大厦45号登记处,虽然只是个小小的窗口,但去年一年共登记合同8127项。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管理处副处长陈彦表示,2019年,我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2万亿元,说明我国科技创新活力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更加顺畅,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历史上,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催生了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等企业。因此,我国高科技企业要抓住科技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树立创新是企业的灵魂的观念,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科技竞争在更深层次上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竞争,目的是争夺未来竞争主导权。历史经验表明,工业革命发生时,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往往能够推动一个或若干个新的主导产业迅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创新方式和创新体系的变革,为后发国家通过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现赶超提供了重大机遇。

以智能化为重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融合信息、智能制造、生命、材料等众多科技,会带来未来百年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导致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重新调整,也为重构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期。

截至9月28日,上市企业179家,募集资金2678亿元——科创板推出一年多来,交出了一份扎实的成绩单。为科创企业亮“绿灯”,启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科创板的温度,正在转化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速度。

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科技支撑能力的提升。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上,“新”这个词语总共出现66次,在这66次提及中,既包括了在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远景目标,又分别从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角度,为如何以“十四五”规划为抓手,进一步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做出了安排。

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是未来技术和产业竞争决胜的关键。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多方参与、充分论证的顶层决策咨询机制。要完善重大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明确责任制,健全适应市场机制的创新管理模式。要完善基础研究有效引领和支撑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激励政策和人才培养模式。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提供良好环境。要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国际合作,促进以吸引全球优秀创新人才为重心的新一轮对外开放。

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注重落实此前出台的科技创新各项支持政策,落实“军令状”制度和“揭榜挂帅”等机制,系统推进央企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建设,赋予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中的更大自主权,进一步激发广大科研人员创新动力、创造潜能。

延伸阅读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14——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4名

59.5%——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

60——我国每万名就业人员中,就有60人是研发人员

26.5%——种昂扬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国研发经费的26.%

40%——中央企业在国家科技奖励表彰中奖项数量占比40%

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C919中型客机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开始研制。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型喷气式民用飞机,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

“量子号”遨游太空,C919蓝天逐梦,港珠澳大桥“世界第一”,“嫦娥”降临月背,“天问一号”探索火星……5年来,每一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时刻,国有企业都未缺席。 截至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沉管隧道最長、寿命最长、钢结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科学专利和投资金额最多的跨海大桥

2018年12月8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生产的嫦娥四号发射升空。是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2020年7月,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这颗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探测器,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猜你喜欢

改革企业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