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020-01-20陈建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个性发展体育教学初中

陈建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学生的发展,现代教育观念明确指出,教师应该留意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学业成绩得到进步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初中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该将新的教学理念引入体育课堂,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释放天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由此,本文以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  体育教学  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只会带领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做相关体育运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社会需要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这就需要教师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上,将学生放在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体育活动当中体会到乐趣和快乐,让学生达到身体锻炼的同时,促进其个性发展。

一、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意义

1.促进体育教学的革新

教师要想开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就必须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将个性发展放在体育教学的中心位置,而教师的关注,就会从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师的发展。优秀的教师更能呈现丰富多彩,课堂形式多样化的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将个性教学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当中,无疑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进行,革新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由此推动了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体育教学当中,已引入个性发展概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初中阶段是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推动学生个性发展,这无疑对学生的理想是长远的,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大多数老师都讲求课堂纪律性,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统一听教师的话,根据教师的指令来完成相关体育学习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能够为学生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而将个性教学引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天赋,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情境当中得到发展,让他们在体能增长的同时,培养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其次,体育运动是一项开放性的课程,它在促进学生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具有优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若能引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为学生开展相应的比赛活动,促进学生在比赛当中团结、交流。由此,能够让学生在合作当中体会到交流合作的魅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这对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有很大的帮助。

二、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行为和思想都已经得到了发展,但不是很成熟,所以当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通常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比如,总有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堂十分感兴趣,觉得体育课堂能够让他们锻炼身体,也能够让他们放松,而总有那么一部分同学面对体育训练,采取逃避不愿意参与的状态。面对存在的现状,教师应该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更好的参与到体育课堂当中。首先,对于那些对体育课堂充满兴趣的学生而言,教师只要在课堂上设置多种形式的体育训练,带领他们培养他们多种能力即可。而对于那些对体育课失去兴趣的同学,教师应该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设置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也符合个性化教学的特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键是在于教师能够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准确的把握,应该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引导,这样的个性化教学才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有学生对课堂产生了兴趣,体育教学活动才能够高效地开展,而教师想要创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体育教学课堂。首先,应该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了解初中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的身体素质水平,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其次,体育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应该充满趣味性,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堂的乐趣。例如,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为同学讲解一些体育赛事,并引导学生下去搜集有关体育类的故事图片等等,开展体育知识竞赛活动,学生在了解体育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对体育课堂的喜爱。

2.因材施教,开设个性化课堂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太过注重学生的表现,以至于为学生设计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并督促强制学生完成每项体育活动。就这样的教学,无疑没有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特点,很多时候初中生的体能有限,教师安排的训练活动强度太大,会导致学生身体机能受限,不能很好的完成体育项目,从而在体育项目上表现不佳,进而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不是过度地强调一致性,这样强制和压迫会给学生带来影响,让学生觉得体育活动的评价机制只有一种,就是积极表现是否优异。所以要想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一双能够发现和找到学生之间差异性、特殊性的眼睛,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优点才能够更好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例如许多学生在体能上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表现较好,可能是其柔韧性、体能较好;而有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上表现差,但不一定是由于其不认真不努力,可能是因为其体能受到限制。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首先,教师在体育活动上可以设置基础活动量,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的一个体育强度。其次,为了让差生得到进步,让优生得到发展,教师可以开设不同强度的体能训练,这时候教师不是以强制学生训练为主,而是引导学生在自己喜爱的领域进行积极锻炼,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提高。最后,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可以小组合作活动,这样让兴趣相同的学生组成队参加同类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当中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可以将体育小组分为足球小组,篮球小组,体操小组,排球小组等。

3.形式多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许多初中体育教师,把体育教学定义为增强学生体魄,提升学生体能的课堂,因此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总是有意地无意地去引领学生参加各种运动,以得到体能的增长。这样的体育教学课堂无疑只是体能技能增长场所,而不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场所。为了改善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就是应该开展多元化的体育活动来促进课堂,为学生发展提供潜能。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做课前预热活动的时候,教师在规范学生动作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做动作的积极性,而不是过分地限制学生。除此之外,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设置个人训练互动小组训练活动,以及团体训练活动这样,多形式的训练活动,能够为课堂增加新颖性。除此之外,教师应该设计合理的评价机制,为促进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提供基础。采用小组评、教师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结语

优质初中,教师应该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更优的教学模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进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当中,增强体魄,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军. 谈初中體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 中国校外教育,2020 (07):11+58.

[2] 屈灵燕. 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 当代体育科技,2019,9(09):148+150.

[3] 宋高松. 学生个性发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促进策略刍议[J]. 中国农村教育,2019(17):70.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个性发展体育教学初中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