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探讨
2020-01-20刘晓伟
刘晓伟
(北京首创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工作目标,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让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政策大力扶持,装配式建筑独特优势不断推动我国装配技术的发展。在装配式建筑大力发展得前提下,如何做好现场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意见工作目标实现。
1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概述
所谓的装配式建筑是将传统的现场施工转化为工厂预制,工作重点从工程现场转移工厂,一般预制件包括地板、墙板、楼梯等,然后,将预制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满足设计要求,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际应用,欧洲发达国家率先尝试,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装配式建筑成本低,装配式建筑在全世界发展开。在发展初期,装配式建筑灵活性差、制式单一,因此,初期装配式建筑较为单调。发展至今,预制零件多样性增多,装配灵活性增加,装配式建筑应用越来越广泛。
2 预制件施工技术
2.1 预制剪力墙施工技术
预制构件的连接效果将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以及整个项目的地震和安全性。在使用预制技术进行施工时,首先,必须精确定位组件,以确保组件位置准确,并通过螺栓连接组件。在安装预制构件的过程中,应将连接杆预留在地板的下半部,并将其插入预先预留在内壁的螺栓孔中。然后,在施工过程中,应使用水泥砂浆浇筑螺栓孔,用螺栓固定并连接剪力墙和整个施工项目,以使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将螺栓连接位置与设置在施工中心的剪力墙连接起来,以使剪力墙更稳定,提高墙体的稳定性。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总体实际情况和要求控制成本,同时,要注意保护周围的建筑环境。
预制剪力墙在吊装施工时,根据预制墙板的吊环位置使用合理的吊点。钢丝绳通过钩环与外墙板预留的吊环连接。只有检查了部件的外观质量和吊环的连接后,才能继续进行吊装。起吊之前,应将预制墙板下侧的外角钉入500mm宽的全长多层板中。提升速度应缓慢且均匀,以确保预制墙板的边缘不被损坏。吊装预制墙板时,要求塔式起重机将其缓慢提升到操作层上方约600mm。施工人员应使用两条滑绳用钩子将其钩住,用滑绳拉动面板并缓慢放下墙面板。
2.2 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技术
叠合板安装的施工技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叠合板的安装方向调整其位置,以确保没有误差。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安装悬挂板时,应对叠合板进行良好的保护,并且不得损坏组件,否则,会浪费建设成本。在安装预制叠合板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模块化提升方式来处理它。这可以使整体更密集。在安装过程中,应在底部放置临时支撑,以确保整体稳定性。吊装工作完成后,应根据相关规范拆除临时支撑结构。在安装双层结构时,我们应首先考虑实际情况,然后,再设置双层支撑。
预制叠合板吊装施工要点,采用组合梁起吊,设定较低的起吊速度,保证起吊过程稳定性。吊装过程中,应在距工作地板距地面一定距离处稍作停顿,以调节和定位叠合板的方向;在吊装过程中,应避免碰撞,并稳定,缓慢地停止层压板,以确保其完整性;在安装过程中,应在底部做临时支撑,支撑点间距为150cm,每个托架应设置2~3行支撑。
2.3 预制窗体的施工技术
预制窗体这一施工技术会用到螺栓和吊耳等设备,并且这一技术依靠对预留的螺母进行连接的方法提升整体的密封性和稳固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在相应的位置上进行窗体构件的连接,应该按照实际情况来调整窗体的方向,这样在墙板中插入窗体螺栓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的质量。
浮窗上的吊耳、螺栓和预留螺母用于连接。连接后,根据位置线将浮动窗移离工作面300毫米,然后,将其缓慢放置到位。 将浮动窗螺栓调整到穿过墙壁的孔时,将定制的U形浮动窗水平卡扣措施放在浮动窗上,然后,使用滑绳拉动浮动窗,以便可以将螺栓插入壁板连接孔。
3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难点
3.1 构件的性能目标
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首先,要严格控制预构件质量,使构件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灵活的工作状态,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构件连接时出现裂缝等棘手问题。如果裂纹尺寸超过施工允许尺寸,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各个预制构件应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以便在使用过程中满足抗震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要求。同时,它应该具有一定的修复余量,出现问题后,能够对局部进行修复、切除,保证预构件质量。
3.2 构件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注混凝土构件之前,应按照有关标准检查混凝土构件或模具的质量,以有效提高模具的工作质量,这对成品钢构件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必要根据相关规范喷涂隔离剂。在涂装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均匀性,并根据要求进行观察和分析。如果发生变形或其他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必须注意组件表面是否平坦。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蒸汽养护,以确保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
3.3 构件质量控制与管理
现代技术可以对构件进行多种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参数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加固,并对混凝土进行合理配置。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工程质量,要做好构件的质量控制,以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如果零件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处理以确保施工安全。为了避免零件损坏,在加工过程中要做好零件固定。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根据施工规范对部件进行变形和损坏。在运输物料的过程中,可以放置缓冲物料以避免碰撞,并且可以按照计划的路线进行运输。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安装,以有效避免因仓储管理不当造成的部件损坏。
4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4.1 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
BIM是创建和使用数字模型来设计,构建和管理项目的过程。 BIM用三维建筑模型代替了传统的二维工程图。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机电和装饰的所有学科共同努力以创建BIM信息模型。在预制构件工厂的生产阶段,将BIM模型中的施工信息直接传输到生产设备,以进行精细处理。通过建立BIM模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施工周期和资源配置,实时调整资源和资金投入,优化施工周期和成本目标,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4.2 RFID 技术与装配式建筑
RFID或射频识别技术是1980年开发的一种新型自动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可以自动识别目标物体并通过RF信号获得相关数据。识别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预。具有读取方便、识别速度快、数据容量大、动态实时通讯等优点。在装配大楼中,将Bim和RFID技术集成在一起,将RFID收集的信息及时转移到BIM模型建立的数据库中作为数据库,从而建立了建设项目的信息技术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实时跟踪施工进度和材料使用情况,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4.3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与装配式建筑
工程总承包是指业主按照合同规定委托的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营等的全过程或分阶段承包。通常,在总价合同的条件下,公司负责合同项目的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装配制造需要高度的集成,并且在设计、生产和装配链接之间需要高度的协调。 EPC模式具有三个基本优点:设计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有效克服设计,采购与施工之间的矛盾,即建设项目质量责任主体明确。EPC综合施工管理在装配楼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工程进度,材料使用和工程质量的信息管理,充分发挥装配楼在缩短工期,绿色安全,经济环保方面的优势。
5 结语
简而言之,预制建筑物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结果。预制建筑物的建造速度很快,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并释放了劳动力。施工现场不会因模板和钢材的随意堆放而混乱。目前,预制建筑的新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它具有节能环保、施工速度快的优点,因此,在我国建筑业的未来发展中将占据有利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