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活化的哲学思考
2020-01-20常运立李宗良
常运立,于 浩,李宗良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200433,qqyxllxh@163.com)
医学生活化概念,一直以来是整个医学界和医学哲学界争议的焦点话题,学者们对其认识和理解观点不一[1]。 近年来,科学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医学作为科学发展以及其社会价值的显现,成为民众获得健康的重要保证,生活中民众对医学的需求并非止步于科学化,而是更加生活化、日常化、大众化。医学在满足民众需求的同时,其未来发展趋势也逐步呈现出更丰富的维度。对医学生活化的深度分析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医学的必要环节,医学生活化的哲学反思不只是具有“科学”的意义,而且关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
1 何谓生活化及医学生活化
“生活”一词因其边界模糊是一个融合繁杂概念的集合。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历史社会发展活动的主体是人,生活既是人特有的活动方式也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本文所要讨论的“生活”概念不同于广义的“生活”概念,即一切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过程而是限定在现代化社会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衍生的一系列生存和发展(饮食、起居、学习、工作等日常活动)的过程及状态。“生活化”概念源于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的反思而获得,它是与“体系化”相对应的独立的概念。“生活化”起始于文艺和教育艺术等相关科学领域。它要求科学遵守生活规则,贴近大众日常生活,把抽象深奥的学术概念化繁为简地转换为大众接受的语言体系,建立科学与民众之间的桥梁,促使科学丰富自身内涵,不仅具有理性也具有感性特征,让科学充满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但“生活化”不能简单理解为对“生活”的机械“临摹”,也不能对其进行结构主义改造,进而引起它与典范的对立行为。
简而言之,“生活化”就是生活中人对生活的观察,对身边人生活的关怀,这也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呈现,从人民遵守日常生活规范出发,按照实事求是的日常生活规范,走进人的生活、扎根人的生活、服务人的生活,正是人的理想生活向现实生活的趋同。科学脱离生活就是空中楼阁,科学贴近生活就会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科学不再是高于人民的抽象公式,而是有血有肉人民的生活方式。让科学回归生活,是近年来科学发展的一种导向。为什么要回归?因为科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存在偏离生活的危险。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人们沉醉于高效智能科技带来的生活享受,很容易产生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无限畅想未来高科技带给自己生活的全新体验,坚信科技能够改变生活,科技能够改善现阶段一切的不美好。因此,社会中人心浮躁,只为短期效益忽视远期效益,不考虑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社会、伦理、法律等问题,宏观世界中的“核问题”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人类头上,微观世界中“转基因问题”不知不觉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美好期望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渐行渐远,违背了造福于民的初衷。理性科学是一种客观性、实践性、逻辑性和排他性的科学,其理论很难发生变化,与社会同阶段发展保持异质性,以至于科学证明自身具有相对的真理性。但科学不是以本身为目标的学科,它是源于人类为美好生存和发展的自我探索的学科,以社会劳动实践的方式,陶冶人类的情操达到最终目的和复归自然的人类社会生活。也就是说,科学不能为了发展而发展,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沦为一种纯粹的工具或手段,说到底,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中心,时刻关注社会生活,关心生活中切实体验,以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主旨。
医学,作为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人类探求美好生存的方式,更是人类研究自身的学问,为人类探求美好生活提供保障,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所以,无论医学如何发展,如何先进,都不能违背促进人类健康生活的初衷,都不能脱离人的生活这一服务对象。那么,对于医学生活化而言,必须要回答,它与人们对医学的传统认知有哪些不同?医学生活化是以人为目标,通过生活化、日常化的方式推广和应用医学的实践活动,它是对医学在科学主义思潮主导下走向科学本位的警惕;是对医学在资本逻辑的轨迹上不断脱离人类最初本质的医学理念异化的警示;医学生活化也是人们对医学知识的认识从治疗意识到预防意识的发展,是对医学认识从自在状态到自觉状态的觉醒,是对人类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而享有的基本生命健康权利的自觉保障。医学生活化是医学从“科学世界”向“意义世界”的转向。
2 从本体论而言,医学生活化是对医学概念化的扬弃
“医学是一门科学”,这是从概念层面对医学的理解,标志着人们对医学的认识发生了飞跃,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为复归感性生活做好准备。然而医学绝不是纯粹的自然学科,它还是一门人文科学。医学活动是为了治病救人,人才是医学活动的目的,而且人具有社会、法律、文化、艺术等特殊属性,这也就是医学生活的复杂多变是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医学生活化最根本表达了医学对人的人道主义关怀精神,这是我们探索医学生活化之所以可能的原因。
2.1 医学要求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
医学活动中,纯粹的事实判断是一种不含主观性的客观性判断。但是缺少患者互动体验的医学活动就是一种无价值判断的活动,因价值判断的缺失,医学活动只能停留在抽象科学的讨论范畴,无法达成理性思维复归感性生活。正因如此,人道主义关怀弥补了医学活动的缺失环节,将医学活动的抽象科学升为感性现实,进而从特殊单一诊疗病例上升到普遍共性的治疗方案,再次上升到具有特殊性特类治疗方案。在医学生活化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医疗群体是医护人员以及医学活动中直接与患者接触的工作人员。因为与患者接触之外的医学工作人员,他们研究分析的对象不是人而是疾病、细胞等,只需要按照自然规律通过医学研究、医疗技术来揭示病理、病因。这样,他们的行为只剩下纯粹的医学研究活动,因此这类人的医学活动对医学生活化影响微乎其微。与此相反,医学实践中,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更体现了医学生活化的实质和人道主义精神。医学生活化是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而人道主义精神是医疗人员与医患共同运动所凝练的精神实体。同时,价值判断在医学活动中决定医学治疗、医学研究的方案。比如,为了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痛苦,医疗人员可以选择消除患者顾虑的治疗措施。医学研究中医生和患者在生活中不断接触有助于提升科研水平,但没有中性的观察,观察总是被思想污染的,人无法做到像脱掉外套一样,把思想同样放在实验室之外,保证在实验室中研究人员大脑的纯粹。虽然医学活动是一种科学活动,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活动,从这一意义上讲归属事实判断,但如果医学不含有人道主义精神,那么必然远离社会科学范畴,进而远离人类社会生活,变成了一种抽象的纯粹科学活动。所以,医学生活化是医学实践活动中不能缺少的环节,使医学贴近人的社会生活重新回到社会科学的范畴中,同时补充了医学活动的价值判断,形成了医学活动的社会性的前提条件的驱动逻辑,促使医学活动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统一。
2.2 医学活动是事实判断和审美判断相统一
美,是一种合情合景合理的体验;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的;医学活动是人类的活动,医学活动必然以追求“美”作为终极目标。医学活动的美是一个事实判断和审美判断相统一的过程。人具有三种基本思维能力,即感性、知性、理性,这三种基本思维能力是人成熟程度的划分,也是人对真理追求和人对自然参悟的程度的体现。如果人在生活中追求行为的完美,就会形成一个高尚人格和正直形象,我们也会感受到他的高尚、正直。如果一个人能够具有对美好结果的追求,在他所处的行业中对真理追求、行为道德的追求,我们都可以用审美的方式给予衡量。这样会给我们理性上的审美欣赏,而在对他的行为评价过程中形成“美”的判断。可见,审美活动是人的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习惯。所以说医学生活化过程中审美问题是医学生活化的无法回避的基础性问题,我们要结合医学活动的美学要求来理解医学生活化。如果说把医学追求真理的活动推向合情合理的美学要求,那么医学生活化就进入人类共同探求的美学境界。古代希腊称医学是一种技艺,在古代中国医学又名“方技”,实际上已然把医疗当成艺术来衡量。
今天,医学进步的标志从技术和理论的进步,渐渐转向理论和技术对美的追求。例如,医生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是基于事实判断,在生活中医生会根据多年行医经验结合患者自身的患病经历加以诊断,依据医生的诊断就要进入实际医疗环节,不同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方式对患者治疗体验有着巨大区别。大多数医生会从治病救人最有效标准制定方案,这样的选择无非是最尊重事实,最符合自然规律,不会考虑其他因素。但部分医生依据自然规律制定方案,同时,他们会考虑患者的生理机能制定符合特性的治疗方案,尽可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很多医生不仅从医疗技术和人道主义精神关心患者,还会关心患者在医疗过程中身体和心理的需求,严格按照医疗技艺的标准,整个医疗过程中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比如,当今外科医学对于伤口的缝合,已不是留下一个单纯的伤疤,而是一次艺术创作。这就是医学生活化的审美表达。
3 从认识论而言,医学生活化是对医学人本化的回归
人类对医学的认识源于对病患疾苦的关注,即对患病个体和群体的人本关爱。由治疗“人的病”到治愈“病的人”的观念变革,体现了医学的人本指向。因此,医学需要回归于人的日常生活,通过医学生活化实现医学的价值旨归。
3.1 医学生活化是人的类属性的确证与展现
人源于自然却生活在人类社会中,说明人有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类属性。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属性,因此自然领域内人与动物不容易区分。而类属性是人特有的属性,是区分人与动物的一个标准尺度。正是人的类属性,影响了人能通过理论思维认识世界并探索真理的能力,也决定了人能构建社会且安定有序地生活,理解人这种特殊属性需要在人的日常生活寻求答案。捍卫生命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属性,但是人能够通过类属性,运用理性思维能力,有效管控约束自己的生活。人的类属性决定了人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应对疾病、抵制病毒、延长生命,并由此积累了医学知识,开启了医学实践。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作为社会生活的医学实践,即医学生活化的表达,可区分为爱智、向善、合美、敬畏四个层面。这种对医学生活化的界定不是偶然的,它是源于人的主观意识能动性与客观社会经验相作用的产物。人的主观意识即思维能力,主要体现为智、善、美,分别同社会经验结合,产生了三者共同具有的共像——敬畏。这四个层面构成医学生活化的形而上学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人们以真理的标准来追求医学目的被称为“智”,人们以真理标准来衡量医疗成果被称为“善”,人们以真理标准来要求医疗行为被称为“美”,当人以直观感性形式来诉求最高理性目标的方式探求医学的真理性时,这种超越经验的行为所产生的,正是对“神圣”生命的“敬畏”感。人的生活本质给了我们发现人的类属性形而上学的路径,四种不同层次的形而上学感悟构成了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实现医学生活化要通过四个形而上学的层次获得理论的支撑。因此,最普遍的医学生活化是一个探求人的真理、人的关怀、人的境界、人的信仰的过程,也是构成人类社会最基本要素的意义世界。我们所探讨的医学生活化就是上述四个形而上学因素在医学活动领域中的具体化。
3.2 医学生活化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文化表达
医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人道主义精神在医疗生活中也不断地变化,但医学之治病救人的最终目的始终不变。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深入,促进了医学思维模式的变革,进而推动人道主义精神的演进。如同人类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演进依照形式之别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医学发展和人道主义精神的演进借助于人类理性思维的发展,都是人类追寻“存在”的意义过程中自我意识产生以至于主体观念觉醒进而发展人的自由意识属性。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与人类社会形态发展保持一致,最初阶段奴隶时代的创世神话、宗族礼法、部落英雄信仰的方式来展示自身,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萌芽也发端于此。人类茹毛饮血的生活决定了人类思想的原始野蛮性。巫术信仰、鬼神崇拜迅速占据人类精神世界的空缺主位,人类认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分开的两个世界,人类的精神世界成为关注的重要对象,作为实在的身体以及价值因为是物质可感物,人类对其认知和地位并不关心,远古巫医文化作为最初阶段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表征,此时医学属于初级累积阶段,在医学技术上具有强烈自然属性的医疗措施。
第二阶段表现为医学人道主义精神以生活经验、大众文化、常识知识等方式的表达,即医学人道主义的中世纪兴盛阶段。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基础上,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生产力也取得新的发展,人类从劳作中获得短暂自我思考的时间,人类的自我意识逻辑产生新的闭合轨迹,人类开始摆脱原始宗教、鬼神传说的精神控制,开始从身体的现实情况出发按照理性的思维考察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的主观性思想意识逐渐发挥作用,引导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的生活价值取向。同时,人类生产方式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社会实践也向着全方位、多面性发展,医疗实践活动也取得新的成果。同时,医疗经验日益丰富,医学开始挣脱巫医文化的锁链,确立了医学的学科建构和价值建构。医疗技术的锐意革新,医疗制度的贯彻完善,法律法规针对医学行业的明确规范等,都是医学进步的标志。中西方不同的文明源头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社会,人们在不同文化社会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中西医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进而中医与西医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它们都属于中世纪经验医学的飞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人道主义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然经验性特征。
第三阶段以追求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客观真理性为标志。近代医学在中世纪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基础上,借助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全面应用,积极回应医学领域面临的新问题。近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对生活的认知形式,社会形态也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人类从对医学的研究转向医学的对象本身的研究,即人自身的研究,也是医学对哲学的探究。因而,物质控制的人重新获得人本应有的地位,揭开了人在非神圣形象和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本质,高度歌颂和赞扬了人性的光辉和人本应有的价值。近代自然科学中实证主义、理性主义、科学范式、怀疑论促进人文科学的发展,也指明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进步是时代革新的标志,新时代中人的实践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医学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实践,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方式也发生变化,医学人道主义精神从中世纪宗教崇拜迈向近代社群平等,医学技术也开始脱离以经验现象为主向以理性实证为主的治疗模式转变,从自然医学发展至生物医学。
然而,医学发展日趋丰富,“人是机器”“因果论”“分工学说”“机械论”等不当思维观念和言论随之而来。现如今的社会资本逻辑过于强大,完全掩盖了医学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影响了医学发展路线走向纯粹技术道路,远离医学人道主义精神。人性在科学技术面前渐渐被迫“隐退”,医学活动中物质利益成为医学活动的最终目标,导致医学发展路线偏离人的最初目标——人根本的需求,医学发展走上异化的道路。医学活动的主体淹没于医学活动中,同时人的主观意识世界中科学主义与人道主义逐渐分离,最后人的意识中人道主义与科学主义相互冲突对立。医学工作者应该重视医疗过程中人的感情起伏,把人道主义关怀贯彻在整个医疗过程中,从而进行以捍卫人生命意义为旨归的无条件的社会活动,这是医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医学发展的本原动力。反思现代医学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现代医学作为现代化文明的成果必须接受理性的考察。理想中现代与现实中现代存在的差异是现代医学的不足之处,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起点,例如普遍性概念化的纯粹数字医疗方式与个例患者病情的矛盾、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矛盾、现实中患者与真实疾病之间的矛盾、医学伦理与医学技术之间的矛盾、人道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矛盾等问题,这些都是现代医学所思考的问题,也是医学生活化的主要研究领域。
4 从方法论而言,医学生活化是医学实践多样性的拓展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提出要“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4]。这些都是医学生活化的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大众的健康问题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这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医学生活化既是保障人民健康生活的有效举措,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生活实践。那么,为了更好地给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如何推进医学生活化?在此,简要提几点建议:
4.1 医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观念
医学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医学研究的对象是自我身体状态、自我与他人身体状态和自我与社会状态,最终是关于人的研究,充分展示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关怀的融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中,现代科技和人文关怀达到新层次的辩证统一,这不是感性直觉和知性直觉直接给予的对象,而是一种合情合景美的类比和谐,更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好成果,要尊重人,尊重生命个体,坚守伦理底线,坚持人文关怀。人类以否定性认识世界的基本观念,认识世界过程中承载着生命的意义,因其与动物对生命意义独特理解,所具有的类属性,既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医学的人本尺度就是要在医学领域内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人为中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医学的人文性要义则要求研究和反思医学界发展现状,防止医学科研及医疗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工具理性泛滥,物质利益引诱突破伦理底线。要着力培养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为医学发展提供有温度有涵养的医务人力资源,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坚实思想基础,保证“以人为本”的价值方向不动摇。
4.2 普及健康文明的思想意识及生活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中强调“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4]传统医学的健康一般只强调个体身体健康状况。现代的“健康”是一个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环境的整体性概念。
新时代的健康不再局限于个人身体“无疾病”,同时个人“心理”也应是清澈的、阳光的,人所处社会环境也要有良好风气和有序的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含义至少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健康、思想道德健康、科学文化健康等。人人需要健康,生活处处需要健康。所以,现代化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当包括:科学的病患意识、文明的卫生意识、健康的锻炼习惯、饮食习惯、养成习惯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意识与行动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必须做到“健康文明”走进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普及千家万户寻常百姓。为此,政府要组织做好医学健康知识的民众普及教育。
4.3 及时总结医学生活化行动经验,努力构建医学生活化长效机制
久久为功,医学生活化并非一蹴而就,也非一时冲动。它既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社会实践活动,又是一个在时代进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社会历史过程。日积月累,才能见效,才能形成大健康的良性循环。政府要勇担责任,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并在人、财、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医学生活化形成常态提供坚强保障。而且,医学生活化需要探索形成体系化的实施方案——日常经验体系化,有效方案制度化。总之,医学机构、科研院所、教育机构、社会大众等都要参与到医学生活化的大行动中,合力促成医学生活化的社会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