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成本法在石油机械加工车床中的应用及影响

2020-01-20王炳瑞

中国设备工程 2020年19期
关键词:成本计算成本法动因

王炳瑞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田石油专用设备有限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000)

2003年开始,我国石油系统就在企业成本管理方案中将作业成本法作为企业成本计算的参考方法。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应用,已经成为企业进行产品生产过程半成品以及成品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方法,对成本核算起到了精细化管理的作用。通过作业成本法的深入应用,摒弃了传统成分核算的弊端。本文以石油机械加工车床加工产品成本为研究对象,利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为石油机械行业成本管理作参考。

1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理论概述

1.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其英文全称为 Activity Based Costing ,简写为ABC。其主要是为了弥补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的缺陷,为提供准确、及时的成本计算信息而形成的新型成本计算方法。其核心内容是作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期间始终以作业为基准,对企业消耗资源进行计算,之后将企业消耗的成本准确、及时地分摊到相应的作业环节,之后按照成本形成原因按照分摊对象进行成本分配,计算过程需要考虑对作业过程的分析,按照特定准则确认成本形成因素,逐渐对作业效率优化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形成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1.2 作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作业,作业的过程消耗了企业资源,通过企业资源的消耗产生的产品,因此,作业过程是将资源的消耗与产品成本进行联系的过程。可以将作业成本核算的基本过程归纳如下。

(1)确定企业作业中心。将企业完成产品过程的所欲作业按照类别进行划分,并按照重要程度分为主要作业以及次要作业,对作业过程对产品价值的影响情况进行确认,对于无法对产品形成价值提升的作业过程应适当减少或取消,同时,对升值作业进行进一步优化,将动因一致的作业归为一类,形成统一的成本库。在产品生产流程中形成的间接成本,需要对不同作业过程共同计算,并进行成本分摊。

(2)确定每项作业成本。分析企业产品形成的全部流程,对每个流程的成本进行核算,将成本按照作业中心进行分配,同时,对作业中心的各个作业进行资源消耗计算,最后,对作业中心所有成本进行整体计算。

(3)确定每种业务的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指企业形成产品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在企业生产过程成本形成的重要事项,对于成本的变化起到决定性作用。在进行成本动因选择时,需要对构成成本的关联程度、行为导向进行考虑,根据对成本构成左右大小,可以将成本动因分为战略成本动因和战术成本动因。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可以利用成本动因将间接成本根据成本动因不同进行成本分配。

(4)按照核算对象进行成本分配。按照作业中心确定的成本对象,将核算成本分配到每一对象,也就是将间接成本转换为直接成本。同时,对各对象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确认每个作业过程盈利能力。作业成本法是在进行成本核算过程同时将间接成本进行考虑,是一种比较精准的计算方式。其主要分析的对象主要是作业,同时,对成本动因进行考虑,根据成本动因的类别不同进行成本分配。

2 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石油机械加工车床的必要性

2.1 现代科技改变了产品成本结构

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石油机械加工过程多数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并且智能控制应用非常普遍,产品的成本构成中人工成本大幅降低,而产品的间接成本大幅增加,使得产品的成本构成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现在新型石油机械加工产品,其科技型非常强,在产品研制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用于产品的研发,而这部分成本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而其不属于生产成本,利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式无法形成有效体现,这就造成产品的成本计算不够精确。由此,利用传统成本计算方式对于现代石油机械加工行业存在弊端,无法形成准确的成本信息,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出现偏差。利用作业成本法可以对各种间接成本进行科学计算,按照成本动因分配到产品成本中。

2.2 复杂的产品生产过程导致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不适用

石油机械加工企业所形成的产品结构复杂,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多种工序,并且生产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资源消耗无法避免,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无法准确地进行计算。石油机械加工完成的产品需要通过不同的部件进行最终组装,零部件种类众多,在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成本动因不同,并且在零部件组装过程中,需要进行零部件的流转,造成成本动因的不确定性。作业成本法通过对成本动因进行考虑,对成本分配进行科学计算,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出产品成本。

3 作业成本法在石油机械加工车床中的应用

3.1 企业现行成本制度

企业现行的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是采用各项成本累加的方式,总的构成包括原料成本、辅料成本、人工成本、水电成本以及设备折旧费用等。

在计算时,主要是利用成本转接分布方式进行,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A车间的形成的半成品成本主要分为:原材料成本、直接加工半成品过程的人工成本、生产过程水电成本,B车间的总成本包括原料成本、生产过程直接人工成本以及加工费用。而A车间的半成品成本形成与其他车间相同的关系,成本延续下去,相互形成影响。企业对车间制造产品以及产生的利润采用固定的计算方式,同时,车间内部有自己固有的成本核算方式,由于所涉及的成本构成要素众多,成本核算公式较为复杂,比如,对于零部件的属性划分需要按照特定的规则,产品加工过程使用的原材料数量、所需工时、工时费用、制造费用分配情况,由于产品加工时部件所需要的制造费用不同,需要对制造费用进行合理分配,同时,考虑设备折旧费用,以上因素最终形成了成本核算关系式。

3.2 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实施

进行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之前,需要对企业进行的产品成本周期、产品类型以及需要进行的成本核算项目进行准备,核算过程需要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在进行成本计算时,需要对企业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解,并制定出作业中心,确定有效的成本动因,并将各项费用分配到作业中心,从而计算得到产品成本。下面分别以企业生产的两种产品A及产品B进行成本核算,同时,利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和作业分析法进行计算。

其中产品A月产量为500个,产品B的月产量为1000个,两种产品所需要的工时均为20小时,按照时均工资8元计算,企业每年可以实现工时总数为5万小时。

利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得到产品的总固定成本为143.4万元,而利用作业成本法计算得到的总固定成本为137.5万元,两种计算方法之间存在4.9万元的差值,如果按照传统计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那么企业就存在4.9万元的损失,企业必然选择作业分析方法进行成本计算。但是,在进行作业分析法计算成本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动态因素的影响,同时,进行成本动因分析,使得计算过程比传统计算方法复杂。

4 作业成本法在石油机械加工车床中的影响

作业成本对于企业运营管理起到关键作用。作业成本信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财务信息,同时,形成了大量的企业产品成本构成要素以及加工制造过程的重要环节之间的关系。可以使管理者从成本动因角度对加工过程进行优化,并对企业员工进行有效管理,减少原料损耗造成的附加成本,并且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提供参考。采用作业成本法,可以使企业避免产生多余成本。

另外,作业成本法可以对企业产品成本构成进行详细说明,以便于管理人员进行成本审核。在进行成本审核后,可以根据各种构成进行合理性分析,这样就可以在企业管理中做出相应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比如,在成本核算时,发现某一个零部件的成本过高,而通过外购的方式成本会更低,那么可以通过外购代替自制的方式进行替代,反之,可以选择自制方式进行零部件生产,总之,作业分析法对于企业决策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5 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通过对作业分析法基本内涵进行阐述,论述了作业分析法进行成本计算的基本步骤,并充分分析了石油机械加工车床利用作业分析法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具体分析案例对石油机械加工车床企业进行作业分析法成本计算。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得出,作业成本分析法对于企业开展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企业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成本计算成本法动因
基于能耗分析的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碳排放及成本计算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差异探究
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优越性分析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基于直埋成本法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定价机制
实例研究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内部控制
图解各个行业的成本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