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聚焦保民生
2020-01-19
政府工作报告聚焦保民生
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约1万字左右,为改革开放40年来最短。但从中透露出诸多重大内容,在今年重要目标、政策、政府工作均有重要表述。
重要目标方面: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政策取向方面: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
重点工作方面:减税降费方面,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就业方面,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抗疫方面,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实施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
创新方面,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消费方面,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5G应用;投资方面,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金融方面,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脱贫攻坚方面,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农业方面,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教育方面,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社保方面,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开放方面,筹办好第三届进博会。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港澳台方面,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房地产方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此外,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小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被提及9次,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支持政策汇总如下:
稳定市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减税降费。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前期出台六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减免国有房产租金,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并予政策支持。坚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
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便民举措。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便利各类创业者注册经营、及时享受扶持政策。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以公正监管维护公平竞争,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支持民企。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废除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限期清偿政府机构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款项。
两会声音:绿色包装受关注
随着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包装、过度包装等话题一再被提及。在今年的两会中,不少代表将目光投向可持续环保包装、绿色快递物流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议题。
重视包装物减量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杨金龙表示要进一步重视包装物减量工作,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提高和商品消费水平提升,包装物已在当前城镇生活垃圾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增加垃圾处置的负担。
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居民认识到过度包装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说明中国城镇居民对商品包装的追求不再以繁琐夸张为导向,新生代普遍崇尚简约环保、环境友好的包装理念,因此,通过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降低消费成本,减少包装废弃物产生,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众望所归。
加快推进绿色包装。全国人大代表梁金辉在两会上提出推进绿色包装、建设美丽中国的建议。他认为,我国包装产业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绿色简约的包装理念尚未普及。二是绿色包装成本偏高。三是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不足。四是绿色包装概念模糊。
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他建议:成立绿色包装标准化委员会;倡导绿色消费,营造绿色消费氛围;建立健全包装废弃物回收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相关立法,强化绿色包装制度刚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绿色包装加快发展。
推广生物可降解材料应用。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对于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出以下几项建议:一是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合成、改性和回收处理等技术攻关,支持建设工业示范装置。二是加大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一次性塑料包装领域推广应用力度,对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的消费者征收附加消费税。
给限塑令戴上“紧箍咒”。黄山代表团的人大代表汪育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大“限塑令”执行落实力度》的建议。她建议政府职能部门从源头上遏制,深化落实限塑令,“限塑令”不能成为一纸空文。
政府职能部门要从源头上遏制,职能部门对塑料袋的生产、批发零售消费各环节重点监管,不让违规的非环保产品进入市场。同时严厉查处违规使用塑料的行为,并尽快探索既经济又环保的塑料替代品。她还建议政府应重点关注、重点研究实际执行“限塑令”中的老大難问题,制定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的实时性方案。
加强食品包装管理。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看来,一单食品外卖带来的一次性塑料盒、塑料袋、纸巾、筷子、塑料勺叉等废弃物至少有六种。
因此,他建议加强食品包装管理,建立外卖食品包装标准,实现可重复使用,有效降低废弃率。对于商品包装材料产生的废弃物,史伟云建议限制部分包装材料使用,并进行重点监管,主要是对包装用不可回收、不可再生材料,掩埋、丢弃对环境污染重的材料限制使用。
卷烟包装应使用警示图片。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主任肖胜方建议修订《烟草专卖法》,完善卷烟、雪茄烟等在包装上警示标识内容及增加相应处罚条款。
他表示:我国目前不少城市制定了控烟条例等规定,且发布相关标识规定,但均是规定在香烟包装上标明“吸烟有害健康”等文字警语。实际上,文字警语并不能很好地起到警示作用,甚至不少烟民对此已经麻木。再者,控烟条例在实践中也较难得到有效执行。相比文字提醒,图片的提醒更加有效,国外使用的惊悚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警示图片的效果则要比文字提醒好得多。我国很有必要对上位法《烟草专卖法》进行修订,增加标明警示图片等要求,以通过法律规定来强行要求烟草行业在包装上标明警示图片,进而达到控烟的效果。
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监管。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认为,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沟渠河道的农药包装物,危害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成为农村固废污染、土壤污染、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和治理难点,急需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监督管理。建议安排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与处置专项经费,政府引导,消化存量,依法监督,净化土壤和水资源。
打造县域固废统筹共建服务模式。全国政协委员宋鑫提出,作为实现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公里”地区,三四线城市及乡村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分类后垃圾量不足,单独建设垃圾处置终端设施成本过高。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三四线城市和乡村等重点地区,可尝试打造“分散收运+集中处理”的“县域固废统筹共建服务”新模式。以某个县域为中心,引导周边县域实现固废资源共享、共建,集中处理,整合多个行政区的固废资源实现规模效应,推动县域联合实现共享经济。
加快推进绿色配送。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物流领域,从效率、安全和环保角度出发提出建议。如加快推进城区配送企业燃油车更换为新能源车的比例;加强城区周边物流园区建设,形成规模效应,集约化配送;加快推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放宽新能源车辆的路权限制。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接触交付验收”正在成为主流,张近东表示,要加快推动“最后100米”无人配送常态化运营,实现无接触交付验收。
工信部: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迎来多方支持。工信部6月1日表示,将推动工业数据全面采集,加快工业设备互联互通,推动工业数据开放共享,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此外,相关部门将通过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实施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等举措,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
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对经济社会转型意义重大,推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关键则在于数据的互联互通。工信部提出,引导工业设备企业开放数据接口,实现数据全面采集。同时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工业数据高质量汇聚,统筹建设国家工业大数据平台,研制产业链图谱和供应链地图,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特别提出,将支持优势产业上下游企业开放数据,建立互利共赢的共享机制,并且特别鼓励平台企业、龙头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数字能力,提供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服务,帮助中小企业破解难题,助力产业链整体数字升级。
围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多重利好政策近期密集出台。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联合发起“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百家企事业单位将从开放资源、软硬件支持、供应链支撑、平台基地建设等方面共助中小微企业纾困和转型发展。工信部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推动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和运营,提升智能制造和上云用云水平,促进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
《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效应评估报告》发布
近日,中国税务学会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效应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显示,2019年实施的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累计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9%;各类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普遍较高,特别是有效降低了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有力拉动了消费、投资、就业增长。
减税降费普惠性突出,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受益明显。
《评估报告》指出,通过对覆盖各个行业、各种类型样本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减税降费有获得感的企业占比达97.5%。绝大部分企业从中受益,达到了普遍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目标,具有显著的普惠性特征。
《评估报告》显示,减税降费对改善企业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调查的样本企业中,66%的企业增加了营业收入,79.6%的企业增加了利润,41.8%的企业将减税降费红利主要用于增加研发投入。
在各类样本企业中,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对减税降费的获得感较强,在促进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等方面的效应也好于其他类型企业。其中,制造业及其相关的批发业减税占全部减税额的46.9%;小规模纳税人和小型微利企业认为大规模减税降费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非常积极影响的比例最高,说明小微企业是减税降费受益最大的市场主体。
减税降费宏观效应显著,带动消费投资就业有效增加。
《评估报告》指出,通过采集随机抽样的企业纳税申报数据,分别对下调增值税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免征额和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效应进行测算显示,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拉动当期GDP增长0.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8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8个百分点。
《评估报告》显示,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3308亿元,占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量的10.8%;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加3026亿元,占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量的10.7%。
《评估报告》指出,减税降费带动就业增加376万人,有50.2%的企业将减税降费红利用于增加就业岗位和提高员工工资。其中带动就业岗位增加最多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达到106万人;其次是制造业,为93万人;建筑业位列第三,为54万人。对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就业的带动均超过10万人。
多措并举强化落实,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评估报告》显示,各级税务机关把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作为政治任务,采取实打实、硬碰硬的措施,全力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一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税务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宣传减税降费政策,纳税人缴费人在办税服务厅、税务网站、纳税咨询服务平台、纳税人学堂等都能得到政策咨询或培训,确保纳税人缴费人应知尽知。
二是服务效率不断提升。税务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方便纳税人缴费人享受减税降费政策,大力简化办税缴费手续,大部分办税缴费事项做到了“最多跑一次”。
三是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税务部门特别重视企业在享受政策中遇到的问题,认真为企业解答疑问,并且在办税场所设立咨询服务岗,专门受理解决中小微企业涉税诉求。
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更好稳定市场主体预期。
《评估报告》认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要在巩固拓展好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成效的同时,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首先,处理好减税降费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的关系。
《评估报告》指出,要注重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在系统梳理、优化和规范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对一些政策效应显著的临时性、过渡性措施,盡可能转化为长期性的制度安排,以更好稳定市场主体预期。
其次,着力推进减税降费与其他宏观政策协同发力。《评估报告》指出,税收仅是企业成本的一部分,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增强活力,还必须综合施策,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改善企业预期,优化营商环境。
第三,高度重视缓解财政收支矛盾问题。《评估报告》指出,受疫情影响,今年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面临的财政压力更大,尤其是基层财政困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建议国家在采取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等措施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政府支出结构,积极采取各种开源节流的措施,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促进经济与财政可持续发展。
京、鲁出台快递电商绿色包装标准
近日,北京市快递协会制定发布了《北京市快递电商绿色包装》团体标准。《标准》对北京市快递与电商绿色包装的重点发展指标提出明确的要求,着重突出了快递与电商企业发挥在绿色包装领域的产业协同效应,明确了快递与电商绿色包装是全行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标准》包括八个章节,从材料、用法与用量、主体责任、废弃物回收、检查与考核等方面全面规定了包装、封套、包装箱、包装袋、填充物、电子运单等绿色包装的标准和规格,以及使用、回收和检查的办法,建立了北京市快递电商绿色包装、减量包装基本操作规范。
该标准已经于5月14日执行,目前由快递公司负责绿色包装的回收,进行重复利用。但是这一标准是推荐性标准,目前尚未对所有快递企业要求强制执行。
无独有偶,山东也加快了对快递包装的绿色治理,山东省邮政管理局日前出台《山东省邮政管理局2020年行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意见》。
根据《意见》,山东省将全面推动邮件快件包装减量化。全面推广应用45mm以下“瘦身胶带”和免胶带纸箱,推行简约包装,有效降低邮件快件包装平均用量。开展邮件快件过度包装和随意包装专项治理。到2020年底,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0%以上。电子运单使用基本实现全覆盖,一联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40%。免胶带纸箱应用比例达使用纸箱总量的10%以上。
邮件快件二次包装也将大幅减少,2020年底前电商快件二次包装率降至30%。鼓励寄递企业推广使用可循环、可折叠快递包装。明确继续推动寄递企业使用可循环中转袋,力争到2020年底,可循环中转袋基本实现全覆盖。
山东河南将禁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5月29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山东省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为该省全面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制定了时间表。
《方案》明确提出,有序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0年底,济南市、青岛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山东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县城(市、区)建成区。到2025年底,上述区域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农村地区集市等场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方案》指出,分期禁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0年底,山东全省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县城(市、区)建成区、景区景点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方案》要求,要积极减少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到2022年底,山东全省范围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到2025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全省所有宾馆、酒店、民宿。
治理白色污染,河南也下了任务书。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生态环境厅于6月2日印发《加快白色污染治理 促进美丽河南建设行动方案》。
根据《行动方案》,河南将在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低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厚度低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到2022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2020年底前,率先在郑州、洛阳、濮阳、许昌等4个试点城市建成区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使用。其中,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等场景,将首批禁止提供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也将受到规范和限制。同时,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也不能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4个试点城市还将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
2022年底前,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建成区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可循环可降解塑料替代产品初具规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得到较大提升。
2025年年底前,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大幅减少,可循环可降解的替代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有机废气排放新标7月执行
根据《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规定,现有企业自2020年7月1日起,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需按规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VOCs物料储存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VOCs物料转移和输送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工艺过程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设备与管线组件VOCs泄漏控制要求、敞开液面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以及VOCs无组织排放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要求、企业厂区内及周边污染监控要求。
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挥发性有机物监管或将成为今年下半年各地生态环境部门执法重点。
济南建立农药包装廢弃物回收体系
为了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污染,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济南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创新方式方法,拿出专项资金进行有偿回收。相关部门通盘考虑农资废弃物污染治理问题,举一反三,将兽药、兽用疫苗、肥料包装废弃物及农膜、兽用过期疫苗一并纳入农药包装回收处理体系,高新区社会事务局自去年起就下发了《济南高新区农兽药、兽用疫苗、肥料包装废弃物及农膜、兽用过期疫苗回收处理实施方案(试行)》,积极探索建立“使用者收集、农资经营主体回收、公司处理”的农资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即,由使用者将农业生产中的各类包装物和废弃物分类,并送到依托农药、兽药、肥料、农膜经销网点及兽医站建设的区农资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回收站点负责回收并统计数量,而后交由济南高新区委托的第三方收运处理。
现在,这些一个个原本可能成为生态环境污染隐患的农药瓶、农药包装袋、兽药、兽用疫苗等农资废弃物由政府补贴统一回收后,最终被运送到专业环保机构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收集的农资废弃物用危险品专用车辆运输到我们厂区,我们会根据农资废弃物的状态进行分类,通过斗式提升机、回转窑等系列焚烧工艺流程进行完全无害化处理。”济南云水腾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杨太利介绍说。
“我们组织建设了全区11家农资经营门店为农资包装废弃物集中回收点,并严格做好废弃物回收台账记录,回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从目前看,效果逐渐突显,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注意到田园环保,回收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有些群众在回收自家农资包装废弃物之余,还会主动捡拾农药瓶、农药袋,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回收意愿,增强了回收效果。”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农业经济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