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
2020-01-19
荐读人:邓安庆
著有《纸上王国》《柔软的距离》《山中的糖果》《望花》《天边一星子》等书,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意、西、丹麦等多国语言出版。
旅行,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在繁忙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之中,人都会突然有一种“哎呀,受够了,我想去旅行”的逃逸冲动。越是烦闷疲惫,旅行的欲望就越强烈。此时,我们可能仅仅因为瞥见一张照片、一篇游记,或者是一段风景宣传片,便会勾起对旅行的热切期盼。
英国才子阿兰·德波顿说:“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不论是多么的不清晰,旅行仍能表达出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意义。” 他认为,旅行以及对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的体验,而这种幸福,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
在《旅行的艺术》中,德波顿从旅行的期望和旅行的现实的关系、旅行前后的眼睛、想象与旅行、旅行的意义、旅行的不幸、旅行中的刻板印象等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揭示了旅行的深层意义。整本书读下来,有一种智识上的愉悦感,既轻盈又充实。
最后,不得不提到德波顿的文笔,阅读时我常常为他生动准确又优美简洁的文字所倾倒,的确称得上是“才子”风范。我觉得,旅行时带上一本《旅行的艺术》,会是一种非常美妙的选择。
二天早上我起床时,却觉得非常疲累,血管就像被砂糖或细沙堵塞着似的。阳光从粉红和灰色的塑料窗帘透进来,而外边巷子传来车水马龙的声音。桌上摆放着几本旅店提供的关于这座城市的杂志,以及我从家里带来的两本指南。它们都以不同的描述,向我们展示着一座充满刺激、五花八门的城市——马德里。它由紀念碑、教堂、博物馆、喷泉、广场和购物街所组成,正等待我去欣赏。然而,尽管这些景观我听得多了,也知道难得一见,我却因为自己的惰性而感到无精打采、心生厌烦,和一般兴致勃勃的游客相去甚远。此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赖在床上,如果可能的话,搭乘早班飞机回家。
1799年夏天,一位名叫亚历山大·冯·洪堡的29岁德国人,从西班牙的拉科鲁尼亚海港起航,踏上南美洲探险的旅程。
“我早年的时候,就有一股欲望,想要远行到欧洲人很少涉足的地方,”他回忆道,“研究地图和阅读旅游指南充满神秘感并引人入胜,有时实在难以抗拒。”这位年轻的德国人的确很适合追求自己的理想,因为除了惊人的体力外,他在生物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和历史方面都是行家。在格丁根大学求学时,他结识了曾经陪伴库克船长第二次出航的博物学家福斯特,并且掌握了分辨植物和动物种类的技巧。毕业后,洪堡一直寻找机会到偏远而不为人知的地方旅游。到埃及和麦加旅游的计划在最后一分钟告吹,不过1799年的春天,他有幸遇到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并说服了国王资助他到南美洲进行探险。
当洪堡从拉科鲁尼亚起航时,南美洲对于欧洲人来说相当陌生。韦斯普奇和布甘维尔曾经绕着南美洲的海岸环行,拉·孔达铭和布给也曾经勘察过亚马孙和秘鲁的山河,但是当时还是没有精确的南美洲地图,也没有关于那里的地质、植物和原住民的任何资料。洪堡将欧洲对于南美洲的认识提高到另一个层次。他沿着南美洲北部的海岸线和南美洲内陆,行进了15000公里,一路上采集了1600个植物样本,并发现了600个新品种。他根据计算精确的天文钟和六分仪所测量出的数据,重新绘制了南美洲的地图。他研究了地球的磁场,并且是首个发现离开地球两极越远磁场就越弱的人。他也是第一个描述橡胶树和金鸡纳树的人。他画出连接奥里诺科河和内格罗河的流域。他测量出气压和海拔对植物种植的影响程度。他研究了亚马孙河盆地土人的宗族仪式,也发表了关于地理和文化特征之间关系的理论。他比较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盐分的含量,还提出了海潮的观念,并意识到海水的温度受海潮的影响远大于纬度的影响。
早期为洪堡立传的作者施瓦岑贝格,将其著作的副题命名为“一生所能缔造的成就”,并把洪堡特别好奇的事物归纳为五个方面:其一,对地球及其居住者的认识;其二,对主宰宇宙、人类、动物、植物和矿物的更高自然法则之发现;其三,对新生物的发现;其四,对已发掘但未完整认识的陆地及其各种物产的发现;最后,对新认识的人种及其风俗、语言、文化历史遗迹的了解。
这种成就也许很少或者不可能是一个人一生所能完成的。
我在旅馆餐室叫了热巧克力饮料和一碟奶酪条,然后前往旅行指南称为“旧马德里”的地方。
我站在卡瑞塔斯街和“太阳门”的交叉处一角。这里隐约构成一个半月形区域,有座卡洛斯三世骑马的塑像。这天阳光明媚,有许多旅客一面照相,一面听导游的讲解。我则越发焦急地想知道自己在这里应该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1561年,菲利普二世把马德里定为他的首都时,它只是卡斯提尔高原上的小镇,人口不过20000。马德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发展成为一个强大帝国的枢纽。在摩尔式要塞的后方,出现了狭窄的街道,街道两旁建起了房子和中世纪风格的教堂。要塞后来被哥特式的宫殿取代,最后才成为今天我们见到的波旁王朝式宫殿——皇家宫殿。这座城市因16世纪哈普斯堡王朝的统治而被称为“奥地利人统治时期的马德里”。这段时间,修道院受到资助,教堂和宫殿也建了起来。到了17世纪,增添了“大广场”,而“太阳门”也成为西班牙的宗教和地理中心。
洪堡从来不被这些问题所困扰。无论他到什么地方去,目的都是明确的,即发掘事实,验以证之。
在前往南美洲的船上,他已经展开研究。从西班牙航行到新格拉纳达,即今委内瑞拉海岸库马纳的途中,他每两个小时就测量一次海水的温度。他记录了六分仪所测出的数据,还在船尾系上一个渔网,然后把当中他所看到或找到的所有海洋动物记录下来。他一踏上委内瑞拉的土地,就立即投入对库马纳一带植物的研究。库马纳这座城建立在石灰质岩的丘陵地上,丘陵上长满像蜡烛般的仙人掌,枝干延伸出去,像是长了一层苔藓的枝形烛台。一天下午,洪堡量了一种仙人掌的圆周,测出的数据是1.54米。他花了3个星期的时间,测量了海岸上更多的植物,然后就进入内地,转移到新安达卢西亚的深山进行探索。他领着一头驴子,驴子驮着一个六分仪、一支测量磁性变化的磁倾针、一个温度计和一个测量空气湿度的索绪尔湿度表(一种用毛发和鲸骨做成的仪器)。洪堡对这些仪器善加利用。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们一走进森林,气压计就显示,海拔增加了。在这里,树干形成了一个奇景:这里的草本植物长有轮状树枝,像蔓藤般生长到8至10英尺高,形成环圈,在我们的前路随风摇曳。大约下午3点,我们在一个叫作奎特普的小平原停下脚步,该平原海拔190突阿斯(突阿斯,长度单位,每突阿斯约等于1.95米)。平原上的几间茅屋旁有一条小溪,印第安人都认为小溪的水既清新又有益健康,我们发觉溪水的确很好喝,它的温度不过22.5℃,而周围空气的温度是28.7℃。”
不过在马德里,一切都已经知晓,所有的事物都已经测量好。大广场的北侧长约101.52米。它是在1619年,由德莫拉建成的。这里的温度是18.5℃,风向朝西。大广场中央的菲利普三世骑马的雕像高5.43米,是由詹博洛尼亚和皮耶罗·塔卡合力铸造而成。旅游指南介绍这些详情时,偶尔显得有些急切。接着,它又指引我来到圣米格尔教堂。这是一座灰色的建筑物,为了不被游客一眼带过,它建得与众不同。书上这么写道:
这座由波纳维亚设计的长方形教堂,是少数从18世纪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获得灵感的西班牙教堂。它弧形的外观以精致的塑像点缀,展现了内外线条之美。拾级而上,可以看见圣尤斯图斯和圣帕斯托尔的浮雕。这座教堂正是为纪念这两位圣者而建。教堂的椭圆形屋顶与拱形的屋檐交叉着,而且灰泥粉饰浓重,使教堂内部显得优雅高贵。
如果说我的好奇心远不如洪堡,那么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旅行的目的有别。对于任何旅人来说,一个为求得真知而进行的旅程,远比一个四处观光之旅得到更多好处。
(节选自《旅行的艺术》,有删减)
带着下面这些问题,再读一遍文章吧!
(1) 文章写得非常精彩,精彩在哪里?作者为何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
(2) 在文章中,作者指出了两种旅行——求知旅行与观光旅行。作者对两种旅行的态度是什么?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参与讨论: 台州中学 屈伟忠
台州中学高三(18)班 郭子怡/毛晨露/陈涵瑾/蔡海啸
叶震煜/方亭月/郑馨子/陈璐瑶
文章写得非常精彩,精彩在哪里?
作者为何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
● 郭子怡
精彩之处:(1)将洪堡的经历穿插在“我”的马德里之行中,两相对比,突出好奇心在游览中的作用;(2)引用洪堡的日记,让读者体会到以科学探究的眼光看世界的滋味;(3)细节描写真实生动,忙碌又无目的的焦躁无力感,听着解说而不知自己應该做什么的无聊,均能引起读者共鸣。
原因:(1)作者文笔好,经历丰富,读过洪堡的著作;(2)作者求知欲强,希望能在旅行中收获知识而不只是观光拍照;(3)思考角度独特,通过描写洪堡的探索体现理想的求知旅行的状态;(4)思考深入,对两种旅行的不同有较深的思考。
● 毛晨露
文章围绕“旅行的艺术”主旨展开,散而不乱。论述中有“我”和洪堡的两种旅行、两种不同感受的对比,还有超越时空的虚实结合。这些精彩之处是因为作者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文献储备,对旅行中的“好奇心”有切身的体验和理解,能够精巧地安排写作结构。
● 陈涵瑾
精彩之处:(1)对洪堡旅行的刻画细致而生动;(2)对两种旅行各自的特点、洪堡的鲜活真实与“我”的乏味无趣描述鲜明且对比强烈;(3)将“好奇心”贯穿全文,不见其字眼但又处处体现;(4)文章知识含量大。
原因: 作者具备充足的历史知识和高超的文字能力,语言表达生动准确,同时对日常生活观察细致,思考深刻。
● 蔡海啸
作者善于表达个人感受,他把自己和洪堡两个对比鲜明的旅行故事穿插在一起,表现出“我”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有“身处现实,徒羡洪堡”的无奈感慨,并提出“好奇心”是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理念。
● 屈伟忠老师
在信息发达的当代社会,旅行之前做攻略似乎是必备步骤,在各种视频、图片、旅行体验资讯的包围之下,我们的旅行容易简化为“打卡”景点、品尝美食、验证攻略,重在体验而少了惊喜,有时会产生如同阿兰·德波顿那样的感受——无精打采、心生厌烦。
文章精彩的地方在于捕捉了常人一闪而过的感受,并简洁而准确地指出其原因——缺乏好奇心。更巧妙的是,作者没有直接描述,而是引入洪堡的求知旅行与当下进行对比,让读者自悟。那么,作者是如何想到引入洪堡的故事的呢?是先读了洪堡的传记,还是想写作时再去找?这个问题不得而知。但我们应从中明白一个道理,要让文章脱离个人化的情绪,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支撑。
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大家注意文章写了什么和怎么写成。从发言中,可以看到同学们能够多角度地指出文章的精彩之处,并认识到作家个性与修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那么,剩下的是“我们该如何做”的问题。
在文章中,作者指出了两种旅行——求知旅行与观光旅行。
作者对两种旅行的态度是什么?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 叶震煜
作者认为求知旅行远比观光旅行收获多,我不这么认为。
首先,求知和观光目的不同,收获各不相同。如果是为了深入探求真知,偏向数据上的思考,求知旅行更合适;但是如果是为了荡涤心灵、放松自己,观光旅行更适合。
其次,我认为观光旅行和求知旅行并没有非常严格的界限,观光的途中也是可以求知的。无论到哪个地方,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是一种获得新知的方法。
● 方亭月
作者对观光旅行感到厌倦、迷茫、无奈,羡慕求知旅行,认为求知旅行更能满足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观光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让人获得前人未曾知晓的知识,而在于感受自然风光、体会文化差异。有活力的旅行者可以参加当地各项活动以验证书本知识;慢节奏的旅行者可以随意游逛,感受细节,体会异乡旅游的惬意。而求知旅行更像是一种工作,精确地测绘,严谨地考证,有探险的乐趣与完成开创性工作的成就感,充满未知与危险,旅途折腾,当然也不大会有机会享受“悠闲”。也许作者向往这种成就感,但是如果让旅行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赖在床上”的人去参加这种荒岛探索般的求知旅行,他会后悔的。
● 郑馨子
作者赞赏求知旅行,否定批判观光旅行。因为观光旅行仅止于走马观花,信息的完备充裕使人无须太多的独立思考来探索和认知陌生的环境,这也容易造成惰性,使人对经历的记忆停留在感官刺激层面。而求知旅行需要大量事前准备和发现思考,每一次思考都是一个深化认知、深化记忆的过程。亲身实践能够验证固有的知识储备,也能获得新知识,使记忆与体验跳脱感官层面,上升到精进学术和充实内涵的高度。
但正如作者所说,采取何种旅行方式取决于不同的旅行目的,洪堡的探险就是为了科考,他的旅行安排与相关收获也就应了这个目的。求知旅行比观光旅行耗费更多精力,如果为了休闲放松而旅行,则不必以求知为目的。作者的“焦急”违背了观光旅行的娱乐初衷,虽然观光旅行收获较浅,但如若目的就在于娱乐当下,那也不失为得其所哉,良好的心情与暂得于己的满眼风光亦算得上是丰富的收获了。
● 陈璐瑶
作者认为求知旅行是有明确而强烈的目的性的,是为了探究真理、发掘事实,它需要对地理、人文、生物等进行精细的带有学术性的研究,作者显然非常肯定以及赞扬这种旅行。对于观光旅行,文中是指依照旅游指南进行的盲目的观览,游玩性质较为单一,作者感觉其比较无聊。
我部分认同作者的观点。但观光旅行的粗糙和茫然中也有意义,这是在他人的求知旅行上的经历再现,可以体会、验证前人的经验,同时可以用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创造出自己的新的理解,使之成为一次求知之旅。
● 屈伟忠老师
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同学们结合个人旅游体验去独立思考,是开放性话题。
洪堡的求知旅行,在当下是科学考察,需要经费、设备、知识储备、完整计划、团队等专业力量的支持,并且伴随着危险。毫无疑问,这不适合大多数的普通人,普通人的旅游更倾向于安全的观光旅行,是一种娱乐。旅行的性质、目的不同,旅行的状态、收获也不相同,观光旅行就不必希望有求知旅行的收获。
非常高兴的是,同学们各抒己见,并未无原则地附和或反对作者的观点,而是提出充足的理由和恰当的标准,显示了自己的思考。与当下相结合、联系自身、独立思考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