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

2020-01-19Ms懂

家教世界·V家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模范阶段营养

Ms懂

跟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心理营养一旦缺失,在其后的一生中孩子都会不断寻觅,并因此引发各种状况,直到找到曾经缺失的心理营养。

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

0—3个月,孩子刚出生不久,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做:没有条件的接纳。

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其实小宝宝什么都知道,只是他不会说话,有需要时只能用哭来表达。

在需求表达那么不明确、未来的一切也都那么不确定的时候,最需要爸爸妈妈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好不好看,你更不知道我乖不乖,但你就是尽你所能来满足我、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孩子渴求的、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第二个心理营养: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0—3个月的孩子还需要确定:“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我是No.1。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不舒服,但如果你发现我饿了、生病了,你都会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这样,我就会知道,在你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对于母亲而言,做到这些并不难。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物质,促使妈妈心甘情愿地为孩子提供一切。生理上,提供乳汁;心理上,提供无条件的爱。在妈妈的眼里,孩子一定是最完美的,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在宝宝0—3个月大的阶段,由于某种原因,妈妈情绪发生变化,身体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爸爸就要承担起这个任务:看护孩子,保护妻子。

“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它指的是在孩子心理人格形成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这个人的养育态度及行为举止,将对孩子的成长形成决定性影响。

这个人由孩子自己挑选。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没有找到这样一个理想的“重要他人”,那么他一生中都会一直去寻觅,直到找到为止。他会非常希望弥补曾经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我最重要”的感觉,希望有人能把自己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如果找不到,他就会一直带着这个期待长大,带着这个期待结婚。等到结婚,他也会一天到晚询问:“在你的生命中,我到底排第几?”问了又问,试了又试:“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很任性、很坏、很糟糕,你还会那样爱我吗?”

他会一直不断地去寻找这个答案,从而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碰到很多问题。他也不太能够全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个心理营养:安全感

从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外一个阶段——想要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孩子本来和妈妈连在一起,出生时经历了生理上的分离。从4个月开始一直到3岁,是孩子要和妈妈或爸爸剪断心理脐带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做好,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独立。

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在安全感建立这件事情上,妈妈的作用大过爸爸,因为孩子分离的主要对象是妈妈。

如果妈妈的状态稳定,孩子会很自然地走过这个分离期,并获得安全感。

首先,妈妈要情绪稳定。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让自己情绪稳定,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如果妈妈认为自己有情绪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面对孩子。

我们会发现孩子在这个阶段,时不时会跑回妈妈身边,要妈妈抱抱,这时妈妈痛快地抱起他就好了。抱了一下,孩子有安全感了,要下来,那就放他下来,让他自己去玩,不要打扰。他邀请你玩,你就陪他一起玩。

顺其自然,当孩子得到了安全感,他就会尝试分离一点。安全感更多一点时,就再分离一点。总之,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容易分离,这是孩子心理的自然过程。

其次,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東西,不是物质。孩子那么小,对物质没有那么大需求,父母亲之间良好的关系,才是孩子最渴望也最能给他安全感的东西。

父母关系好,他自然很开心。如果父母经常吵架,相互指责,孩子就会很害怕,而他无法表达害怕时,就会用很多古怪的行为来呈现。夫妻关系在孩子成长的头几年里,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这个阶段中有一个养孩子最头疼的时期——可怕的两岁。

为什么“可怕”呢?就是因为分离期的孩子,想独立,却没有能力彻底与妈妈分离。这时,孩子对妈妈的要求特别高。因为没有独立的能力,他需要妈妈随时看着他、保护他,并对他的行为有所反应,但是如果你真去帮他,他又不同意,因为他那么渴望独立。

所以,两岁上下的孩子最常讲的,就是两个字:“不要!”面对孩子的这种“逆反”,我们要拿出“温和而坚持”的态度。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的,大胆放手。确实有危险的时候,我们也能够“温和而坚持”地对孩子说“不”。

“坚持”是指行为上坚决制止孩子不当或不安全的举动,“温和”是指当我们制止孩子时,态度上不带有评判、指责的情绪。

第四个心理营养:肯定、赞美、认同

当孩子进入四五岁这个阶段,有了“我”这个意识的时候,他非常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

如果说在安全感的给予方面,妈妈比爸爸更重要。那么在肯定和认同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母亲。

父亲对孩子的肯定、认同、赞美,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它的分量都特别重。如果父亲愿意认真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

所以,请爸爸一定要这样做!愿意肯定孩子,向孩子表达:“我很喜欢你,你很棒!”得到了爸爸的肯定,一个女孩子会觉得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作为女性她是有价值的。而一个男孩子,同样会觉得作为一个儿子,他的男性角色是很好的,他是很好的男孩。也就是说,在性别的认同上,父亲的作用更大。

第五个心理营养:学习、认知、模范

6—7岁的孩子,特别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

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当碰到麻烦时,我怎么办?如果心情不好,怎么办?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孩子需要学习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生活中的问题,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

对于孩子来说,他的第一个模范就是母亲或者父亲:当生活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爸爸妈妈用什么态度来面对问题?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将来这就是孩子走向社会后处理问题的示范和模版。

猜你喜欢

模范阶段营养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实在看不懂
实在看不清
眼睛需要营养吗
蔬菜与营养
蔬菜与营养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营养?!
没人选它当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