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应变法在桩基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19朱建文

四川水泥 2019年12期
关键词:桩头变法局限性

朱建文

(泰州中昱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江苏 泰兴 225400)

1 低应变法的检测原理

低应变法在进行桩基检测时,基于弹性传播理论,设定桩身为一维均质杆件具有连续弹性,采用桩基桩顶锤击法产生应力波向下传递,引发桩身质点的规律性震动,当应力波向下传递遇到桩身的缺陷部位,由于受到阻碍发生变化,即可判断出桩身的缺陷位置。应力波通过桩身向下传递的过程中,会产生透射波和反射波。应力波从而形成新的质点的振动也就是反射波。反射波通过桩身反方向传递回地面,桩身顶端的传感器接收到反射波,就会形成反射波形,反射波形成为判断依据,根据反射波形的参数进行推测,可以初步判断出桩身缺陷的深度,桩身缺陷的类型要根据其相位和幅值进行推测才能得出[1]。

2 低应变法的检测局限性及注意事项

2.1 低应变法的检测局限性

在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中,低应变法检测仪器简单、便携、操作不繁琐,检测费用低,而且检测结果可靠性高等。但是,低应变法在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中也有局限性。

1.检测结果对桩身缺陷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来,只是提供参考,要靠人来判断,评价不全面。低应变法对桩身只能做出有无缺陷分析和评价,目前,还不能准确地得出缺陷的大小形状做出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2.低应变法会受到不同地质条件的影响。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先掌握地质条件、桩型类别,掌握不同的地质与桩型的静动对比系数,这一点的难度比较大。

3.低应变法检测嵌岩桩时,桩身混凝土的阻抗与桩底岩质阻抗接近,应力波传递到桩底时不会停止,而是继续向下传递,一直到衰减为零,这就导致无法生成反射波形的情况。

2.2 低应变法在桩基完整性检测中的注意事项

针对低应变法的检测局限性,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相对准确,降低其局限性给检测工作的开展,带来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低应变法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对检测桩桩头进行处理。进行检测之前,先对桩头进行处理,使用力棒激振基桩的桩头,使表面平整和均匀,减少因为桩头不平整对结果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要安排工人对桩头进行处理,去除混凝土浮浆,使桩头平整、均匀。力棒激振桩头的同时,在桩头接收应力波信号。

2.基桩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标准要求。混凝土的强度如果不能达到标准,那么检测工作就没有实际意义,检测信号也没有效。因此,要低应变法对桩基完整性检测的可靠性,就要让混凝土先达到标准再做检测。《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中规定,桩基在接受检测时,混凝土强度应当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应达到15MPa 以上”。在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之前,混凝土的龄期和强度要达到《规范》的要求[2]。

3 应用低应变法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的工程案例

3.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为综合写字楼,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19 层,地下2 层。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对桩基承载力要求高。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式桩基。桩基建造以后,为检测质量是否达标,应用低应变法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检测仪器设备采用的是“武汉岩海工程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RS-1616K(S)型24 位浮点桩基动测仪”,传感器是“朗斯测试技术有限公司LC0154TA 型内装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传感器安装在桩顶,接收力棒激振产生的桩底部和桩之间的应力波,利用高新技术对多通道滤波以及指数放大进行数字频谱分析,大幅度提高了桩基完整性检测的信号噪声比例,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2 检测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际检测反射波形的综合分析,本工程的桩基结构检测的结果分为四类:Ⅰ类:桩身完整,无缺陷;Ⅱ类:桩身存在缺陷,缺陷轻微,对结构的承载力和使用性能不会造成不良影响;Ⅲ类:桩身有缺陷,缺陷比较明显,影响结构的承载力和使用性能;Ⅳ类:桩身存在重大缺陷,必须进行施工处理。该综合写字楼应用低应变法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的管桩556 根,根据检测结果对桩身的完整性判断,得出结论:Ⅰ类桩基共计404 根,桩身完整,无缺陷,见图2;Ⅱ类桩基共计106 根,桩身存在缺陷,缺陷轻微,见图3;Ⅲ类桩基共计33 根,桩身缺陷比较明显,见图4;Ⅳ类桩基共计13 根,桩身存在严重,见图5。

4 低应变法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的应用展望

低应变法在进行桩基检测时,基于弹性传播理论,设定桩身为一维均质杆件具有连续弹性。在实际工作中,在桩基土的作用下,这一设定会受到影响。因此,要解决理论与实际不对应要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方面,研究探索在三维模型中应力波的传递规律,从而获得更接近实际工况的应力波数据;另一方面,可以探索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小波信号的应用,以小波信号对桩身进行缺陷检测和分类,提高检测效率。

5 结束语

低应变法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在技术层面依然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式桩基的检测上,除了横断面存在的缺陷容易判断外,纵向裂纹的判断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措施。相信随着信息技术与建筑行业的融合发展,未来的桩基检测手段一定会更加的科学、完善。

猜你喜欢

桩头变法局限性
混凝土灌注桩桩头环切破除施工技术的应用
“拯救大地”理论的内在逻辑、局限性与改进思路
灌注桩水下扩大桩头施工技术
徙木立信
汉德公式的局限性——《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视角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环切七步法破桩头施工技术
基桩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法与高应变法的应用探讨
徙木立信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