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及途径探究
2020-01-19王楠,沈强
王 楠,沈 强
(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 1019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思想教育的主旋律,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同时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大学生成长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道德锻炼和习惯的养成是个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有义务也有责任开展大学生受用的养成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及行为表现,在不断实践中探究开展养成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不仅指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教育,亦指在生活中和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自身德性, 使德性成为自觉意识、自身习惯、自主要求, 成为道德自律、修养高尚的人。养成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养成教育”指人的基本的意志品质、思想素质,包含思维方法、品行、道德品质、健康体格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及生活习惯的养成,并且尤其是指青少年品格及生活习惯的养成[1]。经过养成教育自然人具备生存发展的基本技能和整体素质,成为社会人。大学生正处于校园和社会的过渡阶段,因此养成教育对其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品德形成、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中小学阶段,学校和学生都面临升学压力,因此对养成教育不能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大学作为社会和校园生活的衔接时期,开展养成教育对学生自身、高校培养人才和社会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 养成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
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养成教育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在学校期间是行为习惯、品质道德、认知立场不断养成的阶段,自律精神会让学生在今后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继续受益,同时正确的价值取向会令其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判断,避免行为失范,是大学生立足长远发展必须接受的教育之一。丰富大学生科学理论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纠正不良思想,使大学生自觉接受人文素质的洗礼,从而思想上得到提高,高校大学生才能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通过德育、智力、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培养,使得高校学生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促进,学会做人做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
(二) 养成教育对高校的意义
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志向、有道德、有文化、有组织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以及接班人[3]。高校开展养成教育,更契合教育部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要求。现如今教育并非仅存于口头的课堂教学知识的传授,素质教育及思想教育的比例越来越重,养成教育旨在为高校引导学生将所学文化知识应用于实践,达到培养综合能力的目标。
(三) 养成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良好的养成教育益于社会的良性发展。谨慎的言论自由营造安稳的社会环境,对法律法规的敬畏及契约精神促进长治久安。习惯养成方面,在工作岗位更加专注和高效。从长远看,也会对受教育者培养下一代产生积极影响,提升育人的更高水平。
三、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学生关心社会动向和国家发展,思想活跃、行动积极,有正确的是非观,并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求实上进、渴望成才。但复杂的国际现状和一些外界因素,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导致养成教育成果不尽如人意。
(一) 学校对个体情况和教育过程把握不到位
养成教育归根结底是要将内容转化为思想和习惯,以达到自律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得到施教者的帮助和引导,同时需要合理的制度进行约束。现存在高校开展养成教育但不注重结果的情况,一方面原因是开展相关教育没有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没有给予让学生注重约束自己行为和习惯的意识,同时学校没有相关制度帮助养成,教师也没有了解到学生的看法,因此放任自流;另一方面是部分意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在受到初期的激发后不能自律达到习惯养成目的,知行难合一,行动力不强,逐渐懈怠最终放弃。这两种情况归因都是学校对受教育群体的接受情况、落实情况把握不清晰,未能将受教育者当做教学活动主体。养成教育的总体目标应是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所以不顾及到差异性的教育容难达教学效果,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是当代大学生的普遍特点,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显然对素质教育成果贡献不大,但是教育模式革新在很多高校还仅停留于书面和口号,由于缺乏资金、教研团队等必要资源,养成教育还未能深入人心,后期成果的监督考察也没有落到实处。
(二) 大学生享乐主义现象突显
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表现在现今多数大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且受到计划生育的影响,独生子女占总体的比重很大。造成社会和家庭多方面资源的倾斜,小小年纪就安于现状,无理想无目标的情况。“逃课健身”“请假旅游”的现象在高校都有发生。艰苦才需刻苦的错误意识在一些大学生心中较为牢固,被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吸引,“及时享乐”成为一部分青少年的生活态度。此种情况说明,缺乏前瞻性、危机意识、没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阻碍大学生自律养成。
(三) 沉迷网络严重影响大学生自律能力
互联网发展至今,在助力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屡现弊端。高校大学生受互联网反面影响的群体不占少数,养成教育旨在让沉迷网络的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扭转,在行为上逐渐克制,养成健康上网和娱乐休闲的习惯。如果养成教育在平均水平开展是从零开始,那么沉迷网络、游戏的这一部分学生存在“负值”。因此,难以深入受教育者生活是高校面临的一道难关,主要原因是学生和思政教师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普遍存在,对学生的影响仅存在口头和课堂的九十分钟。尤其是针对沉迷网络和游戏的这一部分群体,多叛逆和疏于与外界沟通,开展养成教育需采取更多样化的手段。
(四) 复杂的心理问题抑制大学生发展
心理问题的几个突出情况有,单亲家庭、同学关系等,心理问题往往会令人沉溺于某一关注点,不能正常审视自己和规划自己。这不仅是影响养成教育,对大学生整体的发展形成阻碍,在未能得到及时疏导和规避心理陷阱之时,大学生常常会在思想和行动上偏激、失范。
四、提升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 以制度保障养成教育开展的全过程
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强制性决定了养成教育的质量,大部分学生难自律但恪守制度,以养成教育较为基础的部分时时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是全方位发展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首先是对待学业态度。要做的是对课堂表现和学业成绩做出更细化的行为准则,高校首先要对课堂人数和教学设备做出合理规划,去除客观影响因素。完成当课取得的学分采取浮动制,加入开放性作业完成情况的考量,对学生养成不缺课,课上听讲,听讲思考,思考实践的一系列习惯产生推手。其次是对道德品质和是非观的制度要求。针对不诚信、言论不正当等行为予以严肃处理,同时关注学生网络社交圈,养成青少年思想积极、言行一致的习惯。总之要将大学生的行为细化,予以明确规范,并将制度公开公正的执行下去,养成为自己言行负责的认知和习惯。
(二) 发展主体性目标为导向的养成教育
英国杰出教育思想家托马斯·洛克(JohnLocke)多次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 一旦认为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 你便可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些不可缺少的练习, ……这就可以让他们养成一种习惯, 此种习惯一旦养成后,就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3]”。大学生普遍表现为主观意识强,过度的约束教育极易产生逆反,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提供发展空间是迎合时代的一种手段,只有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将得益于正向思想道德和习惯的养成,才能对个体产生终身影响的教育目的。因而以监督制度束缚的开端,应该以个体发展为结果,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形式是养成教育取得实效的必要条件。
(三) 摆脱教育仅限课堂的局限
高校应借助丰富的学生活动走进学生生活,了解个体困难,不留关注死角和盲区。并针对实际情况对这一部分学生开展活动,例如希望小学志愿者活动、环保踏青等活动,能够帮助部分乐于享受和沉迷网络的同学补齐认识缺口,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在活动设置之时要针对性强,并在过程中观察受教育者行为举止,及时进行纠正和思想引导。促使大学生不再因为厌倦课堂学习模式拒绝接受养成教育,以多方位多身份的视角开展教育更能贴近受教育者内心,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四) 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地位
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媒介作用于各行各业,新兴的教育手段也多依托于互联网。首先,养成教育部分课程可以采取网络互动课堂模式,这一方式解决了大班授课不能保证效果的问题。此外互联网表达工具的多样性,有利于将抽象的表达生动化、具体化,同时可以收集学生反馈的大数据,根据频次了解教育效果。其次,专门的互联网软件可以帮助大学生自律自查,“打卡”的方式可以记录完成情况,能够提升对自身的认知。最后,网上交流除了解决空间和时间上的问题,也能帮助高校针对心理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以互联网基于当代青少年的重要地位开展灵活的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大学生减少乏味感和排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