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性的提升
2020-01-19马艺铭
马艺铭
(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辽宁 大连 116052)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我国高校学生必修的思政课程之一,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1]。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效性,通过对大学生群体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帮助其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其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是当前各高校“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并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 课程设置缺乏重视性随着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发展以及部分客观因素的存在,高校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但纵观该课程总体的教学情况,依然存在课程设置缺乏重视性的现象。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形势与政策”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包括课程管理随意性较强、课程教学安排较为松散等等,课程时间被挤占或取消的情况频频出现,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因此无法得到保障。
(二) 师资队伍不稳定性师资力量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之一,就“形势与政策”课程而言,它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了解最新理论动态和信息资讯,而且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该课程的授课教师数量不足、教学热情不高、教学经验缺乏、理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这就难以形成高水平的课程教学团队,从而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发挥。
(三) 教学内容缺乏整合性当前国内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国际社会形势错综复杂,加之“形势与政策”课程部分内容同时政新闻耦合度较高,所以该课程的教育充满着动态性——这对于授课教师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部分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个人判断包括个人喜好来确定授课内容,甚至会花费大篇幅时间讲授早已失去时效性的形势与政策,造成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时效性严重缺失。
(四) 教学模式的运行缺乏灵活性高校“形势与政策”的实际教学多采用专题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及时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的形势,但专题教学中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专题教学多为大班课堂面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授课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对相关内容的讲解和分析,却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得到充分的调动;其次,专题教学依然多采用PPT辅之以音频、视频的形式加以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再次,专题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强调理论、忽视实践的现象,实践教学的作用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流于形式。
(五) 考评方式缺乏创新性现阶段,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多采用大学生提交专题论文的考评方式。在考评过程中,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结合,但部分学生或采用不经大脑思考的“复制、粘贴”抄袭方式应付了事,或干脆花钱寻找“校园写手”代替完成论文的撰写——不仅无法保证论文的撰写质量,而且对任课教师也形成了较为繁重的批改压力。由此可见,该课程原有的考评方式显然无法协助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完整、准确的考核评价,也无法满足实现课程实效性和获得感这一基本要求。
三、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 转变传统观念,强调课程设置众所周知,“形势与政策”课程对于当代大学生基本政治素养的培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若要提升该课程的实效性,高校的各级领导和思政课教师均应努力转变自身思想观念,从思想层面对该课程加以重视,将其设置为单独的课程并进行管理,即由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部、思政教研室)统一组织开课,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学时规定进行安排,校党委、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予以积极配合,既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时被挤占或取消的现象,又可以遏制课程学分被挤压的情形。
(二) 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师素养任课教师既是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性的重要力量,也是大学生开展课程学习的根本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对课程实效性的提升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各高校首先应当严格把控该课程任课教师准入机制,对于其必须进行包括专业知识、理论功底、授课经验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在内的多个层面的全方位考核,以在源头上确保任课教师具备足够驾驭该课程的能力;其次,各高校应当在总体遵循“优中选优”原则的基础上遴选课程教学骨干,组成一支专、兼职有机结合的任课教师队伍。此外,任课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除了任课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以夯实自身专业基础之外,各高校也可以外送学习培训、组织内部交流等形式推动任课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
(三) 规范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目的在于“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就课程的教学内容而言,虽然该课程并无固定的知识体系和国家统编教材,但新时代背景下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理应按照《意见》的要求涵盖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与政策等四大专题,进而推进教学内容的规范统一。就课程的教学模式而言,从长远来看,专题教学模式仍是该课程教学的主要途径,但只有对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个层面同时予以优化和更新才能更理想地彰显出该教学模式应具备的授课效果。其一,对于课堂教学,各高校应在结合自身办学实际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小班授课方式,同时任课教师应当重视大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可以通过启发提问、小组讨论、分组辩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形势大局,增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进而使课程的教学氛围得到活跃;其二,对于网络教学,“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顺应时代潮流,发挥包括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APP等在内的新媒体的作用,努力创建课程自主网络学习平台,使专题讲授和网络在线课程学习达到高度融合;其三,对于实践教学,按照实践地点属性可以将其划分为校内社会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两个方面,其中,前者的开展能够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当代大学生对国家现行方针政策、国内社会热点以及国际形势进行自主思考并形成独立认知,后者则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深入到社会这个大课堂,通过亲身体验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深化自身对当前形势与政策的体悟与践行能力,实现课程致知于行的最终目的。
(四) 注重过程考核,重构评价机制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终端环节,考核能够直接检验和反映出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形势与政策”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约束该课程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因此,各高校应当在遵循教育规律以及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构建科学化、多元化的考评模式,尤其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即大学生不再单一地提交课程论文,其平时的出勤情况、校内校外社会实践的参与情况以及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学习情况都将成为课程考核的重要方面,这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论文提交人数众多、教师批改工作压力较大的难题,而且符合低碳、环保生态理念的要求,无疑会大大提升该课程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