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么些”“那么些”的主观量表达探析

2020-01-19张万禾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主观性宾语主观

郑 然,张万禾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这么些”“那么些”在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学界针对这一组词的论著较少,相关论文多对“这、那”的定指用法、主观性差异及不对称用法进行探究,从“这么、那么”本身做指示代词及其构成指量短语结构进行分析。奥田宽首先注意到汉语任意性指示词“这、那”具有主观性[1];丁启阵进一步指出:“‘这、那’并不含有肯定或否定的意思,但‘这’倾向于用于肯定性评判语境,而‘那’更适用于否定性评判语境”[2];文贞惠认为“‘这么/那么+A’格式大多强调程度高”[3];显然,学术界对于包含语素“这、那”的相关结构具有主观性用法已有较多重视。由于“这么些”“那么些”包括形素“这么”“那么”,过去有关两者的研究常包含在“这、那”及“这么、那么”中,往往忽视了“这么些|那么些”本身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专门探讨“这么些|那么些”在用法尤其是主观量表达上的特殊性。

“这么些|那么些”因包含具有高主观性的指示词“这、那”而容易成为言谈中的焦点,对于焦点信息人们往往会通过句式、语境或重音等方式加以强调,在这种强调下“这么些|那么些”表现主观量大或小的倾向。本研究通过观察在句法结构组合中“这么些|那么些”的主观量表现,归纳出两者主观量存在与句类、语境有关,探究得出“这么些|那么些”具有主观量表达效果与说话者的认知密切相关的结论。

除特殊注明外,本文语料均来自北京大学语料库(CCL)。

一、“这么些|那么些”在不同句类中的主观量表现

吕叔湘认为“在早期文献中,表示近指的指示代词最常见的有‘者’‘这’‘遮’。‘这’的本字大概就是‘者’字,‘者’在古代就有指示的作用”[4]。“这么些”和“那么些”是近代产生的三音节结构,“这么些|那么些”由表示近指、远指的指示代词“这么”“那么”和不定量词“些”构成,“这么些”“那么些”结合整体构成一个不表确指的指量短语。黄伯荣认为“‘这么些、那么些’表示数目不少,它们和‘这些、那些’不同,‘这么些’等有强调的感情色彩”[5]。我们发现“这么些”“那么些”内部的结合在不同的句式和语境中呈现出程度不同的疏密关系,这导致了语义重点的前置和后置,在语句中两者表量之外常附加言者主观情感。

陈小荷首次提出“‘主观量’是‘含有主观评价意义的量’”[6],李宇明称“主观量都带有说话人对量的大小的主观评价”[7]。李善熙扩大了这一定义,认为“‘主观量’是包含说话人主观情感、态度或评价的量”[8]10。全湘燕根据主观量中“量”的大小将“主观量分为主观适量、主观小量和主观大量”[9]。“这么些|那么些”表示大概量带有主观倾向时,我们将其分为“主观大量”、“主观小量”两类。下面我们将对“这么些|那么些”在不同句类中的主观量表现进行分析。

1.疑问句、感叹句。

(1)单独做宾语。“这么些|那么些”单独在句中做宾语的情况在语义上可以分为两类。

1)吕先生文章所列举的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有这么些:尝到劳动滋味的人有福了,因为社会主义的幸福是您们的…… (当代议论文语言学论文)

2)他那天提到的故事有那么些: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精卫填海…… (自编语料1)

在以上例句中,两者短语内部“这么”、“那么”的指示性作用凸显,“些”的量化作用减弱,整体语义为指示义。此种情况下前文或后文通常会列举其所指代的事物或讲述的情况,不带有主观性。

除上述现象外,二者单独做宾语,在句中往往与疑问词“怎么”、“哪里”、“哪儿”、“哪”共现,构成疑问、反问句或感叹句,呈现概量义,有主观量大倾向,带有言者较强的感情色彩。例句如下:

3)(气了)你怎么能输这么些! (曹禺《日出》)

4)哪儿有那么些呀? (自编语料2)

(2)与名词结合做分句。“这么些|那么些+名词”构成定中短语可以做分句或独立小句,表达大概的量,在交际中表现主观量大,出现于感叹句和疑问、反问句中。

5)呦这么些血呀! (相声小品郭德纲相声集)

6)那么些钱? (相声小品郭德纲相声集)

“这么些|那么些”在其他句法组合中也常出现在疑问、反问句中,在此种情况下两者表主观性与句类相关,我们在这一并讨论。

7)免得带着这么些钱出来,却变成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回去。 (翻译作品十日谈)

8)他舍得给那么些银子? (相声小品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在上述情况中“这么些|那么些”具有主观量大倾向与句类有密切的关系。表疑问和反问的句式在这里都是简短句式,使得言者表达的重点和听者接收信息的焦点能集中在“这么些|那么些”上,疑问和反问词带来语气语调的改变,使得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得以体现。在这里“这么些|那么些”可以替换为表示数量大的“这么多|那么多”,句意不变,而不能与“这么点儿|那么点儿”替换。

“这么些|那么些”表主观量常选择疑问、反问、感叹句式是因此类句式能更充分传达言者的情感态度,而情感态度的存在往往基于人的认知判断。“这么些|那么些”对量的主观判断是针对所限定的名词的性质好坏的,主观量的观念与说话的人对于宾语属性的主观估价作用及动作与宾语的关系发生联系。“这么些|那么些+名词”在句中做宾语,宾语部分中心语为名词,名词按照语义有好坏之分。因为两者修饰的名词都是定指的,即言谈双方都知道的事物,因此有时名词会有省略,但在分析时,我们都可以将名词补出。沈家煊认为:“‘出乎意料’和‘不如意’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按照人的正常期待心理,应该发生的事情是如意的事情,出乎意料的是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10]在人们的认知预期里总是期待好的事物多、坏的事物少,若某种事物的出现符合人的认知预期则不会引起主观注意,若某种事物的出现不符合人的预期,即出现反预期的情况则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主观情感偏向消极。我们发现在“这么些|那么些”加名词的语句中,贬义性质的事物多时不符合人们的认知预期,继而引发言者注意点的集中,使得“这么些|那么些”带有主观性,表主观量大,表达不满的语用功能;“这么些|那么些”加名词,名词性质为褒义时,量多的状态表现出暂时性持有的特征,这种褒义性质事物的突然减少或被迫出让会导致缺失,引起言者的注意,引发主观情感的改变。

如例7)中心语“钱”为褒义性质事物,但只保有暂时的量大,言者用“这么些”表主观量大,“变成一无所有”这种使“好”的东西突然减少的现象引起注意,继而引发情感改变。例8)“银子”为褒义性质事物,人的本能总是将好的东西自己保有,其与动词“舍得”搭配呈现认知反预期,将褒义性质事物出让这种突然减少的现象会引发言者注意,使“那么些”带有言者认为主观量大倾向。

2.陈述句。“这么些|那么些”做定语修饰名词时,组合内部语义重点在“些”上,表示概量的语义得到凸显,“这”“那”表近指远指的指示义弱化。“这么些|那么些”表示概量具体可以分为表示范围大小、时间长短、数量多少、距离长短这几类。“现代汉语中的‘这些’‘那些’表示概量可以指示两个以上的人或物”[11]404。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来看,在我们分析的语料中“这么些”“那么些”都可以被“这些”“那些”所代替。而这些语料之所以选择“这么些|那么些”原因在于其拥有不可被“这些”“那些”所代替的表达主观性的功能。即两者在句中除可以表达客观概量外,往往会带有言者的主观性,即主观量大和主观量小的倾向。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种倾向与“这么些|那么些”出现的句子语境有紧密联系。“这么些|那么些”具有回指功能,两者的运用在语境中既可以满足言语交际全面精确的需要,又使言语的运用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李艳指出:“回指成分所指的都是表层言语之外的心理实体,根据语义关系可以分为显性回指和隐性回指”[12]。“这么些|那么些”一般后面跟名词,构成短语用于回指,一般在短语前后、句子其他分句或前后句中有与“这么些|那么些+名词”回指相对应的显性成分;“这么些|那么些+名词”短语在语境中有时并没有明确的先行词,但通过逻辑关系的疏导,即对这一短语语义衔接的理解,交谈双方能对这种隐性回指做出快速反应。因此“这么些|那么些”的回指功能使得其表义需要借助语境的帮助,同时“这么些|那么些”因为“这、那”的较高主观性而成为交谈的焦点,焦点量总是超出或少于客观常量的量,因而语境中的显性、隐性先行词与“这么些|那么些”相配合,使其表现出主观量倾向。

(1)与名词结合做主语。“这么些”“那么些”与名词结合在句中做主语成分,语义是表达宾语的大概数量,表概量义。主语位置的信息多是句子的话题,在一般情况下不承载言者言语的重点,“这么些|那么些+名词”位于主语位置呈现主观量大倾向与前后文语境呈现相配合特征,往往前后文中有“数量”单位的对举,对比或衬托下,“这么些|那么些”表达言者主观认为量大的功能更为凸显,这种主观量倾向也使主语位置的信息得到听者的关注。

9)哎呀,好几千人,春节晚会那么些人看着我生孩子,多害臊啊。 (相声小品郭德纲相声集)

上例中“那么些人”做主语,“好几千人”与“那么些人”相配合出现,“好几千人”表客观数量,“那么些人”在这里是显性回指,在前面出现的数量单位衬托下“那么些”带有了言者的主观性,“那么些人”具有主观量大倾向。

(2)与名词结合做时间状语。“这么些|那么些”与“日子”“年”“天”等表时的名词结合常做时间状语,“这么些|那么些+年”是这一格式中常出现的搭配,其常做时间状语表概量义,用以描述言者主观认为某一动作或状态延续、存在时间之久。我们发现“这么些|那么些”不能修饰时间名词“时、分、秒”,这也表明两者表示的是模糊量且是较多的量,因此不能与表示精确的较小的量搭配使用。其后跟“小时”“分钟”时,“小时”“分钟”不再表示具体时刻而是表具有一定量的时间段,“这么些、那么些”这时就相当于数量词对名词进行量化。

10)这么些年你忙够了,该歇着了。 (电视电影《编辑部的故事》)

11)俺们村的人穷惯了,那么些年来俺们都是等着靠上边拨点什么东西,总觉得村里人没办法,很少想到靠自己去走富裕的道路。 (报刊1995年人民日报)

以上例句“这么些年”“那么些年”表主观认为时间久,其前后文出现的动补结构“忙够了”“穷惯了”表示某种状态或动作存在之久,这种语境帮助了言者表主观性的表达,使“这么些|那么些”具有了主观量大倾向。

(3)与名词结合做宾语。支配“这么些|那么些+名词”格式的动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A:“有”字句,B:带体标记“着、了、过”动词句,C:光杆动词句,D:带补语动词句,E:判断动词句。

A:“有”字句。“有”字出现在“这么些|那么些”前常构成存现句,存现句中的“这么些|那么些”都可以删去句子仍可成立,两者在这里做定语是区别性信息,具有焦点作用含有主观性。存现句表存在性,存在的人或事物一定是具有一定量的。因此这时“这么些|那么些”表达言者的主观性,呈现主观量大倾向。

12)各条战线上都有这么些默默地支持着自己心爱的事业的热心人,在这举国欢腾,万众同庆的时刻,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报刊读书)

13)在上海有那么些冤魂,自然要到广州来找替身。 (欧阳山《三家巷》)

“有这么些……人”“有那么些冤魂”都表示存在的数量,存现句中存在的数量具有量大倾向,替换为“这么点儿|那么点儿”句子无法成立。

B:带体标记“着、了、过”动词句。“这么些|那么些”表示超过二的大概量,其后最常跟的名词是表示一定时间长度的“年”,因此动词也常带体标记表示动作、状态的延续或完成。即使在使用光杆动词的语句中,动词的语义仍带有“动作延续”或“动作完成”的隐含义。这两种格式的句子中“这么些|那么些”都带有主观量意味。在下例中,“这么些”“那么些”表示工作、守寡时间的大概量,在对话中体现出言者主观认为时间久。

14)干了这么些年,和企业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他舍不得离开。 (报刊1994年报刊精选)

15)听父亲说去年招了一个女婿,仍然占着路边的宅基地,村里人也没话说,因为人家守寡那么些年。 (梁鸿《中国在梁庄》)

上例中,“这么些年”“那么些年”表主观量大,前后文中隐含对量大的解释,例14)语境表现的“感情深厚”,例15)语境表达的“村里人没话说”都成为“这么些|那么些”表达主观量大的原因。当我们用替换法将两者替换为“这么多年|那么多年”时,句子成立且句意相符,替换为“没几年”时,前后句意相互矛盾无法成立。

D:带补语动词句。带补语动词常为“V趋向补语”形式,这一形式多为单音动词加趋向补语的具体结构,补语有时为复合趋向补语,动词带趋向补语使句子的焦点集中在宾语上。

16)但是,宗璞能在这么一个小小的范围内谱写出这么些互不重复的歌,却又是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叹的。 (报刊读书)

17)现在想想,我简直禁不住佩服自己,当时怎么能够胡诌出那么些文字来填满篇幅的。 (报刊读书)

动词后带趋向补语往往表示动作的完成,后跟的宾语是动作完成的结果。结果的存在往往是具有一定量的,因此“这么些|那么些”修饰动补结构后的名词中心语表示大概量。例句语境中“感到惊叹”“禁不住佩服自己”都表达了对既有结果的肯定性,因此“这么些|那么些”带有主观量大倾向。

E:判断动词句。在“这么些|那么些”前面有判断动词“是”时,表概量义有主观量大倾向,判断动词“是”表肯定语义带有强调意味,具有焦点标记作用,使得句子焦点集中在动词“是”的宾语上,焦点后置使得言者的关注点在中心语名词上。方梅认为:“‘是’是标记对比焦点的焦点标记词”[13]。下例中“是”后所跟“高、新、大、全”包含这次博览会与之前博览会隐性对比,使“这么些|那么些”主观大量倾向凸显。

18)正是这么些“高”、“新”、“大”、“全”使这次博览会从一开始就引人注目。 (报刊1994年报刊精选)

通过上述分析,“这么些|那么些+名词”做宾语时表达大概量,语义为概量义。在句子中两者前后常有“数量”单位与之对举,表示“量大”的单位对两者表主观量大起衬托作用,表“量小”的单位则对两者表主观量大起反衬作用;这些句中也常会出现表达言者感叹、惊讶、不满、不悦等情感态度的词,这种主观性与“这么些|那么些”的主观性相互映衬,使情感表达更为充分。总的来说,在上述分类中“这么些|那么些”表达主观量大倾向和句子语境关系密切,两者可以用表量大的“这么多|那么多”替换,不能替换为“这么点儿|那么点儿”。在所分析的例句中,我们也发现“这么些|那么些”表主观量大有时既有语境衬托也有句类的作用,这时的主观性程度更高。

19)一百位?干吗要这么些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足够啦。(报刊读者)

上例中反问句式增强语气,已使“这么些”表量大主观性凸显,前后文中“一百位”“一位”数量单位的对举增强了这种言者主观上对量大的认定。

沈家煊指出:“说话人对客观事件和状态的观察视角或是加以叙说的出发点叫做‘视角’”[14]391。也就是说同样的客观会因为言者的主观体验而表现出不同的主观判断。在句子中我们从大的语境可以看出言者叙说的视角,“数量词”就常因说话人视角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主观大量”或“主观小量”,“这么些|那么些”表概量义时也相当于“数量词”,会有主观量的体现。当言者视角关注于事物好的一面时,“这么些|那么些”表量大使语句表现言者的肯定性,如上例16)言者看待事物的视角是“范围很小而创作出的歌曲多”而非“作为歌手本来就应有这样创作的能力”,“这么些”表主观量大包含言者肯定的态度。当言者视角关注于事物坏的一面时,“这么些|那么些”主观量大倾向使句子表现言者否定消极的情感。

那为什么言者在看待某一事件或现象时会有视角选择的不同呢,我们发现这种选择往往与其心理认知和过往经历有关,试看下例。

20)有一天您用脚踢我,还有一天您骂我为狗,为了报答您这许多恩典,所以我应该借给您这么些钱吗? (翻译作品威尼斯商人)

21)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仍然有那么些官员徇私枉法,贪污腐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这也就难怪人们仍然希望有“为民做主”的清官了。 (报刊 1994年报刊精选)

例20)中,言者曾遭受听者踢、骂等侮辱性行为,这种过往的经历影响言者的主观心理,心理认知导致言者视角的改变。对于听话人目前要“借钱”的行为,即使客观上“钱”的数量不大,言者仍认为量是多的,“这么些”体现出言者从自身心理出发的视角下“主观量大”的倾向。例21)中,言者心理认知为徇私枉法、贪污腐败事件多,在这种认知下其视角聚焦于“贪官”上,这种视角聚焦使得“那么些”体现主观量大倾向。且例句中用“那么些”而非“这么些”,借用“那”的远指性表明心理距离远,表达愤怒、不屑的语气更加明显。

二、“这么些|那么些”与特殊词共现的主观量表现

1.与副词共现。包括数量结构、指量结构在内的量词结构是典型的体词性结构,数量词做谓语较常见,但有指量性的“这么些|那么些”做谓语的功能较弱。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这么些|那么些”单独做谓语还是与名词结合做谓语都具有黏着性,需要与副词“就”“才”结合。

22)待他念完后,呼国庆郑重其事地问:“材料就这么些么?” (李佩甫《羊的门》)

23)我可以适当照顾你一点,但是也不能照顾你太多,大区经理手上机动的费用就那么些,如果动多了,就意味着要从别的小区经理那里抽回资源。 (李可《杜拉拉升职记》)

24)以前,银行常对上门的企业说,我就这么些金融产品,您自己看着办吧。 (报刊2000年人民日报)

25)人言可畏呀,一个小县城,就那么些人,谁不知道谁呀,我们三个都在这儿,又都担着职务,往后咋见面哪? (李佩甫《羊的门》)

上例中“这么些|那么些”表示名词的概量,倾向于表主观量小,是黏着格式,不能离开副词“就”“才”的限定,这时“这么些”“那么些”相当于“这么点儿”“那么点儿”,整体成为表示主观量小的格式,这时的主观性主要由副词承担。

除上述做谓语功能必须与范围副词共现外,“这么些|那么些”还常与“只”“还”“竟”“仅仅”“不过”等副词共现。

26)面对一名持枪抢劫、强奸、杀人的特大案犯,竟有这么些人为他或是通风报信,或是提供方便,或是隐情不举,直至助纣为虐,实在令人费解,令人心颤。 (报刊1994年报刊精选)

27)总之,抢的结果未必能尽如人意,因为从数量上讲,人才只有那么些,抢来抢去,也不会增加。 (报刊1993年人民日报)

28)也没病,还拿这么些药吃着,都是什么药? (苗长水《终极美貌》)

“只”“才”“就”“仅仅”等都是表示限制性的副词,与“这么些|那么些”共现对数量倾向具有限制,使其带有主观小量倾向。“不过”“还”“竟”等副词都与言者的预期相关,“不过”表示“这么些|那么些”表示的量达不到言者的预期,故而表主观量小;“还”“竟”带有反预期性,表示“这么些|那么些”表达的量超过言者的预期,故而带有主观量大倾向。

2.与否定词共现。 “这么些|那么些”还常与表示否定的词“不”“没有”等共现,构成否定句。其还常做“V不X”动补格式的宾语。在这两种格式中“这么些|那么些”都表示概量,有主观量大倾向。我们认为在此种情况下两者表达主观量大与说话人所处时空中客观存在与需求的不平衡有关。在“这么些|那么些”前面为“V不X”、“没有”等表示否定语义的动词时,“这么些|那么些”修饰限定的名词中心语有客观存在和客观需求两种类型。若客观现实中存在某种事物量少而需求量过多时,存在与所需呈现不平衡状态,“这么些|那么些”表达说话人主观认为需求过大,表达主观大量。若客观现实中存在某种事物量过多而需求量少时,存在与所需之间也呈现不平衡,“这么些|那么些”表达说话人主观认为存在过多,表达主观量大,含有厌弃、不满、不耻等消极否定的情感色彩。

29)他们听你的招呼,不要全都带了来,我的屋子容不下这么些人。 (翻译作品福尔摩斯探案集)

30)我没有那么些钱哪! (相声小品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例29)中,“人”为客观存在,此时“人”存在量大而“屋子”小,对于“人”所需为少,导致说话人主观认为存在过多,“这么些”表主观量大。例30)中“钱”为目前所需,“没有”表示目前“钱”这种客观存在为少,存在不能满足所需使得不平衡出现,这种不平衡导致说话人主观认为需求过大,“那么些”表主观量大。

3.与量词共现。 “这么些|那么些”后面可跟量词共同修饰名词,在目前语料中出现的量词较局限,只有“个”“杯”“瓶”“位”“回”五种,其中“个”例数最多。“这么些个”“那么些个”倾向于修饰双音节名词,既可以是可数名词也可以为不可数名词,名词有时会省略。因为后面出现量词,“这么些|那么些”在此类格式中表数量语义更为明显,量词使两者修饰的名词宾语数量凸显,带有了主观量大倾向,其中“那么些”较“这么些”量更大。例句如:

31)在我挑过的这么些个人里边儿,依我看,杜拉拉算是好的了。 (李可《杜拉拉升职记》)

32)咦?那么些个核桃,吃得差不多了。 (张爱玲《金锁记》)

上例“这么些个人”“那么些个核桃”中“个”都可以省略而不影响句意的表达,“个”在这里具有口语化表达色彩,其使得“这么些|那么些”表达的量有精确的倾向,但“这么些|那么些+个+名词”表量总体来说仍是模糊义。

“这么些|那么些+个”所修饰的名词是不可数名词时,“些”与“个”的联系紧密,“个”不再是具体的定量量词而变成一种具有明显虚化倾向的成分。但“个”在这一结构中还没有完全语法化变成附缀,其后面所修饰名词仍然具有一定选择性:多为个体名词、物质名词,少量抽象名词,不能带集合名词、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因此当“这么些个”“那么些个”修饰普通名词中的不可数名词时,量词的限定使中心语成分的数量得到凸显,通过隐喻的方法将不可数事物的量转变为可估量的量。这种格式在口语交谈中经常出现,带有较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如果后面所加名词为褒义性质,“个”的插入会使说话者肯定称赞性的情感更强烈;如果后面所加名词为贬义性质,“个”的插入使说话者否定贬斥性的情感色彩更强烈;如果后面所加名词为中性则需要根据大语境进行判断。例句如:

33)谁想撞上你们,云山雾罩说了这么些个不着边儿的话,活生生地让我觉得自个有多大罪过似的。 (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

34)那阵儿啊,那阵儿他没有那么些个白面啊,他是,人都吃那个粗粮。 (口语1982年北京话调查资料)

在上例中,“话”“白面”都是不可用量词“个”计量的名词,“个”在这里作用有一定虚化,但仍使这种不可计量的名词出现了量的显化意味,在言谈中使听者能更容易感知到“话”“白面”量的多少,也使主观性更加明显。

三、“这么些|那么些”表主观量的认知原因

吕叔湘指出“‘这么些’‘那么些’可强调多或强调少,以前者为主,后者多用‘这么点儿|那么点儿’或‘这么|那么+几+量词’,不强调多或少时,一般用这些、那些”[11]403。通过上文分析,我们也得出表概量是“这么些|那么些”的主要语义。两者在句法组合中常表现出较高主观性,倾向于表现主观量大。“这么些|那么些”表量大时可以在无标记的语境中出现,但是表示量小时则必须出现在有标记的语境中,句中需要出现副词“就”“才”“只”“仅仅”等具有主观倾向的词,才可以表示主观小量。对此现象,李善熙曾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到:“有标记形式表小是普遍倾向,这跟人类一般认知规律有关,大是一般的、正常的,小是特殊的、不正常的。在中性情况下人们总是期待量大的,而不是量小的。”[8]57本文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这么些|那么些”的存在,加强了对量小的认识,把说话人话语中本来含有的隐性的量的标准传达了出来,因此而带有了主观性。

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事件、事物、行为、动作的量总是客观的,在需要严谨化、科学性表达量的场合人们会倾向于用语言客观陈述这种量,但在口语交谈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在陈述客观的同时传达自我的主观意见,因而使表量的结构带上主观的色彩。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么些|那么些”含有量的主观性原因与言者的注意点,言者看待事情、现象的视角及言者所处的时空中客观存在与需求的不平衡有关。在言者的注意点方面:“这么些|那么些”包含形素“这|那”,“这、那”是具有较高主观性的指示词,这种主观性使得“这么些|那么些”所表达的量在言谈中得到强调,言者对两者后面所加的名词的价值做出判断,判断的结果往往与人的认知预期所联系,在语言表达中对名词数量的关注及“这、那”的主观指示性使“这么些|那么些”成为句中的焦点,因而带有主观量大或主观量小的倾向。在言者的视角方面:人们对于某事某物的认识常与个人的经历、学识等有关,这种经历的不同会影响看待客观存在的视角,而同一件事情或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视角下,其价值的褒贬也会发生改变。这就使得“这么些|那么些”表模糊量附加有言者的主观评价。在客观存在与需求的不平衡方面:在客观现实中人们所拥有的事物是具有一定量的,而对这种事物需求的或多或少也会影响人的评判。“这么些|那么些”常用来修饰限定名词,表事物的名词往往具有量的属性,存在与需求呈现不平衡的状态时,言者在表达量时就会带有自我的主观性。

我们发现“这么些|那么些”表达主观性无论从哪种角度解释都与言者的认知紧密相关,可以推断“这么些|那么些”主观性产生的动因是说话人在表述客观概量的同时还要表达自己对这一模糊量的主观情感和态度,因此“这么些|那么些”表主观量的句子句意总是呈现或褒或贬的评判性。沈家煊认为:语词或结构式的主观义都是从客观义虚化而来的,这是语言演变或语义引申的一个共性。[14]396很显然“这么些|那么些”的主观性还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其表主观往往还具有黏着性,在语境的衬托对比下主观量意味才明显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这么些|那么些”所起的强化作用很灵活,并不只是局限于自身,而是服从整个句子大语境的支配。因此“这么些|那么些”表主观量大在语句前后常有数字与之对举,在口语环境中通过轻重音标记,“这么些|那么些”前加疑问反问词“哪里”“何以”“怎么”“哪来”使句式语气增强。“这么些|那么些”的主观性表达常需得到句类及语境的辅助。

四、结 语

本文以近代产生的三音节结构“这么些”“那么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二者单独做句法成分和构成体词性格式做句法成分进行描写分析,发现:“这么些|那么些”在句中常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性,表概量时往往带有主观量大倾向,带有言者的主观评价。“这么些|那么些”具有表量的主观性原因与说话人的认知相关。通过分析我们将这种主观性出现的原因归纳为:言者的注意点、言者的视角以及客观存在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三种。探究得出“这么些”“那么些”表示主观量仍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常需借助疑问反问句式、语气词及语境中的数量单位对举等的帮助。

猜你喜欢

主观性宾语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用法精练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话语标记“真是的”主观性及其等级
宾语从句及练习
从整一手法窥探外国喜剧艺术的主观性
对立与存在
花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