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财会管理创新研究及应对措施
2020-01-19冯仲研广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冯仲研 广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发展新经济,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必然要求,但在新经济具体环境下企业应当创新财会管理,充分挖掘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企业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企业平稳高速的运转。
一、新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
(一)信息技术应用广泛
新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前几年兴起的大数据,云计算,到这两年的区块链和5G 技术,无不宣示着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智能时代,而财会管理也慢慢的由最20 世纪80 年代的电算化到ERP 系统,再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等模式。企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和实时性特点,构建内部管理沟通平台等智能化管理措施。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集企业部门之间的甚至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壁垒,增强了彼此的联系性,保证了沟通的畅通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管理水平起决定性作用。[1]
(二)循环式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新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套完整的逻辑思路:从新技术的发展创造新模式,新模式的产生又会促进技术创新汇报,比如物联网技术可以创造智慧生产新模式,3D 打印技术可以产生3D 制造模式,新模式大规模出现后又会催生新业态,比如淘宝,京东在线购物,智能汽车,打车软件,网络文学平台等等,新业态成熟和丰富化后又会成就新产业,新产业又促进新技术的发展,形成一个循环的发展闭环。
二、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财会存在的问题
(一)新经济形势下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企业财会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高效率和高质量,但如果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那么财务人员就会被较多的基础数据处理工作所缠身,信息不能在企业内部得到较快的传递,准确性和可靠性值得怀疑。在人工智能出现前,会计人员如果将凭证,资料进行归档,会占大量的储存空间和整理时间,耗费人力和物力,但人工智能技术出现后,一个信息云平台就能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将海量数据存放在云平台上,既节约了文件归档空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信息化后的财会管理比传统的财会管理更及时,可以在风险发生前就会及时进行防控,比如提前掌握市场的动向,针对市场的反应及时调整经营计划和方案,提前掌握产品研发的信息,就可以对研发的产品进行投入产出比的分析。
(二)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新型经济时代下,企业的发展和外部经营环境瞬息万变,知识经济的到来出现了企业再造学习型组织新思想。如果想紧跟时代的步伐,企业的工作人员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综合现代化管理思想,做一个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财务人。[2]
在海尔公司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原来在企业从事财务的人员由1800 人慢慢减少到200 人,基础的财务会计人员被大量的削减。这些被削减的财务人员大多是因为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只能做最基础的财务核算或者从事一些可被替代的工作,而不具备竞争力的技能和广博的知识水平。其次,财会管理工作其他工作存在本质差异,近些年来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财务人员的流动性攀升,制约财务工作团队的稳定性和内部发展的平衡性。为了应对新经济形势下的企业快速发展,必须选择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财务人员。[3]
(三)财会部门难以与其他部门协调沟通
财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因为涉及的部门和人员非常多,所以财务工作经常需要在跨部门之间开展。而现实中,许多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非常差,经常出现各自为政,缺乏沟通的现象,最常见的表现为财务人员不懂业务部门的事情,业务部门也不理解财务部门的工作,两者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和融合。在业务部门发生疏漏时,再进行财务核算纠正也只是事后的亡羊补牢,就连财务分析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势的一份报告。企业必须尽早认识到跨部门工作的重要性,鼓励财务部门主动与生产部门,市场部门等部门相互沟通协调,加强之间的合作。
(四)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合法合规,平稳发展的重要监督体制。为了保持财会管理的合法合规性,不仅由财会管理人员要“秉公执法”,更加需要各个层级,各个部门相互配合,自觉约束自身,而不只是依赖于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为企业的财会管理工作留下隐患。
三、企业财会管理的创新途径
(一)充分挖掘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基础工作效率
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动企业的财会管理模式也越来越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到现在的RPA(Robotic Processing Automation)智能财务机器人,到未来可能实现的全自动化财会管理时代,每一阶段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与广泛应用。在不远的将来,财务人员可能只需花10%时间在原先的业务处理上,而大量的基础工作将由智能化的财务系统来替代,让财务管理人员抽身于重复性工作,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企业分析和战略支持上,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在此基础上,企业将不断根据新技术对财务硬件和软件进行改进和升级,比如通过云视频会议,在线财务核对,远程操控等等,让其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为财会管理工作提高必要的支持,保障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都由智能财务系统进行操作,企业的财务人员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增强自身的素质,从对财务的基础管理转变为“策略家”或者“规划家”。
未来的财务人员应具备战略视角或者业务思维,例如在资源整合方面,可以围绕企业的价值评估战略方案,具有全盘思想,根据行业未来的方向,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在绩效评价方面,根据公司的业绩表现,评价公司的一个发展状况,给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风险控制方面,运用风险矩阵模型分析的方式,科学应用管理投融资以及企业资本运作决策会计,为了控制企业的投资风险,需要辅助战略部门制定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方案;经常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看看业务伙伴那里发生了什么,财务部门可以提前什么资金安排,与业务部门协调作战,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其次,企业可以鼓励或者安排财务人员参加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帮助财务人员与企业共成长,为企业培养出全方位视野,多文化形势,较好的商务谈判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实现跨部门沟通,加强企业内部协调性
2007 年华为启动了IFS 财经变革,实施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任正非提出“没有项目经营管理的财务人员不能成为CFO,而一个称职的CFO 应该随时可以接任CEO”。这句话说明作为一个合格的财务人员必须要学会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并且融会贯通。财务人员并不需要去做其他部门的事情,只不过是通过与企业内其他部门沟通后明白每一项业务的风险点在哪里,如何去进行防范,比如业务部门的人员通过实时了解财务方面的相关数据,从而制定出更科学的生产以及销售计划,财务部门根据业务部门提供的数据或者信息,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业务部门运行中的问题,提供实时支持,从而两者都有利于进一步为企业构建出更为优质的经济利益。
四、结语
在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开始发生转型,相应财会管理工作内容也会发生巨大的转变。企业应当针对财务工作的问题,积极找出解决方案,培养出综合素质的财务人员,只有理解新经济发展的特点,顺应发展的潮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