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造型元素的文化内涵及对外传播的构想

2020-01-19张世慈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国画绘画传统

张世慈

(安徽师范大学 皖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中国画以独特的形式向大众展现出中国人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不同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艺术,展示了中国文化。在绘画过程中,通过将具体看到的事物景象、所要表达的情感,利用蕴含的理念及事物的象征意义等因素综合完成的国画,给人以视觉的冲击,让人印象深刻,体现了丰富的文化情态,也完美诠释了中国画具有传统继承的意义。

中国画之所以能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以自身特有的文化艺术形态源远流长,主要是因为其绘画过程中以中国独有的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为基础,用可以展现出不同作用的材料绘画出来中国画。在中国历史长河的长期积淀,使传统的中国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通过简单模仿或者通过作品表面来进行创作,而是通过文学理念传达方式来表现作者创作的事物在心中的具体形象,作者通过将主观的意念和情感与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相结合,让艺术家对作品表达的情感真实性和对中国画的理解透彻性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作者的绘画方法被称之为意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方面是为众多学者所接受的,而意象思维的产生也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时间积累和不断探索发现总结的。

一、中国画的文化底蕴

中国画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中国民族自身存在的;二是通过外部文化学习借鉴的。在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思想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底线,并且是成为统治者衡量中国绘画艺术内涵的标准。同时中国画的进步也与道家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在传统绘画艺术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两者相辅相成,通过绘画的方式完美表达出两者辩证的思维特点。

黄老学说自汉初以后不仅在坊间广为流传,在绘画方面对创作者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创作者将道家的辩证观点自然地通过自身的绘画作品展现出来,主要代表作品有汉石刻、画像石、画像砖等艺术品,魏晋时期的道家思想对百姓影响最为深刻,人们生活都以“正始之音”为追求,崇尚老子庄子无为的思想,要求在绘画中以神、骨、气、韵为核心进行创作,之后南齐谢赫提出了通俗易懂、具有完善体系和理论的“六法论”之说,而正是这一理论,成为当时中国画发展的新境界,并且一直被人们应用在绘画作品中。

隋唐时期虽出现三教合流的局面,但画者多将老子、庄子理论充分地用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例如,“映阴阳陶蒸,万象错步,玄化之言,神上独连……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等,对道教思想更为偏向的莫过于范宽、郭熙、武宗元、李公麟等人,代表作品是《朝元仙杖图》,受道教影响颇深的绘画作品还有元代的永乐宫壁画等,同时在历史发展中我国近代的一些画家也将道家思想融合到自己的绘画作品中,例如,齐白石、黄宾虹等绘画大师。

中国最早在汉代初期就和西域、欧洲等进行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我国在将特有的丝绸和汉文化与他族进行交流的同时,将国外的独有的文化艺术引进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艺术,通过佛教艺术与当时中国汉文化的相互传播交流,逐渐演变成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艺术。魏晋时期,佛教艺术主要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来传播,当时佛教艺术内容主要展现的佛教苦于修行的故事,其发展历程通过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可以亲身感受到,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争论不断,使得佛教艺术逐渐发展到百姓生活中间,其使用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其中莫高窟畔将近一半唐代壁画的绘画风格、绘画方式,比起魏晋时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也体现出唐代画家在人物画方面有很深的文化造诣,同时这些唐代人物壁画直至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另外,在引进的国外文化中,基督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也为之深远,从明朝开始,随着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可以和更多国家交流沟通。

二、中国画元素的特征

1.中国画元素的思想特征

中国画与古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创作者的思维和情感表现媒介,其韵味悠长,这一特征唯独中国绘画具备。中国画也借助这一特征体现了独特的美感。中国传统画作更多的是体现作品的意境,很好地修饰了作品,尤其是传统的山水风景画,将意境这一特征应用得恰到好处,借助山水画体现古代思想家、哲学家的学派思想,比如,以老子为代表人物的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其画作更多的是体现清雅质朴的特征,对艳丽的色彩和繁琐的笔触没有要求,用黑白两种颜色展现整个作品的思想理念,不仅不会觉得单调,更多的是通过色彩浓度的过度,在虚与实之间展现作品。

除此之外,中国画的另一个特征就是“神”,这类画作对主题事物的神态有更多的要求,通过画作将花鸟鱼虫这类场景画中的普通事物,换一种神态表现形式,让其展现得生动活泼,将这类事物赋予人的思维来进行创作[1]。比如,在国画中应用最多的梅兰竹菊,创作者在绘画过程中不仅仅针对事物本身,更多的是要表现梅花的凌寒独立、自强不息,兰花的高洁、典雅,竹子的顶天立地、清雅脱俗,菊花的高尚坚强、桀骜不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郑板桥,其一生钟爱画竹子,也是对竹子品质和精神的一种崇尚。

2.中国画元素的主题特征

中国画元素得以体现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造型,通常情况下,线造型以及意向造型是中国画元素的两大造型。比如,传统的中国画创作主题一般是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从中也看出中国画的创作主题元素较为丰富,创作者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加入主题事物中,表现作品的神韵。因此,后人可以通过作品观赏感受创作者的心境和意识,通过画作中的笔触和线条并不能具象地表现事物,呈现的更多的是抽象的表达。意向表达同样如此,将主题事物与创作者意识融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中国画元素。

3.中国画的笔墨特征

纸和笔墨共同赋予了中国画生命,传统的中国画大多是水墨画,画作主题一般包括人物和景物,景物中又以山水、花鸟等为主。因此,要求创作者在绘画过程中更加合理地应用章法,用墨和调色与其他国画有所不同:比如,章法就是形象艺术规律及画家作画的立意安排布局,强调的是主题事物与作者意识是否融洽,这已经不仅关乎审美需求,而是通过点、线、面活灵活现地展现主题。同时,表现手法也各有不同。又比如,在国画中常见的笔墨泼洒手法,在虚与实之间构成画作主题,并成为中国画的一大特色。

4.中国画的构图特征

中国画对作品的构图有很大要求,受传统思想约束,创作者在绘画过程中非常重视布局。比如,作品的构图会考虑主次关系、虚实关系、开合关系、呼应关系等。此外,传统国画中,会将字里行间的留白处,当作实画一样布置安排,虽无着墨,亦为整体布局谋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国画的表现手法之一,通过这种绘画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丰富了画面内容。

5.中国画的人文性特征

中国画体现的文化内涵具有人文性特征,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的文化为很多国画创作者提供灵感,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体现在这些创作者的作品中,比如,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就对传统国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具备很多的人文内涵,同时统一了人们的审美标准。比如,1941年我国创作了首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上映之后获得了各界好评,在其他国家也享有盛誉,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就采用了我国传统国画的表现手法来构造,将线造型应用得恰到好处。这种手法可以应用于整个动漫行业的人物构造和场景描绘,人物和场景描绘都可以通过线造型来完成,同时处理好疏密和虚实的关系,协调整个作品的开合关系,借助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让动漫作品更具艺术性,尤其是在体现人物神态和场景布局方面,会增加层次感,更好地展现作品魅力。比如,根据中国民间谚语改编的《三个和尚》这部动画片,大幅度应用了线造型,在人物神态方面采用意向造型[2]。《大闹天宫》这部动画片中仙女的人物塑造创作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飞天》中仙女形象,而这部动画片最终取得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创作题材是国学中的经典内容,同时在片中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结合,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三、现代化传播方式与科技创新相互融合

为了更好地将中国画文化在社会广泛传播,需要将传统中国画文化与现代创新的设计理念相融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方式进行传播,让中国画文化为人们所熟知,进而深入人心,主要是通过以下两方面方法:

中国画元素最大程度融入到现代设计的作品中。中国画元素完全可以应用到现代的一些产品包装设计或者平面广告设计中,例如,茶具、扇子、瓷器,以及礼服等这些包装上运用得较为广泛,这样不仅产品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很好地宣传了传统中国画文化,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过发现产品与中国画一些元素的匹配程度,通过对比观察,将更合适的元素融入设计作品中,让作品增加了文化内涵,也随之发扬了传统的中国画文化。

通过多媒体展示、微信公众号、建立网站、报纸等多种方式进行中国画的宣传,由于现在电子媒介宣传的方式为人们所喜爱,所以,可以成为传播中国画的首选方式,就像可以通过创作含有中国画元素的动画片,对儿童进行文化熏陶,水墨动画片的制作让我国动画水平向前迈了一大步,水墨动画片不同于以往的动画,有明显的人物轮廓,其代表作是1961年制作的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这幅作品的上映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成功的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画也可以通过先进的电子科技直接为观众呈现完美的画面。例如,我国在世博会上制作的电子版《清明上河图》,其以动态的方式展现出图画中的人物造型,震惊了观众,即使演出结束,也让人回味无穷。

四、以多样化的方式将中国画文化传播出去

要充分认识其他国家是怎样理解传统的中国画文化,清楚了解和把握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正确引领人们欣赏中国画,在国际范围内对中国画文化进行广泛传播。中西方在绘画方面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绘画注重神似,通常以主观的感受来进行创作。而西方人则比较客观,创作过程中要求做到具体形象就可以了,但这并不代表西方人完全会抗拒中国画文化,只要传播者切合实际,清楚自己所接触的西方人心理变化,以积极正确的方式指引西方人来接受中国画文化。

传播者在传播传统中国画文化时,要通过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文化熏陶,让西方人深入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中国画文化艺术。就像西方的传教士在向世界各国传播西方文化时,可以做到一字不落,尽心尽力,甚至是对于个人也倾囊相授,只为自己国家的文化传播出去。我们也可以将这种方法完全应用到实践推广中,在传播传统中国画文化的过程中避免做到以点代面,或者简单地向西方人介绍中国画,要探讨出适合传播中国画文化的体系,将中国画最核心的部分做出明显标注,用真诚的态度和耐心将中国画文化的精髓传播给外国人,进而使中国画在世界范围内为人们所熟知。

另外,还可以将中国画文化融入到中国的一些国际品牌宣传中,进行文化传播,如韩国的一些国际品牌,在其产品的包装设计,广告宣传设计方面都使用了较多具有韩国特色的文化理念。同样,中国在进行国际品牌宣传时也可以使用较多的含有中国画文化的元素进行产品宣传,改变以国际化风格为主的设计理念,让设计的产品更为独特,蕴含丰富的传统中国文化内涵,提高产品的艺术价值,提升产品知名度,同时,也可以很好地传播了传统中国画文化,实现企业和中国画文化共赢。最能完美体现中国画文化的广告是我国电视台在国外播放的形象广告,该广告以水墨方式为基调,由一滴墨不断变幻出高山、大海,由金鱼变幻成仙鹤,由飞龙变幻出长城、太极、高铁、鸟巢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形象,不仅全方位展现了品牌的魅力,同时,也让世界人民更近距离地感受到传统中国画文化,这一广告设计最终获得了纽约广告节金奖,证实中国文化还是可以被外国人理解接受的,也明显反映出、体现出将中国画元素运用到国际品牌传播中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五、结语

中国画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应积极学习、传播中国画文化,明白中国画文化的精髓,建立良好的中国画文化学习氛围,用实际行动在学校及社会传播中国画文化,合理巧妙地将中国画元素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

猜你喜欢

中国画绘画传统
中国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