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博场域中“沉默的螺旋”现象探究
2020-01-19李晓滨
李晓滨
(闽江学院 宣传部,福建 福州 350100)
1 “沉默的螺旋”在高校微博空间中的存在
据《2018校园微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高校官方及学校相关部门的官方微博共计8 541个,年阅读量高达312亿,大学生微博用户超过3 200万。大学生是微博中高渗透率群体,全时段在线,兼具高发博量与高阅读量。但大学生处于心理变动期,容易被冗杂的信息裹挟,最终被误导、被操控、成为无意识发出反对声音的一分子。“沉默的螺旋”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者不得不面对的微博场域困局。
“沉默的螺旋”是指当人们在表达时,如发现自己的观点被多数人赞同,就会更积极地参与表达;相反,如果表达前发现己方观点发声微弱,则多会保持沉默。一方的“沉默”会导致“优势”意见愈发强大,这种强大又会引发更多“异见者”保持沉默,循环往复,公共舆论场域就会形成“一方越愈发大声疾呼,而另一方愈发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的局面。[1]
部分研究者认为基于网络表达的“匿名性、零门槛、民主化、低管控”的特性,“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时代不再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但另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技术的革新与表达方式的变化只改变了“沉默的螺旋”具体作用机制。“沉默的螺旋”三大假设前提——个人被孤立的恐惧、群体压力和意见领袖的打造依然存在。
2 微博场域中“沉默的螺旋”现象依然存在的依据
2.1 孤立恐惧动机
新媒体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和思维模式,给了人们更丰富的交流机会。而人们对交流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基于对被孤立的恐惧。
微博作为公开化的蛛网式社交网络,并不全然是陌生人社交。微博账号实名制、发布的图片、视频、微故事记录、定位,与志同道合的网友或群体长期的交流互动中,都会透露出部分真实信息和个人性格。这显然已消解了“网络传播”的匿名性,而相对封闭的高校网络空间,身份指向性更明确。
一旦被熟人发现了这块私密园地后,大多数人就丧失了自由表达的勇气;同时如果个人在虚拟空间里体会到朋友情谊和集体归属感,为了不被已产生粘性的网络集体排斥,他的表达会更趋向于这个虚拟集体。这时候他不再是代表一个纯粹“野生”的个体发言,更像是一个意见共同体的小小发声口。
2.2 群体压力冲突
社会关系中从互动频率、感情深度、亲密程度、相互回报这四个维度来定义强弱关系。微博社交多以“弱关系为主、强关系为辅”[2]的模式运作,强连接的亲人、老师、同学大多被微信收纳。学生开辟微博阵地,一方面为寻求私密的表达空间,另一方面,因兴趣结成新的网络社群。微博上的表达既会面对网络群体压力,也可能遭遇现实人群的诘问。高校微博场域线上线下的联动具有即时性,一旦发生重大公共事件,符合大多数人固有价值观念的观点会占据高点,而反对者在发表言论时会更加谨慎。
如今的高校正负面消息多是率先在微博发酵。在半开放的高校微博场域中,以学生或是冠以“学生”之名的言论,往往能以群体之力掀起舆论之波,掌握舆论的主动权。而官方在舆情涌动的局面下会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应对,于是缺乏舆论应对技巧的学校官方容易沦为舆论的被动方。
这个过程多验证了邹振东的舆论“弱传播”[3]理论:生活中的强势群体,常常是舆论中的弱势群体。舆论的天平,天然向弱势群体倾斜,这是舆论的“自由倾斜定律”。学校官方作为现实中的强者,一旦与学生这一“弱势群体”隔绝,就容易失去了学生的支持与舆论的同盟力量。而学生在群体压力下则是天然地亲近弱势群体的诉求,同时避免站在大多数学生的对立面。
2.3 传播生态失衡依然存在
网络传播环境并没能有效地保持传播生态平衡。良性的传播生态应该是“多元、竞争和制衡”的,事件中各派别的意见能得到充分且均衡的表达及传播。而在众声喧嚣的自媒体时代,处于优势地位的意见抢先得到公开表达及大面积的传播,它的优势效应会随之被扩大。
在高校微博场域中,每个个体皆有自由表达的权利,看似达到了传播生态的平衡,但输出者的受众范围差异很大。一方面,高校拥有官方优势,受众广,公信力高;另一方面,如今高校学子大多是网络时代下成长起来的“95后”,他们思想活跃,追求个性,熟悉网络语言,热衷于担当各种意见领袖。一旦高校微博有爆点话题,他们蜂拥而上,微博场域被群体情绪裹挟,观点单极化,舆论走偏。场域外的人群也被同一种声音点燃,以看客的身份为这一事件添加更多的谈资。
这两个方向的传播生态,一方面是官方主动过滤引导大众舆论,使小部分异见声势渐微;另一方面是个体舆情率先发酵,并在道德虚空、学生利益等敏感问题上引发全社会关注讨论,声势浩大的舆论洪水淹没官方的声明辩解。两者都是现在高校微博舆论场域中典型的传播生态失衡现象。这也是“沉默的螺旋”依然在高校舆论圈里大行其道的集中表现。
3 破解“沉默的螺旋”的路径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舆论的形成不是基于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更多是人们内心的孤独恐惧在“意见气候”的压力影响下,被迫趋同优势意见的非合理过程。在高校的背景下,“意见气候”的压力更加凸显。在网络传播时代,微博表达的“匿名、离散、碎片、便捷特性”容易引发非理性的公开讨论,这种意见气候在各个群体的情感结构、刻板印象以及集体记忆的共同作用下, 常常引发习惯性质疑,群体内成员的观点和意见不断趋于强化,最终可能导致“群体极化”[4]现象。
高校官方要在微博舆论场域中抓取更为真实多元的意见和观点,就要多角度地破解“沉默的螺旋”效应,有效降低其负面影响。
3.1 适度营造“观点的自由场域”
高校官方常因其不接地气的形象和匠气的发言在微博场域里处于一个劣势位置。官博推文评论同质化过高,一旦出现质疑声音,大多选择删帖和私下回应。学生有问题宁可保持沉默,也不会第一时间到官博寻求真实信息的回应。
因此高校应努力打通多条渠道来引导原先被“沉默”的学生点赞或发声。只有营造相对自由的言论环境,建立自由的“观点竞争”场域,才能诱导不同立场的学生发声,从而对比测试不同立场下观点市场的意见反馈,客观评估学生民意的倾向性。
在公共热点问题上,高校官方媒体要尽力打破“一种声音”“一元观点”的垄断,形成相对克制又理性的“观点互通场域”,积极引导多种声音交流沟通。
3.2 搭建平等交流对话的沟通平台
当公开的意见环境逐渐开放、平衡和多元时,不同意见可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并通过多方意见之间的碰撞与制衡,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群体极化”效应。
高校主体应扮演中立的“仲裁者”角色,允许并鼓励各类意见发声。如果一味地坚持官方观点,不仅会滋生更多的“异见者”,也会使更多人保持沉默,或转移表达主阵地从而逃避官方舆论压制。这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主流意见过分强势,微博舆论场上观点单一,不同观点持有者转入地下。二是官方丧失中间者的身份,被弱势声音断定为“强势意见”的支持者,拒绝在官方舆论场域中继续发声,高校也失去听取不同意见的有效渠道。
同时,高校内部建立有效的舆论应对的规章制度,以舆情监测与预防为主。降低极端言论的发生几率;定期开展网络“听证会”,制定发言规则,维护发言秩序,创造一个良性、可持续的网上公共平台,邀请立场不同、观点不一的多方主体加入,打破不同观点的壁垒。打造公开自由的网络公共意见场域,促进交流,从而达成群体协商、意见理性,最终降低群体极化效应。
3.3 打造立场坚定的“意见领袖”队伍
在信息爆炸、资讯过载的时代,受众很难从“众声喧哗”中抓取自身所需的信息,因此公信力高的意见领袖就有了生存的市场与空间。高校的教育环境更是需要立场坚定、公信力高、拥趸者众的“意见领袖”。
在小舆情中,他们是观点输出者,丰富网络观点,协助决策层了解真实的民意。一旦发生重大舆情事件,及时站出来表达客观立场、理性的观点去引导自己的追随者,疏通舆论洪流,为高校官方腾出足够的应对时间。并在官方声明后,从各个角度分析其利弊,引导追随者去理性思考、客观看待、合理表达,共同去维持一个有序、稳健的网络意见场域。
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充当“意见领袖”这一重要角色,他们承担着传播信息和过滤信息的主要作用。这支队伍一方面要平易近人融入学生内部,同时要塑造并维持一个与“95后”思维不脱节的正面形象。他们是最广泛最有效的“意见领袖”。他们既要有丰富的知识素养,能客观科学地理解、过滤和加工多方信息,更需要在观点交锋的关键时刻,勇于发声,善于发声,有效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从最细微处引领网络舆论导向。
因此,应该由学校牵头打造一支由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意见领袖”队伍,根据个人特点去打造个性鲜明的校园“大V”,并加强他们个性化微博、思政课红人教师、多形式线上思政课等网络新媒体建设,牢牢掌握话语权,从而有效引导思想舆论。
4 结语
综上,对于高校微博场域中的学生民意不能以忽略和封堵为解决方式,因为弥漫在微博上的民意某种程度也起到了校园矛盾“减压阀”的作用,忽略、封堵甚至是打压的解决方式只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加剧学生与学校间的对立,积累不满情绪。只有打造并维护相对自由多元的微博意见场域,并组建自己的强有力的“意见领袖”队伍,才能在广泛而充分地了解学生普遍意见的同时,疏解对立情绪,引导积极正面的网络舆论,网络意见对学校层面的决策才真正地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