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自贸区背景下跨文化人才培养探析

2020-01-19肖本红

关键词:跨文化云南人才

肖本红

(云南师范大学 泛亚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和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机遇,互利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云南是面向东南亚、南亚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区位意义。自贸区建设则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文化发展交流的需要。2019年8月2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简称云南自贸区。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1],云南自贸区包括昆明、红河、德宏三个片区,总面积119.86平方公里。其中昆明片区76平方公里,位于昆明主城区,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互联互通枢纽、信息物流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红河片区位于红河州河口县,与越南相连,面积14.12平方公里,打造面向东盟的加工制造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中越经济走廊创新合作示范区;德宏片区位于德宏州瑞丽市,与缅甸相连,面积29.74平方公里,打造沿边开放先行区、中缅经济走廊的门户枢纽。2019年8月30日,自贸区挂牌仪式在昆明、红河、德宏3个片区同步举行[2],标志着云南自贸区建设的正式启动。云南自贸区建设是云南成为辐射东南亚、南亚的有效措施,是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突破口,是促进经贸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推力。云南自贸区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其中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云南地理位置的特点与自贸区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本文主要阐述在自贸区背景下跨文化人才的培养路径。

1 跨文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人才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资源和智力支撑,习近平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3]。在国际贸易中,因文化背景不同导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例子比比皆是。云南自贸区作为打造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辐射中心的重要切入点,所辐射国家的社会环境、宗教信仰、价值观、语言文字、消费习惯、审美观念、时间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较大,不同的思维方式、管理理念,使得文化冲突在所难免,使国际商务过程变得错综复杂。为了减少文化冲突,有效降低国际商务成本,跨国公司投资时往往需要将本国的文化、目标市场国的文化、企业的文化三者有机融合,才能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云南自贸区建设中的人才需求又有其特殊之处。云南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或族群有苗、瑶、傣、哈尼、景颇、傈僳、拉祜、佤、彝、壮、布依、怒、阿昌、独龙、布朗、德昂等16个。[4]跨境民族中,苗、瑶、哈尼、拉祜、佤等民族主体在中国,境内人口数量明显多于境外。傣族、景颇等民族主体在国外,境外人口数量多于境内,特别是傣族,在缅甸、老挝、越南、泰国、印度等国都有广泛分布,全球的总人口已近7 000万,在泰国和老挝被称为泰族,在缅甸称为掸族。有些民族境内外人口数量差别不大,如傈僳族,2010年中国境内傈僳族人口约为70万,而缅甸傈僳族人口约为50万。少数民族跨境分布的情况在自贸区也较为明显。如自贸区所在的红河州,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红河州总人口有450.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8%,有哈尼、彝、苗、傣、壮、汉、瑶、布依、拉祜、布朗等10个与越南的跨境民族。2011年边境一线人口为187 280人,其中跨境少数民族人口164 271人,占87.71%。[5]再如,自贸区所在的德宏州,州内的傣、景颇、阿昌、德昂、傈僳等5个世居少数民族均为跨境民族,占云南跨境民族总数的31.25%。[6]

因此,如何培育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特色人才——这些人才既熟悉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文化,又熟悉不同民族(族群)的文化,能够实现多元文化的互识、互利,已然成为云南自贸区建设亟需解决的课题。

2 跨文化人才需具备的素质

2.1 具备扎实的跨文化专业知识

这是跨文化人才需具备的最基本素质。虽然与云南自贸区接壤的国家只有越南和缅甸,但自贸区是开放的前沿和窗口,辐射东南亚、南亚等十多个国家。这些国家宗教复杂、民族众多,文化的种类和差异也较大,尤其是异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云南周边东南亚、南亚地区,是世界民族博物馆,拥有上百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明。一家跨国公司的员工可能来自不同国家、民族,产品销售的目的国则更多。因此,对跨文化人才的专业要求较高,无论广度和深度都与国内其他的自贸区、试验区不同,要求跨文化人才懂得贸易国的宗教文化、民族习俗、社会文化等。

2.2 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国际贸易服务人才的必备条件,除专业知识外,跨文化人才还应具备相关的国际贸易基本知识,如熟悉贸易国之间的商务信息、贸易政策、经济结构,以及基本的国际关系,国际间交易、支付、运输、结算等,国际壁垒、国际劳务、国际公法、本国及投资目的国的基本国情、贸易的基本政策、相关的法律等。有一定的风险评估能力,对贸易往来国的营商环境有全局性的了解和客观的度量。只有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才能更好地取长补短、合作共赢,也才能更好地进行市场预测和风险控制。

2.3 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知行合一,跨文化人才应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国际贸易结合起来,将专业知识熟练转化为经营管理能力,将国家相关的政策落到实处。跨文化经营管理不是简单的文化融合或本土化,一定要结合实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适合企业自己的文化体系。主要包括:进行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计和运作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及激励体系设计能力、企业文化构建能力、运用国际商务技巧进行沟通协调的能力、国际营销及谈判能力等。

2.4 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

云南自贸区因地缘关系,与东南亚、南亚地区往来较为紧密。东南亚地区共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11个国家,南亚有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7个国家。东南亚、南亚地区政治体制具有多样性,有联邦制、议会共和制(或议会民主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内阁制(或总统共和制),政局与政治关系复杂。国际贸易中有合作也有竞争,甚至有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在贸易的掩护下进行价值文化输入、宗教势力渗透、政治斗争输入、间谍活动等。“云南边境地区基督教与境外联系比较紧密,有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人士还曾接受过境外资助,甚至受境外控制。”[7]因此,跨文化人才不仅要熟悉各国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还需要对各国政治形势有一定了解,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要时刻增强政治的敏锐性,谨防境外宗教渗透,加强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

2.5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国际贸易中存在着种种机遇与诱惑,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不但要严格信守“守法、诚信、公平、敬业、服务”的商业道德基本准则,还要有“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胸怀;既要履行东道国的社会责任,也履行对投资国的义务和承诺;既要体现个人修养,也要展现我国的国家形象。

3 云南跨文化人才培养现状

3.1 人才储备现状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二是人才发展不平衡,全省16个市(州)中,60%人才集中在昆明地区,且多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单位,中小企业等相对不足,高端人才缺口大。

3.2 人才政策与留人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云南“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各种人才引进政策相继提出,但人才发展整个社会大环境动能不足。云南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云南省园区人才支持行动计划》[8],但主要是对包括自贸区在内的云南各园区引进人才的概括性规定,对人才的类别、引进、使用等规定未涉及,对跨文化人才的培养重视稍显不够。

3.3 高校培养不足

一是高校课程欠缺高度统筹。目前,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均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且云南大学还设有国际关系学院、民族与社会学院,设有民族学国家一级学科,可以说云南本土具有一定的跨文化师资力量与人才储备,但这些高校资源与专业设置彼此各自独立,也各有侧重,没能充分形成合力,需要统筹规划。二是无区域特色。云南本土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全国其他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主要传授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对东南亚、南亚的国情与文化有所体现,但体现不足且综合性不强,与本地发展现状相结合的更是少之又少。三是目前云南高校的教学模式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到国际贸易型企业开展实践教学较少,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没有充分地学以致用。

3.4 市场需求与人才供应对接不到位

一是目前云南本土学校对联合培养不够重视,大部分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对外贸易等专业分布在大专院校,培养要求较低,且大部分与东部地区公司合作,提供劳务输出。二是企业引进人才吸引力不足,由于本土发展速度相对慢于东部沿海,市场发展空间有限,薪酬待遇较低,难以吸引较为高级的实战型人才。三是自主培养能力不足,除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大部分中小微企业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人才的培养。

4 跨文化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4.1 强化顶层设计,重视人才环境的创设

一是优化人才引进政策,贯彻落实国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精神,云南自贸区建设的规划部门要科学合理研究,加快制定人才战略。不仅要对住房、配偶就业、子女求学等问题加以重视和大力解决,还要大力气改善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等。同时要优化营商环境,在科研资金扶持、税收减免、工作条件、工作方式、医疗、教育等方面向跨文化人才倾斜,培育留得住人才的“土壤”,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智力保障作用。二是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优化激励机制,实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薪酬、政策保障等一系列措施,明确责任部门、时间任务、考核评价等,有计划分步骤实行。事业聚才、服务聚才、适当的待遇聚才,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圈”,让跨文化人才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4.2 利用高校资源,加强自主培养

一是课程体系需按需开设,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根据云南自贸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分层次、按类别开展以技能、理论等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促进所需人才的多方位学习、多渠道成长。二是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鼓励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参与自贸区建设课题研究、实地考察和实践,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鼓励其科研创新。另一方面产学结合,聘请校外专家,共建实习基地。依托本土高校相关学科的发展重点,邀请校外技术专家、优秀企业骨干成为高校特聘教师,整合云南高校与企业资源,实现资源互补。三是强化教学体系,完善教学模式。学校教学活动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学形式多元化、内容多样化,让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多投入到实践中,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技能与经验。四是优化课程设置。结合云南经济文化发展和自贸区发展的需要,各特色专业院校可将一些贸易课程增设为必修课程,适当增设地方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如云南师范大学泛亚商学院开设的“东南亚南亚商务概况”,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中感受到实践的乐趣,也能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学校教学实践中,可考虑将国际贸易基础课程、国际关系、跨文化管理、政治素养和职业素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培养为真正的“复合型”跨文化专业人才。

4.3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共享优秀人才资源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大批具有跨文化知识和经验的人才。云南自贸区也可引进国际或国内其他高校、区域、自贸区的跨文化人才,采取灵活多样的柔性政策,弹性使用,软性管理,实现个性服务。引进的同时,也要实施走出去的策略。一是让人才能够实地了解投资国的文化,比如可以增加与东南亚、南亚院校的合作,进行联合培养,形成资源互补,更加快捷、有效地培养跨文化贸易人才。鼓励云南省高校与东南亚、南亚的高校开展交流合作、访问学习,既培养了自身人才,也有利于吸引海归人才。二是学习国内其他自贸区、试验区、工业园区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尽量少走弯路,也便于发现优秀人才,引进更多实用型人才。

4.4 鼓励企业创新,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一是搭建由政府引导牵头,高校、研究院、自贸区、企业积极参与的合作平台,建立“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者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跨文化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行业运行实训和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一体化培训”。二是成立联合研究机构,定期开展研讨会,制定专项应用型研究课题,依靠整体合力和资源优势,加强跨文化管理的前瞻性和针对性研究。省属企业应依托大项目开发建设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以及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等,构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更多跨文化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三是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推进专业课程设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四是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企业为师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锻炼机会,高校也应积极接纳企业的短期学习、提供咨询服务。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创设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校企合作平台,提供实习基地,提升跨文化人才的整体水平。

4.5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建立跨文化人才智囊库

一是人力资源部门应依托云南特有的民族文化、地缘优势,根据不同的投资目标国或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建立分类分专业的人才智囊库,鼓励人才加入智囊库,增强跨文化人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云南与东南沿海相比,具有经济文化与地缘劣势,因此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按专业领域、特色等分类,建立云端人才资源储备库,吸纳海内外优秀人才。还应定期开展云端学术交流、线下讲座论坛、线上线下课程等,促进跨文化人才跨区域成长、知识跨地域共享。

总之,云南自贸区的建设对促进云南及周边国家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区域一体化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跨文化人才是云南自贸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只有因地制宜,加强规划和引导,采取各种方式建立跨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才能为自贸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云南人才
人才云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