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研究
2020-01-19温海娜
温海娜
(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发展密切相关,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意义。当今社会,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的发展问题,形成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论述。志愿服务是无偿性、公益性的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深刻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参与社会性活动的重要载体。同时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也有利于实现其个人的全面发展。截至 2013 年 11 月底,全国 2 000 多所高校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成为青年志愿者行动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1]。如今,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志愿精神的研究已经取得丰富成果,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深入研究的文献依然很少。本文拟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探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策略。
1 人的全面发展与志愿服务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人的全面发展是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发展的综合概括[2],志愿服务精神是人在追求全面发展过程中对个人素质、社交能力的展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志愿服务精神二者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
1.1 志愿服务精神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崇高追求
志愿服务活动是个人自发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具有强烈的主体意愿,是人的自由行为,实现个人自由与个性的充分发挥,也是主体在自身全面发展过程中的最高目标追求。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且逐渐形成志愿服务精神,是个人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崇高追求。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有超过80%的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是为了锻炼自己,有60%的学生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只有将自己投身于社会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无偿性和公益性特质,是不求回报地通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贡献力量,是个人在社会中奉献自己的价值,是自身价值的最高升华。人们总是在不断地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自身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包括表面上各种能力技能的提高,还有精神层面上的追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境界也在不断地改变和提高。我们不仅追求生理上的吃饱穿暖,还要讲究吃得健康、活得快乐;我们不仅要追求自身需要的满足,还要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尤其是当代大学生,身上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对于他们锻炼自身能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2 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关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3]进入新时代,人们向往美好,渴望追求更好的生活,是激励人们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奋斗目标的不竭动力。人的全面发展是各方面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人们在努力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相应地,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也会提升。新时代的人民要具有崇高的精神风貌,就需要人们不断地从社会中汲取营养以逐渐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也应该凭借自己的发展成果去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容的最好诠释[4]。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满足,便会追求精神上的更高境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就需要不断培育志愿服务精神,助人为乐,奉献社会。
1.3 人的全面发展与志愿服务精神具有一致的现实诉求
2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对大学生自身有益,对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与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不足、志愿服务方式陈旧单一和体制机制不完善有密切关系。
2.1 对志愿服务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逐渐提高,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志愿活动的重要性,但是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无论是大学生自身还是学校、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都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就大学生自身而言,在市场经济重利轻义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有功利性因素存在, 这就容易使他们忽略志愿服务本身所具有的自愿性、无偿性。如,少数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为了获得“志愿时长”而非纯粹行动[6],不是真正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服务社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更没有把服务活动和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而是单纯地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志愿活动,不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以及展现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素质。
第二,对于高校来说,一些学校对志愿服务重视不够,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只注重活动的形式,而对服务活动的前期准备以及后期取得的效果不闻不问。虽然表面上是开展了活动,志愿者们参与其中,付出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但实质上浪费了教育资源,并没有取得实质的社会效应。目前,就很多高校而言,学生们的志愿活动大多都是在社团里开展的,多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要机构,对于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程度如何、志愿活动取得的效果如何,各个学院是很少关注的,有些学院甚至不把志愿活动作为考核评价学生的指标。一些学校形式主义色彩浓重,只有在“学雷锋月”并且有行政部门的指令许可之后才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种现象与学校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不足与偏差息息相关,学校没有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志愿服务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的交往能力、锻炼其综合素质,更好更快地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从社会上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支持有待加强。首先是政府层面上,没有从理念上将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管理相结合,把二者看作是相互独立分开的事情,这就导致对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不够充分。从近几年我国的立法情况来看,志愿服务体系立法不断健全,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个省市关于志愿服务的法规日趋完善。但是在对法规的宣传和运用上较为薄弱,缺少对志愿者的权益保护。其次是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作用认识不足,甚至有的人把学生们的志愿服务活动看作是形式主义,认为这些活动的开展就是做做样子,对活动取得的影响和成绩不予认可。一些服务机构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缺少理解和支持,不尊重学生们的劳动成果,把他们当作廉价的劳动力,更有甚者利用大学生为自己服务,借助公益之名谋私利,这样既是对志愿者的伤害,也是对志愿精神的亵渎。
2.2 志愿服务的方式与内容需要创新
时代在发展,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需要进行创新,从而将服务活动的方式、内容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只有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为社会所认可的服务活动才能为人们所接受,才能真正地为社会作贡献,从而体现志愿者的社会价值。
第一,从内容上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涉及范围较为广泛,无论是身体上的体力劳动还是精神上的脑力劳动,都是其服务内容。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集中于社区建设、敬老院服务、扶贫助困活动、体育赛事、环保宣传等传统服务方面,并且在双休日和寒暑假期间活动开展较为集中。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应充分展现其自身价值,在服务领域和服务侧重点上面应该体现专业性与技能性,在服务内容上应该尽量与其本专业相结合,这样既可以使自身能力得到锻炼,也可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从目前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上看,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上的侧重点并不明显,缺少专业特色,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上其他组织开展的一般服务活动区别不明显,难以充分发挥出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素质,展现不出自己的优势。
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纠正“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在1961年初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次全党范围的调查研究,对于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制定一套具体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对于改变“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一次有益实践。
第二,从方式上看,在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平台需要拓展,方式方法需要创新。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条件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开展活动。虽然微信、微博、QQ等一些新兴媒介在大学生志愿活动中有所应用,但是利用的还不够充分。根据调查,目前很多高校对于线上的网络志愿服务活动涉及范围较小,线上和线下的服务活动联系不够密切。大多志愿服务活动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线下层面,活动比较单一。在方式载体的运用上,网络媒介应用形式不够新颖和充分,取得的效果不明显。
2.3 志愿服务的体制机制需要健全
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没有系统的管理体制就会大大降低志愿服务的实效性。只有各方面体制机制健全、组织管理协调,志愿服务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第一,从学校方面来看,对于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学校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同时也需要制定一定的激励管理机制来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方面,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还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一些志愿者的付出得不到肯定。虽然说志愿服务是无偿性、公益性的活动,但是在很多活动之中,除了少数的表现优异的志愿者可以获得一些荣誉和鼓励之外,多数志愿者得不到奖励,这样就会打击一些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据调查,在活动经费保障方面,很多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活动的经费严重不足,活动开展得不到有效保障。很多组织通过拉赞助或者成员缴纳会费、活动费的方式来获取资金,由于经费有限,致使很多活动因负担不起费用而被取消,大大减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限制了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对于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较为松散,志愿者队伍的人员更替频繁、流动性较大,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得不到保障。学校缺少统一的组织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随意性较大,志愿服务缺乏专业指导,志愿者们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归属感不强,志愿服务组织的凝聚力不够。同时,学校没有建立全面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志愿者的人员考核、服务评价缺少规范性标准,不利于志愿服务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第二,从社会上看,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缺乏协调沟通,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之间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由于缺乏沟通协调,各组织之间服务活动的分工与合作比较欠缺,服务领域不够清晰。这样就导致很多的服务交叉进行、重复进行,造成服务资源的浪费,也大大降低了服务效率。以高校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为例,各个高校暑期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开展暑期大学生支教项目,有些学校一个暑假就能派出上百支支教志愿服务小队。农村地区固然需要教育资源的充实,但是一时接待过多的服务人员也会给百姓的生活带来困扰。同时,很多服务分队在志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大同小异、千篇一律,这样也会造成服务资源的浪费[7]。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着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志愿服务效果的发挥,只有改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展现志愿服务的价值。
3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优化路径
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新时代社会的一大靓点,这不仅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还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各方面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对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为志愿服务事业提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只有不断优化志愿服务发展的路径,才能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3.1 提高对志愿服务的思想认识
认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无论是大学生个人还是学校、社会都要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深刻挖掘和领会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
第一,就大学生自身而言,要深刻理解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是与志愿者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分不开的。如今一些志愿者在“重利轻义”观念的影响下,参与志愿活动的功利性较强,没有将志愿服务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没有使之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这就需要对志愿者们普及志愿理念,让他们感受志愿精神,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践行服务宗旨,在奉献中感受快乐、在服务中收获担当。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提倡一些彰显奉献精神的文艺作品,融入当代信息元素,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形成参与志愿活动的浓厚氛围,激发学生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第二,从学校上看,学校是学生们接受教育的地方,在大思政背景的影响下,高校志愿活动逐渐成为学生们的“第二课堂”,学校通过实践育人的方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所以高校要从思想上摆脱“功利化”的观念影响,不能让志愿活动流于形式。从前期准备上要对志愿者严格把关,尽量将其所学专业与服务活动相结合,发挥其专业优势;对志愿活动要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指导,在志愿活动中加强监督管理,不能让一些志愿者在活动中滥竽充数;要加强与服务机构的沟通,及时反馈情况,注重加强对志愿者能力素质的锻炼。在活动完成之后,组织者要对活动取得的效果进行总结,对不足之处要吸取教训,再接再厉。同时,学校也要注重志愿服务的品牌建设。一方面在服装、队旗等团队建设上有自己的独特标志;另一方面在服务活动的内容形式上,依托自身教学文化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铸就独特的志愿精神。如西安交通大学的“无止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公益教室”等志愿服务品牌,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使得志愿服务事业得以传承发展,让青年志愿者们接力前行。
第三,从社会上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要想获得良好发展,有赖于全社会的支持。首先政府要将志愿服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理念上体现国家弘扬的主流价值观。同时,在社会管理上要将其与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推进志愿服务法治化管理,树立法治思维,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个省市建立相应规章制度来保障服务活动的顺利进行。调动人力物力,在活动经费、技术指导、相关设施等方面给予支持,做好志愿服务的后勤保障。其次,要提高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认识,做好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让民众深刻体会志愿服务活动的公益性质,加大对志愿精神的推广宣传,让人们真正理解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
3.2 不断创新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新时代的改革创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必然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健康发展提供活力。在挑战和问题面前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始终保持志愿服务的发展活力。
第一,从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上看,要进一步拓宽服务内容,为大学生搭建一个能更加服务社会、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将服务活动内容与专业领域相结合,将服务领域细化。比如,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更多地去参加支教,环境专业的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医学专业的学生参加医疗救助,农学专业的学生参加农村农业知识讲授,等等。在服务对象和领域上,一方面要更加侧重到贫困落后地区、偏远山区进行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项目相结合,发挥学生的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支持大学生参与国际志愿服务,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国际会议的服务和参与国际救助,等等。同时,志愿服务内容要有侧重点,注意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对于有特长的大学生要发挥其自身的优势,给予其更多锻炼自己展示才能的机会。
第二,从志愿服务活动的方式上看,要建立多维立体的服务平台,依据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形态和功能,以及根据社会不同需求和标准建立一个综合的服务体系。要利用网络媒介,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信息化管理,运用网络平台组织开展服务活动,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线下活动方式。例如,目前一些高校组织大学生对贫困偏远地区乡村中小学利用假期进行网上志愿支教活动,通过网络辅导中小学生学习知识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宣传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媒介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志愿服务带来的便利。
3.3 健全完善志愿服务的体制机制
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只有通过不断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才能为志愿服务创造更好的环境,为志愿者提供更好的保障;也只有这样,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充满生机,志愿服务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第一,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权益保障机制。各高校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出台保障政策,明确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量化考核标准。通过考核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情况,对志愿者进行服务等级评定,对表现优异的服务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参与志愿活动的个人予以表扬。同时将志愿情况记录在大学生档案内,为其在今后的升学、就业等方面提供依据。学校也要增加对志愿活动的经费支持,让更多有爱心、想奉献的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提升活动的质量水平,保障志愿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体制。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志愿服务平台。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上要严格把关,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划分服务领域,确定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统一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志愿者的素质和服务质量。学校要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校园精神文明活动的重要内容,从社团管理、学校引导到参与社会实践,都要有专业人员去督促管理,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水平。
第三,从社会上来看,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之间应该加强协调沟通。学校应建立网络交流志愿服务信息系统,设立专门的人员负责高校各服务组织之间、高校与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协调各组织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时间,使志愿服务活动分工明确,避免重复建设服务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同时通过协调也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使志愿活动有序进行。
4 结语
青年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影响社会的未来发展和走向,要把握志愿服务事业的明天,首先要把握好大学生志愿者的培养,这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关键[7]。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志愿服务精神是相互依托、密不可分的。因此,深入分析当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探索新路径,才能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终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