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金课背景下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研究
——以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为例

2020-01-19欧秋耘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文化学习者

欧秋耘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205)

2019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提出,高校要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势,积极应变,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要主动求变,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尤其是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1],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以及文化走出去倡议提出之后,高速发展的国际交流活动对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加。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职责之一就是为社会服务,其中高校的语言类专业,由于其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明确性,能够更快地实现该目标。高校中英语类专业是开设最多的,其中商务英语专业异军突起,截至2019年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已达367所。商务英语专业具备跨学科的特点,是目前最符合新文科大外语概念的专业。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多有和语言与跨文化沟通培养相关的课程,特别是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它重点培养熟悉商务背景,了解特定领域知识,能够通过翻译进行有效沟通,具备两种语言转换能力和跨文化技能,能够担任桥梁作用的未来使者。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实践性要求课程进行改革,将以往重在翻译理论的浅尝即止和技巧的反复操练的教学方法改为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的实践教学型课程,按照建设金课的要求,既保留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又将文化内容有效导入,使学习者真正具备跨文化沟通意识和能力。

一、关于文化、跨文化教学和语言与翻译关系的思考

译界形成共识,翻译者是具备两种语言能力(bilingual)和文化知识(bicultural)的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进行良好的语言沟通需要充分了解文化的内涵。文化定义很多,它集合一个群体、民族或者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等内容。合格译者应该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也知道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往往存在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在翻译时要处理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特别是文化特色上的差异[2]。译者介入之下的跨文化沟通实现的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帮助交流双方达到两种不同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文化因素的转换。翻译的目的是要沟通,翻译的内容只有传播出去才有意义,因此产生将翻译与传播研究结合在一起的翻译传播学,明确翻译的目的是为传播信息和沟通文化而服务。

跨文化语言教学是使用语言作为文化沟通和交流的工具。翻译课程对比两种语言的差异,帮助学习者对语言所承载的历史、地理、艺术、风俗、观点等各方面内容的理解,并且能够把这种理解正确的传递出去。“跨文化语言教学的关键是要把学习者培养成跨文化说话者或中介者,提高跨文化意识,具备多重身份,避免因单一身份而对非本民族文化持模式化态度”[3]。在金课建设的背景下进行课程建设,要求课程具有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4],这样的要求在实践型较强的翻译课程中比较容易做到。但是也要意识到,翻译课堂文化导入并不是件轻易的事情,因为教学实施者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目标语文化是否影响课堂各个角色,如教师或学生的思维方式等。其次,课堂活动的实施是将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部分讲授,还是将文化信息自然导入到课堂环节中,文化因素的植入是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等问题也需要考虑。教学实践表明,文化的习得更多需要依靠学习者主动的学习和思考而不是被动的信息输入。商务翻译的课程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采用何种任务、任务中如何进行有效文化信息的导入,跨文化意识是否能够培养等问题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要研究以上问题,就必须解决学习者对文化信息知识的接受和认可程度的问题。

高校兼具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功能,语言类专业尤其符合国家对外交流人才培养上的定位。2018年英语类专业国家标准提出,将跨文化沟通能力与语言能力和技能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相关课程和实践的设置来处理,特别是翻译这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翻译专业课程学习中,需结合翻译研究热点,即“翻译研究正在变为一种文化研究,翻译实践正在变为一种文化传播(行为)”[5]。翻译课的重点是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也是人们通过对以上文化各方面的认识来帮助理解非母语文化[6]。语言实践表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习得文化的过程,但是语言能力高的人并不一定其跨文化沟通能力就会相应高,因此语言的教学不能仅限于语言能力的提升,还应该包括文化意识、认知和知识的提高,学生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需要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及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翻译融合了语言、文化、百科知识等,教师接触两种语言,其中一种为非母语,要在课堂上导入文化以及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对教师就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他们既要处理材料中隐含的文化内容,又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将这些内容传递给学生。传统的翻译教学注重于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掌握,现在则有必要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文化理解的内容,并且将知识的范围扩大,而现在很多语言学习的课堂,老师选择和学生了解到的往往仅是英国或者美国的文化,这样对翻译和语言学习而言过于片面。

二、对于文化意识、翻译认知和学习方法的调查

商务英语专业国家标准中要求毕业生具备语言能力、商务沟通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其中,后者能力的养成需要通过课堂内外的活动来达到知识传授和文化感悟的作用,因此需培养学生获取理解文化的特有性和普遍性的综合能力,还要考虑文化包容性的问题。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课堂上,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还是主动的学习文化知识参与者,教师传授和讲解的文化知识应该到的深度,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接受程度等问题都需要在课堂活动实施前分析研究,即人才需求分析(need analysis)。它可以对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反推促进作用,也可以更好地凸显人才培养的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翻译课堂中更好地促进翻译理论的了解、翻译实践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行为”意识形成有效联系。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开始,笔者曾在某高校英语类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一共收到206份有效问卷,其中英语专业10人,商务英语专业196人。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语言相关课程的了解程度,在翻译学习中对文化意识培养的理解和认识,对文化知识、翻译学习方面的态度、愿意花费的时间和对文化的态度,对文化内容的自主学习方式和态度,以及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意识和学习兴趣等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仅仅学习翻译技巧并不满意,作为课堂教学引导者的教师有必要在教学内容中加入语言现象中包含或隐含的文化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原文。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与文化直接相关的有《西方神话》《跨文化影视鉴赏》《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圣经文学》等,这类大多为选修课,所占学分有限。实践表明,课堂中对文化知识的教学更多是通过《基础英语》《高级英语》等专业课程授课中涉及到的零星文化内容的讲解或拓展,例如对某一语言现象或词汇等而伴随着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而增添的,教学内容往往缺乏文化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课程建设要达到金课建设的高阶性,即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以及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高级思维的培养[7]。

既然提到翻译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调查关于文化意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意识的认识程度。调查中发现有半数以上学生(58%)认为自己对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主要原因在于信息时代让学生们很容易从各种途径接触到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但学生需要有一定鉴别能力。课堂中可以通过真实语料或者一些原版电影电视剧作为媒介进行文化知识导入,会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需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导入。

其次被调查者中有58.3%的学生认同翻译过程出现错译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于语言和文化的背景知识不完全了解。笔者对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中也发现学生中存在对文化知识的了解以偏概全的现象,例如通过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课程内容的学习,如英国或者美国的国家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有些学生就认为已了解全部的文化背景知识,忽略了英语还存在于其它国家当中。此外,学习的教材往往没有与时俱进,一些出版物上的文化知识已经陈旧,要提高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其基础是对涉及到语言和文化的国别知识有一个普遍性的了解,一个国家的背景知识并不能代替全部英语国家的知识,一个国家某个时段的知识也不一定适用于该国发展全部时段。

意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文化方面的技能如何培养,一直是教学实施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人才需求调查中,仅有23.87%学习者认为最欠缺的技能是文化方面的,说明对此项技能学习者仍存在认知的偏差。虽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技能比例不高,但是却是国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项技能。

调查中还有关于学习者对文化和翻译知识学习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方式。了解文化和相关背景知识的有效方式是通过母语作者的作品,如文学、影视作品等,有58%的同学认为自己通过课堂讲授和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获得了相应的文化知识。但是在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同学虽然阅读了相应内容,但往往是在教师的安排之下进行的阅读,自己阅读部分是出于个人兴趣进行材料的选择,总体而言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还有待提高,而研究表明文化的习得并不是通过被动学习就可以获得的。就如一个成年人,即便在异国他乡多年,如无主动性参与到当地的各项文化活动中去,对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依然十分有限。考虑到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型,对教师而言采用何种方式和内容来满足学生需求的前提就是要对学生的情况有一定程度的知晓。同时,中国学生受儒教影响,十分尊师重教,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对于教师所授的内容也大多视为真理。既然学生有需求,教师可以在课外有意识地安排一些阅读任务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以保证阅读的效果。翻译实践表明,足够量的阅读是准确理解原文和顺畅表达译文的有力保障。

本次的调查假设是“有目的的安排文化知识的课堂内外学习可以帮助翻译学习者提高翻译的质量”,通过问卷分析和被调查者的访谈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可以证明对文化知识的良好理解的确有主题提高翻译的实效性。

为更好调查学习者对于文化和翻译关系的理解,本次问卷还设计了以下问题:其一是关于在课堂上对注重学习翻译技巧还是翻译知识的回答,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认为翻译课的学习应该先学技巧,再学文化知识。这比较符合传统翻译课教学的模式,由于时间有限,很多时候一些关于文化知识的学习都在课外,课内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可以理解为在翻译课学习过程中,翻译技巧是工具,可以熟能生巧,而文化内容和知识就像向导,没有具体方向指引的话就会走错。

翻译课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习者误译或漏译的情况,为了调查原因,研究是否因为文化负载词理解偏差造成的,研究者也给被调查者提出了一些具体例子进行分析。例如 “He’s such a good Samaritan.He used to go shopping for my grandma when she was ill.” 在没有字典的情况下,一些学生按照理解将a good Samaritan直接翻译成“一个好人”,另一些学生则省略掉这个词,这样翻译的缺省当然是不够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课堂教学时间的短促,教师对这类词语的解释只能从简,更多时候无法对所有带有文化内涵的词语进行解释,就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学生在问卷中回答的主要提到他们翻译错误的原因最多的就是望文生义,以及不知道词语或表达方式内涵的文化意义,这正好符合调查者的假设。

金课定义是学业的深度、难度和挑战度,需要通过师生的有效互动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打造金课背景下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是否有效果,通过问卷的第四类,即关于学生对翻译教学的评议可以找到答案。学生回答各式各样:有的希望老师通过布置大量练习来检查翻译学习效果;有的希望老师多分析各类译文来加深他们对翻译的理解;还有些学生希望教师通过讲解习语文化内涵来提高他们对原文的理解。很多同学希望老师给他们课堂内外多留翻译作业,希望通过外部的压力来提高翻译质量,这其实就是之前提到的学习者的主动性问题。翻译需要大量的练习,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但是更多时候学生的翻译质量不能只靠教师一人之力就可以提高。

随着对外交往和跨文化活动的增加,教师们也意识到了文化对语言的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在课堂授课当中会时不时将某些语言点相关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加以介绍,例如名人轶事、风景点的传说故事等等。教师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介绍来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但是,这样的碎片化处理文化知识是否对语言学习有效帮助还是值得商榷的,毕竟对文化深层次的了解光靠课堂的零星知识输入,尤其在汉语环境中,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英语都是非母语的情况下,学生被动地听效果是不大的。

三、通过商务翻译课堂金课建设打造跨文化意识培养实效性

通过人才需求的调查表明,学生对于翻译和语言学习过程中文化内涵的重要性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如何通过文化内容学习来提高翻译质量等认识并不完全清晰,因此提高翻译课堂教学实效还是有空间的:例如将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和文化知识整合用之于课堂教学的方式。翻译帮助人们进行语言和文化行为的沟通,尤其在知识经济和信息保障的年代里,商务英语翻译课堂培养的是将来帮助各经济领域人士进行沟通的人士,因此他们必须有足够的理论支撑、有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知识才能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通过调查明白学生的需求,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将翻译理论精讲、翻译实践课内课外小组讨论结合、文化信息潜移默化到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三者结合能够较好地实现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尤其是后者,可以采取将包含不同习俗、价值观、美学欣赏等的内容通过阅读和翻译实践材料的方式展示。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设置上需要注意到,作为一门实践教学型的课程,该课需要重点培养的除了语言技能外,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能放松,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是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以文化负载词的学习为例,通过对比和比较分析,将翻译学习的最小单位文化负载词作为突破口,可以小见大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跨文化意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尤其是需要注意一些特定场合里出现的文化负载词的意义,如汉英翻译中对一些中国国情之下人们的一些创造词(coinage)翻译的处理,例如“经济适用男”就不能直译成economical man,而应该将其真实含义放入其中,译为budget husband、再如汉英翻译中一些新词的翻译,如“打脸”不能直译为slap in the face,而应根据该词出现的语境进行分析。商务翻译有别于其它文体类型翻译,即其目的性很强,商务场合需要翻译是必须能够达到有效沟通,因此需要将译本的可读性和译文读者的可接受性作为译文成功与否的检测标准。

其次可以采用直接文化输入的方法,即教师通过介绍或解释某种文化现象后面的文化信息,来提醒学生注意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词语的隐含意义和文化语境等,这样可以降低交流过程中出现误解的风险。对于学习上还是比较依赖于教师讲授的中国学生来说,这样的直接输入的方法比较有效。但这种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对文化知识的了解必须准确到位,才能使传播和讲授的内容准确。

再次在授课过程中创设一个语言文化环境。这需要教师以及学生投入到环境的建设中,他们需要从各种途径找寻真实的语料和材料,如报纸、公司上市资料等,并将这些语料和材料用之于实际的练习场所中。例如翻译公司简介,教师就需要找寻关于公司介绍等真实的语言材料分发给学生,并且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一个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董事长、秘书等进行翻译实践活动。往往译者的身份不同,翻译的对象(译文的读者)不同、使用材料的环境不同时,在翻译同一个内容的材料时可能会有不同的策略和方法。金课的打造需要教学组织者,即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其中课程活动和任务完成,如案例分析等活动在良好语言环境中完成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强调的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需要区别于其它英语类专业,以商务英汉翻译课程为例,可以采用小组为单位的任务型教学法,课堂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课后由小组进行翻译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内容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预习,小组展示活动由学生为主进行呈现,教师进行适当点评。这样的教学模式符合现在混合式教学的特点。

五、结语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在课程中开设和语言、文化相关的内容,这只是提高翻译者学习能力的第一步,在全球化资讯爆炸的时代,更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需要进行探索和实践。将人才需求与课程模式建设进行结合,以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为抓手进行课堂实践的开展,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和跨文化沟通意识培养,这样才能使具备素质、能力和技能的学生将来可以成为文化沟通的使者。在目前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下建设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才会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跨文化学习者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