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现状调查分析及解决对策
——以黑龙江省为例
2020-01-19雒晓春
雒晓春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处,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2019年1月,国务院制订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新时期,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依托,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等技术类服务,为政府部门、企业、城乡居民等提供技术技能推广培训和社会管理咨询服务,为在职职工和特殊人群提供岗位培训及职业培训服务,为社区乡村提供科普、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国家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在社会服务项目下列有七项评价指标:毕业生人数、毕业生就业去向、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技术交易到款额、非学历培训到款额、公益性培训。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每年度发布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即以上述指标为评选标准,目的是引导和推动全国的高职院校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工作。
笔者以黑龙江省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为底本,结合《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统计报表》,对黑龙江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数据调查。
1 样本情况介绍及选取理由
黑龙江省现有 42 所高职院校,其中有4 所国家级示范校,5 所民办校。我国高职教育专业目录共19 个大类,99个二级科类,黑龙江省内高职院校大类覆盖率100%,二级科类覆盖率84.85%。笔者选择15所学校采集数据。其中笔者所在的牡丹江市,有5所高职院校,全部选入,列为一组;哈尔滨市高职院校数量及涵盖类型都是最多的,选择5所,列为一组;省内其他地域院校选择5所列为一组。样本合计来看,工、林、农、理、文、艺、师、警兼具,专业科类涵盖全面。其中有一所民族院校,属特色学校;有14所公办校,1所民办校;有1所国家级示范校, 6所教育部学徒制试点校,5所省高水平建设项目校。样本选择科学合理,能够反映出黑龙江省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情况。样本选取年限设四个年度——2015、2016、2017、2018年,作为可查数据的最新年度。样本分为三组,以方便考察院校所在地域与其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有无相关性。
2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现状
2.1 人才服务情况
各高职院校依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理念,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人才。四个年度15所院校分别有毕业生17 622、18 655、18 715、20 164名。其中,哈尔滨市组有5 673、6 213、6 204、6 825人;牡丹江市组有8 048、8 243、8 515、8 843人;省内组有3 901、4 199、3 996、4 496人。牡丹江市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的人才最多,省内组输送的相对较少。从毕业生就业去向数据来看,15所院校四个年度分别有15 891、16 892、17 671、18 214人就业。其中,留在当地就业的有5 711、5 763、6 667、6 297人;到中小微企业基层服务的有10 915、10 657、9 904、10 213人;去往国家骨干和500强企业的有3 179、3 929、3 220、2 481人。另外,15所院校在2017、2018年去往西部和东北地区就业的分别为8 198、9 109人。总体上,到中小微企业基层服务的人数最多,约占就业比例的50%。本省属于东北地区,去往西部和东北地区就业的人数也几乎占到就业人数的一半。就业学生中,哈尔滨市组有5 275、5 807、5 884、6 442人;留在当地就业的有1 736、2 045、2 103、2 480人;到中小微企业基层服务的有1 544、1 547、2 022、1 583人;去往国家骨干和世界500强企业的有2 724、3 566、2 919、2 510人,2017、2018年去往西部和东北地区就业的有2 275、2 219人。牡丹江市组有7 125、7 343、8 050、7 880人;留在当地的有3 018、2 739、3 578、2 857人;到中小微企业基层服务的有6 638、6 233、5 690、6 287人;去往国家骨干和世界500强企业的有354、259、275、309人,2017、2018年去往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有4 150、4 509人。省内组有3 491、3 742、3 737、3 892人;留在当地的有957、979、986、960人;到中小微企业基层服务的有2 733、2 877、2 192、2 343人;去往国家骨干和世界500强企业的有101、114、26、22人,2017、2018年去往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有1 773、2 831人。哈尔滨市组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去往国家骨干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就业。
2.2 科技服务情况
科技服务包括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技术交易到款额三个衡量指标。15所院校四个年度横向服务到款为209.05、236.88、899.63、347.28万元。其中,哈尔滨市组为133.3、1、696.2、199.78万元,各年度差距较大,各校差距悬殊,有一所院校占比95%以上;牡丹江市组到款为75.75、235.67、188.61、116.5万元,各校差距很大,有一所院校占比85%;省内组合计到款46.2万元,有一所院校占比99.6%。哈尔滨市强于牡丹江市,省内组明显低于前两组。15校四个年度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为467.04、177.77、446.96、168.48万元。其中,哈尔滨市组为87.2、20.95、142.6、16.7万元;牡丹江市组为91.23、81.66、97.6、73.78万元;省内组为288.61、75.16、206.76、78万元。省内组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最高,约占总数的一半;牡丹江市组略高于哈尔滨市组。15所院校四个年度技术交易到款总计为520.9万元,有13所院校为0。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专利、技术发明、技术成果转化率非常低,绝大多数院校没有科技成果的转化。
2.3 培训服务情况
15所高职院校都能够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开展技术技能培训、资格证书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不同层次、内容的培训活动。15所院校四个年度非学历到款为1 665.73、1 041.75、4 027.84、3 361.45万元。其中,哈尔滨市组为449.13、298.64、3 350.95、2 827.73万元,有1所学校占比90%;牡丹江市组为865.64、530.51、415.88、296.43万元,有1所学校数据为0;省内组为350.96、212.6、261.01、237.29万元,有2所学校数据为零,明显弱于前两组。15所院校四个年度公益性培训为82 234、287 285、83 888、62 441人日,培训力度很大。其中,哈尔滨市组为18 448、221 413、18 304、17 918人日,有1所院校占比80%;牡丹江市组为46 938、56 019、58 584、36923人日,有1所院校占比较低;省内组为16 848、9 853、7 000、7 600人日,较前两组相对少。
3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高职院校对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支持不足
数据表明,只有半数的毕业生留在东北,而留在学校当地就业的更少。黑龙江属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近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欠佳,无法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合适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致使优质人才外流,不能直接为本地区经济社会服务。
同时,高职院校升格建院的时间大都只有十几年,办高职的经验不足,科研积累和人才储备都有限。高职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由院校毕业分配而来,从企业尤其是生产一线引进的人才很少,“双师型”教师的数据虽然不少,但是真正能够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中亲身担当指导甚至直接参与生产的教师并不多。院校缺乏了解企业生产实际的人才,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多样的管理问题和生产技术问题,无法真正充分地服务企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也就有限。
3.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
毕业生大部分去往中小微企业工作,且获得有技术含量岗位的机会比较少;就业流动性很大,许多学生就业岗位门槛很低甚至无门槛,经常发生二次三次就业;部分学生专业不对口,就业不理想;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去国家骨干企业工作。这些都说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之间还有不小的距离。说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课程的设置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需要与市场、社会更加灵活地对接。在教学模式改革上还要努力探索,寻求突破;在课堂教学、项目化教学、实践实训教学、仿真工作室、微课教学、慕课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以及岗位技能竞赛等方面都有需要改进之处。需要注意的是,个别学校个别专业的毕业生去世界500强企业的较多,主要是过去行业系统内办学历史优势的保持和延伸,并不能综合反映出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3.3 高职院校的科技服务水平不高
15所院校四个年度的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都不高,而且主要集中在两所院校。横向技术服务,也称横向课题,主要指那些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能够用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课题。这部分数据低,一方面说明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优质企业之间的交流有限,缺乏连续性和深入性;另一方面说明高职院校对企业的生产实践不了解,对企业真正需求不掌握,同时说明校企合作的层次较浅,产学研的融合只是流于表面,没有真正形成双赢的合力。15所院校四个年度的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也不高。纵向课题,指由国家或省市科技主管部门拨款的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等。事实上,高职院校往往都是地方院校,大多数过去隶属于某行业某系统,能够获得上级经费支持的科研项目很有限,上级部门对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的支持往往表现为政策支持。经费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影响了高职院校为行业、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的水平。有13所院校的技术交易到款额为0,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极不理想。大多数情况下,高职院校都是自筹经费开展教研项目和科研项目,而院校本身能够投入的资源毕竟有限,这使得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常常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科技成果的研究转化,不仅需要人才支持,更大程度上需要物质和资源方面不断投入,高职院校所能支配的物质和资源极为有限,自然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孵化产出。从各组数据上看,越偏远城市的学校,经济动力越不足,表现得也更差一些。
3.4 高职院校培训服务发展不够均衡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既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水平和院校的重视程度,也能表示出行业、企业及社会对院校培训能力的信任度。15所院校在这方面的发展并不均衡,有1所学校特别突出,也有一些学校数据为0,大多数院校表现平平。在已经开展的非学历培训方面,高职院校的培训规模都比较小,层次不高,培训项目内容单一,很多培训机会是在行政关系的指派和帮助下取得的,缺乏面向市场的灵活多样的培训项目。已有的培训项目也有偶发性、个别性的特点,缺乏连续性的、规模化的培训项目,更缺乏品牌项目。与非学历培训服务相比,高职院校公益性培训服务的规模都比较可观。这说明高职院校愿意通过公益服务树立形象,获得社会美誉。但同时,考虑到公益性服务也需要不菲的服务成本,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学校的负担,同时又有安全问题、时间协调等其他因素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对公益性服务开展的实际态度也有些复杂和纠结。表现在实践层面,就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公益性服务满足于做到和完成,对于完成的质量并没有过多的要求,一般没有评价和监督的措施。同时,院校对公益性服务的内容也缺乏创新的动力,多见于文体演出和文化宣传等固定套路,高质量、深内涵的公益性服务较少。
4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解决对策
这些现状和问题,反映出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面对,寻求对策,提高自身社会服务的水平与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4.1 积极向外拓展,促进搭建“政校行企”协同运作机制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问题决不是高职院校能够关起门来在院校层面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高职院校勇于尝试,走出校门,向外开拓,与政府、与行业协会、与企业多方合作,协同作战。高职院校要善于充当联络员,勤于充当服务员,把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院校联系在一起,搭建社会服务共享平台,及时发布各类信息,互通有无。但同时,这一工作如果仅仅靠高职院校自身努力,力度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在这个协同机制中,政府应当发挥组织作用、主导作用,在政府的政策和决策中,应该有助力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一席之地,有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和帮扶措施来引导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彼此靠拢,共同攻关,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行业协会和企业也应该加强主动性,除了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实训之外,要肯在自己的实际生产层面上与院校加强沟通,尤其是在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上,要对院校多加信任,要改变急功近利的思维,要敢于与院校进行多维度、深层次、长时间的交流。双方要努力突破表层合作、文件合作、挂牌合作等形式上的合作。
4.2 努力向内挖潜,采取激励机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加快自身发展,提高自身的本领和水平,是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的根本路径。黑龙江的高职院校大都由中专升格而成,人才储备和科研水平都是在中专层次上发展的,底子不厚,功力不足。过去,院校基本都是在行业系统之内办学,是计划体制下按部就班地办学;升格后,由计划办学转入市场竞争,由系统内部转向面对广大的行业企业,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这对高职院校自身的本领和水平提出新要求,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出新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苦练内功,向内挖潜,真正提高自身的本领,提升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首先,高职院校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有社会服务的理念和思维。学校要积极宣传、引导,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角度的培训和讲座,帮助教职工建立社会服务的理念和思维。其次,高职院校要有合适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让教师在社会服务中,不仅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而且还能获得物质上的回报和精神上的鼓励。再次,高职院校要倡导教师以团队合作形式提升本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很难单打独斗完成,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同时还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院校在这方面应该竭力创造条件,加大相关投入,引导团队参与。可以以专业为单位,也可以跨系部跨专业,组建联合团队。院校鼓励团队间彼此协作,实现共同成长和进步。在社会服务能力考核层面,也建议以团队或者专业教研室形式考核。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问题,是个动态性的问题,随着高职院校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认识不断清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较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