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颍上方言歇后语的类型、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2020-01-19江喜昌

河池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歇后语谐音方言

江喜昌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歇后语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广泛运用,它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由类似于谜面和谜底前后两个部分组成的,语句通俗、风趣、形象,属于隐语性质的熟语[1]128-129。方言歇后语是通行于各方言区内的歇后语,是由方言区人民群众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口耳相传的地方语言。人们生活的地域不同,形成的方言歇后语也就各具特色[2]。

处于淮河、颍河流域安徽段的颍上方言流行的歇后语,我们称之为“颍上方言歇后语”。颍上方言歇后语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和较强的口语色彩、感情色彩。为丰富颍上方言研究和民俗文化研究,笔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颍上方言中流行的歇后语进行了收集、归纳、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类型、特征及文化内涵进行较为充分的描写。

本文所涉歇后语例句皆来自笔者的田野调查,其中的方言语词皆书写为与方言中音同或音近的相关字词。

一、颍上方言歇后语的分类

根据歇后语前后部分关系的不同,可以将歇后语分为喻意类歇后语和谐音喻意类歇后语两种[3]330-380。按照这个分类标准,可以将颍上方言歇后语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喻意类歇后语,另外一类是谐音喻意类歇后语。

(一)喻意类歇后语

喻意类歇后语前半部分(即谜面部分)是一个比喻,后半部分(即谜底部分)对前半部分进行解释、说明,揭示谜面的含义。颍上方言喻意类歇后语根据后半部分喻意的不同,可以分为本义喻意和转义喻意两种情况:

1.后半部分对前半部分的解释说明,只是字面上的意义,也即本义。只有表层义,无深层义[4]。例如:

(1)老猫上锅台——熟路

(2)正月十五贴门对子——迟了

(3)猴戴花帽子——臭美

(4)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例(1)中,在颍上农村,人们普遍使用柴火、土灶做饭,“老猫”是当地人对“猫”的习惯叫法,秋冬季节比较寒冷的时候,猫爬上灶台(即“锅台”)已是常态,一来可以取暖,二来寻找食物,所以是“熟路”。例(2)中,“门对子”指春联,正月十五离除夕贴春联已经过去半个月,早就错过了贴春联的时节。例(4)中,“老黄瓜”是黄色的,刷上一层绿漆之后变回绿色,自然就是“装嫩”。

2.后半部分对前半部分进行解释、说明时,不仅仅用字面意义,还用字面意义之外的更深一层的意义,即转义。不仅有表层意义,还有深层意义。例如:

(5)买个勺子没有把子——捏着撇

(6)炒菜的锅铲子——尝尽了酸甜苦辣

(7)豆腐渣上秤——不是好货

(8)二八杠脚踏车——架子不小

(9)秋后的蚂蚱——蹦不长

例(5)中,使用没有把子的勺子极其不便,需要捏着勺斗才能盛取食物,指说话拿腔作调,故意装出特殊的腔调。例(6)中,炒菜使用的锅铲与油盐酱醋接触,进而引申为“经历生活中的各种滋味、心酸、风雨等”意思。例(7)中,豆腐渣本身就不是好的货品,这里转指“不是正经东西”,既可以指称具体物品,也可以指称某个或某些人。例(8)中,“架子不小”既指老式二八杠自行车本身架子大,又指“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作风”。例(9)中,秋天过后,由于天气转凉、食物短缺等因素,蚂蚱很快就会死亡。该歇后语指人们不会得意很长时间,并且有可能很快会发生不好的变化,以此来告诫人们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

(二)谐音喻意类歇后语

颍上方言谐音喻意类歇后语是指后半部分通过谐音关系来对前半部分进行解释说明,从而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它是妙语双关的修辞现象。表面并不是其所要表达的重点,谐音的部分才是其内涵所在。谐音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地印象,使语言幽默风趣,从而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例如:

(10)纳鞋底子不用攮子——真(针)好

(11)猴死了——玩洋(羊)的

(12)小秃抹帽子——头一名(明)

(13)歪嘴子吹火——邪(斜)气

(14)裁缝丢了剪子——光剩吃(尺)了

(15)大路不走——邪(斜)路

例(10)中,“攮子”是纳鞋底时和针线配合使用的工具,表面上是说针比较锋利,实际上是指“人的品格、思想比较高尚”,或者“办法、点子有用奏效”。例(11)中,“羊”谐音“洋”,意指“出洋相”“与众不同”,多含贬义。例(12)中,“小秃”指“秃子”,“明”谐音“名”,意指“排在最前面、第一名”“突出、优秀”。例(13)中,“歪嘴子”指“嘴形歪斜的人”,“斜气”谐音“邪气”,表面上说“嘴形歪斜的人吹出来的气流是斜的”,实际上是指“不好的风气或者作风”。例(14)中,“尺”谐音“吃”,多指好吃贪嘴。例(15)中,舍弃路程较远的“大路”,选择距离较短的“近路”,就是走“斜路”。“邪”作“斜”的谐音,暗指身边一些不走正路走邪路的人或现象。

二、颍上方言歇后语的语音和词汇特征

颍上方言歇后语与普通话歇后语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自身特点。相同之处表现为:在结构上,都由前后两个部分(近似于谜面、谜底)组成;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多采用比喻和谐音两种修辞手法;在表达效果上,都比较幽默风趣、诙谐俏皮[5]。颍上方言歇后语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两个方面。

(一)语音方面

谐音是以方言语音为基础的,因此不同方言区域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谐音歇后语。颍上方言歇后语的方言特征,首先表现在语音上。所以说,颍上方言歇后语在语音上的特点,归根结底主要还是颍上方言音系与普通话的不同,利用颍上方言音系特点造成谐音双关,进而形成相关的方言歇后语。例如:

(16)一把柴火不拾——你骚(烧)个啥

(17)一跟头栽到茅厕里——离死(屎)不远了

(18)门口挂喇叭——朝外赢(吟)

在颍上方言音系中,只有一套舌尖塞擦、擦音[ts][tsh][s][z],阴阳上去四声具体调值为213、44、35、53[6]。所以例(16)中的“烧”[ʂɑu55]、例(17)中的“屎”[ʂ214]在颍上方言中读作[sɑu213]、[s35],才会出现“烧”谐音“骚”、“屎”谐音“死”的情况。在颍上县域东南一带,带鼻音韵母[in]和[i]不区别意义,所以才会出现例(18)中“吟”谐音“赢”的情况。

(二)词汇方面

不同方言区域的歇后语是以方言词语为基础的,因此不同方言区域才可能产生特色鲜明的方言歇后语。颍上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然地使用方言词进而创造出具有颍上区域色彩的歇后语。上文中已经提到的“老猫”“门对子”“攮子”“小秃”“歪嘴子”等词语方言色彩就比较浓厚。当然这类词还有很多,再比如:

(19)黄狼子坐飞机——骚上天

(20)吃荆条屙粪箕子——肚里编的

(21)癞猴子不咬人——膈应人

(22)茅缸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23)喝茶拿筷子——招呼着

例(19)中,“黄狼子”其实就是“黄鼠狼”,当地居民习惯将“黄鼠狼”称作“黄狼子”或者“黄猫”。例(20)中,“屙”在颍上方言中用作动词,指人或动物排泄粪便;“粪箕子”是以荆条作为编织材料、用来捡拾粪便的家庭农用工具,上个世纪在颍上广大农村地区普遍使用。例(21)中,“癞猴子”即“癞蛤蟆”;“膈应”在颍上方言中表示“不舒服、恶心、难受”的意思。例(22)中,以前的颍上农村,几乎每家屋后都有一座旱厕,旱厕中不能及时清理的化粪池,颍上人称之为“茅缸”。例(23)中,“喝茶”在颍上方言中是指“喝白开水”,“招呼”是“帮衬”之意。

三、颍上方言歇后语的文化内涵

汉语熟语作为特殊的语言形式,蕴含着汉民族人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文化观念,是民族文化的化身[7]158。歇后语作为熟语系统中的典型代表,承载着重要的民族气质、社会文化和精神风貌。颍上方言歇后语不仅是颍上方言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凝聚了颍上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活化石”。

(一)展现丰富多彩的岁时节俗

颍上方言歇后语出自颍上劳动人民之手,源于日常生活,群众基础广泛,自然而然就打上了颍上岁时节俗的烙印。例如:

(24)两个胖子结婚——合肥

(25)八月十五吃粽子——迟了

(26)没有鸭鸭嘴——不吃瓢里食

(27)二亩地结一个豆角子——独苗

(28)屁眼子拔罐子——找死(屎)

(29)上坟烧报纸——哄鬼

(30)外孙子是姥娘家狗——前门打后门走

(31)背地里烤火——一面热

(32)两口子吵嘴——讲不清

例(24)中,合肥作为安徽省会自然受到广大安徽人民群众的许多关注,颍上人民群众也不例外,时常对其进行打趣。例(26)中,“鸭鸭嘴”指又尖又长的鸭子嘴,鸭子尖长的嘴形很容易吃到瓢里的食物,意指“没有足够的本领,就不要去揽不易完成的任务”,常常用于“没有能说会道的本领,就不要去充当媒人到处说亲”。例(27),是当地居民对独生子女情形的委婉说法。例(28)中,“拔罐子”即“拔火罐”,在颍上很普遍。例(30)中,“姥娘家”即“外婆家”,该句显示出颍上淳朴、敦厚的民风民俗。例(31),含义类似于“剃头挑子——一头热”,指“一方愿意,另一方不愿意,一厢情愿”,在当地一般指男性单方面暗恋女性。

(二)享有风趣幽默的娱乐情趣

歇后语类似于“俏皮话”,风趣幽默是歇后语最大的特点。颍上方言歇后语中有着大量诙谐幽默的语言。例如:

(33)老母猪上树——不可能

(34)稀饭锅里煮面条——洋气

(35)被窝里放屁——能文(闻)能武(捂)

(36)听风就是雨——瞎起哄

(37)拿根鸡毛当令牌——谁听你的

(38)光屁股上街——不嫌丑

(39)开水煮冰棒——瞎折腾

(40)嘴上抹石灰——白讲

(41)大懒使小懒——懒一起了

这类歇后语,虽然取材于日常生活,用语极其平常,但却能收到诙谐幽默的表达效果。巧妙地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将自己的观点委婉地表达出来,既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又显得幽默俏皮,同时也能够彰显出说话者的智慧。

(三)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上的颍上县,孕育出百万颍淮儿女。南北文明在此交汇,兼收并蓄。颍上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颍上方言歇后语中也有所体现。例如:

(42)肚膜脐子插钥匙——开心

(43)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44)老鳖看绿豆——对上眼了

(45)龙配龙,凤配凤——门当户对

(46)丑媳妇见公婆——迟早的事

(47)鸟枪换炮——越变越好

(48)饺子就酒——越就越有

(49)板上钉钉子——稳了

例(42)中,“肚膜脐子”是“肚脐”通俗的叫法,肚脐插钥匙,自然是打趣。例(43),这是当地居民常用说法,一般用于久违见面时的寒暄(仅用于女孩)。例(47)(48),隐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从这些歇后语中能够看出,颍上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存在文学作品的底层遗留

虽然大多数颍上方言歇后语出自基层农民之手,但对于形象丰满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张飞、孙悟空等,在颍上还是有很强的流传性。例如:

(50)跟着诸葛亮学本事——能掐会算

(51)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52)张飞跟李逵——两个急性子

(53)孙悟空拔猴毛——说变就变

(54)孙悟空碰到如来——逃不出手心

(55)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56)武大郎卖烧巴子——人熊货孬

在例(56)中,“烧巴子”是颍上居民对“烧饼”的俗称,“熊”是“怯懦”之意。

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作家文学作品等为歇后语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8]238。由于歇后语性质所在,这类歇后语在颍上方言歇后语中虽然存在,但数量上并不占优势。

(五)其他

颍上方言歇后语一方面可以对生活现象、事实进行描述;另一方面,在一定语境之下,还能透露出使用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态度和立场等。颍上方言歇后语的文化内涵,除了展现丰富多彩的岁时节俗、享有风趣幽默的娱乐情趣、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存在文学作品的底层遗留之外,在呼唤社会正义、崇尚重信守诺、保持谦虚谨慎等社会主旋律方面,也有所体现。例如:

(57)狗窝里搁不住剩馍——急吼吼

(58)一个手指头和面——戳戳捣捣

(59)狗尾巴拴秤砣——拖后腿

(60)不见棺材不落泪——死心眼

(61)不撞南墙不回头——一根筋

(62)裁缝不用剪子——胡扯

(63)猪鼻子插大葱——装相(象)

(64)挂羊头卖狗肉——以假当真

(65)拍拍屁股走人——不管了

(66)捋着胡子过河——谦虚(须)

例(57),旨在表达“做人做事应深沉稳重,而不是毛毛躁躁”之意。例(58)中,“戳戳捣捣”即“挑拨离间”,表达的意思是“应该与大家和谐相处、团结一致,而非挑拨离间”。例(60)(61),旨在说明“为人处世要灵活,随机应变,而非一根筋”。例(62)(63)(64),表达“为人要诚实,不撒谎”之意。例(65),说明“做人需要有负责任的担当精神”的道理。例(66),旨在倡导人们保持谦虚谨慎的精神。

四、颍上方言歇后语的使用现状

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以口头流传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语言每时每刻都是变化发展的,颍上方言歇后语也是变化发展的。那些构造规范、符合常人思维模式、受众范围广的歇后语,依旧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但有一部分歇后语逐渐消亡,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一)受众范围狭窄

我们知道,歇后语是由类似于谜面和谜底前后两个部分组成的、由人民群众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口耳相传的地方语言。歇后语的产生和使用,都有其自身的理据及构造规范,那些本身不符合构造逻辑、内容庸俗甚至恶俗、迎合小部分人的低级趣味的歇后语,由于受众范围狭窄,趋于消失。例如:

(67)恶心他妈哭一夜——恶心死了

(68)裤裆里装剪子——捣蛋

(二)普通话推广和文明观念深入

一方面,我国是多民族、多方言的人口大国,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影响下,方言日趋萎缩。方言歇后语是以方言词语为基础的,受普通话的影响,颍上方言中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词在慢慢消失,并逐渐向现代汉语普通话靠近。另一方面,随着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大幅提升,一些以挖苦、嘲笑别人生理缺陷并且把别人身体缺陷作为描写对象的歇后语在逐渐消失,人们很少再去使用。例如:

(69)瘸腿子走路——步步难

(三)客观事物消失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改变,歇后语中涉及的客观社会事物逐渐消亡,取材于该事物的歇后语也就很少有人使用了。上文例(22)中提到的“茅缸”,随着近些年新农村旱厕改造工程的实施,取而代之的是水冲厕所,“茅缸”所指称的实物消失,“茅缸”一词的使用频率也渐趋降低。再例如:

(70)剃头的荡刀布——要多脏有多脏

(71)龙门商场的东西——拦腰掼

例(70),以前的颍上存在着理发师下乡进村给人们理发的现象,剃头所使用的荡刀布很脏,后来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卫生意识的提高,下乡进村给人们理发的现象消失了,荡刀布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街上的理发店和洁净的理发用具。例(71)中,“龙门商场”位于颍上县老城区,是一个小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因其以前时常出现欺客宰客、不明码标价等现象,所以在当地居民中流传出这句歇后语。后来随着市场监管的常态化、社会文明的进步,欺客宰客、漫天要价的现象渐渐减少,该歇后语也渐趋消失。

五、结语

颍上方言歇后语承载着颍淮一带的地域文化,反映了颍上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方言歇后语也处在动态变化之中,有的流传更广,有的趋于消亡。笔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颍上方言歇后语进行了描写梳理,并对其类型、语音和词汇特征、文化内涵及使用现状等方面进行较为细致的探讨,以期为颍上方言熟语研究积累一些参考资料,从而促进颍上方言研究和民俗文化传承。然而,本文仅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平面描写分析,其生成机制还有待研究者进一步发掘。

猜你喜欢

歇后语谐音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一起来说歇后语
勇闯长龙阵
《谐音词里的民俗》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谐音词的规则
歇后语知多少
绝妙的数字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