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施工的内涵及评价原则分析

2020-01-19北京中煤正辰建设有限公司陈海军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0年15期
关键词:绿色指标评价

文|北京中煤正辰建设有限公司 陈海军

引言

建筑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规模产值庞大,从业人员数量众多的国民经济龙头产业,有力的保障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建筑行业又具有周期长、耗能高、污染多的特点,仅施工阶段而言,我国每年消耗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的水泥,四分之一以上的钢材,同时,施工产生了约10%的城市噪声以及接近四分之一的粉尘。上述两方面的矛盾可谓始终存在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行业发展之初,为了求发展而大干快上,不得不付出一部分生态环境被破坏以及一部分资源浪费的代价,这本是无奈之举。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社会的新共识,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这直接导致建筑物设计和施工的理念逐渐从以前的“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向着“与自然和谐共生”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绿色建筑以及作为绿色建筑重要一环的绿色施工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并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同。

1.绿色施工的内涵

与绿色建筑的概念一样,绿色施工的概念在我国起步稍晚,但发展迅速。从国家政策层面上,为了宣贯绿色施工理念,规范、监督和评价绿色施工行为,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国家级标准,如2007年的《绿色施工导则》,2010年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2014年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 50905-2014)》,一部比一部更深入、具体,同时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给出了可行性较高的量化评价标准。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规范或规程,对绿色施工的定义基本上是相通的。我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 50905-2014)》中将绿色施工定义为“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从上述定义可见,绿色施工有如下特点:

(1)资源利用率大

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绿色施工和传统施工的显著区别之一,例如,在绿色施工过程中,除了积极利用各项节能技术,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外,对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余料废料,也要本着变废为宝的目地争取实现二次利用,如把钢筋边角料用来加工顶模棍、标识牌、钢筋马镫等等就是不错的选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环境友好度高

施工活动的产品即建筑物本质上与动植物一样,是在既定环境中成长并共生的一个物种。绿色施工过程的大方向和小细节均体现以环境保护为中心的意识,例如,在对施工环境进行详细踏勘考察、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制订妥善可行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扰动,实现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3)经济性显著

绿色施工一方面对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必要时需要对他们进行多层次的培训,这也是彻底贯彻绿色理念和保障工程质量的内在要求。同时,绿色施工也成为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大展身手的舞台,例如近年来大力倡导的装配式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工业化,无论对设计还是施工而言,都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优良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

(4)信息化程度高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绿色施工实现提供了有力手段。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信息技术在施工方案、工期规划、资源调配等环节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三维可视化信息技术的BIM 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不但可为施工过程中关键环节提供逼真的过程模拟,也极大的方便了对建筑物从无到有再到使用、维护的全寿命周期的动态管理。

2.绿色施工的评价原则

仅从我国颁布的若干与绿色施工相关的规范或规程来看,绿色施工的评价过程,首先需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监测和分析,然后按照既定的分类分项分要点的指标进行逐一评价。为了确保评价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应遵循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1)全过程性

绿色施工必须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逻辑,这就要求对应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不是一时一地的评价,而是全过程的评价。从全过程的观点来看,强调要多以预防的观念从源头上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应当可能的确保施工前、中期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同时,工程竣工也并不意味着责任结束,绿色施工评价还应充分考虑施工活动对建筑物交付使用后的潜在影响。

(2)全面性

绿色施工是一个要素众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类似的系统进行科学评价的常用方法之一是进行合理的评价层次和要点划分。在指标选取上,指标数量不能偏少,偏少则无法全面评估项目情况,指标数量也不能偏多,偏多则容易造成轻重不分。同时,指标的划分往往只考虑了典型施工要点或环节,为了确保评价的全面性,一是可以把次要环节打包批量考察,避免出现“不评价就不作为”的情况,二是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具体情况,避免缺少与地域性因素相关的评价。

(3)科学性

绿色施工的评价体系实质上以一个以若干静态指标衡量动态的施工过程,为了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一般方法是对不同的施工阶段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比例。此外,从宏观意义上来说,评价指标的选取应与时俱进,要做到能反映当前的社会发展水平和建筑行业水准,还要做到能与可见的行业发展趋势相匹配。

(4)实操性

任何评价体系最终都必须是贴合行业发展水平和项目实际情况的、可实施的体系。为了保证评价指标的可实施性,可以在建立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对评价指标进行合理的量化。指标量化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但可以简化评价过程,而且还可以使评价结果更直观,也便于不同项目之间进行对比和分析。

(5)真实性

评价结果应当反映项目的实际情况,所以在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时一般应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策略,前者长于叙述,逻辑性较强,且易于理解,后者长于数据,准确度较高,且便于比较。只有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才能得出真实可信的评价结果。

小结

绿色施工的理念符合当前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也符合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现代施工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只有深入贯彻绿色施工理念,不断完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积极推广绿色施工经验,才能保障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绿色指标评价
绿色低碳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KPI与指标选择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