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思路探讨
2020-01-19牛亚虹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
牛亚虹 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
一、新常态下我国煤炭产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已经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在新常态下,煤炭产能过剩、煤炭需求降低、消费比重下降为煤炭产业新常态主要特征。当前我国煤炭产能已经突破40亿吨大关,在2015年全国煤炭消费量有了一定程度下降,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随着经济增速下降,很多行业对煤炭的需求,都严重不足。在发展趋势上,未来将会重视结构调整,这和煤炭行业竞争日益剧烈是紧密相关的。以煤炭行业为基础,会多领域延伸,使产品附加值直线提升,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致力于煤炭电子网络平台的建设。除此之外,伴随国家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绿色低碳将成为煤炭行业,另一重要发展方向,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不懈推动力[1]。
二、国有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观念落后于时代
国有煤炭企业很多都是成立于计划经济时代,以粗放式管理和运营为主,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多年,国有煤炭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革,提升了管理效果,但是体制机制灵活性依然较差,在制度设计上仍然无法达到时代要求。企业员工在思想上,也未能第一时间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在改革的推进上,未能保持较大主动性和适应能力,阻碍了煤炭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二)生产经营资金不到位
煤炭行业销量相对较低,煤价无法覆盖生产成本,行业亏损程度较大。煤炭企业在经营效益层面的亏损,也在金融体系上殃及池鱼,不良贷款反弹,负债率走高,融资难度更大,都是当前煤炭企业绕不开的难题,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
(三)产业结构未能实现多元化发展
煤炭产业多年经营方式,都侧重煤炭开采,产品生产以粗放式为主,未能形成竞争力较强的产品附加值,企业与市场竞争力相对不强。过往经济高速发展期,对煤炭需求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煤炭产业的弊病,很多煤炭开采企业都未能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积重难返,在现阶段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方面,形成了阻碍作用[2]。
三、国有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路和方式
(一)企业战略转型
行业困境是长期存在的,因此煤炭企业不应故步自封,而是要直面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完成战略思路的转变,用市场的力量,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实现粗放式、低效率向低碳化、高端化管理方式的转型,最终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智慧密集型企业升级。
(二)产业结构转型
煤炭企业产业结构应重视煤炭资源的基础性地位,向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取得在煤炭相关产业的突破,向服务业、金融产业、旅游业等领域,拓宽发展渠道,保证煤炭产业的较高协调性,最终向高新产业发展[3]。
(三)管理体制转型
煤炭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重视以人为本的原则,使结构趋于扁平,提高流程运行的流畅性,使运转更高效,在面对市场竞争时,表现得更从容,实现煤炭企业转型发展。
(四)技术创新转型
绿色低碳将是未来能源技术创新的重要趋势,因此煤炭领域也应注重开采的无害化,以及能源利用的清洁高效,以提升煤炭开采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从而真正将技术优势,转换成产品优势,以提升煤炭企业竞争力,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商业模式转型
煤炭企业的商业模式转型,主要是在服务定位上,从单纯煤炭产品生产商向能源供应服务商转变,基于互联网思维和云计算、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致力于电商平台与物流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实现企业和用户之间交易模式与商业关系的转变,摆脱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真正重视并实现用户需求,从而令市场与用户需求得到满足[4]。
四、国有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措施
(一)重视结构调整
首先,应致力于替代产业的发展。国有煤炭企业应在保证煤炭生产基本盘不变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技术与资源优势,拓展新的发展渠道,在国家战略下,有效发展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从而实现非煤支柱产业的发展,拓宽非煤产业新格局,持续性提升优势产品力量;其次,应适当排除低效产业,国有煤炭企业应重视过剩产能的严重性,对于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或不存在扭亏为盈情况的矿井,应适当关闭破产,或者对外租赁,有选择性退出;另外,在创新上,应积极进取,采用行之有效的手段,扩大创新带来的影响,在技术应用、商业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充分彰显创新驱动的价值,从而为自身转型发展赢得时代先机。
(二)实现体制机制市场化对接
煤炭行业应积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精简管理层级,有效改善企业管理执行力,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竞争。如果煤炭企业规模较大,则可以对中小规模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使煤炭产业相对集中,赢得更多市场发展空间[5]。
五、结论
新常态经济使国有煤炭企业,在转型发展方面更为迫切,这同时也是煤炭企业的机遇,煤炭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重视技术和体制的改革,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