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措施的应用策略探讨
2020-01-19
当前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竞争也不断激烈化,这迫切要求其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以此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内部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措施是十分重要的措施,通过设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动力,从而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对人力资源进行运用。从实现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很多事业单位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激励措施,从多个层面出发对员工进行了激励,但是整体激励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其所采用的激励措施不符合员工的实际情况,没有满足员工的需求,无法深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一、激励的概述
(一)激励的含义
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惩罚性措施和行为规范为基础,借助于信息沟通引导、激发、规范和保持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过程。简单来说,激励就是单位领导为员工设定一些奖励制度措施,引导员工在达到某种工作成效之后而对其发放奖酬,或者根据不同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为其发放奖励,而激发其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促进员工主动开展工作,提升满意度的活动。
可以说激励属于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和措施,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有效运用激励措施,能够调动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更好运用,推动事业单位的长远持续发展。激励的形式是较多的,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即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是指从物质方面对员工激励的形式,比如一些企业规定如果员工达到某种业绩水平之后承诺为员工分配住房,或者奖励员工一辆车等;精神激励指的是从精神层面对员工的激励,比如当着全公司员工的面对某位员工进行表扬,或者为其发放荣誉证书等。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激励措施的意义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属于一项系统化的工作,通过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通过设立科学的激励手段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这就能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对个体进行引导。当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人员都存在“吃大锅饭”的思想,在工作中工作的积极性较低,主动性缺失,存在明显的懒散心理,严重影响了工作效果的提升,迫切需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事业单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激励措施的设定,那么往往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这些不良思想和行为打消掉,这就能够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带来有利作用。从另一方面来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效运用激励措施,还可以促进事业单位对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规范,提升各项制度的科学性,对工作流程进行健全,这也有助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措施的运用现状
当前虽然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了重视度,并构建了对应的激励措施,但是整体来看,激励措施的运用依然不是十分科学,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激励方式单一
当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在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时候都比较注重精神激励,仅仅是为员工进行鼓励或者表扬等,并没有更多地从物质层面对员工进行激励,这样虽然员工能够从精神层面感受到单位领导对自身的鼓励,但是无法从更深的层次中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发挥强有力的激励效果。比如,一些事业单位在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时候往往是颁发有关的荣誉证书,或者对员工进行鼓励等。同时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往往是注重物质激励而忽视精神激励,整体激励过程较为死板,在员工达到某一种工作标准之后直接进行物质的奖励,而不从思想层面对员工进行表扬,这样也难以发挥激励的效果。在这种背景下,激励过程较为直观,但不能发挥渲染效果,无法对其它的员工产生带动作用,也不能更好地对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提升。要想改变这一问题,必须要从多方进行努力,实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融合。
(二)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
因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的时间较晚,加之激励机制的前期效果不显著,所以导致其管理者对激励机制的关注度不高,也没有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的激励标准和体系,整体激励机制存在较强的形式化现象,无法切实发挥激励的作用。比如,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在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时候运用的都是等级工作制,在该种制度下导致员工对单位贡献程度被弱化,不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受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影响较大,资历较低的员工只有做出了十分大的贡献才能够取得职称评定的机会,然而职称评定又与薪酬直接有关,从而使得很多员工为了晋升不得不纯粹“敖年限”,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动力远远不足。
(三)考核体系不科学
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考核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否能够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往往会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就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事业单位所构建的考核体系并不科学,与员工的实际工作不相符,也无法评选出来优秀员工,所以无法对员工进行科学激励,导致激励措施的运用面临着诸多不足。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事业单位在考核体系中没有设定科学的指标,对员工的考核无法体现全部工作成效,存在考核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员工对单位的满意度低下,影响了工作态度和热情。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措施的运用策略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激励措施必须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内容,要结合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激励措施的设置。
(一)多样化激励方式
事业单位应当跳出单一物质激励或者单一精神激励的局面,要尽量使自身的激励方式更为多样,比如可以在实施物质激励的同时赋以精神激励,在为员工奖励实物的同时还可以给予员工一定的假期、提供进修机会、晋升机会或者进行荣誉表彰的发放等,为激励赋予更多的形式。还可以在对员工开展精神激励的同时尽量加入一些物质激励,使员工实实在在感受到单位对自身的照顾和鼓励,明白单位对自身工作的认可,从而有更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另外,还要进行先进技术的运用,紧跟时代步伐来开展激励,比如可以借助于专业媒体途径对个人优秀事迹进行表扬,或者借助于单位的媒体宣传平台、公众号平台等对优秀人物进行报道,使其成为单位中的明星人物或者模范人物,这样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不仅能够使该员工保持更为长久的工作动力,而且还可以对其它员工带来较强的感染力,促进其它员工更好地学习其精神,积极努力投入工作。
(二)构建科学健全的激励机制
激励效用的良好发挥离不开科学的激励机制,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普遍存在激励机制不完善的现象,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想更好地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激励目的,就必须要构建健全的激励机制,从管理条例和制度中对激励效用进行体现,如此才能够全面铺开,满足更为员工的实际需求,真正发挥激励的效果。比如可以结合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激励机制的构建,根据具体的部门任务、工作内容等进行激励机制的构建,使员工能够“看到希望”,感受到激励就在自身身边,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激励标准,这样才能够激发员工的努力的信心。同时,在构建激励机制的时候还要吸收以往教训,构建新的分配机制,重点考虑员工对单位的贡献以及一定时期中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要从单位的长远发展中进行考虑,为员工营造一种和谐、稳定、积极的氛围,以更好地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三)构建高效的考核体系
事业单位在对员工进行激励之前要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可以说考核是激励的前提和基础,应当通过透明化、科学化的考核体系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反应,并公开对员工进行激励,如此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激励效果,激发其它员工努力的积极性和动力,同时被激励员工也才能够感受到单位对自身的认可与支持。具体来看,在构建考核体系的时候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对受考核对象进行规定,对激励对象以及目标进行量化;第二,对员工在工作中的业绩、进步力度、表现等进行考核,不断促进激励面的扩大,且要多方面、多层次来实施激励项目,尽量要使所有员工都能够得到激励,不能有泄露,避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第三,在激励过程中应当奖罚分明,并对这一措施进行明确,使所有员工都能够对该标准进行明确,心服口服,在对先进员工进行激励的同时也会对不努力的员工进行鞭策,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取得全面竞争的效果。
(四)加强激励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的激励意识
事业单位领导要积极对员工进行宣传和教育,使员工明白激励的作用和意义,并积极争取得到激励,要让员工明白激励是与自身利益有关的,这样才能够使激励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对激励机制进行有效落实。比如,可以详细向员工讲解激励机制,或者为员工讲述考核机制,使员工明白应当如何提升自身绩效,明确工作方向等,以更好地实现激励。另外,在激励时候还要详细分析不同员工的实际情况,尽量在符合企业要求的同时为员工提供与之相符合的激励内容。
四、结语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而激励措施又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所以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激励措施的运用,不断提升激励的有效性。本文从四个方面出发来构建激励措施,即激励方式、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教育,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