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实践:习近平关于德育工作重要论述中“德”的二维探析
2020-01-19王芳
王 芳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一、习近平关于德育工作重要论述中“德”的传统文化意蕴
(一)为政以德
我国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视道德的政治作用,倡导德治。儒家思想是推崇德治的典范,孔子就曾倡导统治者用“德政”来教化民众。《论语·为政》中记载“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有耻且格”,就是倡导利用道德的约束功能来鼓励人们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以此巩固统治。其中还讲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直接强调了德治的重要性。孔子要求弟子谨言慎行,要博爱,心中充满仁义。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将“仁”的理念推广到了社会道德领域的层面,肯定了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政治意义,加强了德治的社会基础。儒家思想中一以贯之的无外乎是“仁”的思想,“仁者爱人”是古代体恤百姓疾苦的君王所信奉的道德准则,是“为政以德”的体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典范。习近平关于德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思想,体现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习近平指出,政之所兴在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了党在执政过程中顺应民心的重要性,国家兴旺发达靠顺应民心,执政的落脚点应是尊重人民的利益。习近平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强调“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1]领导干部要讲政德,以德立身,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教导为官者应时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自身的最大利益,为民办事、为民请命。习近平关于德育工作重要论述中“德”的内涵与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以德”的思想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德治理念的深化发展。
(二)厚德载物
我国传统文化中将道德作为根本,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道德的存在,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是评判一个人的重要标准。统治者在招贤纳士的过程中也极为重视对道德修养的考量,如汉朝时期的“举孝廉”制度。《周易·坤》中记载“君子以厚德载物”,形容道德品质像大地一样包容万物,拥有高尚道德的人能承担大任。《国语·晋语六》中也讲到“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这说明了传统文化对于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视程度,从侧面也体现了道德的社会功能,强调了德育在民族和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观点为习近平思考当代德育工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习近平充分肯定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强调要继承创新,用优秀的传统德育思想来丰富当代德育体系,重视道德的判断功能、社会功能。习近平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判断当代社会是非曲直的标准,本身就是一种“德”,是国家、社会、个人的“德”,是促进道德文明发展、力担时代重任的“厚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优秀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道德准则,引领着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宏伟目标,是“厚德载物”思想的现实写照。习近平关于德育工作重要论述中的“德”既是承载了悠悠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国家、社会和个人应该以之为信念的“德”。
(三)崇德修身
中华传统文化中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一直受到广泛重视的,我国古代将个人的道德修行放在首要位置。《世说新语》中提出了“德行第一”的概念,指人的美好的道德品行应该是第一位的,强调崇德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信念追求的概括表达,鼓励人们修身立德,追求理想人格和崇高的道德境界。这里首要的就强调了“修身”,说明传统文化认为崇德修身是追求一切高远目标的基础,个人只有拥有崇高的道德修养才能继而追求更高的理想,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前提。习近平也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他在提出“三严三实”时首先强调的就是“严以修身”,引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要求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提高道德素质、培育内在涵养作为人生的必修课。与此同时,习近平引用“吾日三省吾身”来表达自己希望党的领导干部时刻省察自身,以高标准、高要求来鞭策自己,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要求领导干部。除此之外,习近平还提倡“以慎修身”,运用“君子慎独”的思想要求人们慎思、慎言、慎行。以上都是习近平关于德育工作重要论述中“德”的内涵衍义,在继承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同时赋予了当代德育新的内涵和目标。
二、习近平关于德育工作重要论述中“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是在辩证对待当时的德育思想并在总结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建立的,是当代德育理论的指导思想。习近平关于德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就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德育观,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德育理论
马克思认为,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都拥有可以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全面发展自己的兴趣,权利的实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障。习近平关于德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其主要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追寻,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的一条主线。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个性自由等的全面发展,其中能力包含智力、体力、自然力、现实能力、道德力等。习近平关于德育的思考中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P158)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并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实际,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所作出的概括,具有深远意义。此外,习近平关于德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还囊括着马克思主义人学幸福观。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是人的幸福状态的完整体现,因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克服了阶级的差别,个性得到充分解放、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因此是幸福的。习近平关于德育的观点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和顺应人民的利益,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尊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符合人类的幸福追求。
(二)社会实践促进道德养成的德育理论
马克思主义十分强调社会实践的作用,认为社会劳动能够促使人们形成健康向上、乐于奉献的道德品质。马克思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将会是人的一种生活需要,不再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事。马克思曾有过一个著名的论断:接受课堂教育较少的童工所学到的知识未必少于接受课堂教育的学生。列宁也曾主张将共产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把德育工作融入到日常生活实践中,这就强调了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德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类型,因此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实践促进道德养成的德育理论。习近平关于德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渗透着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其中之一便是社会实践促进道德养成的德育理论。习近平十分重视社会实践的意义,强调社会实践对于人的道德习惯养成的积极意义。习近平曾指出:“少年儿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坚持学到一点、实践一点,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3](P182)强调了社会实践对于学生重要的德育功能,鼓励青少年在实践中学习、成长,也强调了实事求是原则的重要性。习近平实践德育论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指导着当代德育工作重视学生的实践意识与实践学习能力,为当代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使得高校德育工作中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德育目标成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道德素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
(三)德育首位、尊师重教的德育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重视德育工作的同时,对如何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也进行了思考。列宁认为,教师在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养成、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他认为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影响到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列宁反对传统的德育模式,主张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采用并非简单灌输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引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习近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坚持德育首位的原则,提倡尊师重教。习近平在提到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时突出强调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提出什么人该用、什么样的人不重用,都要把道德标准放在首位。谈到学校教育时,他嘱咐学校教育要将德育放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赋予德育一定的地位,提高德育教师的地位,让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到德育工作的队伍中来。他强调:“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4]习近平将德育置于教育的首位,给予德育教师一定的地位,充分肯定了德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及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关键性角色。基于此,各高校充分重视德育工作,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建立相应责任机制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培养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形成了德育发展的大环境。
三、习近平关于德育工作重要论述中“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坚持以德治党、以德治国,并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德治理论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德治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践和发展了党的德治理念,形成了新的德治方略,凸显了时代价值。
(一)德以治国
国无德不兴。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需要大德,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大德。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高文化自信成为全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以什么样的总方针去面对这些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重要命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将德治提高到了战略性的地位,其重要特点在于:基于立德树人的现实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方法,从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利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将德治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中来统筹规划,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内在认同力量来把握。习近平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是连接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德,是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最大公约数”,国家的发展和治理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德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与此同时,习近平认识到传统的德治思想和单一的法治思想的利弊,因此在治国理政中提出德法并举的思想。这一理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于,首先德治也需要基础与保障,法治能够有效保证德治的不变质,避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导致人治;其次,德治也需要合法,德治需要纳入法治的轨道,德治只有合乎法律的要求才能被称为有效的德治。习近平德法并举的思想,要求我们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运用法律和道德两种力量走中国特色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道路。
(二)德以治党
官无德不为。习近平关于德育工作重要论述中“德”的内涵不仅包含着“德育”这个最基本的命题,还包含着“德治”的治党理念。以德治国内在地要求以德治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的领导核心,自身更需要具备“德”的素质。习近平关于德育工作的论述中内在地包含着对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5]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干部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才能真正具备立德树人的资格,领导干部的道德示范才能有效地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德育思想的认同。如果党员干部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不履行道德义务,那将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危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狠抓贪污腐败,在党内树立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这便是在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做道德的示范者和引领者。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出发点是在党内建立以德治党和依规治党的严格机制,树立治党重德、治党从严、严必有度的党内制度。新时代进行党的建设,务必要加强以德治党,将党的德育理念融入治党原则,巩固从严治党的道德根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德以育人
人无德不立。习近平德育观点中的“德”还有着“育人”和“树人”的内在意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通过系列讲话、座谈会和给师生回信的方式发表了许多关于教育的思想观点,其中,突出强调“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立德树人”所要立的“德”,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我们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德”与“私德”;所要树的“人”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有着坚定理想信念和拥有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了习近平对当代教育规律和本质的把握和对新时期教育思想的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党教育思想的新发展。“立德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那就是育人,教育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一方面,“立德树人”为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目的和方法——“树什么样的人”和“怎样树人”,突出了德育在新时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平衡发展;另一方面,“立德树人”创新了教育理论,提出教育的首要职能是“育德”,使得教育的过程中更有侧重,旨在扭转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现状,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习近平“立德树人”的德育思想重新定位了新时代的育人方针,为当代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德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