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初心与使命

2020-01-19杨英姿

贺州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银山金山绿水青山

杨英姿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海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海南 海口 571158)

康德曾说过,如果正义不存在了,人类社会就不再有任何价值了。正义始终与他者利益密切相关,是维系共同生活的基本纽带,是国家和社会伦理的核心。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反思现代性社会、力图超越资本逻辑和工业主义的理论构建和实践诉求,其初心和使命可以由生态正义、社会正义和永续发展来作出诠释。

一、生态正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于生态正义,也许没有一个非常确切的定义,但其基本内涵是明确的,即确保人类实践活动符合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原则,遵循自然规律,进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简言之,生态正义就是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既保护住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又满足人类的美好生活需要,还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质言之,就是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12成为现实,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50成为现实,使“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50成为现实。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存在三种情况和发展模式。一是拥有“金山银山”,在创造“金山银山”的过程中却破坏了“绿水青山”,现在要用“金山银山”去修复和再造“绿水青山”。改革开放40 多年来,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已初露端倪,近十几年来更是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倒逼人们为了保住“金山银山”而必须去重建“绿水青山”。就现代化发展模式而言,是对已有现代化进行生态化,是现代化的生态转型。

二是拥有“绿水青山”,没有“金山银山”,需要凭借“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并保住“绿水青山”。海南、贵州、江西、福建的发展就是要走这样一条以生态为基础、以生态为核心、以生态为归宿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以生态为基础,意指海南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要依托和发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以生态为核心,是指海南等地的产业选择和发展方向要落脚于生态产业和绿色发展,坚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生态为归宿,即不仅人们的富裕生活来自绿色发展,而且天蓝、水碧、土净、气清、优质安全的生态产品也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既没有“绿水青山”也没有“金山银山”,需要二者同步推进,而“绿水青山”是前提和基础。河北塞罕坝、山西右玉等地不忘初心,几十年坚持不懈地培育绿水青山,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步发展的现代化道路。50 多年来,塞罕坝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1]122-123山西右玉70 多年来植树防沙、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生存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塞上绿洲”的绿色长征,就是这样一条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从改善生态环境到改变生存环境,从生活贫困到生态致富,右玉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绿水青山”是基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生动范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发展,不仅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还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银行”,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所诉诸的生态正义的内涵与要义。

二、社会正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所实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能只归资本、资本所有者、少数人和少数利益集团占有,而是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2]24,“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50。“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4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和坚守人民利益的社会正义维度。

从客观角度讲,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的生态性决定了其公平性和普惠性。空气、水体、土壤无论是作为生态环境还是作为生态产品,从本质上说是没有边界、不能垄断的,生长于其上和其中的其他生态产品,短时期可以垄断、特供,但长远来看,生态产品的安全健康最终取决于其生态环境的安全健康,被污染了的空气、水体、土壤是生产不出、提供不了绿色有机食物的。所以从终极的意义上说,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生态性决定了它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仅是基于科学认识的客观结论,更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动选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由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生态性确认其社会制度层面的公共性,一方面以公有制保证自然资源资产、自然生态环境为全体人民共同拥有,即“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保障全体人民分享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3]另一方面,把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塞罕坝精神正是因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几十年艰苦创业,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地开创着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泽被百姓后世的绿色功业。而海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明确规定,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要引入“有实力、有情怀、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共同参与”,要互利共赢,“千万不能富了老板、亏了老乡”[4]。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社会正义、坚持人民利益的充分践行。

三、永续发展:“生态兴则文明兴”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幸福生活为己任。而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所在,就是要保障生态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实现,就是要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两大关系。两大正义的实现与两大关系的和谐,是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永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其中生态正义、人与自然关系、生命共同体又是基础中的基础,是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根基,所以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6。

劳动作为人类首要的实践活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中得以形成、呈现和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历史中,以此说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说明人与自然关系对于人与人关系的历史与逻辑的先在性,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前景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两大和解,从存在论和实践论两个层面均表明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础上的两大关系的和解和谐,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兴是文明兴的基础和前提,生态兴是文明兴的重要组成和体现。

在理论渊源和传承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生产力发展的生态转型,表明人作用于自然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和解和谐;生产力的生态转型决定了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也将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即人与人的关系也会向着包容协调、和解和谐的方向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由此朝着非对抗性的方向发展,作为最后一个对抗性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将走向消亡,“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5]592,体现“生态兴则文明兴”的人类文明史由此开启。

在现实发展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所坚持的生态正义与社会正义,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实现生态转型的实践诉求,是扬弃、超越资本逻辑和工业主义的实践指向,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人与人和谐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内涵。共同体的形成源自共同的利益追求和共同的价值诉求,共同体的本质是利益的互利互惠和价值的共创共享,共同体的永续发展有赖于两大正义的核心支撑和坚守坚持。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生态正义和社会正义的载体,以生态正义和社会正义为初心和使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其实践发展即是构建两大共同体、维护两大共同体、兴盛两大共同体,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因此,成为致力于实现两大正义、推动共同体永续发展、践行“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担当。

猜你喜欢

银山金山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绿水青山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