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耳穴贴压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2020-01-19王丹丹胡春杰靳志超

福建茶叶 2019年12期
关键词:耳穴负面疼痛

王丹丹,胡春杰,靳志超,吕 静*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 130117)

混合痔是一种常见病,也是高发病,手术是当前临床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因为肛门皮肤十分敏感,有丰富的痛觉神经,外加术中牵拉,术后疼痛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是,并且影响患者内分泌、循环等系统,造成患者血压升高,出现不良情绪。相关文献显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耳穴贴压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效果较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本文选择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10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混合痔患者90例作为研究主体,展开详细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10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混合痔患者90例,纳入患者均符合临床混合痔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有血液疾病、自身免疫病、精神疾患及意识障碍的患者,排除哺乳期妇女及孕妇。随机分为45例分析组、45例比对组,前者年纪19~79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4.42±10.24)岁,后者年纪18~7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5.23±12.32)岁,2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比对组应用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动态监测其生命体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指导。

分析组应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耳穴贴压干预,其关键为准确找到穴位。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其实是通过采用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在实施前和患者沟通,得到其鼎力支持,保证操作顺利。其选择的穴位有承山穴、足三里。先进行清洁消毒,取出两块纱布,折成电极板大小,添加两毫升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和适当的生理盐水润湿纱布,之后整理平等放到电极板上,分别贴到承山穴、足三里,紧贴穴位之后固定纱布,应用中医定向透药仪,调整强度直到抵达患者极限。治疗强度要结合患者病情和承受能力所定,基于患者舒适为主,不能让其产生不适感。术后回房就进行一次治疗,一天保证两次。耳穴贴压的穴位有神门、肛门、内分泌、皮质下、直肠下段、交感等。找到耳穴敏感点后进行常规消毒,将王不留行籽固定到耳穴上,一个穴位按压三十秒,直到耳热为止,每隔四小时按压一次,留穴三到五天。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和负面情绪评分,采用医院自制的评分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与负面情绪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应用自制的评分表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数高于九十表示效果较好,分数在八十到九十之间的表示效果一般,分数低于八十的表示无效;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包含肛周水肿、出血、肛周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术后疼痛评分

术后一小时,两组疼痛评分无显著不同,P>0.05;术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分析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比对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术后疼痛评分(±s,分)

表1 对比两组术后疼痛评分(±s,分)

注P<0.05

24小时1.25±0.11 2.25±0.41 9.624 P<0.05分析组比对组T值P值45 45 2.33±0.13 2.52±0.42 0.456 P>0.05 3.36±0.21 4.25±0.28 8.625 P<0.05 3.25±0.41 5.01±0.23 7.541 P<0.05 2.25±0.25 3.25±0.41 8.362 P<0.05组别例数1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

2.2 对比两组负面情绪评分

干预前,两组无显著差距,P>0.05,干预后,两组差距明显,分析组的负面情绪改善效果优于比对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干预后,分析组的有效人数与有效率大大高于比对组的有效人数与有效率,通过数据能够看出,两组差异很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分析组并发症发生人数3例(6.67%),比对组并发症发生人数9例(20.00%),从表2能够看出,分析组的并发症发生人数更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2 对比两组负面情绪评分(±s,分)

表2 对比两组负面情绪评分(±s,分)

组别例数分析组比对组T值P值45 45焦虑情绪评分干预前49.45±1.36 49.36±1.53 0.456 P>0.05 P<0.05 P>0.05 P<0.05干预后38.32±1.54 47.54±1.56 10.543抑郁情绪评分干预前50.53±1.46 50.45±1.56 0.456干预后41.34±1.34 47.54±1.45 8.465

表3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n,n(%)]

表4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混合痔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常用手术治疗,而术后患者会产生强烈的痛感,为了减轻患者疼痛,需要对其进行临床干预,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消肿止痛、活血通络。

从中医的层面看,混合痔术后疼痛是因为气血不畅、肌肤受损所致,能够通过中医干预方法进行止痛。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为利用电子脉冲治疗仪通过计算机系统产生组合波形,不断调整中频电流就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按摩的感觉,治疗实践与人体自然情况更加接近,为此可以保证整个治疗过程的舒适性。在电极片上能够添加正清风痛宁,慢慢渗进皮肤,通过经络实现止痛的作用。实际上,承山穴为人体重要穴位,通过按摩此位置可以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而足三里则为胃经,有极强的止痛作用,能够缓解腹部不适。耳穴贴压能够调节患者肺腑,实现疏通气血、化瘀活血的作用,进而舒缓患者痛感。上述研究结果为:术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分析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比对组,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分析组的负面情绪改善效果优于比对组,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分析组的有效人数与有效率大大高于比对组,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组并发症发生人数3例(6.67%),比对组并发症发生人数9例(20.00%),两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与马琛,曾宪东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差不多,具有可行性。

总之,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耳穴贴压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效果更显著,一方面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与负面情绪,另一方面能够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为高效可行的干预手段,值得临床人员积极采用,通过规范操作,将其应用优势在患者临床治疗中发挥出最大化。

猜你喜欢

耳穴负面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