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密砂岩储层骨架砂体构型特征
——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延长组长6段砂体为例

2020-01-18曹江骏杨友运陈朝兵卜广平王茜杨一茗

沉积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浊流型砂砂质

曹江骏,杨友运,陈朝兵,卜广平,王茜,杨一茗

1.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65

2.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 710069

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西安 710200

0 引言

随着非常规油气理论的提出,致密砂岩储层的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问题。而砂体结构作为致密砂岩储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沉积环境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储层的物性、含油性、非均质性等一系列特征。研究砂体结构对于在致密砂岩储层中寻找优势砂体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关于砂体间组合、构型特征等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论述。包括从层序地层格架方面[1]、砂体沉积机理方面[2-3]及展布特征方面[4]对砂体结构进行研究;基于不同砂体组合井、震特征的差异性[5-6]以及现代沉积考察来研究砂体组合特征等[7-8]。但上述研究均仅针对三角洲河道砂体的构型,而在重力流砂体构型方面则少有研究。

合水地区作为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含油区块,以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勘探对象,发现了多个有利目标区,展现出巨大的勘探前景。但勘探实践显示,虽然长6段厚层储集体发育,但储层较为致密,石油多赋存于其中某一段,连片性差,优势砂体难以确定。如何对长6段砂体进行解剖,特别是对不同砂体构型进行研究,识别出优势砂体的结构类型,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长6骨架砂体不同组合类型进行划分,并根据野外露头剖面及室内统计结果从宏观及微观两方面对不同类型砂体进行解剖,建立砂体构型与优势砂体之间的关系,最终总结出优势砂体的评价参数,为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及周边地区致密砂岩储层的研究提供新的借鉴与思路。

1 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陆上油气勘探最早的大型内陆坳陷盆地之一,可分为伊陕斜坡、西缘逆冲带、晋西挠褶带、天环坳陷、渭北隆起及伊蒙隆起区六大构造单元[9]。合水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南部,北靠华池,南抵宁县,东邻陕西省富县,西至庆阳,总面积为2941.78×104km2(图1)。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系延长期经历湖盆扩张—萎缩—消亡的水进、水退过程,在此过程中延长组持续发育了一套以三角洲—河流—湖泊相为主的陆源碎屑沉积。根据旋回自下而上发育10个油层组,长10到长8期属于湖盆扩张阶段,主要发育河流—三角洲相沉积;长7期湖盆扩张达到顶峰,湖盆规模最大,沉积逐渐由三角洲—河流相转变为湖泊相;从长6到长4+5期湖盆进入萎缩阶段,之后的长3到长1期,湖盆逐渐消亡,由湖泊相最终转化为平原相。而在长6期,合水地区主要受东北和西南两大物源体系控制[10-11],在稳定的水动力和持续的物源供给条件下,沉积物沿东北、西南向近源快速沉积,造成砂体沉积厚度大、沉积期次多、沉积规模广。同时,该时期湖盆发育较为鼎盛,研究区正处于生油凹陷内,油源充足,且位于长7烃源岩的上部,属于下生上储近源成藏,具备形成大规模油藏的“源”、“储”条件。

2 砂体构型特征

2.1 骨架砂体岩性特征

图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及研究区位置图Fig.1 Location map of the Ordos Basin structure and study area

已有研究表明[12],研究区长6深水重力流骨架砂体类型包括浊流砂体、砂质碎屑流砂体及滑塌岩。其中,浊流为牛顿流体,受外力作用后极易发生运动以水流扰动支撑颗粒形式进行搬运,当外力消失时,在重力作用下粗粒先沉积,细粒后沉积,多见正粒序的鲍马序列[13]。砂质碎屑流是一种宾汉型塑性流体,主要以基质强度、浮力及分散压力为沉积物支撑机制的可混杂泥质及砾石的非黏性碎屑流,以整体冻结的方式发生沉积。滑塌岩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物在外力机制的触发下由于自身重力沿前缘坡折带发生滑动,在此过程中发生变形、蹦碎、坍塌后掉入湖盆中正在沉积的泥质沉积物中而形成的重力流沉积体[14],由于研究区坡度较缓,因此极少发育。根据对区内293口井长6段1 360块砂岩样品的铸体薄片分析,长6骨架砂体中石英含量为21.50%~56%,平均39.43%、长石含量为7.70%~49.50%,平均23.32%、岩屑含量为3.50%~40.75%,平均21.74%。同时,砂岩粒径主要大于0.25 mm(占总量的74.33%),分选性中等居多(占总量的41.11%),磨圆度以次棱角状(占总量的96.42%)为主。根据以上因素,结合砂岩三角图来看(图2),长6骨架砂体岩性主要为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与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结构成熟度偏低。

2.2 骨架砂体组合类型

河流、三角洲、湖泊等沉积环境及演化过程中,由于沉积物供给及可容纳空间、水动力、地形坡度、沉积微相等相关沉积条件的变化,不同类型、期次、厚度的单砂体在空间上相互组合、叠置、展布,形成具有一定关系的复合砂体[5]。根据以上因素结合野外剖面观察,将区内长6复合砂体分为连续叠加型、间隔叠加型、侧向尖灭型及砂泥互层型四类(图3)。

图2 合水地区长6砂岩类型及成分图Fig.2 Sandstone type and composition diagram of Chang 6 oil-bearing formation in Heshui area

2.2.1 连续叠加型砂体

该类复合砂体特征为重力流沉积物在湖盆内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长期加积,持续沉降,沉积物供给大于可容纳空间,造成多期沉积的单砂体在横向上相互切割、垂向或侧向上大范围连续叠加。由于砂体连续沉积,砂体间无泥岩隔层发育,以砂体顶底面的泥质、钙质夹层作为划分单期砂体的标志,连通性较好,在测井相识别中,以SP曲线为多个中、高幅度箱型、钟型连续叠加为主。根据沉降位置不同,可分为稳定型、迁移型、摆动型三种亚类。其中,稳定型为重力流沉积物在沉降时位置保持不变,造成多期单砂体稳定叠加模式;迁移型为重力流沉积物沉降位置沿同一方向迁移,形成了多期单砂体沿同一方向沉积的模式;摇摆型砂体为重力流沉积物沉降位置沿不同方向发生改变,形成的砂体在不同方位随意叠加,摇摆不定。通过单井识别,该类组合砂体的骨架单砂体以砂质碎屑流为主,多形成于深湖—半深湖沉积环境中的湖底扇内扇(图4a)。

砂质碎屑流连续叠加型砂体在野外剖面上表现为连续叠加的厚层砂质碎屑流砂体(图5a)。砂体具有粒度均一的块状构造,无韵律性,内部可见不规则的泥砾及泥包砾,底部还发育沟模、槽模(图5b)、同沉积等重力流特征及对下伏沉积物剪切作用而形成的冲刷面[15]。

2.2.2 间隔叠加型砂体

该类复合砂体特征为沉积物长期加积,持续沉降,多期单砂体在垂向或侧向上大范围叠加,但由于沉积时沉积物供给小于或等于可容纳空间且重力流的改道作用,导致连续叠加的砂体顶部出现间断,沉积了薄层泥岩。因此,既发育砂体间泥岩隔层,还发育砂体内泥质、钙质夹层,砂体连通性由隔夹层厚度决定,测井相识别标志以SP曲线为中、高幅度齿化箱型、钟型的间隔叠加为主,在单砂体间隔处,可明显看到曲线的回返。根据沉降位置变化,同样分为稳定型、迁移型及摆动型三种亚类。通过单井识别,该类组合砂体的骨架单砂体以砂质碎屑流与浊流为主,多形成于湖底扇内扇及中扇(图4a,b)。

图3 合水地区长6骨架砂体特征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keleton sand bodies of Chang 6 oil-bearing formation in Heshui area

图4 合水地区长6复合砂体识别特征Fig.4 Identifi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und sand body of Chang 6 oil-bearing formation in Heshui area

砂质碎屑流间隔叠加型砂体为单期砂质碎屑流砂体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沉积中断,砂体间沉积了一定厚度的泥质隔层,野外剖面特征为砂质碎屑流砂体在纵向以泥岩隔层为界线的间隔叠加,特征与砂质碎屑流连续叠加型砂体相似(图5c)。

砂质碎屑流+浊流间隔叠加型砂体主要发育在内扇与中扇交汇处,根据垂向的叠加关系可以分为两类:1)下部砂质碎屑流+上部浊流砂体组合类型(图5d),该类型整体为粒度向上变细的正旋回沉积模式,为早期高密度砂质碎屑流因泥质含量的增加导致密度降低,而逐渐转化为低密度浊流的沉积组合;2)下部砂浊流+上部砂质碎屑流砂体组合类型(图5e),该类型粒度为向上变细再变粗的沉积模式,为早期高密度浊流逐渐向高密度砂质碎屑流转化而形成的沉积组合[16-17]。

2.2.3 侧向尖灭型

该类复合砂体特征为堤岸滑塌沉积或沉积物供给小于可容纳空间而导致砂体由中间向边部厚度逐渐变薄,侧向上呈现尖灭的趋势。此类砂体单砂体厚度进一步减小,砂体间泥岩厚度进一步加大,砂体内无夹层,以砂体间隔层为主,一般不连通或连而不通。分为孤立型和侧接型两种亚类。孤立型为单期砂体孤立分布,周围覆盖较厚的泥岩,无连通性,测井相识别标志为SP曲线低幅度单一的齿化钟型、指状;侧接型为多期单砂体边部搭接,侧向接触,砂体连续性较好,但却连而不通,测井相识别标志为SP曲线的低幅度齿化钟型与低幅度指状的组合形式。通过单井识别,该类组合砂体的骨架单砂体以浊流与滑塌岩为主,多形成于湖底扇中扇、外扇(图4a)。

砂质沉积物入湖从内扇向外扇沉积过程中,由于泥质含量的增加,沉积物流体形态由砂质碎屑流向浊流转化,在此过程中,砂体纵向上叠加范围及厚度不断减少,砂体间泥质沉积物不断增多,在某一时期形成砂体仅边缘连续接触的浊流侧接型砂体。该类砂体具有较好的连续性,但砂体接触范围小,隔层发育,砂体连而不通;而当砂体厚度及叠加范围进一步降低时,砂体周围的泥质沉积物完全阻隔了砂体间的接触,砂体由边部接触变为孤立分布,形成无连通性的浊流孤立型砂体,在野外剖面多表现为孤立分布的浊积水道(图5f)。

滑塌孤立型砂体为掉入湖盆泥质沉积物中的滑塌岩孤立分布,砂体无连续性,不连通。因在滑塌过程中变形而常发育小型褶皱。

2.2.4 砂泥互层型砂体

图5 铜川延长组长6段复合砂体野外剖面特征(a)质碎屑流连续叠加型砂体,长6,铜川套滩村采石场剖面;(b)砂质碎屑流砂体底部具有沟模、槽模,长6,铜川套滩村采石场剖面;(c)连续砂质碎屑流间隔叠加型砂体,长6,铜川套滩村采石场剖面;(d)底部砂质碎屑流+顶部浊流间隔叠加型砂体,长6,铜川套滩村采石场剖面;(e)底部浊流+顶部砂质碎屑流间隔叠加型砂体,长6,铜川马泉大桥旁剖面;(f)浊流孤立型砂体,长6,铜川姬家塔剖面Fig.5 Field profi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und sand body,Yanchang Formation Chang 6 oil-bearing formation in Tongchuan area

该类复合砂体为浊流席状漫溢沉积且沉积物供给远小于可容纳空间而导致沉积物沉降不连续,多期砂体在垂向或侧向与泥岩互层沉积。由于该类砂体叠加范围较小,比较其他三种类型,纵向上砂岩厚度最薄,泥岩厚度最大,砂体内无泥质、钙质夹层,以砂体间泥岩隔层为主,砂体一般不具有连通性。根据位置不同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两种亚类,稳定型为沉积物沉降时,沉降中心保持一致,导致多期单砂体与泥岩在同一位置互层沉积;不稳定型为沉积物沉降中心不一致,导致砂体沉积位置多变。测井曲线SP为多个指状与泥岩的微齿化低幅度异常互层的组合形式。通过单井识别,该类组合砂体的骨架单砂体以浊流为主(图4b)。

浊流砂泥互层型砂体多形成于湖底扇最前端的外扇,偶尔发育中扇。随着浊流搬运距离加大,浊流进一步稀释并沉积于深湖,逐渐过渡为深湖泥岩。该类砂体厚度较薄,砂体间泥岩隔层发育,基本上大于或等于砂岩厚度,砂体叠加范围小,无连通性。

综上所述,由于研究区深水重力流沉积环境复杂多变,不同单砂体类型间的变化导致了长6骨架砂体的组合构型特征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砂质碎屑流单砂体主要构成连续叠加型与间隔叠加型复合砂体,浊流单砂体主要构成侧向尖灭型与砂泥互层型复合砂体(图6a,b)。

图6 合水地区长6骨架砂体组合类型剖面图(a)垂直物源方向剖面;(b)顺物源方向剖面Fig.6 Sectional view of skeleton sand bodies combination type in Heshui Chang 6 oil-bearing formation

3 复合砂体精细解剖

根据野外露头剖面对长6砂质碎屑流及浊流单砂体的宽厚比进行研究,再结合测井相对不同类型复合砂体单砂体厚度的统计,计算出不同复合砂体中单砂体的宽度后,对其发育规模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通过铸体薄片、物性、高压压汞等资料对不同复合砂体非均质性特征进行研究,精细解剖长6复合砂体,找出优势砂体的类型,并建立优势砂体评价参数表,最终总结出优势砂体的分布规律。

3.1 砂体发育特征

通过对铜川延长组长6段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后发现,连续叠加型与间隔叠加型复合砂体在剖面上存在渐变关系,通常由中部连续叠加的砂质碎屑流单砂体向边部尖灭的过程中逐渐过渡到与浊流单砂体的间隔叠加,此种类型的复合砂体厚度较大,但在横向上延伸距离较短,单砂体以砂质碎屑流为主;而侧向尖灭型与砂泥互层型复合砂体的单砂体通常以薄层舌状体形式的浊流砂体为主,该类砂体厚度较薄,在横向上延伸距离较远,高者达1 km以上。本研究针对这两种情况对野外露头剖面宽厚度进行了实测,同时,为保证测量点垂直于河道方向,选取点位时采用金振奎等[18]的单河道砂体识别方法中的露头实测法、岩性对比法及厚度中心法。结果显示:第一种情况(33个点)单砂体厚度为0.30~2.80 m,平均为1.60 m,宽度为47~504 m,平均为283 m,宽厚比公式为y=177x(图7a);第二种情况(11个点)单砂体厚度为0.08~0.86 m,平均为0.63 m,宽度为98~797 m,平均为550 m,宽厚比公式为y=753x(图7b)(其中y为砂体宽度,x为砂体厚度)。

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区内200余口井不同类型复合砂体的识别及单砂体厚度的统计,砂质碎屑流连续叠加型单砂体厚度为3.60~15.50 m,平均为8.20 m;砂质碎屑流间隔叠加型单砂体厚度为3.20~10.25 m,平均为5.60 m、砂质碎屑流+浊流间隔叠加型中,砂质碎屑流单砂体厚度为2.90~6.50 m,平均为4.20 m,浊流单砂体厚度为1.50~3.70 m,平均为2.63 m,间隔叠加型砂体平均单砂体厚度为4.10 m、侧向尖灭型单砂体厚度0.35~2.50 m,平均为1.10 m、砂泥互层型单砂体厚度为0.20~1.96 m,平均为0.38 m。

将各复合砂体单砂体厚度带入宽厚比公式中得出,砂质碎屑流连续叠加型单砂体宽度为637.20~2 743.50 m,平均为1 451.40 m;砂质碎屑流间隔叠加型单砂体宽度为566.40~1 814.25 m,平均为991.2 m;砂质碎屑流+浊流间隔叠加型中,砂质碎屑流单砂体宽度为584.10~1 150.50 m,平均为743.40 m、浊流单砂体宽度为265.50~654.90 m,平均为465.51 m;浊流侧向尖灭型单砂体宽度为263.55~1 882.50 m,平均为828.30 m;浊流砂泥互层型单砂体宽度为150.60~1 475.88 m,平均为286.14 m。

结果表明:长6复合砂体从连续叠加型到砂泥互层型,单砂体平均宽度与厚度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究其原因,连续叠加型砂体多发育于湖底扇内扇,沉积物充足、水动力条件强,在纵向上沉积厚,横向上延伸远;而从间隔叠加型到侧向尖灭型,砂体依次向湖底扇外扇深湖泥过度,泥岩隔层变厚,砂体厚度与宽度逐渐减小。

3.2 砂体非均质性特征

3.2.1 宏观非均质性特征

通过前文研究,连续叠加型砂体只发育夹层,间隔叠加型砂体隔夹层均有发育,侧向尖灭型与砂泥互层型砂体以隔层为主。夹层在测井曲线中识别标志为厚层砂体内GR曲线会趋于泥岩异常而有小幅度回反现象;隔层在测井曲线中识别标志为多期单砂体间沉积的厚层粉砂岩、泥岩(图8)。据此特征,分别统计不同复合砂体隔夹层厚度。结果表明:长6连续叠加型砂体夹层厚度集中在0.40~1.70 m,平均为0.80 m,夹层频率集中在2.90%~9.30%,平均为4.60%;间隔叠加型砂体内夹层厚度集中在0.90~1.60 m,平均为1.10 m,夹层频率集中在8.40%~20.80%,平均为13.5%,隔层厚度集中在1.30~2.70 m,平均为2.20 m;侧向尖灭型砂体隔层厚度集中在3~4.60 m,平均为3.10 m;砂泥互层型。砂体隔层厚度集中在4.10~5.90 m,平均为4.80 m(表1)。从连续叠加型到砂泥互层型,砂体隔夹层厚度变大,宏观非均质性增强。

3.2.2 微观非均质性特征

对研究区213口井以不同复合砂体的单砂体厚度为筛选标准,通过统计长6段四类复合砂体中单砂体的孔隙、压汞、物性等孔喉微观非均质性参数,研究了长6复合砂体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

图7 铜川露头剖面长6砂体宽厚比散点图(a)铜川长6段砂质碎屑流宽厚比;(b)铜川长6段浊流宽厚比Fig.7 Chang 6 oil-bearing formation sand bodies width-to-thickness scatter diagram of Tongchuan outcrop section

图8 合水地区长6段不同复合砂体隔夹层特征测井识别标志(a)连续叠加型砂体隔夹层特征,Z55井;(b)间隔叠加型砂体隔夹层特征,Z156井;(c)侧向尖灭型(侧接型)砂体隔夹层特征,Z156井;(d)砂泥互层型砂体隔夹层特征,Z55井Fig.8 Well-logging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omposite sand bodies with interlayer thickness in Heshui Chang 6 oil-bearing formation

表1 合水地区长6不同类型砂不同类型砂体隔夹层厚度统计表Table 1 Sand bodies interlayer thicknesses in Heshui Chang 6 oil-bearing formation

共47口井识别出连续叠加型砂体。统计表明:该类砂体面孔率集中在0~8.33%,平均为1.61%;孔隙中胶结物含量在2.80%~28%,平均达13.84%;孔喉分选系数在0.18~2.25,平均为1.17;变异系数在0.02~0.56,平均为0.13;中值压力在1.46~24.29 MPa,平均为8.99 MPa;排驱压力在0.80~5.77 MPa,平均为3.14 MPa;最大汞饱和度在62.70%~96.84%,平均为80.68%;孔隙度集中在 6.66%~15.50%,平均为9.63%;渗透率集中在(0.25~2.63)×10-3µm2,平均为0.53×10-3µm2。此类砂体压汞曲线形态表现为进汞曲线较低,曲线中间平台低平宽缓,退汞曲线与进汞曲线相交峰值较低、角度较小,表现为退汞效率好(图9a)。

共103口井识别出间隔叠加型砂体。统计显示:该类砂体面孔率集中在0~6.51%,平均为1.41%;孔隙中胶结物含量在5%~34%,平均达14.78%;孔喉分选系数在0.13~2.75,平均为1.39;变异系数在0.05~0.62,平均为0.21;中值压力在2.38~24.52 MPa,平均为 12.61 MPa;排驱压力在 0.30~7.84 MPa,平均为3.21 MPa;最大汞饱和度在43.15%~96.99%,平均为76.99%;孔隙度集中在 6.10%~13.20%,平均为8.89%;渗透率集中在(0.22~2.05)×10-3µm2,平均为0.49×10-3µm2。此类砂体压汞曲线形态表现为进汞曲线有所升高,曲线中间平台较为宽缓,退汞曲线比起连续叠加型角度变大,表明退汞效率有所降低(图9b)。

共186口井识别出侧向尖灭型砂体。统计显示:该类砂体面孔率集中在0~4.72%,平均为1.09%;孔隙中胶结物含量在4%~37%,平均达14.95%;孔喉分选系数在0.11~3.66,平均为1.51;变异系数在0.05~0.65,平均为0.25;中值压力在1.91~33.03 MPa,平均为 12.96 MPa;排驱压力在 0.60~9.35 MPa,平均为5.54 MPa;最大汞饱和度在46.37%~97.97%,平均为74.23%;孔隙度集中在 3.13%~11.40%,平均为7.21%;渗透率集中在(0.09~0.83)×10-3µm2,平均为0.33×10-3µm2。此类砂体压汞曲线形态表现为进汞曲线进一步升高,曲线中间平台较陡,退汞曲线与进汞曲线相交角度很大,表明退汞效率再次降低(图9c)。

图9 合水地区长6段不同复合砂体单砂体压汞曲线特征(a)C106井,长62,1 991.80 m,孔隙度:12.06%,渗透率:0.74×10-3µm2;(b)B11井,长63,1 740.16 m,孔隙度:8.61%,渗透率:0.39 ×10-3µm2;(c)N31井,长61,1 534.10 m,孔隙度:6.87%,渗透率:0.34 ×10-3µm2;(d)B7井,长63,1 819 m,孔隙度:4.32%,渗透率:0.13×10-3µm2Fig.9 Mercury injection curves for single and composite sand bodies in Heshui Chang 6 oil-bearing formation

共204口井识别出砂泥互层型砂体。统计显示:该类砂体面孔率集中在0~3.50%,平均为0.97%;孔隙中胶结物含量在5.50%~40%,平均达15.89%;孔喉分选系数在0.07~4.25,平均为1.53;变异系数在0.11~0.82,平均为0.33;中值压力在3.91~31.06 MPa,平均为13.52 MPa;排驱压力在0.60~9.98 MPa,平均为5.82 MPa;最大汞饱和度在30.30%~94.03%,平均为71.90%;孔隙度集中在1.97%~10.30%,平均为6.53%;渗透率集中在(0.01~0.56)×10-3µm2,平均为0.18×10-3µm2。此类砂体压汞曲线形态表现为进汞曲线最高,曲线中间平台高陡窄小,退汞曲线与进汞曲线近乎垂直,退汞效率最低(图9d)。

比较长6四种类型复合砂体微观孔喉参数,从连续叠加型到砂泥互层型,砂体胶结物含量、分选系数、变异系数、中值压力、排驱压力增加,面孔率、中值半径、最大汞饱和度减小,物性降低,孔喉微观非均质性增强(表2)。

表2 合水地区长6不同砂体微观孔喉特征参数表Table 2 Sand body microscopic pore throat characteristics in Heshui Chang 6 oil-bearing formation

3.3 优势砂体分布规律

由于研究区为岩性油藏,高孔渗为优势砂体主要控制因素。因此,本文将大于长6骨架砂体平均物性的复合体砂体定为优势砂体。经统计,长6骨架砂体平均孔隙度为8.54%,平均渗透率为0.48×10-3µm2。经比较,连续叠加型与间隔叠加型砂体平均物性大于长6骨架砂体平均物性,为优势砂体组合类型。而根据试油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连续叠加型砂体日产油在1.20~138.2 t,平均为6.50 t,平均含油饱和度为33.32%;间隔叠加型砂体日产油集中在0.80~66.3 t,平均为4.40 t,平均含油饱和度为32.53%。在此基础上,结合连续叠加型、间隔叠加型砂体沉积特征、宏观、微观各项参数后,建立了合水地区长6优势砂体评价参数表(表3)。

表3 合水地区长6优势砂体评价参数表Table 3 Evaluation of dominant sand bodies in Heshui Chang 6 oil-bearing formation

以优势砂体评价参数为标准,统计所有井的参数点,将符合优势砂体条件点所对应的井位坐标定位到研究区相应砂体厚度平面图中,在研究区边界范围内进行优势砂体的平面预测(图10)。

在平面上,优势砂体主要沿东北—西南向呈片状、宽条带状在区内东北部大面积展布,西南部除了马岭及白马区块有规模分布外,其余则只有少量呈朵体状、窄条带状零散分布。根据湖盆演化及物源方向来看,长7湖泛期时,湖盆面积最大,坡度最陡,前缘坡折带与湖平面距离最近,长7重力流沉积物向湖盆中心沉降的时间短,速度快,为突发性瞬时沉积,沉积物多呈小而窄的朵体状分布。而长7末期到长6期时,湖盆面积开始萎缩,坡度变缓,沉积物从前缘坡折带入湖距离变远。研究区主要受西南与东北两大物源体系控制,从长8期到长6期,西南物源减弱,东北物源增强[10],在此条件下,长6期主要受东北物源影响,优势砂体在区内东北部较为发育,而由于沉积盆地东缓西陡,东北部以砂质碎屑流为主。综合以上因素,当东北部砂质碎屑流向湖盆中心沉积的过程中,由于坡折带距湖平面较远,坡度较缓,沉积物具有沉积时间长,沉降速度慢的特点,为突发性持续沉积。在此过程中,由于物源供给稳定,最终形成以片状、宽条带状为主的大规模厚层优势砂体。西南部因物源供给较少,没有大规模砂体展布,只有小规模由于长7期向长6期过渡时形成以窄条带状、朵体状分布的优势砂体。

图10 合水地区长6优势砂体平面分布图Fig.10 Plane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dominant sand bodies in Heshui Chang 6 oil-bearing formation

4 结论

(1)合水地区长6段共识别出7种骨架单砂体组合类型。分别为砂质碎屑流连续叠加型、砂质碎屑流间隔叠加型、砂质碎屑流+浊流间隔叠加型、浊流+砂质碎屑流间隔叠加型、浊流侧向尖灭型、浊流砂泥互层型、滑塌侧向尖灭型。

(2)合水地区长6段复合砂体中,连续叠加型单砂体平均厚度为8.20 m、平均宽度为1 451.40 m,间隔叠加型单砂体平均厚度为4.10 m、平均最大宽度为991.20 m,侧向尖灭型单砂体平均厚度为1.10 m、平均宽度为828.30 m,砂泥互层型单砂体平均厚度为0.38 m、平均宽度为286.14 m。从连读叠加型到砂泥互层型,砂体厚度变薄、宽度减小、非均质性增强、物性变差,发育位置由湖底扇内扇逐渐向外扇过度。

(3)连续叠加型与间隔叠加型砂体为合水地区长6段优势砂体。在平面中,优势砂体主要在研究区东北部发育,沿东北—西南向以片状、宽条带状展布。而在研究区西南部则只有少量呈朵体状、窄条带状零散分布。

猜你喜欢

浊流型砂砂质
河北省砂质岸线修复现状及思考
型砂压力传递在复合材料成型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砂质海岸带海水入侵模型试验分析研究
海底峡谷内浊流流动与沉积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浙江杭州地铁砂质地层深基坑土压力分析研究
铸造粉尘回收技术探讨
“问走”雾霾浊流 “询来”蓝天碧水
砂处理型砂水分调节与影响分析
重型车用气缸盖湿型砂铸造气孔缺陷的降低
中国砂质海滩区域差异分布的构造成因及其堆积地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