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灰沉积与页岩有机质富集关系探讨
——以五峰组—龙马溪组含气页岩为例
2020-01-18邱振卢斌陈振宏张蓉董大忠王红岩邱军利
邱振 ,卢斌,陈振宏,张蓉 ,董大忠,王红岩,邱军利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2.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河北廊坊 065007
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4.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 730000
5.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0 引言
火山灰是火山喷发过程中产生的粒径小于2 mm的火山碎屑,一般伴随火山喷发气流长距离搬运并空降沉积[1-2]。在地质历史中,大规模火山活动与重大生物灭绝事件在时间上密切相关[3],常被认为是造成大规模海洋生物灭绝的诱发因素[3-5]。这是因为大规模(全球性)的火山喷发常伴随大量SO2气体和硫酸盐悬浮颗粒,从而形成酸雨、气候变冷等,导致生态环境极端恶化[6-7]。而在地质历史中火山灰也常与富有机质沉积如黑色页岩等相伴生[8-11],甚至在含凝灰质(火山灰)泥页岩中TOC可高达4%以上[12]。诸多研究表明,现代火山活动喷发形成的火山灰沉降到海水中可以提高海洋表层生产力[13-19],从而促进有机质形成与富集沉积。然而,目前地质历史时期火山灰(易蚀变为斑脱岩)沉积与有机质富集关系研究相对较少,且存在着争议[20-23]。一些研究认为火山灰沉积能够大幅度提高海洋生产力,有利于有机质富集沉积[10-12,24-26],而部分学者认为它们之间关系并不密切[22-23,27]。
全球奥陶纪—志留纪转折期发生一些重大事件,如近85%海洋动物物种迅速灭绝[28-32],海平面快速下降近100 m[33-34],气候短暂变冷(持续时间小于1 Ma)[35-37]等。近些年来,这些事件之间的成因关系或相互响应程度等科学问题一直是国际上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31-33,35-39]。在这一重大转折期,北美、欧洲、北非、我国华南地区等广泛沉积了一套黑色富有机质页岩(国际上称为“hot shale”)[40-46](图1),是全球古生代油气资源最重要的烃源岩层系之一。同时,这一时期北美、欧洲及我国华南等地区火山喷发活动也广泛发育,大量火山灰层被发现于页岩之中[8,47-50](图1)。华南地区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相对连续,也是上奥陶统赫南特阶全球层型剖面所在地[3],该地区连续地记录这一时期有机质富集程度的变化,且火山灰层保存相对较好[8,47,49,51-52],是开展火山灰沉积与有机质富集关系研究较为理想的地区。同时,五峰组—龙马溪组是我国页岩气的主要产层,目前已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1万亿立方米,2018年页岩气年产量已超100亿立方米。故本文以华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含气页岩为例,初步探索地质历史中火山灰沉积对页岩有机质富集作用的影响,以期为我国页岩油气形成与富集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图1 (a)华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分布;(b)五峰组—龙马溪组内发育数层火山灰沉积(重庆巫溪田坝剖面),部分图例参考图2、3;(c)龙马溪组页岩中火山灰沉积层;(d)五峰组页岩中火山灰沉积层Fig.1 (a)Distribution of the Wufeng-Longmaxi black shales in South China;(b)volcanic ash layers of the Wufeng-Longmaxi Shale from the Tianba section in the Wuxi area,Chongqing(see legends in Fig.2 and Fig.3);(c)volcanic ash layers of the Longmaxi Formation;(d)volcanic ash layers of the Wufeng Formation
1 地质概况与样品分布
奥陶纪—志留纪转折期,我国华南地区位于古特提斯洋东部赤道附近,整体为陆表海环境,广泛发育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富有机质页岩[41,44,53-55],并伴有大量火山灰层(易蚀变为斑脱岩)[8,47,50-53](图1)。其中五峰组厚度一般5~20 m,主要由薄层黑色页岩、硅质岩等组成,富含笔石、放射虫等生物;龙马溪组厚度一般200~300 m,可分为两段,即龙一段和龙二段。上段主要由灰绿色页岩、粉砂质页岩、粉砂岩等组成,下段主要由黑色页岩、粉砂质页岩等组成,富含笔石生物。
图2 重庆巫溪地区田坝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火山灰层分布、有机质富集相关指标(TOC含量、Babio含量、U/Th比值)特征(部分数据来自文献[39,56-57],富氧—贫氧—缺氧仅表示沉积氧化还原条件变化趋势)Fig.2 Distribution of volcanic ash layers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TOC)contents,Babio concentrations,and U/Th values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Wufeng-Longmaxi Shale in the Wuxi area,Chongqing(data from references[39,56-57])
图3 重庆石柱地区漆辽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火山灰层分布、有机质富集相关指标(TOC含量、Babio含量、U/Th比值)特征(部分数据来自文献[39,58-59],富氧—贫氧—缺氧仅表示沉积氧化还原条件变化趋势)Fig.3 Distribution of volcanic ash layers and TOC contents,Babio concentrations,and U/Th values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Wufeng-Longmaxi Shale in the Shizhu area,Chongqing(data from references[39,58-59])
笔者在四川盆地及周缘开展五峰组—龙马溪组野外考察过程中,观察到该套页岩层系中发育大量火山灰层。特别是在重庆石柱、巫溪等地区,五峰组火山灰层数可超过20层,龙马溪组底部也见到数层火山灰(图1)。这些火山灰层厚度一般为1~4 cm,但整体变化较大,薄者以纹层出现,厚度不到5 mm,而厚者可达6 cm以上(图1)。它们主要呈浅灰色、青灰色或土黄色,岩层分布相对稳定。总体上,与龙马溪组相比,五峰组中火山灰层发育相对密集。野外观察发现,距火山灰层约20 cm以内上覆、下伏岩层岩性变化相对较小。这意味着,它们如果在沉积时受到与火山活动相关作用(热源活动、火山灰沉积等)的影响,则受到的影响程度相近。本文选取重庆巫溪地区的田坝剖面和石柱地区的漆辽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两个剖面的火山灰层分布特征,总体上按照米级间距采集样品(图2,3)。为了更好对比研究火山灰层沉积对页岩有机质富集影响,对巫溪田坝剖面五峰组进行密集取样(一般<20 cm)以保证与火山灰层可能相关样品的数量(图2)。共采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样品共计110件,其中巫溪地区田坝剖面为75件,石柱漆辽剖面为35件。2016—2019年期间,这些样品中大多数被陆续开展了TOC含量、主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组份、碳同位素等分析。基于这些数据,笔者及合作者们对它们沉积时期的海洋底部水体缺氧条件、表层古生产力、全球气候变化沉积响应、有机质富集条件、硅质岩成因等陆续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39,56-59]。笔者以这些页岩样品已有的测试数据为研究基础,通过对火山灰沉积层附近(20 cm以内)即含火山灰的页岩层段(VRS)和相对远离火山灰沉积的正常沉积页岩层段(NS)的有机质差异富集特征分析,明确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以此探讨火山灰沉积与有机质富集关系。
2 五峰组—龙马溪组中火山灰沉积与页岩有机质富集关系探讨
2.1 含火山灰的页岩层段(VRS)与正常沉积的页岩层段(NS)有机质差异富集
巫溪田坝剖面五峰组与龙马溪组的火山灰沉积较为发育,其中五峰组的略微密集。在五峰组内,厚度0.5 cm以上的火山灰层可达25层,龙马溪组底部的可见到13层(图2)。而在石柱漆辽剖面,两者差异更为明显。五峰组内火山灰沉积层约19层,而在龙马溪组底部仅发育2层火山灰(图3)。纵向上,两个剖面的页岩TOC含量均具有较大变化,其中田坝剖面TOC为0.6%~16%(平均值为4.1%),漆辽剖面的为2.6%~14%(平均值为6.0%)。同时,自底向上,两个剖面的TOC含量具有相似变化趋势即先逐渐增加后缓慢降低,其中峰值段位于五峰组顶部与龙马溪组底部(观音桥段附近)(图2,3)。
将火山灰沉积层附近20 cm以内页岩层段视为含火山灰页岩层(VRS)段,其余视为正常沉积的页岩层(NS)段。从图2和图3中可以得出,VRS段与NS段交互分布,是火山(群)间歇喷发的特征。统计表明,田坝剖面和漆辽剖面的VRS段TOC含量明显低于NS段的(图4),具有明显的差异富集特征。其中田坝剖面VRS段TOC含量平均值约为3.1%,而NS段的该平均值为5.1%;在漆辽剖面,VRS段和NS段的TOC含量平均值分别约为3.6%和7.0%。
2.2 火山灰沉积对有机质富集因素的影响
图4 五峰组—龙马溪组中含火山灰页岩层段(VRS)与正常沉积页岩层段(NS)的TOC含量分布Fig.4 TOCcontent distribution of shale horizon,including volcanic ash layers(VRS)and shale horizon normally deposited with no volcanic ash layer(NS)
沉积物中有机质形成与富集的控制因素,尤其对于海相沉积物,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论[60-67]。主要争论的焦点是保存条件(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和海洋表层生产力,到底哪个是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早期研究普遍认为缺氧的保存条件是有机质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60,68-70]。然而,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洋流上涌地区的富有机质沉积与海洋表层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关系密切[71-74]。同时,有机质在沉积水体底部过程中,会发生分解作用消耗水体底部的氧气,从而可引发底部水体缺氧[61-75]。实际上,影响有机质富集的因素较多,如沉积速率[27,65,76-77]、黏土矿物含量[78-79]、海平面变化[72,74,80]等。综合而言,海洋中高生产力是有机质形成与富集的基础,缺氧保存条件、沉积速率等均是影响有机质富集非常重要的因素。
火山灰沉积对有机质形成与富集的影响,本质上体现在提高生物生产力方面。大量研究表明:现代火山喷发中火山灰能够释放大量Fe、P、N、Si、Mn等营养元素至海水中,从而能够促进海水表层中海洋生物生产力的提高[13-15,17-18]。例如,在现代太平洋中,Fe元素含量相对较低,限制着其部分区域中浮游生物的生产力[81-83]。而在这些区域中Fe含量纳摩尔量级的增加,足以引发大规模硅藻的繁盛[7,82,84]。诸多研究已表明,现代火山喷发与近邻海洋中生物繁盛具有密切关系。例如,2003年马里亚纳群岛的阿娜塔翰(Anatahan)火山喷发引发了太平洋西北贫营养化区域中生产力的提高[16,85];2008年美国阿拉斯加州卡萨托奇(Kasatochi)火山喷发促发了太平洋东北海域中浮游生物的繁盛[86-87];2010年冰岛的埃亚菲亚德拉(Eyjafjallajökull)火山灰喷发提高了北大西洋中冰岛盆地中生物生产力[19]。
近些年来,一些研究表明,生源钡(Babio)常作为现代和古代海洋生产力的指标[88-94]。生源钡计算方法参见文献[56]。如图5所示,巫溪田坝剖面中含火山灰的页岩层段(VRS)Babio含量略高于正常沉积的页岩层段(NS),而石柱漆辽剖面中VRS段的Babio含量略低于NS段。故可以认为,在这两个剖面,火山灰沉积对其沉积时期的海洋生产力提高相对较弱,对有机质富集促进作用不明显。这一关系可能与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时期海洋具有较高的生产力背景有关[44]。已有研究表明,现代火山灰携带的Fe、P、N、Si、Mn等营养元素,能够有效促进营养贫化海洋区域生物繁盛,提高初级生产力[7,16,84-85],但对于高生产力背景海洋区域影响可能较小。现代环太平洋赤道附近高生产力地区水体中Babio含量一般在1 000×10-6以上[95],而古代富有机质沉积物中Babio含量一般在500×10-6以上[96-97]。巫溪田坝和石柱漆辽地区的VRS段和NS段的Babio含量一般总体上高于500×10-6(图5a,c),指示着该时期海洋表层总体上具有较高生产力。
图5 五峰组—龙马溪组火山灰页岩层段(VRS)与正常沉积页岩层段(NS)的TOC含量、生源钡Babio含量及U/Th比值交汇图(部分数据来自文献[39,56-58],富氧—贫氧—缺氧仅表示沉积氧化还原条件变化趋势)(a)(b)巫溪田坝剖面(b中黑色虚线内样品富含放射虫);(c)(d)石柱漆辽剖面Fig.5 Cross plots between TOC contents,Babio concentrations,and U/Th values of VRSand NSof the Wufeng-Longmaxi Shale(data from references[39,56-58])(a)and(b):Tianbasection,Wuxi area;(c)and(d):Qiliaosection,Shizhu area
大量研究证实,微量元素中对水体氧化还原比较敏感的过渡元素(U、V、Mo、Ni、Cu等)在沉积物中的富集与否,可作为水体氧化还原条件的指标[62,70,98-99]。比较常用为微量元素比值,如U/Th,V/Cr等[99-100]。统计表明(图5b,d),田坝剖面和漆辽剖面的U/Th比值与TOC含量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指示着氧化还原条件(富氧—贫氧—缺氧变化趋势)与有机质富集关系密切。需要说明的是,田坝剖面五峰组部分硅质岩样品(图5b中黑色虚线所示)富含放射虫(图6a)[57],这些硅质生物大量繁盛增加了沉积速率,对有机质及陆源碎屑具有一定稀释作用[65,77],从而造成这些样品的TOC含量明显偏低,U/Th比值明显增高。另外,沉积速率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岩性差异上。这两个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岩性主要为灰黑色硅质页岩、薄层状硅质岩及块状泥灰岩(SiO2含量差异),除田坝剖面的上述富含放射虫样品(图6b中黑色虚线所示)外,其余样品的TOC含量总体上受到岩性差异影响程度相对较弱(图6b)。故可以进一步推测沉积速率对这些页岩有机质富集作用影响也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尽管火山灰能够带来一定的营养元素并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但在奥陶纪—志留纪转折期海洋表层总体上具有较高生产力,致使火山灰的沉积对这一时期海洋生产力提高相对较弱。这可能是因为它所增加的有机质在后期沉降分解过程中,由于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变化而被消耗掉。因此,可以认为火山灰沉积并未明显促进该时期的有机质富集,而氧化还原条件(富氧—贫氧—缺氧变化)与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应该是这一时期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
图6 (a)富含放射虫硅质岩,田坝剖面五峰组(来自文献[57]);(b)田坝剖面和漆辽剖面不同岩性TOC分布(部分数据来自文献[57,59])Fig.6 (a)Bedded chert with abundant radiolarians,Wufeng Formation from the Tianba section(figure from reference[57]);(b)TOC content distribution for different lithological samples from Tianba and Qiliao section(data from references[57,59])
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我国华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层系内所观察到火山灰沉积层,部分可能是构造活动引发层间滑动,致使硬度偏软的岩层发生碎裂、碾磨、黏土矿化等作用所形成的,类似断层泥。这是因为五峰组—龙马溪组相对厚度较大,岩石类型较多,包括硅质页岩、钙质页岩、薄层硅质岩、泥质粉砂岩、介壳灰岩等,且它们下伏为宝塔组(临湘组)厚层灰岩。这些岩性之间硬度差异较大,受构造活动影响,不同岩层之间易发生层间滑动,从而形成类似火山灰的薄夹层。因此,需要有效甄别这些非火山灰层。
已有研究表明,火山灰通常在大气中滞留时间只有1~3年[1],即使沉降到海水中,对海洋生产力的影响也仅为几年至数十年[17,19]。这相对以百万年为单位的地质尺度,火山活动对海洋生产力影响常被认为是瞬间事件。由于火山喷发规模不同,相应的火山灰沉积厚度也会相差很大,厚者可达数米,薄者仅为几毫米,甚至直接完全溶解于水体,难以保存,以至难以厘定火山灰沉积所引发环境影响。尽管一些学者尝试从火山灰发育的富集段与非富集段对比角度分析其沉积的影响,但所取得认识仍存在着较大差异,这需要进一步对火山灰沉积层段开展更高分辨率(如厘米级、毫米级尺度)对比研究。另外,最新有研究表明,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种类对海洋有机质保存具有重要作用[101],即蒙脱石容易吸附海洋有机质,而陆源有机质与绿泥石等矿物在海水中能够紧密结合而不易发生变化。火山灰在海水中易分解成蒙脱石,从而有利于海洋有机质富集,但火山灰沉积对页岩中有机质富集贡献程度仍需进一步厘定。例如,页岩中火山灰发育集中层段即斑脱岩层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而其发育较弱的页岩层段因火山灰分解或蚀变而难以厘定其贡献。
总之,火山活动对沉积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过程,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及相关的热液活动,不仅能够给水体带来丰富的营养元素,对水体化学性质及有机质保存也会产生些重要影响,这需要开展沉积地质学、岩石矿物学与元素、同位素等多指标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以此明确火山活动对有机质形成及富集作用的影响。同时,火山活动相关的沉积事件也是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102],厘定它与页岩有机质富集关系,对我国页岩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论
地质历史时期火山灰沉积与有机质富集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议。基于华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的含火山灰页岩层段(VRS)与正常沉积的页岩层段(NS)的TOC含量、古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等特征的综合对比分析,初步得出以下认识。
(1)两剖面VRS段的TOC含量平均值分别约为3.1%和3.6%,明显低于NS段(分别为5.1%和7.0%),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富集特征。
(2)奥陶纪—志留纪转折期海洋表层总体上具有较高生产力,但火山灰沉积对其海洋生产力提高相对较弱,对有机质富集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3)氧化还原条件与TOC含量的关系表明,两个剖面的U/Th比值与TOC含量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指示着氧化还原条件(富氧—贫氧—缺氧变化趋势)与有机质富集关系密切,是这一时期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
由于火山活动对沉积环境影响是十分复杂的过程,未来需要利用地质、地球化学等多种测试手段,开展更高分辨率(如厘米级、毫米级尺度)综合对比研究,精细解剖火山活动对有机质形成及富集作用的影响。作为非常规油气沉积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厘定其与页岩有机质富集关系,对我国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致谢 在本文研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邹才能、朱如凯、王玉满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Juergen Schieber等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陶辉飞副研究员、同济大学蔡进功教授、东华理工大学韦恒叶副教授及两位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此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