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农村治理思想研究
——治理维度与治理路径

2020-01-18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总书记基层农村

江 余

(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党的十九大是中国迈入“强起来”时代的标志,社会主义强国建设需要兼顾治理与发展两个维度。国家强必然要求农村强,发展与治理是农村“强”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治理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内容丰富,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农村治理思想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

一、文献综述

学术界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农村治理思想的研究成果丰硕,主要研究内容集中于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即农村基础研究,这个维度主要包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农村环境治理关注较多。习近平总书记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思想中蕴含农民的价值追求,其要义是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布局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以农民为主体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以农民获得感为标准评价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成效。[1]

第二层即管理研究,这个维度主要包括党建、法治、德治等内容。习近平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2]农村管理也要以依法治理为依据,法治乡村的建设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

第三层即发展改革研究,这个维度主要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乡村振兴、农村的持续性建设等内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升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农村改革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农村治理提出整体性构想,在多个场合阐述乡村振兴这个战略思想。这既是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继承、反思与提升,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农村治理思想形成机理

(一)中国共产党长时期农村管理经验的继承与创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群众探索中国农村治理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这些管理经验主要内容有产业发展、联系群众、社会稳定、土地管理、基层党建等方面。毛泽东说:“就农业来说,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农业唯一的道路。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力,这是党在农村中工作的中心。”[3]邓小平说:“为什么我们能够得到群众的拥护,能够依靠人民诚心诚意的拥护取得革命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联系群众。”[4]江泽民说:“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胡锦涛说:“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希望你们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发展生产、服务群众紧紧结合起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5]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村工作,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工作的经验积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治理思想形成与创新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现阶段农村社会发展与治理的现实需要

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来看,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强国建设的治理保障之一。广大农村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已经整体迈入了小康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会即将在农村地区实现,部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初显,农村地区现阶段追求的发展是提升性的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等高层次目标。中国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和广袤的乡村大地决定了农村在国家治理治理中的基础地位。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乡村治理方式和途径有助于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基层事务治理的积极性,可以使乡村治理的基石更加牢固。因此,就必须需要完善有力的指导思想来协调和指导农村社会的发展与治理。

(三)特殊的农村工作经历和农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历,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农村工作经历有助于我们整体上把握习近平农村治理思想的要义与内涵。习总书记自身丰富的农村工作经历和自己特有的农村情怀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人民探索、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农村治理思想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的农村情怀萌芽于陕西的知青生活、发展于福州与浙江任职期间、成熟于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始终把农业农村农民放在国家治理的关键位置,始终中国农村的建设、发展、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筑牢社会主义强国的基础。

三、农村治理的维度

(一)发展维度:农业生产为主,其他产业协调发展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我国人口众多,广大农村地区承担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端稳全国人民饭碗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一是优化土地管理制度,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引导,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优化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增强农村土地经营活力;二是将国家公共资源更加倾向农村配置,加快道路、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同时建立完善管护运行机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挡升级。三是清晰认识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出路,提升农产品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支撑,提升农业生产、管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农村产业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更要注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产业发展要合理增减。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各类产业的有效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农村自身的“造血”能力,把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力作为重要目标。加强城乡互动衔接。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特色农业项目宣传,逐步推动农村观光、旅游、休闲等产业兴起。

(二)政治维度:激发群众政治活力,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追求、维护、发展的民主目标。“要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农村治理思想要求稳步推进广大农村社会主义民主事业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广大群众依法、有序、自觉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基层事务、管理集体经济文化事业、管理各项社会事务,使广大农村地区具有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面貌。截至2017年,全国农村普遍开展了9轮以上村委会换届选举,98%以上的村委会依法实行直接选举,村民参选率达95%。[7]基层群众的监督意识也更加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民主监督稳步推进,农村实现村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普遍实行村(居)务公开,设立村务公开栏,定期、真实向广发群众公布村里的具体事务,公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知情权。

(三)精神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三风”共筑

中国农业历史悠长,农耕文明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悠久的农耕文明是中华文化蕴育、发展的重要来源。在农耕文明的影响下,中国各个地区几乎都形成了浓厚的乡风、家风、民风。在中国古代皇权不下县的情境下,乡风、家风、民风对维护中国古代的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统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群众精神风貌建设水平高低是中国农村治理水平高低的重要衡量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及公共文化培育是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重要举措。新时代中国农村治理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与乡风、民风、家风相互配合,共同培育、塑造广大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

(四)社会维度: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是追求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我国农村地区成功解决温饱问题,就目前的基本国情来看,农村人口数量众多,贫困人口依旧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新时代的农村治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农村治理思想的要义在于兼顾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两个维度。目前,我们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攻坚阶段,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重要工程,统筹解决农村贫困和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发展的问题,使得广大农村居民的利益被更好地维护,尽可能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切最直接的问题。为民谋利、解民之忧是农村社会治理的精髓。党和政府为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致力充分保障农村地区不同群体对象的基本条件,强调农村资源的均衡配置,包括基础建设资源、产业发展资源,社会保障资源等,其中教育、医疗资源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切。

(五)环境维度: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9]优美的生态环境同样是农村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农村治理思想从多个方位对农村环境整治与保护提出了要求。第一,农村生态保护要求全面。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蓝天保卫战、流域综合治理、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措施在广大农村地区有序实施,争取“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第二,在全国农村地区继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实现全国行政村环境整治全覆盖,将农村土壤破坏、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空气污染、厕所改造等问题基本解决,留住农村的青山绿水,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第三,加快环保法律制定,明确环保责任。要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10]“河长制”“林长制”“湖长制”等环保责任制度基本建立,农村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四、农村治理的路径

(一)以人为本——民主治理

20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完成建立、巩固民主政权的历史使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就是在这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村民自治起源于乡村田野,定型于新中国,村民自治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其使命和变革方向与民主建设、国家治理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1]从参与过程来看,村民参与治理活动的政治过程存在不足。乡村政治活动无论在参与过程还是在参与内容上都与新时代中国农村治理的要求存在差距。村民参与政治活动不足既会降低群众参与治理活动的积极性,又会导致居民对具体的治理政策认同感不足,农村治理的有效性、权威性、合法性都会降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治理工作要重视疏导化解、柔性维稳,注重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以人为本,尊重广大民众的意愿才能在根本上激发农村治理的活力。

(二)良政善治——德治与法治并重

习近平总书记说:“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强制性地惩罚违法行为,但不能代替解决人们思想道德的问题。我国历来就有德刑相辅、儒法并用的思想。”[12]同一般意义的治理的过程相同,公共权力的行使是乡村治理的核心。公共权力行使中的“失范”“错位”“缺位”等问题也同样存在于目前的中国农村治理过程中。有效解决农村治理中公共权力行使过程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坚持法治的底线。法治是制约和规范农村治理的最基础保障,坚持法治思维这个底线,才能从根本上完善中国农村治理的公共权力运行机制和农村治理的制度保障。中国古代社会主张以道德感化和教育人,德治对于维护农村稳定,引导群众向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德治这也是新时代中国治理的重要价值导向,农村治理也必须把“德治”作为重要的价值维度。农村治理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对新时代中国农村治理尽快形成良政善治的风气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职责明确——协调治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习近平新时代农村治理思想明确农村治理水依靠党委、政府、群众、社会的协同合作。首先,基层党组织是先锋,习近平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要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基本素养和工作能力,为农村治理水平提升提供高素质的队伍保障。其次,建立农村协调治理体系,必须进一步优化基层政府的服务职能,政府需要对农村群众的自治活动提供正确指导。再次,农村治理水平的提升,要发挥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增强基层群众的主体意识,以此增强群众对基层决策、基层事务的理解、支持,构建较为高效的治理体系。最后,逐步拓宽开放治理的渠道,发挥社会力量在农村治理中的作用,部分事务可以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解决,以此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矛盾导向——精准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13]农村治理水平的提升既要强调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基层群众等力量协调治理基本能力的提升,也需要提升精确解决农村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习近平新时代农村治理思想的总体要求,精准治理需要重点解决两方面内容。一是关键问题的准确把握与解决能力。对于党和政府组织力量和资源开展的重大活动,例如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等关系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民生工程要能够准确把握这些重要工程的实施效果如何、存在问题有哪些、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解决。二是区域治理的精准性问题。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中的农村地区所面临的治理问题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轻重缓急也各有侧重。因此,新时代中国农村治理工作必须坚持矛盾导向,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治理活动,以精准有效的治理方式提升农村治理水平现代化水平。

(五)手段创新——信息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14]互联网技术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普及,电脑、手机等互联网终端设备也成为农民的日常用品,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农村社会结构已经发生深刻的变革。近年来,农村人口外迁数量较大,使得农村空壳化的趋势加重,部分村民基本上不参与本村的自治活动,村委会自治活动的广泛性、有效性、权威性等受到了较大的考验。为了增强农村治理的有效性,进一步扩大广大农村居民参与基层自治活动的有效渠道,国家应该对基层政府和村委组织给予支持,帮助其建立农村治理的网络系统,推动基层治理电子政务基础条件的发展。既要利用电子政务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公开,又要完善村民利用网络参与村务的渠道建设,发挥互联网、信息设备在农村治理中的作用,确保基层治理的政策、措施准确及时地传达给村民。农村信息治理手段的运用,会在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村民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对提升农村治理活动的广泛性、规范性、有效性有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总书记基层农村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基层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