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2020-01-18王秋淑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市分公司

环球市场 2020年22期
关键词:营运盈利管理策略

王秋淑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市分公司

在激烈的企业竞争市场中,企业的日常运转需要营运资金的支持。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竞争力也深受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是指企业筹集营运资金以及采取的策略。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对其的研究和实践也不断深入,企业研究者和管理者越来越认识到营运管理策略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从现有企业的研究来看,一般依照资金来源于何处和如何进行应用以及二者的比例将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比例关系分为稳健型、中庸型、激进型三种营运资金类型。有研究表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和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有较大的相关性。但对于这种看法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一些研究者,如王丽娜等发现,一家企业如果采取中庸型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那么其相关数据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等)都满足Gumbel分布的要求,但其若采取稳健型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则满足Weibull 分布的要求。当具有相同的重现期时,中庸型要比稳健型的资金管理策略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而研究者王新平等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激进程度和盈利能力成反比例关系,这与“风险报酬均衡”不一致。研究者王贞洁等则发现,通过供应商采取营运资金管理,可以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让企业具备持续的增长能力。可见,各类文献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本文以某类企业数据为例,不仅从理论上,也应用统计学方法上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是如何受到营运资金管理影响的。

一、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确定

确定企业盈利的评价指标需要采用统计和分析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根据研究指标在矩阵内的关系强烈程度,将一些重合的、关系复杂的变量归结为几个独立、相关程度低的综合因子。其原理是通过相关程度将变量分为不同的组,使组内变量相关性高,而组间的变量具有较低或者不相关性。每一个组的变量用一个因子确定其基本的结构。这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它被很多学者用来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指的是企业通过内在的资源和优势获取利润的能力,它需要通过客观、科学的指标进行确定和评价。根据笔者对有关企业的研究,本文选取的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为: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净利润现金以及经验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等。每个指标都有对应的计算公式。在这里不再赘述。

其次,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某行业中的近200 家上市企业在删除了部分指标异常的企业之外,确定了180 家企业作为样本,根据上述所说的盈利指标数据,分析这些企业同一年度体现在财务报表中指标数据,计算前面所述的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相关度。从结果来看,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与总资产报酬率的相关度均较高。而全面资产现金回收率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全面资产现金回收率与净利润现金含量等之间的相关度也较高。根据初步的相关分析,表明这些盈利指标可以用因素分析来展开分析。

再次,对这些数据指标用因子分析进行统计计算。经过检验,结果显示单位矩阵和相关系数矩阵的差异性十分显著,进一步表明适合因子分析。经过旋转计算后,发现这些盈利指标可以分为三个因子,用这三个因子可以更为典型的代替企业的盈利能力,笔者将这三个因子根据贡献率将因子命名为:第一主因子(F1,共包含净资 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和销售毛利率等四个盈利指标),它反映的是企业的会计利润;第二主因子(F2 包括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 金流量净额),它反映的是企业的盈利规模。第三主因子(F3包括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和净利润现金),它反映的是企业的盈利质量。由此,本文确定了从这三个方面来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分析营运资金管理和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

(一)理论假设和分析

营运资金从广义上来看,包括企业投资在所有资产上的资金,如应收账款、存货等。如前面所述,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可分为:一是激进型策略,二是中庸型策略,三是稳健型策略。策略不同,其对应的盈利能力不同,与此对应的流动风险也不尽相同。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该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内外部环境,使用不同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并考虑其所带来的风险,为长远发展制定策略。其中,流动资产比例(流动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百分比)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一般情况下,非流动资产比流动资产更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在总资产额度不变的情况下,流动资产增加会使得总资产的收益率下降。与此同时,企业总资产的流动性也会大幅度加大,使它们具备较高的短期偿债能力。对于企业来说,使用稳健型的策略具有较小的流动风险,但相应的盈利能力也会较弱。中庸型的策略则具有中等的流动风险,其盈利能力也处在中间水平。激进型的策略则拥有最大的流动风险,但对应的盈利能力也十分强。通过引入流动资产比例和负债比例有利于分析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是如何影响盈利能力。经过推理,可以得出当外在其他条件固定时,当企业的流动资产比例较低而流动负债比例较高时,企业可以获得较高的净资产收益。当企业流动资产为固定的比例时,提高其流动负债比例,能提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如果负债比率较为固定,但流动资产比例上升,则会使得企业的净收益降低。可以看到,企业采取的激进型、中庸型和稳健型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依次减少了净资产收益率。基于上述几个关系的陈述,本文提出几个假设:当条件固定时,激进型与企业盈利呈现正相关关系。其次,当条件固定时,流动资产比例与企业盈利能力呈现负相关;再次,当条件固定时,流动负债比例与企业盈利能力呈现正相关。

(二)实证研究

依照上述搜集的180 家企业作为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当作分组变量,对180 家的企业进行聚类分析分组,其中第一组:25 家企业的流动负债比例与流动资产比例的差异为12.58 个百分点,第二组 91 家企业的动负债比例与流动资产比例的差异为13.67 个百分点,第三组:64 家企业的动负债比例与流动资产比例的差异为40.27 个百分点,可见这些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方式均为激进型。换句话说,这180 家企业更愿意采取激进型的管理策略,且大部分的企业具有较高的风险偏向。对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首先正态化企业的盈利能力,即进行盈利能力的正态转换,再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不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会不同。其中进一步进行差异性检验,第一、二、三组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分分别为:2.52、5.22和1.84。进一步分析,只在第二组、三组中发现了显著的盈利能力差异。可见,流动负债比例和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不显著。选取一定比例的流动资产(一般为65%)作为标准,将上述180 家企业按照流动性标准分为高、低两组,其中86 家企业被认为是高流动性组,94 家企业被认为是低流动性组。采用方差分析两组企业的盈利能力,结果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显著受到总体流动比例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高流动组与企业盈利能力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而低流动性组之间关系不显著。

(三)结果和建议

从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来看,提高企业流动负债比可以对盈利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某行业的这180 家企业的流动负债比例和盈利能力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企业的总体流动比例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呈正相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以某行业的180 家企业为例,通过理论和统计学上的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阐述了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本文以激进型、稳健型、中庸型三种管理策略为例,对常见的盈利指标进行分析。本文表明: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流动的负债比例来提高盈利能力。企业的总体流动比例与企业的盈利能力正相关。但在本文中提到的该行业,企业的流动负债比例不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该行业应当要意识到这一点,采取恰当的应用资金管理策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猜你喜欢

营运盈利管理策略
房建工程招标组织与合同管理策略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探索
VRT在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的应用
大考已至:撤站后的三大营运管理痛点及应对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不盈利的扩张都是徒劳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