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师教思想及其影响探析
2020-01-18高娜
高 娜
(曲阜师范大学 孔子文化研究院,山东 曲阜 273100)
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又一位著名的儒学大师,其思想体系对后世儒学影响深远。师教思想是荀子思想中最突出的部分也是核心思想之一。何为“师”,《荀子·修身》载:“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1](P21)
目前,学界对荀子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少有专门深入研究其师教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探讨荀子师教思想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进一步还原荀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对提高教师素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荀子师教思想的内容
(一)教学目的
荀子十分重视教育,其一生都在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安邦定国扶危济世的人才。《荀子·解蔽》载:“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葛谓至足?曰:圣也。”[1](P353)在荀子看来学习是有止境的,要以圣人为老师,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是“士人”,接近这个目标的是“君子”,了解和达到这个目标的就是“圣人”。因此,荀子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道德上最终的“圣人”。
1.从“学以致用”看教学目的
荀子认为,一个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更好的运用知识,如果一个人能把学习到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那么这个人就可以成为“圣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1](P446)这种将知识付诸于实践与教学过程是相一致的。士人做学问就是将学习到的知识付诸在行动上,君子则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圣人则通晓它,做到活学活用,将所学到的知识表现在一举一动上,这体现了荀子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重在学习,最主要的还是更好的运用知识。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偏邪阴险行为不端正,所以要为他们设立礼义、制定法度来教化他们,使他们的行为合于正道。荀子所提倡的“学以致用”的思想体现了学生从认知到实践的过程。其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以致用、有道德行为坚定、懂得礼义法制的圣人。
2.从“礼义法制”看教学目的
“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1](P113)在荀子看来,人一生中不管做什么事都有一定的礼义标准,他认为,礼义有着特殊的意义。“礼有着规范人伦和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意义”,[2]是君主为权衡群臣所制定的法度。荀子利用礼义标准将人划分为三个阶层:俗儒、雅儒和大儒,这里的大儒也被称之为“圣人”。荀子认为,俗儒是指那些在学术上似懂非懂,不尊重礼义,思想偏私又希望别人认为自己公正,行为愚昧却希望别人认为自己美好聪明的人。雅儒是指那些效法后王,统一制度,尊崇礼义,言行符合礼法的要求,但才智不能解决礼法和教育没有规定问题的人。[3](P65)而那些能自觉遵守礼义法度和社会道德规范,将礼义法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具有锲而不舍的决心和意志,这样的人称之为大儒,也就是“圣人”。对于雅儒和大儒,适用于礼义教育,而对于俗儒则需要礼义教育和法度教化。《荀子·富国》载:“故曰: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百姓之力,待之而后功。”[1](P145)荀子认为人的礼义标准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在荀子看来,教学的目的就是使行为合乎礼法,遵守秩序,社会安定,其本质是为封建剥削制度服务。
3.从“用心专一”看教学目的
“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1](P344)“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1](P346)荀子认为,做事不能一心二用,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认知,认知过程要全心全意。这种认识方法与教学方法是相一致的。荀子“虚壹而静”的教学过程,精于大道,专一于大道,其目的是培养人们用心专一的能力,从而引导人们学习大道,身体力行,更好地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其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辨析;不但要培养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才,还要培养做事专一可以治理各种事情的人才。
(二)教学方法
荀子长期从事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了很多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后世教育教学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防止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荀子·解蔽》载:“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1](P336)荀子认为,普通人偏听则信,对事物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这是由于人们认识事物方法上的弊端。因此,他要求教师教学中要进行“解蔽”。《解蔽》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1](P343)荀子认为学习时不要让已有的知识成为即将要学习的阻碍,这个叫做虚,这个“虚”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不因为已有某些知识而拒绝接受新的知识,也就是虚心的态度。[4](P75)不要让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来蒙蔽对另一个事物的认识,专心一致,兼信则明,这个叫做壹;更不要让梦和胡思乱想来扰乱所认识的事物,思想宁静、心中无杂念,告诉他们虚空专一和安静,心分散了就学不到想要的知识,一心二用就会产生疑惑,产生偏听,所学到的知识就不准确,只有全身心了解事物是美好的,这样才能对事物达到全面的认识。荀子认为,在虚壹而静的同时,学习过程中,还要以圣王为老师,以王制为法制,努力追求圣王之道,这样才能不被蒙蔽。
2.学会积铢累寸
《劝学》云:“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P5)荀子认为,要学会积累,人积累知识的多少决定着这个人的学习水平、学习素养。其次,要锲而不舍,作为治学者,必须拥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他强调,在积累知识、钱财、健康的同时,不要忘了积德。曰:“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1](P7)路人积善多了便可以成为圣人,圣人不是可望不可及的。[5](P171)因此,教师在教会学生积累知识的同时要懂得德为先,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好的学者。
3.各因其所长而教之
首先要看到学生的差异,从学习态度上看到他们的天资、性格的不同。荀子认为,“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1](P10)对学生的教育,应该说的就说,不应该说的就不要说,有时要看清楚情况再去说教。治学者应考虑受教育者所表现出来的诚意,再选择其进行教育。在教学实践中,荀子非常重视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人特点来进行目的明确的教育。他说:“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1](P16)调理人们性情和教育人们正确思想的方法,要根据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这强调了教育要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性格特征、思想修养状况,然后根据其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施行不同的教育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行教育目的。这也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条理性。
4.行高于知
荀子是古时候无神论的唯物主义者,他明确提出,天是无目的、无意志的自然界,它只是按照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性运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和人两者不能互相代替,自然界发生的规律性变化,包括陨石坠落、流星划过等,与人类君主是否圣明无关,也不会因人的思想而改变。荀子主张“天人相分”的同时,又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肯定人能够利用规律,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社会。
荀子很重视“行”的作用,他主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1](P21)荀子认为“圣人”与平常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圣人爱好礼法、意志坚强且能身体力行。在他看来,对于真理的探求,不仅仅只是心生爱好,勇于思辨就可以,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求取真理实践真理。荀子“行高于知”的教学方法教导人们,治学不能只停留在学习的第一阶段,不能仅仅只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应该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身体力行,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实践就是明达事理,明达事理之人就是圣人。
5.隆师益友
荀子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1](P463)他强调老师的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想要学习就必须要接近贤能的老师。荀子还十分重视环境熏陶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认为选择朋友要慎重。荀子认为,“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1](P389)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生在无形之中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上自身的勤勉实践,终将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二、荀子师教思想的影响
荀子的师教思想指导其教学实践,对当今的教学方法仍具有指导作用。
(一)对其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1.用师教思想教育学生
作为战国末期著名的儒学大师,荀子游学于齐、燕、楚、秦等国,在齐国曾经三次担任“祭酒”,被尊为当时最好的老师。他在游学讲学过程中,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教育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性格差异施行不同的教育方法。荀子有三个能力各异的学生,荀子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差异施行不同的教育。李斯尊崇“学而士则优”的志向,接受了荀子“性恶观”的教育,认为要维护国家的稳定太平,必须通过法律的约束对人性进行教育,崇尚法律教育,最后在秦国灭六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韩非作为贵族子弟从小立志要干一番事业,精于“刑名法术”,学习荀子的“隆礼重法”的思想,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多被秦国嬴政所用,为后来专制主义君主富国强兵提供了思想基础。张苍擅长音律和算法,他将荀子的乐论思想在汉代加以传播,对汉代人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现存的文献来说有《史记·乐书》《礼记·乐记》等都是接受荀子的音乐思想改造而来的。[6](P490-492)
2.将师道思想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一方面,荀子认为人的学习过程要做到学、思、辨、问,最终在“行”上得以实践。与其迷信天的权威,不如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思考辨析,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社会服务。荀子是古代无神论的揭示者,是古代无神论唯物主义的先行者之一,这在其思想中都有体现。
另一方面,荀子认为听闻不如亲见。与其用自己所知去成为有道德的人,不如进行实践,将德行表现在一举一动上。“德行,指道德品质操守,儒家的标准皆以道德为首;政事,为治政的能力,管理国家和地方的实际才干;言语和文学指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古人常说的道德、文章、学问,加上才能,这是一个十分完备的高标准,”[7]这是向现实更深层次的进展。荀子将师教思想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道德实践的精神,由重视心性分善恶转向更重视心外求德的实践,由重视“天道”和“人道”之间的区分转向现实社会的人事实践。荀子强调:求知是一种道德实践的道德理性,相比孟子的在知识上成德,荀子更注重道德行为的效果。
(二)对如今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荀子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其对学而知之、虚壹而静、行高于知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面对如今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而知之,荀子首先肯定人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外界事物是可以被认知的。只要人们努力学习,就能认识世界。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果不善于学习,就难以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当作一种对于生活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依照荀子提出的“学而知之”的教学方法,真正使学生做到博学多能,学以致用,记在心中,灌注全身心,表现在行动上,使学生不断地经过努力、实践,依靠自身的努力获得丰富的知识。
对荀子“虚壹而静”教学方法的继承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途径。荀子认为人们思想上的毛病在于片面性,对事物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大量的外来信息,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辨别和更好的认识这些外来信息,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上对学生进行“解蔽”,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要保持思想宁静,心必须“虚壹而静”,有知觉的区分不同的事物,全身心了解所学习到的知识体系,在学习上专心致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处于理智状态,看透事物的本质,将学生的素质提高到更高层次。
对荀子“行高于知”教学方法的继承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认识学习世界根本途径。荀子认为“学至于行之而止矣”,[1](P109)也就是说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在于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然而现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上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他们只在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最终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因此,我们可以从荀子教学方法“行高于知”中得到启示:充分发挥“理论—实践”共同体的作用,[8]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的运用知识,把学习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这才是学习的最高阶段,通过实践解决我们学习理论的困惑。并且在实践中勇于创新敢于创造,这才是教育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
三、结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先秦时期儒家学说的师教思想内容丰富,荀子不折不扣地弘扬和传承儒家经典,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和礼仪文明得以延续传承。我们今天对师教思想的研究如此重视,“反映中华文化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师德养成素养,是对中华文化最为实质性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保障中华文明代代相传的关键”。[9]因此重视荀子师教思想的研究,认真探索其不断发展的轨迹就显得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