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诠释、逻辑分析与路径选择
2020-01-18蔡静静
蔡静静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071000)
“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和全局。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制度改革和实践探索。在继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引和重塑工农城乡关系的理论指导。正确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深化理论和政策研究,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学术界的使命担当。本文拟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理论逻辑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借鉴国际经验,探索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关键性和基础性问题。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立足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对“三农”工作作出了进一步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党的十七大强调“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1];党的十八大报告则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为纲部署“三农”工作,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毋庸置疑,长期以来党中央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中心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2-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58000 万吨以上[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稳定在8%以上[3],增速超过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2011-2015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 亿多人,贫困发生率降低11.5 个百分点。[4]经过十余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形势向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依然处于深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并联式”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这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基本国情。从世界各国现代化经验发现,在此过程中容易因劳动力、要素以及优质资源从农村流向城镇,导致农业萧条、农村凋敝、农民收入停滞,农业、农村、农民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失败者”。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在部分地区农村空心化、农业经营副业化、农村经济单一化、农村劳动力老弱化等问题显现出来,甚至比较严重。而同时,城镇化所塑造的市民文化内生的功利基因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对传统乡村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和消解,导致了传统乡村文化自然、淳朴文化品格的异化,那种建立在熟人关系上的温情瓦解了,代之以功利主义泛滥。此类问题的出现,既反映出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也影响和阻碍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我国,城乡发展失衡,“三农”发展滞后是这一矛盾最集中的体现。因此,要求我们党在继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三农”工作理论、制度、政策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根治城乡、工农发展不平衡这一沉疴旧疾的一剂良方,是“三农”工作上的创新。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的科学把握,唯有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难点和基点,才能系统发力,精准施策,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曾用“五句话、二十字”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生活宽裕”。虽然同是“五句话、二十字”,但二者的时代背景差别很大。彼时,我国刚刚迈过总体小康的门槛,踏上全面建设小康的新征程,城乡差距较大,农业、农村基础薄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接地气”,既鼓舞人心,又务实可行。而当前我国已步入“强起来”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处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进程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战略支撑,其总要求突出了“三农”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是简单地字面上的调整,而是内涵上的深化,具体表现如下所述。
(一)“产业兴旺”代替“生产发展”
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基础,农村产业发展的质量决定和影响着“三农”问题解决的效果。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用“产业兴旺”代替“生产发展”反映了党中央更加重视科技兴农、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农村的三大体系,即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是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形成乡村多元经济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状态,具体来说,就是要促进产业构成多样性、产业内容综合性和产业要素整体性。
(二)“生态宜居”代替“村容整洁”
“生态宜居”是生态文明观在农村建设中的直接体现,是从“人的逻辑”出发,以尊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为政策制定的根本,凸显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自觉性和价值追求,是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客观要求。
(三)再次强调“乡风文明”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语境下重申“乡风文明”,是因为乡风文明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推进乡村振兴的品质品位,影响着农民的精气神,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农村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就是要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坚定农村文化自信,培育独具魅力的乡土精神、村约规范和乡村价值,将农村建设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守得住乡愁”的美好家园。
(四)“治理有效”代替“管理民主”
“治理有效”代替“管理民主”顺应了建立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新型工作机制和治理体系的客观要求。以往的乡村治理经验表明,有效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关键在于村干部要充分尊重村民在管理农村社区事务中的民主权利,依靠村民自治原则规范干群关系。但是随着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日趋频繁、外来资本的大量引入而引发的产权关系日益复杂化,因此需要依靠法治来规范和调节农村社区各类关系。然而,自治和法治都有治理成本,如果能够加强德治建设,通过道德教化形成良好的乡风,使之成为村民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就可以大幅降低农村社会运行的摩擦成本。
(五)“生活富裕”代替“生活宽裕”
在充分考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把“生活富裕”作为未来乡村振兴的一个愿景,是切实可行的。显然,“生活富裕”的要求要高于“生活宽裕”,内涵更丰富,也更准确地反映了农民对丰衣足食、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逻辑与理论逻辑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高度,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后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我国以往“三农”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三农”领域的知行统一。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逻辑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三农”方面就是城乡发展失衡和“三农”发展滞后,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形成的现实逻辑。
1.城乡发展不平衡
一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协调。在国民经济全局中,农村经济的地位往往被边缘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弱项,而大量资金、技术、人员等资源投入到城镇和二、三产业中,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马太效应”。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导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历史性欠账”过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关键因素是机制问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造成“城乡分治”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各级政府间财权事权的不对称,一方面,政府大包大揽式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而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因为财政投入的杯水车薪,农民只能自己“买单”,导致因“等米下锅”而开工不足,逐渐拉大了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供给的差距。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发展不均衡。虽然“十二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但是收入差距依然是2.9:1,与世界平均经验数据2.5:1 还有一定差距。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农村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明显匮乏。
2.“三农”发展不充分
一是农业发展不充分。农村地区道路、通信、电力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瓶颈,同时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农业用地规模不足、农业科技产业化率低,以及因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产品缺乏竞争力。二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我国农村区域发展极不均衡,既有华西村、大邱庄、顺外村这样的“亿元村”,也有像阜平骆驼湾、顾家台这样的贫困村,有的甚至已经成为有房无人的“空心村”。农村发展缺乏有效的规划,随意性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村民缺乏动员,一些村委组织凝聚力不强,少数农村干部缺乏号召力和领导力,不能带领村民参与农村经济建设,更遑论乡村振兴了。三是农民发展不充分。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单一,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随着国家逐渐加大农村社保资金投入力度,转移性收入成为了我国农民新的增收渠道。财产性收入虽然增速较快,但是占比较小,对农民收入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总体来说,农民增收比较困难,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人口转移不充分,广大农民工为城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社会角色依然是农民,没有实现身份的城镇化。因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偏低,农民选择职业、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的能力难以提升。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对“三农”问题发展的新形势和面临的新任务以及要实现的新目标做出的重大判断与重大决策。它有别于以往任何一个“三农”发展政策,它是一个宏观的、全局的、系统的、综合性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
协调发展理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支撑,马克思指出,社会不但是一个由多要素、多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而且是一个“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社会有机体中的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任何一部分出现了问题都会危及整体。协调发展要求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良性互动,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不能顾此失彼。正如前文所述,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均衡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既包含了从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培育、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强化等多个方面推进农村社会整体性发展,也强调了以协调发展理念为总体指导思想,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工农互惠、城乡一体”。
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选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建设田园牧歌、秀山丽水、和谐幸福的美丽宜居乡村”的重要举措,是新的发展理念在农村的具体落实。乡村振兴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并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补齐短板,精准发力,探寻科学、有效的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路径。
(一)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深化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和改革
乡村振兴战略不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而是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擘画了分步骤、分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蓝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然后通过一系列制度层面的创新,破除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努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走上一条高效率的道路。一是要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法律保障体系。首先要对农民合法权益诉求进行立法保护,其次要依法明确政府及各级政府机关的执法行为边界,以指导和规范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二要加快建立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医保逐步并轨,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城乡居民在就业、低保、住房保障、义务教育等领域实现并轨,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优化农村产业发展路径,激活关键生产要素的流动性
乡村振兴依赖于产业发展,制定农村产业发展策略,要依托农村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在农村发展并形成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逐步形成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产业结构。要抓住关键性生产要素,激活“人”“地”“钱”等核心要素的流动性。从“人”来看,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要想使农民富裕起来,可以继续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市民化的农民在年龄、受教育程度上都明显优于农村留守农民。从国际经验来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与农村衰败互为因果。要实现乡村振兴,在农村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的同时,必须着力优化农村人口结构和农业劳动力结构,要多渠道构建和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体系,既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也要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的通道,鼓励更多的农民返乡创业,吸引大学生下乡兴业。从“地”来看,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在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且长久不变的前提下用好、用活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既能保护农民权益,又能促进土地的优化配置,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从“钱”来看,一要坚持把“三农”事业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领域,夯实财政保障的基础,确保农业农村财政投入适度增加。二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统筹引领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多渠道资金流向农业农村,形成支农资金合力。同时,还要继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逐步提高补贴数额,调整农业农村补贴方式,增强补贴的指向性和精准性,把财政补贴重点由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转向对拉动农村经济长期发展有益的项目和技术,提高农业补贴的效能[5]。
(三)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实现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是要加强村民自治,激发村民的现代民主意识,养成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政治习惯。二是依法治理乡村,依法治村是全面依法治国精神在乡村治理中的具体实践,是化解社会矛盾要坚守的底线。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是国家治理法治化,农村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其依法治理能力“先天不足”。要扭转这一局面,必须把法治教育和法治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短视频等信息化手段,多渠道、多媒介、多样化做好农村普法宣传工作,努力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坚定广大干部和村民的法治信仰,增强其法治意识。村“两委”委员和村干部要不断强化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用制度的刚性规范村务运行,依法调解和处理村民矛盾,积极引导村民守法向善,实现通过法律维护、保障村民的利益和福祉。三要发挥德治功能。德治作为一种以道德规范和乡规民约等手段进行的乡村治理方式,对村民的行为具有“软约束力”,与自治、法治相互补充,能有效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大力推行德治建设,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带动更多家庭和村民见贤思齐,形成崇善向上、风清气正的村风民俗;以家风建设为抓手,以良好的家风引领乡村治理,重塑新时代的乡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