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城市坊与基层治理演变浅探

2020-01-18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化弊端

王 勇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坊,即居民区,是一个城市中人数最多且最重要的一部分。坊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出现。据史料《太平御览》记载:“洛阳城故北宫,有九子坊”[1]766。说明在东汉时期,就有了坊这一形式的出现。宋代以来,由于商业的发展,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城市中坊市不再是分布于某一区域,而是遍布于大街小巷,坊厢制度应运而生。后世统治者在城市基层组织的设计中也一直沿用这一体制,且不断得到发展。

明代的坊厢类似于乡村的里甲,都是地方基层行政组织。关于明代基层治理的研究,目前学术界有很多成果。但很多都是从明代乡村出发,探讨里甲与老人制在道德教化、处理民间纠纷及征收赋役上的作用。关于城市这一块研究相对较少,对于明代城市中坊厢长在实际中的社会作用似乎都很少涉及。

一、明代坊厢长的作用

明朝初期,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缔造者,开始设计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据史料记载,“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在城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2]1878这里可以看出,在明代,坊、厢和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相对于城市距离远近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都是明代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单位。明朝时期,坊作为城市组织形式广泛存在。在明初,南京附属的上元县就有:“上元之坊曰十八坊,十三坊,十二坊,织锦坊,九坊,技术坊,贫民坊,六坊,木匠坊”[3]3308。明代统治者之所以这样设计坊,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征收赋税和徭役,将征收赋役同一范围的百姓和工匠放在一起;另一方面,是为了便于管理,将人们的户籍固定在这一坊厢中,已达到维护自己统治秩序的目的。

明代坊厢的作用之一就是负责征收赋税和徭役。这是最主要的。据记载:“太祖籍天下户口,置户帖、户籍,具书名、岁、居地。籍上户部,帖给之民。”[2]1878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方便征收赋役,将天下户口都记录在册,记录人户的姓名、年龄、居住地,以此来作为征调赋役时的依据。明代作为汉人王朝,在建国时虽然有意恢复汉人传统,但是在一些地方还是因循了元朝的习惯。在人户管理上,朱元璋将天下人户分为军户、民户、医户、匠户等不同种类。除了占明朝人户很少一部分的皇室贵族、官僚、士人享有优免差役之外,所有人都要承担一定的赋役。

这些赋税和徭役需要人去征调。在乡村由里甲老人去负责,在城市中则由坊厢长来征调。在明朝初年,户部向朱元璋上奏要重造黄册,“将定式颁与各户,将丁产依式开写付该管甲首,造成文册。凡十一户以付坊厢,里长坊厢里长以十甲所造册,凡一百一十户攒成一本有余则附其后曰畸零户送付本县。”[4]3044本县再根据洪武十四年所造的黄册进行比对调整,将人户分为上、中、下三等,分类征调赋役。可见,明代的赋役征收是十分严密的,而且十分复杂。坊厢长的任期,以南京城为例:“坊有十甲,甲有十户,视其饶乏,审编柜银,每季约三百两,析坊廂之应办者任之,以均里甲之不足。季轮一甲,率三十月而一周。”[3]3310在明代的史料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记载:“诸上供者,官为支解,而官府公私所须,复给所输银于坊里长,责其营办。”[2]1905。由此,可以看到,坊厢长在明代征收赋役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明代坊厢长第二个作用,就是道德教化和管理地方功能,这与乡村里甲一样。永乐七年五月壬申朔,明成祖朱棣发布诏书:“谕北京耆老曰朕为古先帝王之治天下,以安民为务而安民之道以教化为先。是以上下相承风俗淳厚天下和平。朕受天命嗣大统即位以来,夙夜拳拳志图治理,今建北京思与百姓同享太平,惟能务善去恶可以永保身。家凡一家有家长一乡一坊有乡坊之长,为家长者教训子弟讲读诗书明达道理父慈子孝兄友弟敬尊卑长幼各循其序[4]1199。这里可以看到,永乐皇帝对地方基层的秩序十分重视,强调“乡坊之长”要像一家之长一样,教育所在地区的百姓。诸如要劝诫子弟读书达理,懂得尊卑长幼,要勤于务农,莫要做些淫巧强盗之事。

明代十分重视坊厢长在地方的教化作用。王阳明在谈到明代地方法令弊端丛生以致法令废弛时说道:“仰各该县官,务于坊里乡都之内,推选年高有德,众所信服之人,或三四十人,或一二十人,厚其礼貌,特示优崇,使之分投巡访劝谕,深山穷谷必至,教其不能,督其不率,面命耳提,多方化导。”[5]1153这里看到了坊厢长的教化功能,强调要在地方选出德高望重且众人信服之人,对百姓进行教化,以使上情可以下达。对于那些“巡访劝谕著有成效者”县官要亲自备礼到其家中,重加奖励,这样地方风俗才可以改善。以后的法令应以教化为先,而不是棰楚鞭挞。

明代坊厢长也具有保卫地方治安的功能。当坊厢中发生纠纷时,坊厢长要从中调停。明代小说《水浒传》虽然说的是宋朝的事,但其中诸多细节却是对明代的刻画,例如,用白银交易。这部小说里,可以看到坊厢长的踪迹:知府看罢,便差人把住孟四门,点起军兵等官并缉捕人员,城中坊厢里正,逐一排门搜捉凶人武松。在武松杀死了西门庆及自己嫂子这一刑事案件之后,坊厢长需要参与其中,取得线索,作为官员判案的依据。这虽然是小说中的场景,但小说亦是生活的反映,是明代坊厢长作用的侧面写照。

明代坊厢长的第三个作用,就是对城市坊厢内部集体意识的培养。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为保地方治安,“二十七日,路抚台出示:会淮城有七十二坊,各集义士若干,不上册,不督练,亦不给饷,每家出一人、二人以四至五,从义而起,出于自愿。小帽、箭衣、快鞋、刀仗,俱自备;每坊举一生员为社长,一生员为社副,随便操演;茶点小费,各认轮值。”[6]2这里可以看到,在坊厢已经不再重要的明朝末年,当地方发生动乱时,各坊厢内部还是形成了一个集体的意识,保卫内部的安全。翻看明代史料,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相关的记载,也证明了明代坊厢对集体意识的塑造作用。

二、坊厢制度的弊端及变化

然而,在明代,坊厢制度终有其弊端。首先,坊厢所在的地方,也是政府衙门的所在。坊厢长的管理和处理纠纷的职能相对于里甲老人显得不那么重要,很多职能与政府是重合的。如《天府广记》记载:“京师之地分为五城,每城有坊。每城设有兵马司,其制始于元。”[7]20而且当城内百姓发生纠纷时,可以找官府来调解审判。另外,在城市中还有巡城御史掌治安管理、审理诉讼、缉捕盗贼等事。因此,坊厢长的作用并没有里甲长那么大。其次,随着城市商业的发展,城市里的人口越来越多,城市间的迁入迁出越来越普遍,坊厢制度将人户束缚在本城内,已经不能适应这一情况,显得越来越僵化。最后,随着赋役的逐年增多,人们的负担越来越重,但那些新移入的人户却不需要承担这些赋役,引发了原住民的不满。

以南京城为例,在明朝初年,这里的坊厢居民赋役比较轻松,这时的社会矛盾还没有体现出来。正统时期,也是“然其实人户充实,应办减省,库贮柜银,该吏支销,坊民听役,民不见劳而事不废,立法未始不善也。”[3]3310但自此之后,弊端开始显现出来:“正额常什三,而外徭常什七,于是人户流亡,更谋脱籍,柜银滋少。官惮其难,吏辞其责,改令坊民自收自用,而阴责其赔貱。[3]3310”坊厢制度僵化的一面开始显现出来。虽然后来也对其进行了一些改革,却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因为坊厢居民诸多色目的徭役仍然存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想脱离户籍,坊厢长的存在已经名不副实。

由于这些弊端存在,给人民带来了负担,引发了社会矛盾,明代城市的基层组织也就相应发生变化。这时候就需要新的基层组织来管理居民,于是铺的作用开始显现出来。关于铺的设立时间,目前的资料没有明确,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载:“铺行之起,不知所始。盖铺居之民,各行不同,因以名之。”[8]2378由此可知,这时候由于坊厢的崩溃,宛平县将城市居民按照行业划分为不同的铺,而不再按户籍划分。与坊厢强调本地人户不同,铺是将城市内所有居民都包括在内。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将新移入的人口也纳入赋役征收范围之内,适应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更利于徭役的签派。关于铺户役的研究,学界已有诸多成果,这里不再赘述。

铺的设立相比较坊厢是进步的。一方面,将城市内本地及新移入的居民都纳入在内,不致于坊厢制度下的赋役不平衡的出现。并且在晚明万历年间实行一条鞭法赋役折银征收后,坊厢长的作用已经不再明显。另一方面,相比坊厢长的征调赋役,铺头涉及的权限范围更多,更有利于对坊内人户的管理。

但是,这一制度也存在弊端。读沈榜的《宛署杂记》可以看到,明代宛平县内实行铺后,由于城内很多勋戚中贵,不受法律制约,加上法令多且集中,铺头需要承担更多的事务,所以本地人不愿意做这个铺头。这造成“城内外总甲、保甲非无籍少年,则卑琐乞流已耳”[8]2358。由此导致铺头群体素质的不高。在事务执行过程中各种索取,诸如鞋脚钱、酒饭钱、宽限钱、灯油钱等,无所不用其极。这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三、结语

在明代,尽管坊厢制度与后来的铺也仍然存在各种弊端。但是,对于明代城市的积极作用还是可以看见的。都使这一地域形成一种集体意识。如在明末清兵南下,坊内人民团结起来组织抗敌就是这一方面的体现。基层组织在任何时期都是不可忽视的。坊厢与铺都在不同时期,作为政府与百姓的中介,扮演着维系基层稳定、上传下达的角色。

猜你喜欢

教化弊端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跟踪导练(四)
伦理教化思潮与历史悲剧的类型演进*——以南戏与明清传奇为例
I Am not just a Statistic,I Am Survivor
语文标准化考试的弊端及应对策略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探讨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应对策略
现行事业会计制度中的弊端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