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世界之都》的创作意图

2020-01-18吴少明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斗牛士侍者斗牛

吴少明

(龙岩学院 师范教育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世界之都》是海明威发表于西班牙内战时期的一部作品,讲述一个叫帕科的年轻人在马德里的卢阿卡寄宿公寓当侍者时,看到各种身份的人对待生活的消极态度后,以自己的无知无畏充当斗牛士,最后死于意外的故事。这部作品在海明威的创作生涯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标志着海明威创作思想的转变,反思自己“一贯信奉的个人主义或个人英雄主义行为”[1],由关注个人到关注社会,由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要求社会变革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然而如何变革令他产生困惑。针对这部作品,仅有个别学者进行论述,如薛金金从叙事策略探讨,魏笑玲从伦理与价值的失落[2]这一角度探讨斗牛与死亡,而笔者认为,海明威是一个积极入世的作家,其人生经历与作品关系密切,努力探索的过程使其思想不断发生变化,从中能感受到海明威有着推动社会发展的强烈愿望,也能感受到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因此,站在海明威创作思想的发展过程来审视这部作品,能看出作品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一、希望社会变革是海明威创作的目的

随着岁月的流逝,海明威的社会阅历和创作思想日趋成熟。20世纪20年代末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民生困苦……伴随而来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西方世界得以广泛传播,这是当时“人们渴求真理和正义的一种强烈体现”,是“对世界的理性秩序的需求”[3]而出现的,身处其中的海明威不可能不受影响,其思想发生了转变,当然这种转变“不是阶级立场的转变”[4],而是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作家,海明威渴望能进行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他四入西班牙,积极表达对西班牙共和政府的支持,就是他思想发生变化以及要求变革的具体体现,而在《世界之都》这部作品中,海明威通过描写几类人物的精神状态,含蓄而又坚定地表达了只有进行社会变革,才能改变社会现状的强烈愿望。

(一)意志薄弱的斗牛士

斗牛是海明威崇敬的一项运动,斗牛士在斗牛场上的优美的姿势、勇敢的决心、不屈的意志,令海明威肃然起敬,并为此写了一部专著《午后之死》。然而在这部作品中,斗牛士却呈现出另外一种状态: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严重低迷,他们不再令人崇敬,而是令人厌恶的一类人。

作为主要斗牛士的三个剑刺手中,生了病的那一位,尽管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健康人应有的身体,却始终装着和正常人一样,独自一人做事,不与他人交往,不愿向他人倾诉,性格孤僻,谨小慎微。并不断收集赞美自己斗牛的剪报,内心深处,十分留念曾经拥有的辉煌。与前者相反,那位身材矮小的剑刺手依然保持曾经拥有的气派,似乎正处于人生的辉煌阶段,然而昙花一现的他外表严肃,内心阴沉,似有千斤重担压在心头。显然,手法单调、风格落伍的他已经不再吸引观众的眼球。第三位剑刺手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人物,这个被称为胆小鬼的剑刺手,表面上是一个聪明、文雅的人,充满乐观的情绪,但他已经完全丧失了一个真正斗牛士所应具备的品质,勇敢,机智,无畏,从容……他害怕正眼面对牛角,因此,每次上场都要经历一番痛苦的挣扎,这种痛苦源于他曾经被公牛扎进肚子的后怕,也源于要调戏帕科姐姐而遭到拒绝的不满,更来自于帕科姐姐怒斥他为“一个不够格的斗牛士”,被人揭了伤疤后的羞辱,令他恼羞成怒,他无法对人倾诉,也不敢对人倾诉,并因此陷入长时间的痛苦回忆中。

此外作者还描写了二位长矛手和一位短枪手。他们都处于人生的辉煌阶段,都有不错的收入,但一位骑马长矛手因贪念女色,“技艺已经减退”,另一个因为“过于任性”,与人不和,很难长久共事;至于短枪手,也在为自己不久后的技艺衰退而暗暗担心。

那么这些斗牛士为什么会呈现出令人痛心的精神状态呢?荣格分析道:情结“是我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焦点或交点”[5],“有时具有创伤的特征,有时具有痛苦和不同凡响的特征”[6]。这些斗牛士希望能长久地展现自己在斗牛场上的英姿,不断地赢得鲜花和掌声,然而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都不可避免地终将退出历史舞台,意味着他们从万人瞩目的斗牛场上淡出,这让那些曾经拥有辉煌过去的斗牛士苦不堪言,他们的内心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大的结”[7],不断地干扰着他们的言行,他们希望能化解自己的情结,于是这些斗牛士内心情结的外化呈现出不同的样子,生病的剑刺手靠回忆过去虚度生活,身材矮小的剑刺手以不苟言笑对待生活,胆小鬼的剑刺手以寻找刺激打发生活,长矛手一个喜欢酒色,一个喜欢跟人吵架,而短枪手以表面的镇定来掩盖年龄增大的忧虑。他们都试图通过不同的行为来摆脱内心的痛苦,但显然无法实现,这令他们对未来感到迷惘。

(二)迂腐守旧的教士

两位教士从偏远的小城来到都城马德里,小说没有说明他们此行的目的,但从他们的对话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中可知,他们肯定是因公出差,想要找某一位权贵办事,然而该权贵故意把他们冷落在接待室里,许多天过去了,这两人依然没有办成事,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陷入两难境地,他们只能一味地等待。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官僚集团的腐朽,也可看出,两位教士虽然对这一现状表达不满,不过仅限于发发牢骚,或者沉默以对,因为尽管他们的地位卑微,但毕竟是利益集团中的一员,对现实具有强烈的依附心理,他们从未想过要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只能忍辱含垢,等待那遥遥无期没有结果的那一天。

(三)麻木不仁的群众

小说还描写了一些身处下层的人物,如年纪较大的侍者,他满足于现状,对自己现有的工作十分满意,表示下辈子还要干。他不理解高个子侍者的言行,因此当高个子侍者对客人只知道一味吃喝表达不满时,他称客人是体面的人并极力为他们开脱。特别是电影院的一群观众,包括帕科的两个姐姐,虽然他们本身也出自社会下层,却厌恶自己所处的阶层,他们崇拜大城市奢华、享乐的环境,羡慕有钱人的生活,因此当他们看到电影里的女主人公过得非常悲哀、凄凉时,不是寄予同情、理解之心,反而认为她玷污了现有的生活,所以,他们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抗议,有的吹口哨,有的跺脚,有的失望……反映出这一群体的冷漠与麻木。

通过以上几类人物的描写,作者展现了一个没有生机、没有活力、没有朝气的现代都市,充分表达了其厌恶和失望之情,海明威试图告诉人们,这样的都市不但不能够引领世界的发展潮流,反而会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回过头来看看这篇小说的题目,就能体会到海明威的深意:世界之都应该是一个充满阳光、充满进取、充满魅力的都市,是其他地方的样板,人人向往之地,然而其所呈现出来的却是另外一种面貌,作者在痛心之余要求变革的愿望也就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

二、如何变革令海明威陷入两难境地

海明威有强烈变革社会的愿望,为此他积极探索,通过小说中的人物表达出来,然而也体现出他的困惑。

(一)社会变革的途径

1.通过高个子侍者直接表露

高个子侍者具有强烈的革命热情,他对那些一天到晚只知道吃喝玩乐、满足于现状的人极为不满,他努力提高身边人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认清现实;他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象征统治阶级的教士和宪警,展现坚定的意志;他热情地参加无政府工团主义者的集会,目的在于唤起民众觉醒,希望被压迫者团结起来。这是一位新人的形象,海明威认定他们的所作所为代表了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并认为只有经过改革,社会才能不断发展,人类才会不断进步,而要实现这样的愿望,必须要靠像高个子这一类人的不懈努力。显然,海明威看到了先进分子在推动社会发展变革中所起的作用,并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呼声。

2.通过帕科间接表露

帕科这个从乡下来的年轻人充满朝气,对马德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充满许多梦想。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喜欢这里的一切。在浓厚的斗牛文化熏陶下,他对斗牛运动情有独钟,原本成为一名出色的斗牛士的情结存在于其“深层的潜意识中”[7],受到周围人的正面影响和反面刺激,激发了其本能,促使其最终做出惊人举动。

高个子侍者给帕科以正面影响。不止一次地向包括帕科在内的周围人揭露现存政权的腐朽和没落,宣讲革命道理,启发他们觉悟,他多次积极参加集会,试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鼓励他们起来斗争。尽管帕科还处于懵懵懂懂的阶段,但其人生目标之一就是想成为一个革命者,因此,他答应帮助高个子侍者完成剩下的工作,积极支持他去参加集会。

反面刺激最主要来自于居住在公寓的斗牛士这一群体形象。作为这项运动的发源地,西班牙人民对斗牛情有独钟,甚至到了狂热和痴迷的程度,人们崇拜斗牛场上的英雄,并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勇敢的斗牛士。在浓厚斗牛文化的熏陶下,帕科立志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斗牛士,然而这群斗牛士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令热爱斗牛运动的帕科深受刺激,深感耻辱。他不明白为什么时代会造就这样一群软弱无能的斗牛士,他担忧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会对人们的精神状态产生不良影响。而洗盘子的小伙子恩里克则给了帕科语言上的刺激。恩里克曾经参加过一次业余斗牛,结果因为害怕而当了可耻的逃兵,他以己之心度君子之腹,主观认为一个从乡下来的人,一个从没有斗牛经历的人,肯定比自己更害怕斗牛。恩里克一再用言语刺激帕科,然而当他看到帕科如此坚决地要求进行一场真刀真枪的模拟斗牛时,他不禁害怕了,开始极力劝阻帕科,没想到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决心,最终导致他丧失生命。

(二)海明威的矛盾心理

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发挥强大的影响力”[3],海明威的思想发生了悄悄的转变,他“意识到自身行为的神圣性”[3],因此他行动的自觉性大大增强。海明威同情进步事业,反对法西斯专政。西班牙内战期间,他四次进入西班牙,坚定地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反对德意法西斯干涉,表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这部出版于西班牙内战的作品,体现出海明威对当时西班牙现状的思考,他看到了革命的力量,看到了进步群体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他借小说中的高个子侍者表达了革命的诉求。

然而深受个人主义根深蒂固影响的海明威,自我情结依然很浓厚,这突出地表现在他塑造了帕科这一形象上。这个无知无畏的青年人,对周围的一切,特别是斗牛士的精神状态极为不满,他受高个子侍者言行的鼓舞,成为改变现有社会状况的新生力量。作者试图告诉人们,社会需要有这样的个体来展示坚强、勇敢、无畏的精神面貌,只有积极地行动起来,这个社会的未来才会有希望。

不过对于个人英雄主义行为能否挑战,甚至改变现有的一切,海明威开始产生怀疑。不可否认,个体的强大确实能够抵御外部的某些压力,但能力毕竟有限。帕科之死,说明海明威渐渐放弃走这条路。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之都》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海明威思想的转变,在其创作生涯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描绘了“世界之都”令人失望的现实,表现了渴望变革的强烈愿望,然而如何变革,是顺应时代潮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走革命之路,还是继续走个体对抗社会之路,海明威陷入两难境地。帕科之死,说明海明威已渐渐从个人主义的情结中走了出来,开始关注群体在社会发展变革中的作用,而这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主人公乔丹正是依靠游击队的中坚力量,出色地完成了炸桥任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部作品在海明威的创作生涯中就有了独特的价值。

猜你喜欢

斗牛士侍者斗牛
有头斗牛不爱斗
斗牛士曲响起
“牛气冲天”
斗牛为什么用红布
早已提前死去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2)
翻滚吧,斗牛士
各有安宁
它在仰泳
笑容可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