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与“概论”课教学的有机融合
2020-01-18王红丽
王红丽
(巢湖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1]毋庸置疑,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新实践新成果。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中,如何从方法论的高度让学生深刻体会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并科学研判我国所处世情国情,无疑是当前无法回避的重要话题,也是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落实“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
一、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概论”课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课时最多、时间跨度最大,从近代中国社会一直延续到当代中国,尤其是与现实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最为紧密。人们对于热点焦点问题的看法背后,又往往隐藏着某种社会思潮。“如果把思潮比作河水,那么‘热点’就是河水与河底礁石撞击所产生的漩涡,是围绕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而产生的思想和舆论的反应。”[2]在我国各种社会思潮纷呈激荡,社会意识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发展趋势中,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思潮的易感群体时常感到疑虑和纠结,或多或少地冲击着“概论”课的教学效果。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理性把握国际局势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能否正视现实,灵活运用生动鲜活的课程活动方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能否清晰阐释国家不可回避的问题和矛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会直接影响到“概论”课的教学实效,以及大学生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在大学生中影响广泛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比如,围绕我国目前的社会制度、社会矛盾、社会发展展开的争论,教师绝不能听之任之,坐视不理,而是应该正面回应,并在教学设计中加以体现,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多年的实践证明,思政课密切联系社会变革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思潮的热点、难点、疑点,并进行科学分析,是提高思政课实效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方针的重要表现。凡是这样做了的老师,他们的课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3]
二、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融入“概论”课的教学逻辑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又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可以说,“新时代”的开启和“新思想”的形成与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关系密切,这从学理、育人层面都决定着“概论”课教学与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有机融合的基本逻辑与趋向。具体而言,教师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需要认真考量二者相融的内容及其重点、难点。
首先,宏观层面,综观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主要集中在十个方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上十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都有新理念、新方法、新思想、新举措,由此必然要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彰显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教学的主线,贯穿于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融入“概论”课教学的过程中。
其次,中观层面,正是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才成功地实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改革、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才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只有将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归置于改革开放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及中华文明发展史的视域中,才能着重理清几个相关基本理论问题: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各自内在逻辑;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历史性特征;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间的关系;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与党的治国理政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
最后,微观层面,涉及各个概念和知识点。一是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内容:从多个维度展现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变革和取得的成就,并结合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从历史因素、理论因素、时代条件等方面深刻剖析其间原因。二是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内涵:讲清变革和成就的关系,从历史性变革把握历史性成就;讲清“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以准确判断我国所处的具体历史方位,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三是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历史性特征及其历史性影响:重点阐释变革和成就对整个社会运动系统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各项战略举措随之发生变化的历史和现实依据。四是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历史性意义:着重分析变革和成就对中国、对世界、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与当今世界时代主题和发展大势的关系。
三、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融入“概论”课的教学方法
如前所述,“概论”课的特殊性决定其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独特性。其教学内容涵盖历史事件、历史观点和社会常识等,其教学目标是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中国的发展道路,使大学生能从更高层次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正因如此,在教学方法论上,“概论”课教学既要依据近现代中国的基本历史事实,又不能割裂当时的历史条件;既不能只重当前的客观实际,又不能忽略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需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最彻底的创新方式就是把抽象的、共性的、一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的、个性的、特殊的实际相结合。”[4]事实上,“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宝贵经验,而且是“概论”课一种独特的教学思维方式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结合”渗透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案例的编排等具体环节中。
在“概论”课教学中融入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需要教师把史实与史观、理论与现实、教与学等结合起来,提升教学效果。
1.史实与史观的结合
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属性和课程要求而言,“概论”课教学有一个辩证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其最新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即“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关系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最能反映当前中国发展大势,清楚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发展到哪里,又要往哪里去的问题,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所以,要使学生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以及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就必须将“概论”课教学扎根于中国革命、建设的辉煌历史和改革开放的鲜活实践中,首当其冲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中国性因素”和“世界性因素”的联系及对当今中国的影响和作用问题,最终阐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特色之间的关系。
2.理论与现实的结合
“概论”课重在突出国情教育,最高目标是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用事实说话,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现实国情的感悟能力。此外,适应“社会思潮易于向高校集散、社会问题易于向高校投射、社会热点易于向高校传导、社会矛盾易于向高校转移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和新变化”[5],教师立足学生的关注点,从社会热点事件入手,真实反映并客观评析我国改革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难,有利于明确党在新时代科学的思想方法,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奋斗姿态,帮助大学生解除思想上的困惑。
3.教与学的结合
“概论”课内容更新快且综合性强,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等诸多学科,学生因兴趣不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自然存在差异,在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是党的建设史上写下的新时代篇章,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感,更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动素材和源头活水。在确保理论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同时,巧妙利用历史性成就刷新的数据,拓展教学对话的空间和范畴,采取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生开展以变革和成就为主题的学习交流会、社会调查、参观考察、演讲比赛等活动,有助于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历史、走进时代,零距离了解我国国情与社会,在情感体验中培养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融入“概论”课的教学设计
在“概论”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融入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内容。
以2018年高教版教材为例,第九章第一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内容,在开设“概论”课之前,学生已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系统学习过,一些参加青马工程的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培训课上也强化了学习,另有一部分学生参加过院校组织的“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对这部分内容较为熟悉,但是,作为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内容又不能弱化,可以推行主题参与互动式教学。首先,教师以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为背景,通过穿插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梦”:“中国梦”提出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依据;“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及其实质;“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关键是让学生清醒意识到青年学子在“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作用,勇于担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持续发力甘于奉献。其次,学生抽题分工:每个小组抽签决定认领本小组的任务;小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设计讲授思路、形式、内容;小组成员分工,收集资料、制作PPT或视频;小组内预演,选派代表参加班级展示,每组8—10分钟时间,留有答疑时间。最后,课堂展示点评:每小组展示完毕,评委打分,教师点评。整个教学环环相扣,全员参与,每位学生不仅理解了中国梦的理论知识,也明确了在学习生活中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从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再如第十一章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当前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目标,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三大攻坚战的伟大工程。考虑到授课对象是大二学生,从课程学习的结构来看,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已经有了初步了解,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这一关键词,设计任务型教学过程。课堂讲授方面,采用专题式教学,主要厘清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决胜期”的时代定位,凸显决胜期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解决决胜期内涵是什么的问题;二是“决胜期”的现实依据,分析当前世情国情,解决为什么判断全面小康进入决胜期的问题;三是“决胜期”的战略部署,强调决胜期的总体战略安排,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四是当下启示,着眼于对大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教育,解决决胜期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思考,也就是怎么想的问题。另外,由于“小康”是大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且能亲历亲为,随手搜集很多资料,课后,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改革开放史分小组给学生布置任务:家乡发展变化成果展(图片展),小康路上、强国一代(签名活动),决胜全面小康、实施三大攻坚(调研报告)等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开展调研,真真切切地感受身边社会的变化、取得的成绩、发展遇到的瓶颈等。从设计调研内容、选取调研对象、分析调研数据、呈现调研结果,学生把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尝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对延伸理论教学内容大有裨益。
无需赘言,在“概论”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恰如其分地借助符合学生特点的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将历史性变革和成就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把抽象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讲清楚讲透彻,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理解和更好地体验新政实施的效果,增强获得感。当然,由于教学时间、精力、经费和管理等问题的制约,课外活动开展的次数不宜过多,形式不可花哨,防止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