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都江堰的工程伦理和文化贡献
2020-01-18王忠静
王忠静,张 腾
(1.清华大学水利系,100084,北京;2.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00084,北京;3.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810016,西宁)
水是生命的摇篮和文化的源泉。作为水利大国,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流淌着的水利开发建设史,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建造了一批又一批伟大的水利工程,还积累下了许多科学的治水思想和宝贵的管水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水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岷江干流,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集灌溉、供水、航运、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结构简便却造福一方,成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促进了成都平原两千余年来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兴盛繁荣。汉代司马迁考察都江堰后在《史记》中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馀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高度赞扬了都江堰工程对成都平原的贡献。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后在其游记中描述“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记载了成都平原的繁荣盛景。清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时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新中国成立后,世界许多国家领导人也参观访问过都江堰,纷纷给予其高度评价。这座水利工程堪称中国古代水利的智慧缩影和工程典范,是中国的、世界的,更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一、都江堰蕴藏着朴素的科学原理
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就地取材,乘势利导,因地制宜”,巧借地势和当地材料,用火烧、水浇等办法,凿开宝瓶口,堆出鱼嘴、金刚堤和飞沙堰,将岷江干流分为内江和外江。丰水期六成来水流入外江,降低成都平原洪水风险;枯水期六成水流入内江,保证成都平原灌溉用水。同时,八成泥沙排入外江,仅二成泥沙进入内江,保证了灌溉系统的冲淤平衡。两千多年前的“四六分水”和“二八分沙”,诠释着都江堰工程对自然巧妙利用的系统科学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
都江堰的科学性从以下两点可见一斑:一是渠首工程选址。都江堰渠首工程选在岷江上游干流出口处,上游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区地下水水源,且与出口下游的四川盆地有200余m落差,借助“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实现自流引水,水量充足且稳定。二是排沙方式。表层的水流与底层的泥沙因比重差异,在岷江干流弯道处受离心力作用,表层水流不断冲刷凹岸而泥沙沉积于凸岸,根据现代流体力学的“弯道环流”原理,水流质点呈螺旋状前进,加上宝瓶口处河道较窄,对水流产生阻碍作用,底层泥沙被扬起,越过飞沙堰进入外江,使得经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的水含沙量大大降低,又可实现引水量自动控制。都江堰建造时世界上尚无“水力学”,更无“泥沙动力学”,但古人通过对水情和地势的细致观察和总结提炼,提出的这套系统方法,历经考验,经久不衰,造就了流传千年的古蜀文明。
以都江堰工程为代表的水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水利建设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历史见证和记忆承载,体现着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平、治水理念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状态,具有巨大的技术、文化和生态价值,可为当今水利建设和管理提供经验来源、技术范本和方向指引。要充分认识水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克服局部时期对都江堰工程等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管理体制机制待完善、政策宣传不足、公众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挖掘古代水利工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大力保护和利用古代水利工程,完善有关制度和管理体系。普及水科学和水文化教育,让关于水的科学和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带动公众了解水的历史,体会水的重要,重视水的保护,了解人们对美好人居环境的新追求,以水利工程为载体,以水文化的专业价值和艺术内涵为指导,有针对性地攻克民生问题的痛点和难点,科学地识水、用水、治水、管水、节水、爱水,建设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生态水利工程。
二、都江堰推动了先进的制度建设
自古以来,人们就意识到水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一系列管水治水的制度不断出现、发展和完善。制度建设的发展又体现了水资源的管理对于水文工作开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都江堰工程因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无法复制,但其管理制度和经验却是可以传承、借鉴和发扬的。其管理制度的贡献首先就是李冰“深淘滩,低作堰”这一治水“六字诀”,保证了泄洪和排沙工作的有序进行。汉代时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都江堰工程的管理和维护,保证了工程检修的资金来源;宋朝时岁修制度已比较完善,并留下“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八字格言”;再到后来的特修和抢修制度,使得都江堰的工程维护工作更加完善。
岁修制度是当今水费计收的雏形,其发展延伸就是工程运维养护。古代实行由国家与民众共同管理灌区的模式,大型灌区和水利工程由政府管理,称为“官堰”,小型灌区和支渠等则由民众自由管理,称为“民堰”。民堰的水费主要由民众以徭役的方式摊派,摊派的标准经历了从农户到田亩大小再到粮食产值的过程,这是水费的初级形式。元代开始出现以货币换取服役的形式,水费开始以货币形式出现,同时奠定了水价确定的基础。清代时开始由政府按照田地亩数统一征收维修官堰的水费。民国时设立水利工程局,民堰的水费、田赋与维护经费也一律由水利工程局代收,水费计收制度从此基本形成。当前,水费计收实行计划用水、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是治水管水制度和经验经过历朝历代的实践和检验后所创新的宝贵财富,也是都江堰工程稳定运行两千余年的“秘诀”所在。
古今中外,大量的水利工程湮没于历史的记忆中,而都江堰却仍能正常运行、历久弥新,并不是因为都江堰的工程技术有多高超,而在于都江堰先进的管理制度。纵观时间线,水资源的管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岁修制度、水费计收制度以及当今的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水权水市场制度等,都是水资源管理制度内容的发展、丰富和完善。近年,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标志着我国治水管水工作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度。在追求生态文明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加不乏先进的工程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重建轻管”的模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无疑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如何更好地发挥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合理调度和分配水资源,治理水污染,都是水资源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借鉴历史,推陈出新,为缓解水危机寻找中国方案。
三、都江堰孕育和传承了善水文化
中国是农业大国,而水是农业的命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水就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和思想禁锢,中国古代时的治水多借助“神力”,水成为一种祭祀对象屡见不鲜,如通过河伯、水神娶妇等祈求江河平顺。人们亲近水、敬畏水、珍惜水,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风俗礼仪,都江堰地区一年一度盛大的“放水节”,就是人们表达对天地的敬畏之心、对李冰父子的敬仰之情的一种仪式。在千百年除水害兴水利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治水先贤,如大禹、李冰、王景、贾鲁、潘季驯等,他们心系天下,为民造福,运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以水利报国。中华民族在治水管水过程中,也领悟出许多充满智慧的哲思,如“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的水之本质、“饮水思源”的感恩之心、“上善若水”的道德准则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水还经常被人们当作一种情感的寄托,承载着人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和跌宕起伏。古往今来无数诗句皆曾以“水”为载体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情感。如杜甫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传递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抒发出豪迈的英雄气概,也有现代余秋雨“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所探索的文化灵魂……正是这些水文化的传承,使得水逐渐成为人的对象物,浸透着古今智者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带给我们修身、养性、处世之道,并升华为治国安邦等思想文化;也正是这些关于水的文化,孕育了中华文化和谐之美;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表达着水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从不同的深度、广度和厚度诠释人水情缘。
四、都江堰蕴含着工程伦理与道德准则
水利即“兴水之利”。“利”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利益,也是全社会的利益;不只是当代人的利益,也是后代子孙的利益。因此,水利工程的基本属性就是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其遵循尊重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工程伦理。
都江堰工程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自然最小程度地改动。“顺势而为,不与水敌”,都江堰并未因引水而将飞沙堰修高,飞沙堰高度仅2 m左右,正常运行时保证沙石可以外扬至外江,发生特大洪水时又能够自动溃决以泄流,既满足了成都平原的灌溉需水,又维护了成都平原的安全。“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毋擅变”,坚持岁修制度,定期进行掏沙排沙、工程检修和加固等工作,这是预防水患的重要环节,要求工程人员要具备职业道德和基本素养,尽职尽责,做到防微杜渐。也正因此,都江堰工程能运行千古而不废,成为遵守工程伦理与道德的典范。
随着灌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加快,人口数量大量增加,都江堰灌区面积不断增大。从20世纪中叶的 282 万亩(1 亩=1/15 hm2,下同),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的1 000万亩,计划到2030年达到1 500万亩。而灌区面积的扩大必将导致需水量和用水量的增加,会引起岷江内江外江水量比例的变化,产生新的水生态问题、水环境问题和水资源承载能力问题,人水和谐将面临较大压力。如何解决水资源紧张这一已经制约都江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工程伦理和上善文化,是对都江堰的新一轮考验,必须走以节水治污为核心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道路。
走以节水治污为核心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道路,就要坚持“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保有敬畏思想、底线思维,要顺应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量水而行,大力推广各类节水技术,发展智慧水利,打造生态环境友好的水利工程。保护和关心生态环境不仅是水利部门的职责和使命,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道德要求。
五、都江堰保护与发展的时代借鉴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绿色发展是当今的指导思想,也是必然的历史选择,新时代水利工程的定位是生态工程,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应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贯彻到现代水利事业中,打好河湖治理攻坚战,打好节水治污攻坚战,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讲好中国水利故事。这一方面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弘扬和继承国家历史和文化、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