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理论在高职法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01-18吴倩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吴倩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
作者简介:吴倩(1984—),女,四川崇州人,本科,讲师,主要从事:法语文学研究与教学。
模因论(memetics)是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无论该理论是否仍处于假说阶段,但从历史唯物观和学习效应的分析框架中来认识,模因理论在高职法语教学中具有应用价值。本文以模因理论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议题,首先提炼出模因理论中的核心要义,即基于“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使学生在法语学习中能够与其他专业知识相融合,并以符合法语应用国际规范的专业人才,来面对未来的职业发展。
一、模因理论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增进教学认知
通过在教学中引入模因理论,该理论所提出的:“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的这一观点,能够引导教师转变现有的教学认知,即法语体系源于法语国家人际活动的实践,且法国人民作为法语区人际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必然会在实践中打下本国语言文化的烙印。这样一来,在教学中就能削弱“我向思维”所带来的干扰。
(二)有助于优化教学方式
法语中的词汇作为法语体系中的最小组成单位,它的形成不仅根源于法语词汇的历史发展,更根源于法语区人际活动演变对传统法语词汇的影响。而且,当法语成为法语区人际活动中的通用语言后,其中的专业词汇构成还受到非法语国家语言的影响。为此,在“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式导引下,便能帮助学生建立具体的法语区语言文化图景,激发起他们模仿和学习法语区语言文化的主观意识,在这种意识驱动下完成对法语词汇的记忆。
(三)有助于重构教材体例
在模因理论的导向下,这里的重构教材体例不仅需从对体例结构的重构中着手,还需从教材章节的内容重构中着手。对教材章节中的内容实施重构,意在使学生获得法语具体知识模块所对应的法语区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法语区社会文化背景所形成的历史逻辑。通过在教学文本中充实上述文化信息,便能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具备整体的文化视野,并在这种文化视野下有意识的去转变自身的思维方式,以模仿的姿态参与到法语的应用实践中来。
(四)有助于完善教学评价
在模因理论的导引下,在法语的教学评价中更需突出过程评价,在过程评价中又需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偏好和法语应用能力。不难理解,评价学生在法语学习中所形成的行为偏好,应着重了解他们在法语特定交往活动中,能否依照通行的法语区人际交往模式、交往规则、交往中的例外原则,游刃有余的完成各项人际交往任务。
二、模因理论在高职法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一)联系教学实际融入模因理论中的核心要义
在夯实学生法语基础的同时,教师还应联系教学实际融入模因理论中的核心要义。笔者建议,可将“模仿”和“散播”作为核心要义来对待,在具体的教学中针对“模仿”,应突出知识点所附着的法语区人际活动背景,针对“散播”则需在班级教学中,以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互动实现角色扮演,来使法语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打破学生的习惯思维激发学生的模仿意愿
具体的应用模式为:(1)首先需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法语国家人士的人际交往风格做以介绍,并与处于东亚文化圈中的日本、韩国人士的人际交往风格进行对比。(2)再以国别历史文化背景为教学的切入点,指出法语国家人士受到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具有实证性和理性的思维特征。(3)在特定情境下的角色扮演中,鼓励学生模仿法语国家人士的语言风格,以法式幽默的方式用做开场白。
(三)加强国别社会文化教学使学生建立辩证观
在模因理论的导向下,还需加强国别文化教学,以使学生建立辩证观。具体的应用模式为:(1)在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人才培养要求下,教师在法语教学中应融入课程思政模式,通过课程思政教学使学生在法语学习时,树立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如,向学生介绍法语区孔子学院的教学情况,使学生感知到法语区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之情,从中激发学生的国家自豪感。(2)让学生明确,在法语学习中之所以需要模仿,正是由于各国文化源于各国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也源于开放国度下的国家间人际交往所致。
(四)完善过程评价使学生了解法语区主流意识
具体的应用模式为:(1)加强或增设实训教学环节,根据校本教材体例开发出若干实训项目,如法语商务谈判实训项目。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结合具体的谈判议题,努力模仿主流法语区商务谈判中的行为方式,在增强法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组建获得法语区主流商务意识。(2)在开展角色扮演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法语国家商务谈判的视频资料,促使学生能够感知到具体的谈判氛围、谈判流程,以及在谈判中所遵从的商务礼仪,从而激发起学生参与法语学习的主观意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夯实学生法语基础的同时,教师还应联系教学实际融入模因理论中的核心要义。将模因理论应用法语教学之中,应打破学生的习惯思维(中国式思维),激发学生模仿法语国家主流行为范式的意愿。在模因理论的导向下,在法语教学中还需要使学生充分把握,法语国家人士在人际活动中的思维和行为偏好,这将能使学生在未来的法语应用中契合外方的交往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