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新品种技术标准化提升大麦产业的发展
2020-01-18党爱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学研究所
党爱华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学研究所
农业生产领域的技术标准化,是实现大规模生产和现代化作业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农业经济和生产效率得到保障的基础,通过推行大麦新品种的技术标准化,对于提高单位产量和抗御气候风险有重要的作用。大麦产业的发展和建设,需要从品种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形成对产业的最有力支持。而大麦产业的新品种种植,以及技术标准化的建设,都是对整个大麦产业的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大麦新品种技术标准化的推动和管理,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
一、大麦新品种技术标准化的现实意义
大麦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啤酒生产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材料。从我国的啤酒市场规模来看,其规模巨大,且增长潜力更是惊人。从国内的大麦生产能力来看,显然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一些高端的大麦产品,在很多关键指标上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而积极引进大麦新品种,能够在大麦质量上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证。与此同时,新品种的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也是确保大麦生产的科学合理性,是确保产量和质量的基本条件。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必然带来市场和价格等方面的影响,最终转化为大麦产业的健康发展,使得国内大麦在市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这些新产品和技术的标准化过程,对于我国的大麦主产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保障条件,是推动大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新品种的种植以及技术标准的制定,需要相关部门发挥关键作用,在品种选择和技术标准的控制上,形成更具气候和地域针对性的生产选择,确保整个生产能够达到最佳生产效果。
二、大麦新品种技术标准化提升大麦产业发展研究
对于大麦新品种技术标准,各大麦产区应该根据自身的气候和地域特点,结合实际生产目标以及作业能力,适当确定相关标准和规范性文件,最大程度上确保种植和田间管理保质保量,使得最终的收获和效益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一)技术标准化内容
对于技术标准的相关内容,大麦种植之前需要进行充分准备和研究,使得这些技术标准可以得到严格落实。具体归纳起来,可以大致三个方面:
1.规范性引用文件
对于规范性引用文件,需要对注明的日期有充分掌握,那些被引用的规范性文件以及所有修改修订版,在规程设计中应该不能作为其实施的条件。已经被引用的相关 规范标准,即视为直接能够用于指导生产的技术标准。
2.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标准具体包括了土壤、气候、水质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内容,这些环境因素需要满足DB62/T798的有关规定。
3.产量指标及产量结构
大麦生产的产量水平需要满足≥7500kg/hm2,达到这一条件才可以规模化生产的安排。在产量结构标准方面,有效穗数需要保持在825-900万穗/hm2,穗均粒数达到20-22粒,实际千粒质量为43-45g。
(二)标准化种植技术的应用
对于大麦的种植,其标准种植技术按照生长周期分三个阶段,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合理选用优良大麦品种。这些优良的大麦品种能够有很好的地域适应性,同时在产量和耐寒耐旱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兼顾产量和生长能力,确保大麦生产的稳定性。
二是科学设计轮作倒茬。大麦需要轮作倒茬,才能达到生产最佳的效果。前茬选择多以中耕作物为主,包括玉米、马铃薯、瓜类、甜菜、油菜、向日葵、豆类等,都是比较适合的选择。
三是及时整地。在前茬作物完成收获应马上进行深耕,及时深耕保墒,若墒情较好,可进行浅耕1次,并通过摊开和深耕等方式将雪埋入土内,有利于播种。
2.播种及田间管理
一是适期早播。
当土壤表层解冻10cm左右时即可顶凌播种。海拔1500m以下的地区应于3月上旬播种,海拔1500-2000m地区以3月中旬播种为宜,海拔2000m以上地区3月下旬播种。
二是合理密植。
海拔2000m以下的地区,适宜播量为262.5~300.0kg/hm2;海拔2000m以上地区,适宜播量为300-375kg/hm2。土壤肥力较高、管理措施较好、土壤墒情充足时可取播量的中下限;土壤瘠薄、水肥条件较差、土壤墒情欠佳时可取播量的上限。
三是科学施肥。
宜使用大麦专用肥,施肥量为600kg/hm2-750kg/hm2尿素,最好全部作基肥。
四是节水灌溉。
根据啤酒大麦发育快、幼穗分化早的特点,适期早灌头水可促进分蘖成穗和增加穗粒数。应于2叶1心至3叶1心期灌头水,最晚不应迟于分蘖初期。有条件地区还可灌麦黄水1次,采用“垄作沟灌”技术,按照DB62/T1880标准执行。
五是防杂除草。
防杂大麦作为啤酒原料作物,应将防止品种混杂和防除田间杂草等措施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以保持啤酒原料大麦的纯度和净度。一个生产单位或一个产区应选用一个品种,野燕麦较多的地块还应采取轮作倒茬等综合农业措施,以减轻杂草危害。
3.适时收获
成熟后要适时收获,人工收获时应在蜡熟末期,机械收获时应在完熟期。收获期应避免雨淋受潮,以保证大麦籽粒具有鲜亮的光泽、较高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收获后应在晴朗天气尽快脱粒晾晒,籽粒含水量降到13%时及时包装入库,避免受潮、霉变和粒色加深,影响酿造品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麦新品种技术标准对于整个大麦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国家相关生产标准和规范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整个生产能够满足市场标准和效益最大化的预期目标。技术标准化,其目的就是要实现生产高效化和现代化,是实现规模生产和产业化发展的必要选择。大麦的生产与很多产业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强化对生产环节的标准化管理,是推动我国大麦生产达到市场满足能力的完善和优化,是提升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