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丰县基层水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探讨

2020-01-18

治淮 2020年11期
关键词:长丰县防汛预警

(安徽省长丰县水务局 合肥 231100)

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2016年入汛以来,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等因素影响,长丰县发生多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一些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暴露出防洪排涝减灾体系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洪涝灾害一旦发生,提前预警、做好群众转移工作至关重要。因此,为提前预判洪涝灾害相关监测信息,多方式发布预报预警,科学指导基层群众安全转移,开展基层水情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十分必要。

1 概况

长丰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北部,东经116°52′~117°26′,北纬31°55′~32°37′。东与定远县、肥东县接壤,北与淮南市交界,西与寿县、肥西县毗连,南与长丰县庐阳区、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为邻。

长丰县属江淮丘陵区,江淮分水岭由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县南部,岭南为长江流域,巢湖水系;岭北为淮河流域,瓦埠湖、高塘湖和池河三个水系。全县地形分为丘陵、岗地、圩区三大类。长丰县位于江淮分水岭,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境内主要河流有淮河流域的瓦埠湖、高塘湖、东淝河、窑河,及其主要支流庄墓河等,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淝河及其支流四里河、板桥河等。

建县以来,长丰县先后建成的水利工程有:瓦东干渠,长丰县境内总长69.91km,设计引水流量Q=36.8m3/s;滁河干渠,长丰县境内总长35.71km,设计引水流量Q=32.5m3/s;国有电灌站16 处32 座,装机总容量2.72 万kW,一级站提水总流量74.6m3/s;现有乡村小型电灌站282 处,装机1.65 万kW;建成中小型水库216 座,总库容3.24 亿m3;当家塘坝35869 口,容量1.36 亿m3;圩堤61km,保护面积1160 公顷,保护人口3.10 万人。上述工程有效灌溉面积达72360 公顷,旱涝保收面积39610 公顷。初步形成了蓄、引、提相结合的灌溉体系和以中、小型水库、河湖堤防为主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

2 历史洪涝灾害

长丰县由于河流水系发达,洪涝灾害多发,但随着水利防御工程或防洪除涝工程建设的不断完善,受灾情况不断减少。典型受灾年份如1991年7月18日,瓦埠湖内水位24.46m,拦蓄内洪水量24.1 亿m3。淹没耕地5.5 万亩,被淹村庄480 个,受灾人口8 万人,倒塌房屋5.29 万间,206 国道两处淹水深达1.0m,全县因洪涝造成的经济损失8.7亿元(1991年县域及物价指数)。

2003年7月25 日瓦埠湖水位24.12m,拦蓄内洪水量23.2 亿m3,淹没耕地面积4.3 万亩,倒塌房屋1.67 万间,转移安置人口4.19 万人,损坏桥梁39 座,冲毁堤坊13.2 公里,经济损失12.1 亿元(2003年县域及物价指数)。两次滞洪时间都在30~40 天左右。

3 洪涝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构建

长丰县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是在对洪涝灾害防治区调查的基础上,充分立足于现有防洪工程体系,着力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在防汛雨水情数据采集方面,通过自动监测采集的应用,改变原有人工观测的模式,实现全县站点水雨情信息的自动采集和传输,以提高水雨情信息采集的数量、质量和传输速度;在雨水情信息接收、分析处理和信息发布方面,通过应用全省统一平台,实现水文、气象、国土等数据信息的直接全面共享,以扩大全县防汛信息资源量;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以最简单、最全面、最清晰的方式给基层防汛工作者和决策者予以查询和显示,以便随时掌握防汛信息。同时,防汛抗旱工作需要越来越精细化,需要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辖区内工程实时运行情况,也需要上级单位对相关水管单位、乡镇单位进行指导和督察,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级各类相关防汛抗旱信息,更好地实现应急响应和精准调度。长丰县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

3.1 调查评价建设

通过对长丰县涉及的洪水风险区域分析,结合历史洪水实际共同确定洪涝灾害调查及评价村落,掌握易受外洪影响和低洼易涝威胁的村落分布及基本情况,了解和评价洪涝灾害威胁程度、科学划定危险区、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在长丰县区域范围内,按照全省统一标准要求,重点针对瓦埠湖蓄洪区、高塘湖防洪区以及重要河流等,以行政村为单位调查易受外洪影响和低洼易涝威胁的28 个村落分布及基本情况,评价洪涝灾害威胁程度,科学划定危险区,分别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安全转移人员提供基础支撑,并将调查评价成果逐级汇总到国家、省、市、县级监测预警平台。

3.2 自动监测站网建设

依据《安徽省县级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和长丰县防汛工作实际,在共享水文、气象和前期项目已建自动雨水情监测站的基础上,结合危险区预警需要,重点补充重要水库及电灌站等增加自动水位监测站点,重要电灌站、水库等需增加视频监测站点。

根据长丰县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的需求,共享在管辖区域内前期已建的红旗、陶老坝、双河等63 处雨水情监测站点数据,开展魏江水库等12 处下游有人且具有防汛任务的重要水库的雨水情在线监测,以及针对18 座已建水位站进行升级改造,完善符合长丰县基层实际的雨情、水情、汛情监测系统;对6 座中型水库、5 座小(1)型水库、1 座电灌站等共12 处进行建设视频监测站点,进一步完善长丰县远程对水利相关现场实施工情进行监控的需求。

3.3 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监测预警平台由省级统一开发,各市县通过权限分配使用,建成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平台,实现对长丰县境内雨水情、水利工程基础数据的实时查询和历史检索功能,并实时监视雨情、水情,对可能发生致灾的汛情进行预警。开展长丰县防汛基础数据整编,形成可供业务系统调用的数据库。对长丰县防办局域网进行改造,完善网络、安全环境,共享县气象局已建视频会商室,完善长丰县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将县级会商延伸到长丰县辖内14 个乡镇、1 个开发区,进而实现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及下辖乡镇之间四级视频会商互联互通。

3.4 预警设施设备建设

在长丰县易洪、易涝危险区配备乡镇基层防汛信息展播、无线预警广播、人工预警设备等预警设备,满足农村基层防汛预警,组织人员避险转移需要。结合长丰县基层防汛预报预警工作实际,在各乡镇及开发区配备9 套基层防汛预警展播设备;在受洪涝威胁严重的行政村布设11 套无线预警广播及28 套人工预警设备,以满足农村基层防汛预警,组织人员避险转移需要。

3.5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按照《加快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持续、规范、长效组织开展建设长丰县农村基层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显著增强长丰县群众的主动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主要包括建立健全责任制体系、编制或修订完成长丰县防汛预案及15 个乡镇级预案、28 个重点行政村预案、28 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1 个瓦埠湖蓄洪区防汛预案、1 个瓦埠湖蓄洪区撤退预案。定制并发放科普读物、挂图和宣传手册,新建宣传栏、明白卡,宣传防汛知识。定期开展培训及防汛演练,提升防汛责任人员的实战能力。

3.6 应急救援保障建设

为保障长丰县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正常运行,在长丰县县级、乡镇或者重点村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工具,应急照明设备、手持喊话器、万用军铲、拖车绳、防滑链、雨具等,建立长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4 效益分析

4.1 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提高长丰县洪涝灾害预警预报防御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防汛预警和预报防御能力和山丘区基层防洪指挥决策水平,受灾害威胁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有利于维护长丰县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4.2 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将明显提高长丰县及各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布局,有效规避洪涝地质灾害风险;洪涝灾害防治监测预警能力明显提高,为洪涝灾害发生时的重要资产转移争取宝贵时间,集中居民点等所在的重点乡镇的防洪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农田和基础设施等得到有效保护,经济效益显著。

4.3 环境效益

项目实施后,可进一步减免洪涝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宝贵的土地资源,保护森林植被、水质和自然景观,改善人居环境。

5 未来展望

5.1 切实加强站点正常运行保障率

经过多年经验验证,自动测报站点建成完毕,如何长期稳定发挥效用,运维是关键。因而要高度重视雨水情站点、视频站点、预警等站点运行保障工作,按照“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来相应负责市县和厅直单位建设站点的运行管理,落实经费,明确管理人员,在项目服务期内有相应建设单位运维,不在服务期内建议委托专业运维单位承担运行维护工作,加强站点情况监测,保障系统正常可靠运行。

5.2 进一步复核确定水库、河流特征水位

经近几年安徽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发现,省级监测平台间断性出现水库水位超汛限情况,以及填报系统中部分中小河流的保证水位、警戒水位值缺失,从而出现预警信息误报、不报情况,对基层防汛工作产生极大隐患。因此进一步核实相关特征值,科学有效发出预警,及时组织做好防灾避险工作十分必要■

猜你喜欢

长丰县防汛预警
夏季防洪防汛
雪山上的白凤凰
雪山上的白凤凰
防汛当前莫添乱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乡村防汛 浚沟当先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长丰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查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日盲紫外探测技术在空间预警中的应用